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PICC
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
摘要
】
:
目的
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
法
对导致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结果
针对经外周 中心静脉
置管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结论
在 进
行外中心静脉置管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勤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
采取干预措施 ,
可以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在临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实
施。
【
关键词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护理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
PICC)
是指由外周静脉
(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
穿刺置管,
其尖端位于上
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 穿刺技术
[
1
]
。
不管男女老少,
均可应用此技术,
并且该技
术不受疾病种类的限制,可用于病人输液、肿瘤化疗等多个方面
[2]
。现 在该技术
凭借着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在临床实践得到普遍应用。但
PICC
做为 一种
临床穿刺技术,在穿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
(
c athctcr-rclatcd infcction,CRI)
是一种因长期置管而引发的并发症, 在临
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相关资料显示,
PICC
置管感染率最高,大约是其他并发症
的
40%
。
[3]
,
接下来,本人将对引发导管感染产生 的主要原因进行逐一阐释,而后
就如何降低导管感染率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
导管感染的途径
一般来讲,
皮肤穿刺点最容易遭受病原菌入侵
,
在
PICC
导管置于人体
48H
之后,
疏松的纤维蛋白原会 围聚于血管周缘,
并产生蛋白纤维鞘,
而该物质在细
菌繁殖中扮演着培养基的角色,< br>故病原微生物可于导管附近处进行繁殖,
轻者往
往会出现局部感染的现象,
如引 发静脉炎。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甚至威胁生
命。
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有凝血功能障碍 的病人而言,
导管内血栓形成,
导致导管
堵塞,
这些都是造成导管感染的诱发 因素,
容易造成血行感染。
感染分为外源性
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1.1
外源性感染途径
1.1.1
主要原因
PICC< br>导管感染
[5]
通常是因皮肤受到细菌侵害而引起的,主
要表现为病原微生物穿 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并于导管附近处汇聚、
繁殖,
以此引
发感染,
其常见病原 菌主要包括枸盐酸杆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等。
同时患者平时接
触的床头柜、输液架、板凳、桌椅等 公共环境中的物体表面也存在各种病原菌,
因此外源性感染源是导致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
1.1.2
药物因素
PICC
置管的患者是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 病情比较危重的病
人,大多都是靠药物维持治疗,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氨基酸、脂肪
乳、以及各种油剂类药物在输液时并不能完全输入患者体内,导管内会有残留。
而这些残留在导管内的 药物就是病原菌的培养基,一旦输入其他有污染的药物
时,病原菌就会在导管内生长繁殖,同时由于PICC
是长期留置,在患者体内的
留置时间较长,
加之这些病人在接受长时间的 治疗过程中抵抗力下降,
病原菌就
[4]
难以通过患者的自身免疫完全清除,
又很难被抗菌药物杀死,
因此就会引发导管
相关性感染。
1.1.3
颗粒微生物
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多次反复加药,消毒不彻底;输 液
过程中,
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粉尘颗粒及各种微生物可能进入药液,
随药液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流感染。因医患数量悬殊过大,多名患者往往汇聚在一个病房之中,
一壶工作者输液工作 量大,
无法彻底杀室内病原微生物,
故微粒污染亦是输液中
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br>[6]
1.2
内源性感染源
患者长期输液抵抗力下降,营 养不良且住院时间漫长等
原因,
发生导管感染的机率明显升高。
有资料显示,
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与免疫功
能成
反比,即免疫功能越低,感染率越高,穿刺部位红肿 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
粗细有关,血管越细,上述情况的发生率就越高。因此在穿刺的时候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临床操作中,一般会采取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等穿刺法,不过
相对来讲,贵要静脉 更契合粗、直、短的特征,还不存在静脉瓣,故大部分情况
下采用贵要静脉的穿刺方式
[7]< br>。有些患者自身血管弹性不好,血管又比较细,因
此在穿管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可用力过猛, 以免坏血管,引起血源性感染。
2
预防措施
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
树立无菌观念是每
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保障患者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减少院内感 染的基本措施之一。作为一种新兴技术,
PICC
凭借着自身独特
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 得到普遍应用,逐渐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8]
,在
PICC
置管 期间的任何时刻,
均存在着引发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置管
30
天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最高,而在
30
天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则逐渐变小
[9]< br>。此
外,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性药物的使用以及
PICC
术后所产生的机械性刺 激因素
等容易造成血管内膜受损,
局部组织处于缺氧状态,
进而致使管腔粘连闭塞,< br>继
而出现因血管损伤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
[10]
,虽然
PICC技术具有诸多独特优势,
不过它所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其他异常令医护工作者较为苦恼
[11 ]
。
因此在置管的过
程中置管操作环境要符合预防控制感染的管理要求,定期对空气质 量进行检测。
在进行消毒处理时,
要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
在待晾干之后实施穿刺 ,
以防
消毒剂顺着穿刺隧道进入血管对其产生化学性刺激而引发静脉炎
[12]
。
穿刺人员应
该取得执业资格,保证穿刺的成功率。
2.2
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
资料显示,
医护工作者的手是医院感染 的主要传播渠道,
比如当医护工作者
为患者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时,尽管看起来非常“清洁、干 净”
,但是依旧无法
避免其手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污染
[13]
。
护理人员在进行
PICC
插管、
静脉输液、
更换敷料等操作前后必须彻底清洗 双手,即严格按“七部洗手法”洗手,每次洗
手时间不得少于
15
秒,操作时戴手套并 不意味着可以减少洗手的次数。医护人
员应做到勤修剪指甲,
避免划伤病人和交叉感染,
禁涂指甲油,
防止指甲残留过
多细菌。
2.3
做好导管维护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儿歌金曲颁奖典礼-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9: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