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能力多奶粉-
脑积水护理常规
————————————————————————————————
作者
:
————————————————————————————————
日期:
脑积水护理常规
相
关
知
识
点
脑积水定义
是由 于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的脑室系统和
(
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而积聚大量脑脊液 。通常
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道上的阻塞,使脑脊液不能达到其吸收部位或吸收部位发生障碍
,< br>极为罕见的是由于脉
络丛乳头状瘤等所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
病因
1.
脉络丛乳头状瘤:是脑脊液分泌过多的主要因素
;
2.
脑膜炎;
3.
单纯性脑脊液分泌过多病理因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故有人称之为“分泌过多性脑积水”或“浆液性脑
积水”;
4.
侧脑室受阻;
5.
室间孔受阻;
6.
第三脑室受阻;
7.
中脑导水管受阻;
8.
第四脑室受阻
;
9.
第四脑室出口受阻
;
10.
蛛
网膜下腔受阻
;
11.
静
脉窦受阻,较少见。
检查方法
1.
X线头颅摄片
可见颅骨变薄,骨缝增宽。较大儿童可见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
2.
脑室造影
经前囱穿刺注入造影剂
Am
i
pa
qu
e
10ml
。也可注入
30
-
50ml
空气,但必须与脑脊液等
量交换。体质弱者应慎用。通过脑室造影可知脑室扩大的程度及皮质厚 度
,
阻塞的部位及原因。
3.
放射性核素检查
将放射性碘标记血清白蛋白注入脑室后,行放射性核素扫描,观察脑室系统阻塞的部
位及脑室大小。若标记物可通过脑室系统
,
且聚集于脑表面
,
但比正常时间延 长,表明脑室系统不全阻塞。
若不聚集于脑表面
,
则表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阻塞。
4.
脑超声波检查
优点是简单易行。可提示双侧侧脑室对称性扩大。
5.
CT
检查
具有迅速、安全、无痛等优点。不但可立即确诊,还可知道阻塞的 部位及阻塞的原因、脑室扩
大的程度及皮质的厚度。
6.
磁共振检查
是目前最理想的诊断方法。除具有
C
T检查的一切优点 和功能外,还可观看颅内一切结构的
清晰图像,使一些脑积水的病因和病理状态一目了然。
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为主:
①、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
:
内镜下脉络丛电灼术
②、脑脊液分流术
(1)
颅外分流术
(
2
)颅内分流术
③、解除阻塞病因的手术:这类手术有切除颅内 占位病变、切除局限于第四脑室正中孔处的粘连膜、切开中
脑导水管的瓣膜等。
常用 手术治疗是颅外分流术中的脑室
-
心房分流术、脑室
-
腹腔分流术
(
二
)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
,
其方法:①应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乙酰唑胺、氢氯
噻嗪、呋塞米、甘露醇等。②经前囱或腰椎反复穿刺 放液。
临床护理观察点
(
主要症状体征)
神志障碍
意识程度逐步加深
,
或转清醒过程中昏
迷突然加重
,
都需警
惕分流管阻塞,
颅内
压增高,脑疝。
主要与分流管阻塞,导
通过对话、呼唤、疼痛刺激判断患者 的意识程度、精神状态、
致脑脊液循环通路不畅
辨识力、记忆力、计算力、思维能力,对病人意 识有无障碍
有关。
及其程度作出判断,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评估
发生机制
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
密切
监测生
命
体征
体温升高表示有感染 病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及时准确的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变化
,
警惕感染和颅
灶或者是中枢性高热,
2
、注意
T>38.50
C以上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
降低脑细胞
内压增高。
体温骤降可能是病情好
的耗氧量及基础代谢,应给以冰敷、冰枕、冰冻输液、冰袋
转或者是进一步恶化,
放置两侧颈部、双腋下及腹股沟。对降温病人应观察面色、
脉率慢,
呼吸慢
,
血压高
P、R及出汗体征,防止过多引起虚脱。
是脑压增高的表现
,
3
、一旦出现血压高
,
呼吸慢
,
脉率慢,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予
血压增高、脉搏加快、
以降颅内高压处理。
呼吸快是缺氧的表现。
4
、注意患者有无缺氧、呼吸衰竭表现
,
一旦出现缺氧、呼吸
瞳孔变化
双侧瞳孔不等大或
对光反射迟钝甚至
消失
一侧瞳孔散大
,
多见于单
侧脑室积水,双侧瞳孔
大小不等,
或忽 大忽小,
多为脑疝征兆
,
双侧瞳孔
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升
高
,
如双侧瞳孔散大,对
衰竭症状,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处理。
1、密 切观察瞳孔变化,一旦发现异常
,
及时告知医生
,
遵医
嘱用药处理。
2
、警惕脑疝发生,出现脑疝,及时配合医生做好脑疝抢救。
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
于正中位是临终表现。
颅内压增高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
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阻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
塞或脑脊液生成过多、
2.
患者保持 平卧或侧卧
,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
15
°
肿、血压升高,一 侧
脑脊液吸收减少致脑脊
至3
0
°,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 内压。
瞳孔
散大等
颅
内压
液量增加
,
引 起颅内压增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予以吸氧,避免缺氧引起脑水肿
,
颅内压
升高症状。
高。
增高。
4< br>、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出入水量平衡,
及时纠正电解质
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
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
激动
,
使血压升高,加重颅内压增高。
6
、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
嗽、喷嚏、情绪激动、便秘等,尽量少搬动患者
,
避免震动其头部
,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7
、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如< br>20%
甘露醇快速静滴
,
速尿静推或甘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澳优能力多奶粉-
本文更新与2021-01-19 02: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5570.html
-
上一篇:血清检查IGG和IGM的区别
下一篇: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