徐沛东女儿-
妇产科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知识点归纳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
(一)类型
1.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2.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
3.
妊娠合并心肌炎;
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二)并发症
心力衰竭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三)处理
心脏病育龄妇女:要求做到孕前咨询,以明确心脏病的类型、程度、心功能状态, 并确定能否妊娠。
1.
妊娠期
不宜妊娠的处理——
12
周前终止妊娠、避孕;
继续妊娠的处理——加强检查、提前入院、预防心衰、心衰治疗;
一般医嘱:情绪、睡眠(≥10h)
饮食(高蛋白)、
体重(不超过
12kg
为宜)。
防治诱因:呼吸道感染、贫血;
心衰处理:地高辛(少、快、停)、易中毒;
第
1
页
妊娠晚期发生心力衰竭,原则是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再行产科处理,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2.
分娩期
于妊娠晚期,应提前选择好适宜的分娩方式。
(
1< br>)经阴道分娩:仅适用于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的孕妇,在严密监
护下经阴道分娩。
(
2
)剖宫产:对有产科指征及心 功能Ⅲ~Ⅳ级者,均应择期剖宫产。近年主张对心脏病产妇放宽剖宫
产指征。不宜再妊娠者,可同时行输 卵管结扎术。
3.
产褥期
< br>产后
3
日内,尤其产后
24
小时内,仍是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时期,产妇须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产后
出血、感染和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应 重点预防。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不宜哺乳。
不宜再妊娠者,可在产后
1
周行绝育术。< br>
【例题】
26
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现妊娠
4 5
天出现心力衰竭,其处理原则应是(
)
A.
立即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
B.
控制心力衰竭后继续妊娠
C.
边控制心力衰竭边终止妊娠
D.
控制心力衰竭后行负压吸宫术
E.
控制心力衰竭后行钳刮术
二、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及输血传播型肝炎
7
个类型,以
乙型肝炎最常见
。
病毒性肝炎是孕妇肝病和黄疸的最常见原因。
(一)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与病毒性肝炎的相互影响
1.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
1
)孕晚期约半数孕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略增加,白
/
球蛋白 比值下降。
(
2
)少数孕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门冬 氨酸转氨酶在妊娠晚期略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
(
3
)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加
50%
。
(
4
)雌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孕妇出现“肝掌”、“蜘蛛痣”。
2.
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
1
)妊娠使肝脏抗病能力降低及负担增加,加重病毒性肝炎病情。
(
2
)重症肝炎及肝昏迷发生率较非妊娠期高数十倍。
(
3
)妊娠并发症引起的肝损害极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
3.
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
1
)妊娠早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流产、胎儿畸形发生率约高
2
倍。
(
2
)妊娠晚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
(
3
)早产、死胎、死产的发生率、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
4.
肝炎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其方式有:
(
1
)宫内传播:可能由于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增强引起母血渗漏造成。
(
2
)产时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占
40%< br>~
60%
。胎儿通过软产道时传播。
【答案】
D
[
答疑编号
7]
第
2
页
(
3
)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及母亲唾液有关。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妊娠期诊断病毒性肝炎与非孕期相同,主要有以下表现
1.
病史
有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半年内曾接受输血、注射血制品史等。
2.
临床症状与体征
妊娠期出现不能用早孕反应或其他原因解释的消化系统 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腹胀、肝区疼痛、乏力、畏寒、发热等,部分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尿 色深黄。妊娠早中期可触及
肝大,并有肝区叩击痛。
3.
辅助检查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br>)、血清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阳性。血清病原学检测有价值,肝脾超声有助
于鉴别诊断。
4.
急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
(
1
)肝炎症状明显加重,出现食欲极度减退,频繁呕吐,腹胀,腹水等。
(
2
)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肝臭气味,肝脏进行性缩小。
(
3
)肝功能明显异常:酶胆分离,白
/
球蛋白倒置,血 清总胆红素值>
171
μ
mol/L
(
10mg/dl
)。
(
4
)
DIC
是妊娠期重症肝炎的主要死因
。
(三)鉴别诊断
妊娠早期应与妊娠剧吐 引起的肝损害相鉴别;妊娠晚期应与子痫前期引起的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
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和 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相鉴别。
(四)处理与预防
1.
妊娠期轻症肝炎
处理与非孕患者相同。
隔离、保肝、继续妊娠。
2.
妊娠期重症肝炎
①保肝治疗;
②预防及治疗肝昏迷;
③防治凝血功能障碍。
3.
产科处理
(
1
)妊娠早期:轻症应积极治疗继续妊娠;慢性活动性肝炎适 当治疗后应终止妊娠。
(
2
)妊娠中、晚期:尽量避 免终止妊娠,避免手术、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终止妊
娠。
(
3
)分娩期
1
)经阴道分娩增加胎儿感染病毒几率,主张剖宫产。
2
)经阴道分娩:宫口开全后产钳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道损伤和胎盘残留。
3
)重症肝炎,经控制
24
小时后剖宫产终止妊娠。
(
4
)产褥期:不宜哺乳者应及早回奶。回奶禁用雌激素等对肝脏有损害的 药物,可口服生麦芽或乳房
外敷芒硝。
(五)预防
1.
加强围生期保健
重视孕期监护,加强营养,摄取 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食物。
将肝功及
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列为产前常规检测项 目,并定期复查
。
2.
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①患急性肝炎妇女至少应于肝炎痊愈后半年,最 好
2
年后再妊娠;②HBsAg
及
HBeAg
阳性孕妇分娩时应注意 隔离,防止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羊水吸入、软产道裂伤。
3.
丙型肝炎尚无特异的免疫方法。减少医源性感染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
第
3
页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徐沛东女儿-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7: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960.html
-
上一篇:妇产科健康教育处方
下一篇:妇产科学期末考试A卷试题及答案(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