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页眉内容
子宫腺肌病的最新治疗进展
李宗涛
张炜旸
*
芳华
任松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
(
吉林
长春
) 130000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进入子宫肌层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
痛 经和月
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
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无生育要 求且病变广
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手术治疗;
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保守手术;子宫动 脉栓塞
术、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消融术也越 来越多的应用到子宫
腺肌病的治疗。免疫分子也同时反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
,
医学界已将其划分为一
种独立的子宫疾病
[1]
。发病率为
25%
~
40%
,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
1
]
。现已成为一< br>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
目前在诊断与治疗方面
,
已取得很大进步及出现很多最 新治疗进展。
本文就国内外诊疗方案综述如下。
病因
1.1
子宫腺肌症病因不明确,与遗传因素、分娩或流产造成的子宫损伤、慢性子宫内膜炎和
高 雌激素血症等多种因素相关。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无黏膜下
层,
而内 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侵及内肌层或经脉管侵及外肌层所致。
一般子宫内膜腺体超过
子宫肌层厚度 的
1/4
(约
2.5 m m
)即视为子宫腺肌症。
临床表现
1.2
子宫腺肌病多发 生于
30
~
50
岁的经产妇
,
约
15%
同 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合并
子宫肌瘤。典型症状为
:
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 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
常于
1
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妇科检查时 扪到均匀增大的子宫
,
质硬有压痛
,
月经来潮时更
甚
,如为子宫腺肌瘤
,
子宫则呈非对称性增大
,
有局限性隆起
[2] ,
但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
,
故仅根
据一般妇科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症
,
准确性较差
[3]
。确诊取决于组织病理检查。
诊
断
1.3
核磁共振
(MRI)
核磁 共振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一种重要方式
,
近年来国外应用较广
泛。据文献报道
MRI
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特异性为
66%
~91%,
敏感性为
88% ~93%,
均明显
高于超声检查
[4]
。
M RI
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以清楚地显示子宫的
3
层结构:内膜、< br>联合带(
junctionalzone
,
JZ
)及外肌层,并且可以 多方位成像,已成为子宫腺肌症诊断和鉴
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
M RI
检查即可显示子宫腺肌症的病灶。
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可
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1.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T1W I
上表现为子宫体部明显增大,呈均匀等
信号,轮廓光滑,病变与正常肌层不能区分。
T2W I
上表现为自内膜向肌层扩展的低信号病
灶,边缘模糊,信号强度与
JZ
相似。但合并占位性病变(宫颈癌及子宫积水)并压迫
JZ
,
或绝经后子宫缩 小等,则
JZ
显示不清,诊断困难[
4
]
。
2 .
局限型子宫腺肌症:
T1W I
上表
现为子宫体部不对称性增大,
病变与肌层呈等信号。
T2W I
上表现为肌层内与
JZ
信号相似
的卵圆形或类圆形的低信号结 节或肿块,
致局部子宫壁增厚,
病灶边界模糊,
与周围肌层分
界不清,没有假 包膜。随着高分辨力
M RI
技术的发展,高信号灶的发现率随之增高,有报
道弥漫型的发现率约
40%
,局限型的可达
100%
[
4
]
。但由于
MRI
价格昂贵
,
不宜作为首
选。
1.4
超声检查
1.4.1
经腹部超声检查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 aph
y,
TAU)
或阴道超声检查
(Transvagina
ultrasonograph
y,TVU)
典型声像图表现为
[ 5]:(1)
子宫均匀增大成球型
;(2)
宫内回声强弱不均
,
肌层 有
多发散在的小囊样低回声反射
;(3)
局限性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瘤表现为子宫壁 包块与正常
肌层界限不清。白爱芳等
[6]
对1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 检查与经腹超声检
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结果:
TVU
检出82例,
漏诊2例,
检出率为97.
6
1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孕妇能吃哪些坚果-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2: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575.html
-
上一篇:脸部过敏发红用什么药
下一篇: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