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红樱桃网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疾病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17:46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孟庆元)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传染病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有关 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
疾病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
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
、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1
、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


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 多发季节?
(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
绵绵,
潮湿多雾,
气候多变。

2


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
(如:
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
、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
)请幼儿 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
喝水,痊愈后才回幼 儿园上课等。

2
、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

、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

、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

、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
,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
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

、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
、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2

、幼儿自由回答。




3

、老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
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4
、带幼儿到洗手池吸收结束活动。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


设计意图:
春冬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 的季节,
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
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 预防针的经验。此活动
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
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br>增强幼儿
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介绍 等让幼儿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
疾病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过程:

一、

讨论:最近幼儿园的保健老师还有老师每天要给你们 检查什么?为什
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
足口病等。)

二、

请幼儿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

请幼儿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


三、
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 状,
使幼儿可以自我检查
(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
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 ,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水痘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 状。皮疹多见
于躯干,渐发展至头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部。形状为:初发为针帽大红色丘
疹 或丘疱疹。
1-2
天内变成粟粒至绿豆大水疱,多有脐窝和凹陷,周围有红晕,
伴瘙痒 。疱液清或混浊。该病的好发季节是春秋季。多见于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
痄腮

,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病
人和隐性患者均为传染源 。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及污染的衣物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为
4-15
岁的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流行高峰。患儿可先有
发热、倦怠、肌肉酸痛及结膜炎、 咽炎症状,
1-2
天内出现耳下疼痛,继之腮腺
肿大。流行性腮腺炎多数无前驱症状, 起病大多较急,发烧
38

-40
℃、畏寒、
头痛、咽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腮腺肿胀一般以耳垂为中心,
可一侧先肿,
也可两侧同时肿胀,腮腺胀痛及感觉过敏,
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
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 不红。腮腺肿大多于
48
小时达高
峰,持续
4

5
日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

四、
讨论:疾病预防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 吃蔬菜水果,留
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
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 进食不同
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场所,如茶楼、电影院等。)

延伸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
多吃蔬菜水果,
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等。




中大班: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

一、目的:

1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
、知道预防疾病的方法。

3
、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准备:

网上手足口病的图片、手足口病预防的资料

三、学习过程:

(

)
疾病概述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
该病 隐性
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2.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3.
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 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
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 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
可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 传染性。


4.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
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主要
5
岁以下儿童为主。

(一)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
1

2
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
3

5
周从粪便中排 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
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 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 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唾液、疱疹 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
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 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
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 也可造成传播。


1986
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
Cox Al6
引起。


(三)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
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多见,
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该病流行期间,
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 庭也有
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
也可造成传播 。
天津市两
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 暴发,
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
此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 度大,
传播
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四)
.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 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
3-7
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
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 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粘膜疹出现
比较早,
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 水疱,
周围有红晕,
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
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 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
5
天左右由红变暗,
然后消退;
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如黄豆大
小不等 ,
一般无疼痛及痒感,
愈合后不留痕迹。
手、
足、
口病损在同一患者 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 行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
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 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
可通过空气
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 仍具传染性。

四、预防措施

讨论: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

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活动效果
: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讲卫生的防护意识和防护
能力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叶酸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7: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883.html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预防疾病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