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忠-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发现
在
1979
,美国出现一些极为少见的疾病,包括经 鸟类传播的肺炎(卡氏肺孢子虫)和
被称为卡波济肉瘤的癌症。起初,大多数病例见于男性同性恋者,稍 后病例见于血友病患
者和接受输血的人员。这种疾病随后被称为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征
”
简称艾滋病(
AIDS
)
,
是由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 疾病的能力,从而引起严重的致死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人最终因全
身衰竭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 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
到数天。
100
℃
20< br>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 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
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1.
世界流行概况
全球每天有< br>15000
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滋病而死亡。已经有超
过
6000
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万人已经死亡。非 洲的艾滋病病毒流行最为严
重
——
有
7
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 br>20%
,
最高的接近
40
%
。印度有近
400
万人是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而且对
3
个邦的孕妇的监测表明其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 了
3%
。在加勒比
海一些地方,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上升到总人口的
3%< br>或更高。
2.
亚洲流行趋势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
2004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亚洲艾滋病例
增加速度最快。全球
2004
年新增
500
万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增长
最 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
3.
我国最新艾滋病疫情
从去年
1
月到今年
6
月
,平均每月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基本稳定 在
3000
人左右。
截至今年
7
月底,
31
个省区 累计报告已达到
214300
例,发病超过
56758
例。今年新报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32235
例,其中艾滋病病人
6435
例 ,死亡
3095
例。截至
今年
6
月,全国
74%
的 县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累计报告人数排前五位的
< br>省区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和广东,占全国报告总数的
75.9%
;艾滋病人报告数 排前
5
位的省区是河南、广西、云南、安徽和湖北,占全国报告总数的
82.9%。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1.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 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
交换传播。
艾滋病可以 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
HIV
传播途径,全球大约
70
%~
80
%感染 者是通过性接
触感染上
HIV
,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
70%
以上 ,在未来的数年里,经异性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将会逐步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
可刺入人 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经
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 行为。
HIV
感染的妇女,一旦怀孕
,
所生孩子大约有
3 0
%概率被感染上艾滋病。分娩过程中,
胎儿通过产道可能被感染上
HIV
。 婴儿可能通过母乳喂养被感染上
HIV
。
2.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 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
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 池、卧具、生活用品。
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 起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些
体液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会复制,蚊子嘴上残
留的血液量微乎其微,远不足以引起传 染。目前还没有有关蚊子活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
的报道。
3.
预防艾滋病传播
(1)
预防艾滋病经血液传播
①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注射是引起艾滋病传播的原因之一,因此能通过吃药治疗的疾病
就不要打针,能 打针治疗的就不要输液,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②要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街头广告,不去无行医执照的个体诊所打针、输液、补牙
等。
③就医时,应当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具以及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
④不要到非正规的美 容、整形机构去做纹眉、纹身、穿耳眼、矫正畸形等刺破皮肤的
手术。
⑤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的日常生活用品。
⑥必要时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血浆代用品或自身血液。
⑦要到国家 指定的正规血站献血。无偿献血既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又不会对献
血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⑧帮助他人止血时,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徒手接触血液和伤口,要用干净的手绢、
纸巾或乳胶 手套等物品进行应急处理,然后再去医院就诊。
⑨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2)
预防艾滋病经性传 播。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
根本措施
①学会识别 正确、健康的性知识来源,不要看黄色书刊或低级网站上获得相关的性知
识。
②青少年要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恋人之间应 彼此忠诚,要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对他人健康和生命负责,避免发
生婚前性行为。发生婚前性行为对 彼此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④坚决抵制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
(3)
预防艾滋病经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
和产后哺乳等 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的
是
HIV
由 母亲传给其胎儿或婴儿的传播方式。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
主要途径。
< br>HIV
感染的妇女,一旦怀孕,最好在孕早期终止妊娠,以免胎儿在孕期感染。对感染
艾 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
防措施,可大大降 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大力推行孕产妇的孕产
期保健、艾滋病咨询检测和住院分 娩,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感染了艾滋病
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 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
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 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
胎儿或婴儿的机会。孕妇在怀孕早期 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向医生咨询,充分了解艾滋
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潜在危害,自愿选择是否继续 怀孕。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
妇如果选择终止妊娠,应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寻求咨询和终止妊娠的 服务。艾滋病病毒感
染的孕产妇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应到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或妇幼保 健机
构,寻求免费预防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和婴儿检测服务。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应进行
婴 儿喂养咨询,对所生婴儿实行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并在婴儿第
12
和第< br>18
个月进行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四、艾滋病咨询和检测,
1.
国家实施免费和保密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抗体 初筛检测服务
,
为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
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2.
及早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有利于 及时治疗、延缓
发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传播。
3 .
一旦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或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到当
地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测。
4.
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包 括:发生过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险性行为,如与感染者
的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遭强暴等;与他 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到非法采
血点卖过血。
五、消除歧视,相互关爱
1.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拥有上学、工作、就医的权利,他们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
2.
歧视或冷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
,不但不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反而会引 起社会的恐
慌和不安定。
3.
未经本人同意,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的身份,对其个人状况乱加猜测、肆意
散布,采取漠视甚至侮辱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和病人的表现。
4.
青少年应当尊重和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病人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尊重和关心
她们,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5.
歧 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会导致他们隐藏和不愿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
,
不去寻求或不
接受 医疗服务和救助,这样既不利于病人就医,也不利于预防病毒传播。
六、
“
四免一关怀
”
政策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王意忠-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4: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