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伊莲-
胆囊炎中医辩证和治疗方法大全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 ,
80
%~
95
%的
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
另有< br>10
%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
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 急性胆囊炎。
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男女发病比例为
1
:
3
左右。本病属中医“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
【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右上腹或剑突下间歇性隐 痛,可牵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
低热,咽干,性急易烦,食欲缺乏。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
治法方药
]
疏肝利胆,
行气止 痛。
四逆散加味。
主要药物:
甘草、
枳实、柴胡、芍药。咳者,加五味子、干 姜;悸者,加桂枝;小便不
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
肝胆湿热:右胁或上 腹部疼痛、拒按,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
其痛多向右肩部放射,
脘腹胀满,
身热 口渴或恶寒发热,
或恶心呕吐,
纳呆,多有目黄,身黄。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数。
[
治法方药
]
疏肝利胆,
清热利湿。四逆散合茵陈蒿汤 加减。主要
药物:茵陈、栀子、大黄、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毒热内蕴:寒战 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疸加重,尿短赤,大
便秘结,
甚则神昏,
气促,
肢冷。
舌绛红、
干燥,
苔腻或灰黑,
无苔,
脉弦数或细数。
[
治法方药
]
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大承气汤合茵 陈蒿汤加减。主
要药物:茵陈、栀子、大黄、厚朴、芒硝、枳实。
肝阴不足:右胁痛,多呈隐痛,头目眩晕,口干,耳聋耳鸣,急
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或有裂纹或 见光剥苔,脉弦细。
[
治法方药
]
养阴柔肝,酸甘利 胆。一贯煎加减。主要药物:北沙
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其它疗法】
1
.针刺疗法
(1)
取穴:日月 、期门、肝俞,配内关、阳陵泉、太冲。手法:针用
泻法
(
取左侧卧位,均针右侧)
,每
5
分钟行针一次,留
30
分钟。随
证加减:高热 不退可加合谷、曲池、大椎;恶心、呕吐可加足三里、
中脘。
(2)
主穴: ①右胆俞、日月、中脘;②右胆俞、期门、日月。配穴:
足三里
(
或胆囊穴
)
、阳陵泉、丘墟、太冲。手法:每次取主穴和
1
~
2
对配穴,针用泻 法,留针
30
分钟,每
3
~
5
分钟行针一次,每日治
1
~
2
次。随证加减:绞痛加合谷;呕吐加内关;高热加曲池;黄疸
加至阴 。
(3)
体针主穴为阳陵泉、
胆囊穴、
足三里,
配穴为章 门、
期门、
曲池、
合谷,强刺激,加留针,每日针刺一次,每次选
4
~
5
穴,留针
30
分
钟,
5
~
7
日为一疗程。
2
.耳针疗法
(1)
取穴:神门、交感、 肝、胆、胰区、十二指肠。方法:取反应敏
感的耳穴
2
~
3
对,重刺 激,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
2
次;也可用电
针或 于上述穴区埋针或压王不留行籽,每
2
~
3
天换一次。平时自行
用手 按捏留针
(
压丸
)
处
1
~
2
分钟,每日< br>3
~
5
次。
(2)
取皮质下交感、胰穴、胆穴,中等刺激后留针或埋针。
(3
)处方:神门、胰胆、肝、肩。配穴:交感、内分泌、十二指肠、
脾。操作:以主穴为主,再选择
1
~
2
个反应明显的备用穴而行针刺
法。
重刺激,
留针< br>30
~
60
分钟,
留针期间间断刺激。
根据发作与否,
每日
1
~
3
次,
7
~
15
日为一疗程。
3.
电针疗法
主穴:日月、期门、右胆俞、中脘(均连阴极)。 配穴:足三里、阳
陵泉、胆囊穴、太冲、内关(均连阳极)。方法:取主穴和配穴
1
~
2
对,进针得气后,接
G-6805
治疗机,用疏密波,强度由弱到强,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双胞胎伊莲-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23: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7291.html
-
上一篇: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下一篇: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