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眠不好-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
目
录
麻疹防治
................................. ......................
2
腮腺炎的预防
.. .................................................
4
手足口及预防
......................... ..........................
5
手足口病十问
................................................ ...
7
水痘与预防
...................... ...............................
8
关于幼儿园传染病家长应知应做
..................................
10
1
麻疹防治
一、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俗出庄
稼,主要有发热、出疹、咳嗽、流鼻涕及结膜炎等症状,传染性强。
典型症状
接触过麻疹患儿的孩子
2
~
3
周后开始 出现高热,同时伴有眼睛流泪、流鼻涕甚
至咳嗽等貌似感冒的症状。
3
~
4< br>天后在口腔两侧与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出
现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疹,即麻疹特有的口腔黏膜斑。 之后全身出现皮疹,初为淡
红色斑丘疹,后增多融合呈暗红色,皮疹间能见到正常皮肤。皮疹从耳后颈部 开
始,渐头面部、全身,最后到手足心,出疹时体温达最高峰,
3
~
4
天出齐,疹
齐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慢慢消退。
其他症状
严重 者发热可高达
40
℃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
者,常有黏 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
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 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诊断依据
1.
患儿临床表现: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
2.
在口腔颊
黏膜处见到麻疹黏膜斑。
3.
在出疹后第一天或第二天检测血清麻疹抗体,
若阳性
即可确诊。
4.
鼻咽分泌物找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有益早期诊断。
2
二、麻疹是怎样传染的?
麻疹病毒大量 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
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到 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即可
感染,或接触患儿用物是传染。
三、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麻疹病毒只感染人,
故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
病人自潜 伏期末至出
疹后
5
日(即出疹前后
10
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 末传染性最强,恢
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
四、哪些人群容易得麻疹?
人对麻疹普遍易感,
凡未得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 疫苗者接触麻疹病人
后,均易被感染而发病。
五、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多长时间?
麻疹潜伏期
7
~
21
天,多为
9
~
14
天。
六、预防
预 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
其次对病人应严密隔离,
对接
触者隔离检疫3
周。
流行期间托儿所、
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
易感儿入所 。房间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
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 停留
20
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目前预防麻疹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风二联 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如
果你的小孩从未接种过麻疹类疫苗,
请及时到各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 ,
不管
你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各疫苗接种点都会根据你小孩的年龄(
8
月龄
-7
岁儿童免费)接种以上疫苗中的一种。
3
七、发生麻疹后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对患者要坚持早发现,早隔离治疗。患儿隔离至发疹
后
5
天,如有合并症时应延长
10
天。
2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宣传,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
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 通,避免人群集会,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3
.保护易患人群:对 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者应医学观察
21
天,并在接
触后及早进行应急麻疹疫苗接种。< br>
病愈后凭医生证明复课。
腮腺炎的预防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
腮,秋冬和春季高发。病毒藏在唾液中,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
接触、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一般潜伏期为
12
到
22
天,传染期
为腮腺肿大前
24
小时到消肿后
3
天。在学校或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
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临床特征以腮腺肿胀最明显, 其他有发热、畏寒、头
痛、
咽痛、
食欲不振、
全身不适等症状。
患者 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
疼痛,
咀嚼时加重,
2--3
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 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
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
4--5
天逐渐消退。流行性腮腺炎
也可侵犯颌下腺、舌下腺、睾丸、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化脓性炎症< br>病变,易并发出现生殖器官炎症、脑膜炎、心肌炎、肾炎、胰腺炎等。
三、得了腮腺炎怎么办
出现腮腺炎症状后,患者要尽快隔离,到腮腺消肿 后一周,以免传染给
他人;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多喝开水,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要吃流质和软食等易消化的营养物质,
不要吃酸、
辣、
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
得了腮腺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使用病毒唑,
也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
物对症治疗 。一般经过
7
到
10
天,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健康。
四、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
4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
勤洗 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
流动水洗手,
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 道分泌物后
(如打喷嚏后)
应立即洗手。
3.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
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 他人。
4.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
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
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
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
在流行季节前接种腮腺炎
减毒活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
8.
加强晨检,并做好晨
检记录及因病缺课记录,
以及 时掌握学生的发病动态。
一旦发生流行性腮腺
炎,隔离患儿直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但至少要隔 离
14
天。
注射腮腺炎减
毒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有 效措施。
当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
位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时,
可应急接种 疫苗,
能有效终止流行性腮腺炎
的继续传播,对处于潜伏期的被感染对象,也能减轻病情。
手
足
口
病
预
防
小
知
识
1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 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
起,
EV71
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一般全年均有发生,
5
—
7
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
斑丘疹和疱疹
(
疹子周围可发红
)
,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
/
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
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
重,可并发 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 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
物
(
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
)
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床上
用品等而感染。
3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5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宝宝睡眠不好-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7: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857.html
-
上一篇:幼儿心理疾病自闭症的行为及矫正记录表
下一篇: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