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真空采血管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以及现状
本世纪
40
年代初,真空采血技术被发明,
它省略了抽拉针管和推血入试管等
不必要的步骤,
利用真空 管中预先制造的真空自动吸血入管,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溶血的可能。
40
年代 美国
BD
公司率先推出商品真空型采血系统,其它医疗器械
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的真空 采血产品,至
80
年代,一种称为安全管盖
(
HEMOGARDTM
)的全新管盖问世。安全管盖由套在真空管外的特殊塑料罩
和新设计的橡胶管塞组成。
二者结合 在一起,
减少了医疗工作者与管中内容物接
触的可能,
也减少了管盖拔出后内容物外溅 的机会。
塑料罩形成一个双井形凹陷
结构,
防止手指与管塞顶端及尾端残留血液的接触 。
这种带有安全管盖的真空采
血管极大地减少了医疗工作者从采血到血样处理的全过程中沾染血 样的可能,
当
年安全管盖荣获全美最佳工业设计大奖。
真空采血系统由于其干净安全、
简单可
靠的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并被
NCCLS
推荐,
成为采血的标准器械。
真空采血管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部分医 院使用。
目前,
大多数大中城市中
型以上的医院已普遍接受了真空采血方式。作为临床 血液采集和检测的新方式,
真空采血器是对传统采血、储血方式的一场革命。
1
真空采血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
双向无菌针头: 一端连接真空管,另一端进行皮肤穿刺。由于双向无菌
针头专为采血特别设计而成,
与注射用针 头不同,
针尖斜面成
15
度,
表面特殊润
滑,更锋利、进针方便。一 次静脉穿刺后,可以抽取单个或多个血样。
2.
持针器:持针器内径
13 mm
。配合规格统一的采血管使用,一端连接双
向 针头,另一端接真空管。持针器可以重复使用
.
3.
真空管:真空采血管标准直径
13 mm
,长
75 mm
或
100 mm
,由高质量玻
璃或塑料制成。虽然大小恒定,但由于管内 真空度不同,可以抽取不同体积。管
内含各种添加剂(抗凝剂和促凝剂等),无需自己配制、添加,减少 了工序,方
便、
快捷;
避免了自行配备添加剂的不准确,
并且可以满足各种检 验对血样的要
求;新型
PET
材质的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玻璃试管破损后血液外溢的不安 全。
2
真空采血管分类和制作原理
目前医院使用的真空采血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1.
无添加剂 的干燥空管(白头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药剂
(硅酮),避免血细胞附壁,防止离心时细 胞破碎,释放细胞内物质至细胞外,
影响试验结果。
它利用血液自然凝固的原理使血液凝固,< br>等血清自然析出后,
离
心使用。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 电解质(血清
钾、钠、氯、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标志物、
血 清免疫学。
2.
促凝管(红头管):采血管内壁均匀涂有防止挂壁的硅酮 ,同时添加了
促凝剂,如凝血酶、蛇毒、硅石粉、硅碳素、纤维蛋白酶等,可使血液在
10~
30
min
凝固。
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
使可溶性纤 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
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如果想快点出结果时,可采用促凝 管。
一般用于急诊生化。
3.
含有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黄 头管):管壁经过硅化处理,并涂有
促凝剂可加速血液的凝固,
缩短检验时间。
管内加 有惰性分离胶,
惰性分离胶是
一种聚合高分子材料,不溶于水,具有抗氧化,耐高温,抗低温, 高稳定性之特
性,比重约在
1.04
~
1.05
。血清的比重在1.026
~
1.031
之间,红细胞的比重在
1.092
~
1. 095
之间。离心时, 分离胶液化移到管中央,介于血清或血浆与血液
有形成分之间,离心完毕后,固化形成屏障,使血清或血 浆与细胞完全分离,保
证了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冷藏下
48 h
无明显改变。惰性 分离胶管内可加有肝
素,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样本又可较长时间保存。分离胶与
PET
管具有
很好的亲和性,确实起到隔离作用。高品质分离胶在离心后血清中不产生油滴,
因此不会堵塞机器。主要用于血清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淀粉酶等)、电
解质(血清钾、钠、氯、 钙、磷等)、甲状腺功能、药物检测、艾滋病检测、肿
瘤标志物、血清免疫学。
4.
管内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
(1)
含有 肝素钠或肝素锂的采血管(绿头管):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
粘多糖,分子量
15000
,因有硫酸基团,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具有加强抗凝血酶
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
从 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并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
抗凝作用。肝素是一种极佳的抗凝剂,对血液 成分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
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 胞压积、
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
因肝素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
不适于做血凝试验。过量的
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
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 呈淡
蓝色,
故不适于做白细胞分类。
由于肝素不能使离体后的血小板离散,
成 为单个
颗粒或细胞通过微孔,
可造成血小板计数减低,
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偏高 。
商品肝素常含有磷酸盐,可使无机磷测定偏高。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
否则搁置过久 血液又可凝固。
(2)
含有乙二胺四乙酸(
EDTA
) 以及其盐的采血管(紫头管):乙二胺四
乙酸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
可以有效地鳌合血液中的钙 离子,
鳌合钙会将钙从反
应点移走将阻止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从而防止血 液凝固,
与其他抗
凝剂比较而言,
其对血球的凝集及血细胞的形态影响较小,
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
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
EDTA
溶液
pH
与盐类关系较大,低
pH
可使
细胞膨胀。
EDTA2K2
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胀大,
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
积(
MPV
)非常 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
EDTA2K2
使钙、镁下降,同时使
肌酸激酶(CK
)、碱性磷酸酶(
ALP
)减低,因这些酶测定需要这些金属离子;
EDTA2K3
的最佳浓度是
1. 5 mg/ ml
,如果血少,
EDTA
浓度增高,中性粒细
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 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使分析
结果产生错误。
EDTA
由于螯合钙的 作用强,使二磷酸腺苷(
ADP
)不能引起血
小板聚集,另外
EDTA 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不适用于血凝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 钙、钾、钠及含氮物质测定。国际
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CSH
)推荐使用的抗凝剂 是
EDTA2K2
,
EDTA2Na2
与
EDTA2K2
比较结果无明显变化,但其溶解度低,抗凝速度慢,不适合末梢血的
抗凝。
EDTA
抗凝的末梢血也宜
15 min
后测定,否则血小板有暂时聚集使血小
板假性减少,白细胞假性升高,直方图异常。
(3)
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浓度为
3.2
%(
0.109 mol/L
)的采血管(蓝头管):
柠檬酸钠通过作用于血样中钙离子鳌合而起抗凝作用,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
橼酸钠抗凝,
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
另外,< br>用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浆做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试验,其对肝素的 敏感性远远高于草酸盐抗凝
血浆,当
APTT
试验用于监控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时,这 一点显得非常重要。枸
橼酸钠
6 mg
才能抗凝
1ml
血,碱性强 ,不适于血液化验,亦不适于做生化检测,
枸橼酸钠对
MPV
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极 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血小板的
聚集作用随血浆中枸橼酸钠的浓度降低而增高,
因此在贫 血患者应加入较正常人
为多的抗凝剂。
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
如果血液比例过低,< br>APTT
时间会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
PT
)结果亦会有显著改变。
PT < br>测定,
3.8%
的抗凝剂比
3.2%
的国
际标准化比值(INR
)值高,其差别变化一般在
0.7
~
2.7
个
I NR
单位之间。由于
枸橼酸钠毒性小,
也用于血液保存。
同时枸橼酸钠在水 中溶解慢,
故只能配成水
剂而不能用粉剂。
抗凝剂与血比例为
1
:< br>9
时,
主要用于纤溶系统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 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采血时应注意采足血量,以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血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8
次。
(4)
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浓度为
3. 8
%的采血管(黑头管):其抗凝剂与血液
的体积比为
1
:
4
,一般用于血沉检测,抗凝剂比例过于偏高时,血液被稀释,可
使血沉加快。
(5)
管内含有草酸钾
/
氟化钠(
1
份氟化钠< br>3
份草酸钾)(灰头管):草酸钾是
最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与血液混合后可 迅速与血中的钙离子结合,
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
使血液不凝固。
常配成
10 %
溶液,
0.1ml
(
10 mg
)
可使
5ml
血液不凝固。常用于血液生化测定,但不适于钾、钙的测定,草酸钾还抑制乳酸
脱氢酶(
LDH
)、
ALP
、淀粉酶(
AMY
)的活性。由于生成不溶性的 草酸钙沉
淀,红细胞会出现锯齿状,白细胞出现空泡,淋巴及单核会变形,不易做血片检
查。< br>草酸可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活性及与钙形成的不溶性沉淀物可影响自动凝
血仪测定时光电终点的 观察,
所以草酸钾很少用于血液学分析及血凝测定。
而氟
化钠是一种弱效抗凝剂,浓度达
6
~
10 mg/ml
血液才有抗凝作用,
但它是血糖 测
定的优良保存剂,使用时应注意缓慢颠倒混匀,
2 mg/ml
血液即能抑制糖分解 。
一般常同草酸钾合并使用,
其比例为氟化钠
1
份,
草酸钾
3
份,
此混合物
4 mg
可使
1 ml
血液在
2
~
3d
内不凝固和抑制糖分解。一般用于血糖检测,不能用于尿素酶
法测定尿 素,
也不能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检测。
因氟化物可激活尿素
酶、淀粉酶。氟 化钠用量大时可造成溶血。
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性状稳定性提出了 更高的
要求,
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
而准确性、
标本的 原始性状、
维持时间及管机配合、
试管强度等性能指标都不能忽视,
如何正确使用真空 采血
管以及真空采血管本身的优劣都将影响标本原始性状及检测的准确性。
3
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
1.
将瓶塞穿刺针
( 不要将乳胶护套拔下)
从采血管中心垂直刺入真空管内,
管中预设的真空将使所需要的血液流入 管中,应按管壁上的刻度值控制采血量;
2.
当第一管采完后,拔出瓶塞 穿刺针再刺入另一真空管,如此重复操作,
可实现一针多管采血;
3.
< br>保证血液与管内附加剂正确混合,
采样后立即轻轻倒置真空管五至八次。
当最后一管采样 完毕,将针头抽离静脉,管中的负压可将管中残存的约
0.4ml
的
血吸入管内。
4.
多管采血顺序:先抽普通(血清管),再抽速凝管,最后抽抗凝管。
4
真空采血管本身的优劣
4.1
相关材料的性能指标
1.
空采血管的材质:现在采血管多为玻璃材料,普通玻璃的
pH
相差甚远 ,溶血
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而拉管工艺制作的玻璃试管线性沟密布,
深浅粗细无常导致
细胞的挂壁,相比较中性玻璃(药用玻璃)的优势很明显。中性玻璃具有耐压,
溶出物少,分子排列紧密,
拉伸时沟槽少等优点,
但仍有表面负电荷过强,
pb
2+
、
Zn
2+
、
K
+
、
Fe
2+< br>的相对溶出等缺点。这些都可能改变血液标本的原始性状,因此
玻璃试管在使用前应进行无菌和内 壁处理。
传统的内壁处理就是硅化,
即将硅油
分散在乙醚与乙醇中,
涂覆管壁 晾干或烘烤即成。
由于硅油是一种惰性极强的混
合物,
不可能与玻璃表面发生任何性质 的化学作用,
只是粘附在试管内壁,
牢度
较低。
另外硅油对预先加入的抗凝剂 的有机酸根具有包覆作用,
使试剂的络合能
力丧失,
造成凝血。
目前最好的处 理方法为钴
60
照射,
去离子水冲洗,
确保无菌、
光滑、无异物,有 效防止溶血。对无添加剂的采血管内壁涂有硅酮,避免血细胞
附壁,
防止离心时细胞破碎。但从环保和安全性去考虑,
塑料材料的真空采血管,
质轻便于运输,
破损率小,< br>用后可直接高压灭菌或焚烧销毁,
将会是真空采血管
材质选择的一个很大的趋势。
2.
密封胶塞:密封胶塞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试管的真空性能及血液 样本的原
始状态,
推荐使用丁基橡胶而不用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填料外渗严重,
是一种可
致溶血的材料,许多有机填料和助剂(包括石蜡油,硅油,柔软剂,着色剂等)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试管婴儿影响-试管婴儿移植前输卵管积水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13: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