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乙肝自愈前兆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17:51

爱还没来-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白培中)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

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1
.肠道传染病:

霍乱、副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2
.蚊媒传染病:

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
.鼠媒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二、

为什么夏季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


< br>夏季天气炎热,
各类细菌、
病毒生长繁殖快,
水源食物、
环境容易受污 染,
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
老鼠、
苍蝇、
蚊子、
蟑螂等 在夏季是繁殖高
峰期,
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
食物、
环境,使人类得病。
天气炎热,
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多减弱了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易致病。

三、临床表现:

1
.伤寒:潜伏期
1-2
周,起病缓,体温上升,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表
情淡漠,无力,皮疹,肝脾种大。

2
.霍乱:无痛性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日
10
多次以上,迅速严重脱水。

3
.痢疾:起病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量少,有粘液脓血便,日
几次到
10
多次以上。

4
.疟疾:寒战发热, 体温
39
℃以上,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疼痛、乏
力,间歇性或隔日发作。

5
.登革热:起病急,畏寒,高热
39-40
℃,剧烈头痛, 眼眶痛,肌肉关节
痛,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出血。

6
.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全身不适,头痛,高热、恶心,呕吐为喷射
状,惊厥抽搐,儿童 多见。

7
.钩端螺旋体病:起病急,畏寒、发热呈弛张热,全身肌痛特别 是腓肠肌
痛,乏力,眼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

8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头痛,
眼眶痛,腹痛,面额 、胸部出血潮红,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少尿。

四、预防措施
:

1

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 要环节,
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也是投资小,
收效大的预防举 措。


2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 ,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3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
空气,
每天 散步、
慢跑、
做操、
打拳等,
使身体气血畅通,
筋骨舒展,
增强体质。
在锻炼的时候,
必须注意气候变化,
要避开晨雾风沙,
要合理安排 运动量,
进行
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
、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
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5
、衣、食细节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
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
太过则助火气,
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 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
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 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

切莫讳疾忌医。
在发现身体 不适,
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
早发现、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 房间及时消毒。



















什么是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
染病, 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
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 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
20
多种
(

)
,柯 萨奇病毒
A
组的
16

4

5

9

10
型,
B
组的
2

5
型, 以及肠道病毒
71
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
Cox
A16
)和肠
道病毒
71
型(
EV 71
)最为常见。

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
2

7
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
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 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

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 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
流行期间,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
发病
1
2
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3

5
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
毒,
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 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
源。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 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
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 具以及床上用品、内
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如接
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亦可经水感染;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 格亦是
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由于不同
病原型别感染后抗 体缺乏交叉保护力,
因此,
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
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

3
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爱还没来-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7: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894.html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