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163 com-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A
)
(
附答案
)
(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
班级
学号
姓名
注意事项:
1
.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 的数字涂黑,并写
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
A
卷
/B
卷)。交卷时 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
否则以零分计算!
2
.
本份试卷 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
共
150
个选择题,
请按题目要求,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做在试卷上
无效 。
3
.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
90
个选择题)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疯牛病
B.
梅毒
C.
结核病
D.
沙眼
E.
体癣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单细胞
B.
二分裂方式繁殖
C.
对抗生素敏感
D.
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
肽聚糖含量少
B.
缺乏五肽交联桥
C.
对溶菌酶敏感
D.
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
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
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
质合成
C.
影响核酸复制
D.
与核糖体
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
质合成
E.
损伤细胞膜
5.
有关
“
细菌鞭毛
”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
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
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
有关
“
芽胞
”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
不直接引起疾病
C.
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
代谢不活跃
E.
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
A.10
倍
B.100
倍
C.400
倍
D.900
~
1000
倍
E.10000
倍
8.
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95%
乙醇脱色后,菌体
分别呈
:
A.
红色和紫色
B.
紫色和紫色
C.
紫色和无色
D.
无色和无色
E.
无色和紫色
9.
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
A.
鉴别细菌
B.
初选抗菌药物
C.
了解细菌致病性
D.
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E.
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10.
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细菌
:
A.
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
B.
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
代谢类型多样化
D.
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
E.
具有多种酶系统
11.
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是选用细菌生长的
:
A.
迟缓期
B.
对数生长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E.
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
12.
有关
“
热原质
”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B.
是细菌的内毒素成分
C.
微量热原质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
D.
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121℃,20min)破坏
E.
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
13.
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
B.
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
C.
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
D.
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
E.
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14.
消毒是指:
A.
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
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
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E.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15.
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
A.100℃,
15
~
20min
B.121.3℃,
15
~
20 min
C.100℃,
10 min
D.121.3℃,
10 min
E.160℃,
2h
16.
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
A.
破坏酶系统
B.
损伤细胞膜
C.
干扰
DNA
复制
D.
干扰蛋白质合成
E.
干扰肽聚糖合成
17.
细菌毒力岛:
A.
是一个分子量较小的染色体
DNA
片段
B.
往往位于
rRNA
基因位点内或附近
C.
是较稳定的
DNA
区域
D.
毒力岛与该菌染色体
DNA
的密码使用有明显差异
E.
毒力岛两侧均有同向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18.
细菌间的转导是
:
A.
通过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B.
通过普通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C.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D.
以烈性噬菌体为媒介
E.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
DNA
片段
19.
白喉棒状杆菌由无毒株变成产毒株的原因是由于
:
A.
溶原性转换
B.
接合
C.
转导
D.
转化
E.
转座
20.
细菌
DNA
的转化是否成功与哪一项无关
:
A.
受体菌是否处于感受态
B.
转化的
DNA
片段的大小
C.
供体菌
DNA
的浓度
D.
体体菌
DNA
片段是否与受体菌基因组有同源性
E.
进入受体菌的转化因子应是双链
DNA
21.
有关
“
接合
”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F
+菌与
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
F
质粒
菌与
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
C. F’菌与
F
-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染色体基因和
F
质粒
D.F’菌与
F
-菌进行接合后,失去
F
质粒
E.F
+菌与
F
-菌进行接合后,
F
+菌不变为
F
-菌
22.
有关
“
细菌毒力增强或减弱
”
的叙 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一般因光滑型菌落变成粗糙型菌落而增强
B.
通过易感动物传代而减弱
C.
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传代而减弱
D.
失去形成菌毛的能力而增强
E.
溶源性转换后,可能减弱
23.
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耐药性
:
A.
由抗生素诱导产生
B.
较易在细菌之间转移
C.
多为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
D.
不稳定
E.
发生耐药性变异的是群体中的全部细菌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photo 163 com-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