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hk668t-
小儿高热的中医护理
一、疾病名称:高热
二、定义
:
属于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 外邪,入里化热,热
极生风所致。中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惊厥发作之 时,
急予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以尽快控制抽搐,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三、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
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 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
促、暂停或不规律(新生儿尤须注意)
;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 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多数为骤然发作。典型者为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头向 后仰或转
向一侧,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伴有呼吸屏气,紫绀,
大小便失禁,经数秒、数分或十数分钟后惊厥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
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
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
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低钙血症抽搐时,患儿可意识清楚。若意识尚未恢复前再次抽搐或抽搐反复发作呈持续状
态者, 提示病情严重,可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如限局性抽搐部位恒定,常有定位
意义。部分病例,仅有 口角、眼角轻微抽动,或一肢体抽动或两侧肢体交替抽动。新生儿
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常表现 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
凝视,眼球震颤,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发作 持续时间不一有时很暂短,须仔细
观察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四、护理评后
(
1
)小儿高热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及早期等 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热时,中枢兴奋性增
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谓之高热惊厥。其发生率很高,据 调查
5-8%
的小儿曾发生
过高热惊厥,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
30%.
其特点是:
①好发年龄为
6
月至
3
岁,
3岁后发作频数减低,
6
月以下、
6
岁以上极少发生;
②上感引起者占
60%
,常在病初体温急剧升高时发生,体温常达
39
~40 ℃以上,体温
愈高抽搐的机会愈多;
③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止后,意识很快恢复;
④在一次发热性疾病中,一 般只发作
1
次,很少发作
2
次以上;
⑤抽搐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
5-10
分钟;
⑥神经系统检查为阴性,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无异常发现;
⑦发作后
1-2
周做脑电图检查为正常;
⑧可追询到既往高热惊厥史和家族遗传史;
⑨预后多良好,少数可转变为癫痫(
1-3%
)
。
高热惊厥可分为单纯性(良性)与复杂性(非良性)两类,它们之间的区别见下表:
特点
年龄
单纯性高热惊厥
6
个月-
6
岁
复杂性高热惊厥
任何年龄
可有如外伤、窒息、中毒等
神经系统疾病史
无
发作时的体温
惊厥发作类型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次数
神经系统检查
脑电图
预后
病初体温骤升时
,
多在
38℃以上
低热也可发生
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
可为一侧性、限局性
短,
数秒至数分,
极少超过
10
分钟
长
,可超过
10-20
分钟
少,一次疾病中大多仅一次
正常
热退
1-2
周后正常
良好
多,反复发作
可不正常,
如病理征,
颅神经麻痹,
偏瘫等
热退
1-2
周后仍可异常
差,反复发作,癫痫、智能或行为
异常等
(
2
)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
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 症,如癫痫等。此外,小儿高热还会导致小儿
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而引起酸中毒。
1
.高热抽筋一般说
6
个月以内或
6
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 引起抽筋,在
1
~
6
岁的孩子中也只有
2
~
5%< br>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
次,很少超过
2
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
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 大脑。
2
.
烧坏脑
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 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
超过
41°C
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 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
此,孩子出现
40°C
以上高热就必须 紧急处理。
3
.脱水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 热就更多,体
温每升高
1°C,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
0
.
5
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
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 身就可引起发热)
,还会影响
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 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
下输液。
4
.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发热初脱水,血 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发生口干极渴、
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发热日 久,饮食不周,会发生低钠
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这些情况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 婴幼儿。
此外,在小婴儿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时间稍久还可引起心力衰竭等。
五、一般护理
1
、
心理护理:
惊厥 患儿就诊时,家长往往十分焦虑,惊恐不安,医护人员应迅速到位,全力抢救,
并守护于患儿身旁。处置 惊厥熟练准确,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消除恐惧心理。患儿
惊厥停止、家长不安情绪逐渐稳定后,应 根据患儿和家长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绍患儿病情及
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及惊厥 的有效救治措施。
2
、
止惊:
一旦患儿出现 惊厥,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
的关键,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 的损伤。首选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况紧急可用手
掐人中至惊厥停止,也可遵医嘱给予止惊药物,缓 慢静脉推注地西泮,同时肌内注射鲁米
那钠,
用
5%
~
10% 水合氯醛灌肠,
剂量为
0.5ml/kg
,
尽量保留
1h
以上,
以促进药物吸收。
3
、吸氧:
在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开通气道后,给予氧气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待患儿面色由
青灰或紫色变红润,呼吸规律后, 给予小流量氧气吸入。当屏气时间长发绀严重时,一般
的吸氧法如鼻导管法、面罩法等无法改变肺泡内< br>PO2
,只有用简易呼吸器才能解决这种短
暂的呼吸暂停,扣紧面罩,挤压呼吸囊,压力 视患儿大小而定,反复而有规律进行,以胸
廓起伏为准,达到良好的通气效果。氧疗时应使用
5 0%
以下的氧浓,以防肺氧中毒或晶体
后纤维增生症。呼吸恢复立即停止。
4
、
高热的护理:
(1)
在用物理或药物降 温后,
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
测量体温、
脉博、
呼吸
1
次< br>/0.5h
,
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br>皮肤护理: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
以防着凉。
(3)
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发< br>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银炎等,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4)
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低,使胃
肠蠕 动减弱,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而影响消化吸收
;
但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增加,蛋白
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同时高热可致水分大量丧失
(
呼吸加快,
带出更多水分,皮肤出汗增多
)
。因此,患儿必须补充水分和营养,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5
、加强营养,做好基础护理:
患儿清醒后给予高热 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的饮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
2
次
/d
,给予 生理盐水擦洗,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床单
位整洁、干燥、平整,及时 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更换尿布。
6
、出院指导:对患儿家 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极为重要。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
量体温,
肛温在
38.5
℃左右即应予以口服百服咛、
美林等降温
;
苯巴比妥为长效类镇静催
眠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即应使用抗惊厥药,体温升至高热时,体
内抗惊厥药已达 到抑制惊厥的有效浓度,从而能抑制惊厥,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
指导家长在患儿体温
3 7.5
℃~
38
℃时即应口服
;
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 患儿
的人中穴
;
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
;
将裹于
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
平时加 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
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 动。
7
、
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婴幼儿的机体抵抗力弱,易患呼吸道感染而出现高热。
(2)
婴幼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加之小儿不能主诉身体不适
或主诉不全,
易被监护人忽视,
临床上患儿就诊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
且体温常迅速升高。
(3)
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婴幼儿的脑组织耗
氧量大 。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皮层对皮层下控制功能较弱,在高热时兴奋泛
化引起大脑运动神经元 异常放电而致惊厥。对于高热惊厥的预防,首先是增强小儿的抵抗
力,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 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发热。体温的多变及其上升的
速度影响惊厥的发生,温度上升快而高时易发生惊厥。 体温超过
38
℃
应立即降温,物理
降温比药物降温更快、更有效。 高热惊厥患儿应立即给安定或水合氯醛灌肠,同时采用物
理或药物降温。是否服用抗惊厥药物预防高热惊 厥目前仍有争论,必须根据患儿的具体情
况权衡长期预防性服药的得失,选好适应证
。
六、病情观察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 又迅速回升的
现象。为此,还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识。
1
.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
与平时差不多,说 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
、表情淡漠,
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 医院。
2
.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 面色暗淡、
发黄、发青、发紫,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
.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
若存在则提示循环 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
.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 痛提示,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
上医院。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上述各种合 并症出现,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也不
必担心,应该耐心在家中治疗、护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湿润,室内定时通风,成人不要吸烟。
< br>2
.发烧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
38 .5°C
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超过
38.5°C
以上,才需采取退烧措施。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易简hk668t-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5: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794.html
-
上一篇:完整小儿高热惊厥试题.docx
下一篇: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