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肥-
2019
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
儿科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
名词解释
2.
简答题
3.
案例分析题
4.
论述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儿科学》是研 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
教学的宗旨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儿童生 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措施和掌握各类儿科常见
和急、危重症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理论和 技术;掌握儿科疾病诊治的临
床思维方法,临床技能和儿科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基本内容
第
1
页,共
14
页
章节
内容
章节
内容
小儿腹泻病
第一章
绪论
第十一章
液体疗法
支气管肺炎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十二章
不同病原肺炎
支气管哮喘
第三章
儿童保健原则
第十三章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四章
肾病综合征
儿童营养及喂养
第五章
蛋白质
-
能量营养障碍
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
D
缺
乏)
新生儿总论、
NRDS
新生儿窒息
第七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黄疸
ABO
溶血病
第十五章
小儿造血血象特点,营养
性贫血
第八章
先天愚型
苯丙酮尿症
原发免疫缺陷病
第十六章
颅内感染(化脑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
热性惊厥
第九章
川崎病
过敏性紫癜
麻疹
手足口病
出疹性疾病
第十七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章
结核病总论、原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
(一)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
2
页,共
14
页
(二)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IMCI)
的战略
二、教学内容
:
(一)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 二)一般介绍:儿科学的特点、范围和任务及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IMCI)
的战略。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一、目的与要求
:
(一)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熟悉小儿体格生长
障碍及心理行 为异常。
(
三
)
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
:
(一)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体重的增长
:
包括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规律等。
身材的增长
:
包括身高、坐高等。
体围的增长
:
包括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骨骼
:
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骨龄)
。
牙齿:萌牙时间、顺序
(
二
)
一般讲解:小儿几个重要阶段的运动发育及语言发育及神经系统反射等
(
三
)
一般介绍:儿童常见的几个儿童行为问题;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 响因素,一般介
绍体格生长评价。
第三章
儿童保健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年龄期保健原则,掌握儿童的预防接种。
(二)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二、自学内容:
1. 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
(
包括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
,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的保健重点,重点讲解有关小儿预防接种的各项内 容与
实施程序。
2.
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二、三、四节
小儿营养和喂养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
(二)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三)了解: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
: 1.
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
第
3
页,共
14
页
2.
人工喂养奶方的配置和奶量的计算
3.
辅食添加的原则、种类和时间
(二)一般介绍:
1.
小儿对能量、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小儿消化功能的发育特点。
2.
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中牛乳、羊乳、代乳品的适应征、优缺点和成份
3.
幼儿膳食的配制原则、种类和方法
4.
小儿营养状况评价。
第五节
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以及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营养不良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了解:营养不良的实验室检查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 一)重点讲解:
1.
营养不良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其临床特点和常见的并发症。
2.
营养不良的诊断即分型和分度
3.
营养不良的三阶段治疗
(二)一般介绍:营养不良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病因讲述预防措施。
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一)
掌握:
维生素
D
缺乏性 佝偻病,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防治。
(二)熟悉: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了解:维生素
D
缺乏症的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
重点讲解:
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
骨骼畸变体征、实验室 和
X
线改变。
2.
佝偻病的分期诊断标准和防治。
3.
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一般介绍:
1.
维生素
D
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
2.
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3.
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
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二节
新生儿总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分类及各种新生儿的定义。新生儿肺呼吸窘迫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
诊断。
(二)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熟悉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新生儿肺呼
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治疗及预防。
第
4
页,共
14
页
(三)了解: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护理。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分类及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极早早 产儿、晚期早产儿、低
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
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
儿的定义。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 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二)一般介绍: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 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
体液代谢、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一般介绍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要求,一般介绍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
征的治疗要点,氧疗、PS
替代疗法等。一般介绍预防措施。一般介绍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四节
新生儿窒息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二)熟悉: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
缺氧
缺血性脑病等
)
及后遗症。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介绍呼吸管 理和监护。
(二)一般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本病的预防。
第五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熟悉:本病的原因、发病机制与预防。
(三)了解:本病的预后。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亚低温治疗的应用。
(二)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与预后。
第十一节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一、新生儿败血症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二)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强调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要结合产前、产时和产后的感染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加
以判断。 治疗采用综合措施:包括正确选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二)一般介绍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感染途径和常见病因;新生儿皮
肤、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 特点与发病关系。
第
5
页,共
14
页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一、目的要求
(一)
掌握: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 现及
治疗。
(二)
了解:宫内感染性肺炎、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二)一般介绍:本病的病因。
三、新生儿宫内
TORCH
感染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
(二)熟悉:新生儿宫内病毒感染(
TORCH
)的病因及常见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病理性黄 疸、巨细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
等多系统先天性损害等临床表现及诊断,更昔洛韦的抗病毒的 治疗。
(二)
一般介绍:
介绍
TORCH
的病 原学种类包括:
T
(
Toxopasma
)
是弓形虫,
R( )
是风疹病毒,
C()
是巨细胞,
H()
即是单纯疱疹
I/ II
型。
O
是
other
的简写,指其他病原体,包括新生儿梅毒等 。
TORCH
的常见临床表现
第九节
新生儿黄疸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掌握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与并
发症。
(二)熟悉:新生儿溶血病(黄疸)的治疗。
(三)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了解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鉴别诊断与黄疸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重 点讲解新生儿溶血病临
床表现与并发症。
(二)一般介绍:黄疸治疗。一般介绍病理 性黄疸的原因、鉴别诊断、黄疸实验室检查。一
般介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第二节
21
-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21-
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
21-
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特点。
(三)了解:
21-
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
21-
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特点。
(二)重点讲解:
21-
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一般介绍:
21-
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咨询。
第
6
页,共
14
页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二)熟悉: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三)了解: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及治疗。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二)重点讲解: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一般介绍:苯丙酮尿症的筛查。
第九章
免疫性疾病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
(二)熟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
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常见变异型免
疫缺陷病、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IgA
缺陷症、胸腺发育不全 、严重联合免
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
2.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 每类疾病的共同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与方法。一般介绍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 br>
第八节
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过敏性紫癜的分类、临床表现、预后。
(二)掌握: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三)了解:川崎病及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病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重点讲
解川崎病的 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重点讲解过敏性紫癜的分类、鉴别
诊断、治疗、预后。
(二)一般介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
麻疹、手足口病、出疹性疾病
麻疹
一、目的与要求
:
第
7
页,共
14
页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婴儿肥-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6: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885.html
-
上一篇:接诊记录模板
下一篇: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