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知识(一)
一、
2013
年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支持母乳喂养
贴近母亲
二、母乳喂养基本知识:
纯母乳喂养:除 母乳喂养外不给其他食物及饮料,包括水(除维生素、矿物
质、药物外)但允许吃挤出的自己母亲的乳汁 。
人工喂养:指全部用母乳代用品(包括糖水、果汁等),不论其喂养方式,
如用胃 管、匙或奶瓶。
早吸吮:是指生后
60
分钟内开始吸吮母亲乳头。
早期皮肤接触:
正常分娩的母亲,
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新生儿,
于出生后< br>60
分钟以内,经清理呼吸道,揩干头面部羊水、血迹,断脐后即将新生儿裸体
抱放在母 亲胸前,
进行皮肤接触和让新生儿的嘴靠近乳头,
待其产生觅食反射后
帮助含吮到乳头 ,全过程不少于
30
分钟。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后,即开始部
分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全过程不少于
30
分钟。
初乳:
孕后期与产后
4-5天所分泌的乳汁。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许多白
细胞,能增强呼吸道、胃肠道抵抗力,保 护婴儿防止感染及过敏,含有泻剂,促
胎便排出,有助于减轻黄疸。含有生长因子,能帮助肠道成熟,防 止过敏及乳汁
不耐受,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
、
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 也颇丰富,
含有初乳小球,
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按需哺乳:婴儿需要或母亲奶胀就喂,不限时,不限量,吃饱为止。
三、母乳喂养的好处
(一)对宝宝的好处
1.
可提供婴儿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2.
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增强抗感染性疾病;
3.
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4.
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二)对乳母的好处
1.
增进母子间情感;
2.
促进乳汁分泌暨生育调节;延长生育间隔;
3.
促进母亲康复;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协助体型恢复;
4.
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
5.
有助于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三)对家庭及社会均有益:
母乳喂养卫生、方便、经济,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四)对人类远期健康质量有好处:
有利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预防。
四、不进行母乳喂养的风险:
医学研究发现,以配方奶取代母乳的结果为:
1.
增加十倍因为胃肠道感染住院的危险性;
2.
增加六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危险性;
3.
造成儿童认知及智商缺陷;
4.
增加孩子得儿童期淋巴癌的机率;
5.
未曾哺乳的妇女得停经前乳癌的机会增加;
6.
增加儿童期罹患糖尿病的机率;
7.
成年期得胃肠道疾病危险性增加。
对宝宝的危害:
1.
易致营养不良、维生素
A
缺乏;
2.
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增加,如腹泻、肺炎、耳、眼部及其他部位感染;
3.
易过敏及乳汁不耐受,如皮疹、哮喘、肚子痛(肠痉挛)等;
4.可致宝宝儿童及成年期患某些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几率增加,
如糖尿病、
高
血压、肥 胖症等;
5.
智力测验评分较低。
对母亲的危害:
1.
干扰母婴感情结合;
2.
可能很快再次受孕;
3.
增加患贫血、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险;
4.
增加家庭负担;
5.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五、早吸吮的重要性
1.
可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刺激子宫收缩,促使胎盘排出,减少产后出血;
2.
可刺激催乳素分泌,
促进乳汁及早的分泌,
在使宝宝获得免疫物质极高的
初乳同时,还可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
3.
提高婴儿抵抗力,
初乳含有丰富 的免疫物质,
促进胎便排出,
减少新生儿
黄疸的发生;
4.
可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
1.
母亲学会观察喂养征象;
2.
能做到按需喂哺;
3.
母亲学会如何安慰婴儿,使母婴有安全感;
4.
婴儿学会识别母亲,有利于建立母爱情感和母婴结合;
5.
婴儿睡得更好;
6.
可减少婴儿感染。
六、正确的喂奶姿势
坐位式授乳要领:
1.
坐位式授乳 时,乳母最好坐带扶手的椅子,椅子的高度和靠背高度合适,
喂奶时母亲背部紧靠椅背,以使母亲背部和 双肩肌肉放松(让母亲感到舒适)。
2.
用一个靠垫或枕头放在乳母的背后,
在乳母膝上有枕支托婴儿,
足底用脚
凳以帮助母亲身体放松,有利于射乳反射。
< br>3.
乳母抱婴儿贴近自己,
将儿头枕在母亲一只手的前臂上,
使婴儿的脸朝着< br>乳房(鼻尖对乳头),婴儿下方的手放在乳母的腋下,刚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应尽
量托住其背臀部, 使宝宝有安全感。
侧卧位式授乳要领:
1.
帮助乳母将身体转向一侧,并用枕支托(让母亲感到舒适)。
2.在乳母身旁放一垫或枕,将婴儿放置其上,双手往前放(母婴相对、身体
贴近母亲)。将婴儿的身体 抬高与乳房成水平线,使婴儿的脸朝着乳房(鼻尖对
乳头)。
3.
婴儿的头 不要枕在母亲的手腕上,
母亲先用上方的手托乳房,
待婴儿含接
好后,再护住婴儿背臀 部(使婴儿有安全感),将下方的手放在于枕边或两枕之
间托着自己的头。
环抱式授乳要领:
1.
让乳母坐在椅子或沙发上,
身体斜靠着床沿 或沙发扶手,
然后在其身旁放
一个枕头或被褥以托起婴儿。
2.
将婴儿抱放在枕头或被褥上,其脸与母亲相对,双手往前放。
3.乳母用靠床沿或沙发侧的胳膊护住婴儿,
以手的前臂托住婴儿的身体,
手
掌托住婴 儿的肩颈部,手指托住婴儿的头枕部(像夹橄榄球式),另一侧手托着
乳房,让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尖 对乳头)。
正确的哺乳姿势:
1.
婴儿头与身体成一直线;
2.
婴儿的身体面对并贴近母亲身体;
3.
乳母抱紧婴儿,
使婴儿的头和颈得到支撑
(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臀
部);
4.
婴儿的脸朝向乳房(鼻尖对乳头)。
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1.
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
2.
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拢、
并紧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用食指托住乳房的底部;
3.
用大拇指轻压乳房的上部,以免堵住婴儿鼻孔而影响呼吸;
4.
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1.
婴儿的嘴张得很大,下唇向外伸,舌头呈勺状环绕红晕;
2.
婴儿的下巴紧贴乳房;
3.
婴儿嘴上方露出的乳晕比嘴下方多一些;
4.
婴儿的双面颊饱满;
5.
能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看到或听到婴儿吞咽乳汁的动作或声音。
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知识(二)
七、如何喂奶
(一)如何识别婴儿饥饿的征象?
1.
婴儿张开嘴(寻找乳房);
2.
发出吸吮动作或响声(咂嘴唇、伸舌头);
3.
吃手;
4.
快速动眼、甚至闭着双眼;
5.
转头或出现觅食反射;
6.
烦躁或哭闹。
(二)如何识别婴儿吃好奶的征象?
1.
哺乳前乳母有乳房充满感,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松软;
2.< br>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及看或听到其吞咽乳汁的动作或声音
(吃到母
乳重要征象);
3.
婴儿自己放开乳头看上去满足而有睡意;
4.
婴儿 停止吸吮,
却仍含着乳头不松,
可试着轻揉其耳垂或额头,
若继续吸
吮表明还 要吃,若仍有睡意,表明他确实吃饱了。
(三)按需喂哺的重要性
1.
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
2.
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
3.
婴儿体重增长快;
4.
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四)如何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
1.
喂乳次数:
24
小 时内婴儿吃母乳不少于
8-12
次。
婴儿吃奶时:
①看到慢而深的吸吮动作;
②看到或听见婴儿吞咽乳汁的动作或声音;
2.
排泄情况:
(
1
)每天可换尿布
6
块或更多湿尿布;
(
2
)每天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质软大便;
(
3
)注意观察:小便次数和颜色(无色或浅黄色);
大便次数和 颜色:
1-2
天呈咖啡色或墨绿色,
3-4
天为菜青色,
5
天后为淡
黄色;
3.
睡眠:婴儿睡得很安详,常在吸吮中入睡,直至自发放弃乳头;
4.< br>体重:每月增重≥
500
克,若出生两周后,体重低于出生体重,说明母乳
量不 足;
5.
神情:可见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
(五)开奶前喂养对婴儿的危害性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台湾超人气双胞胎-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4: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719.html
-
上一篇: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3
下一篇:母乳喂养知识考试2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