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囊大小-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
子宫内膜癌< br>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的第二位
,据
2015
年国家
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
63. 4/10
万,死亡率
21.8/10
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 胖、糖尿
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
合征(
Lynch Syndrome
),高龄(
55
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
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约有
70%
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 br>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
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
会。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
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
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
5%
左 右的患
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
其特点是这
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
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
10
~
20
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
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
癌(
HNP CC
)者]应该在
50
岁以前进行。对于小于
50
岁或者
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
传咨询。
广义的
DNA
错配修复缺陷筛查基因包括
MLH1
、
MSH2< br>、
MSH6
、
MLH1
、
PMS2
缺失,需要进一步 评估甲基化启动子以判断是体
系突变还是胚系突变。
女性林奇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的 高危人群,发病率高达
60%
,建议林奇综合征患者密切监测子宫内膜,与患者讨论危
险因素,降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
子宫切除标本或内膜取样标本基因检测,所有错配修复(
MMR
)
异常的患者均需要进行遗传性
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
并做遗传咨询。
2
检查和诊断
2.1
症状与体征
2.1.1
不规则阴道流血
约
90%
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
不规则阴道流血,最常发生在绝经后。
2.1.2
子宫增大
由于绝大部分子宫内膜癌为 早期,
往往没有明确的子宫增大和盆腔检查阳性发现,如合并子宫
肌瘤可以有子宫增大。
2.1.3
其他
中晚期肿瘤侵犯宫颈及宫旁甚至阴道,
可扪及宫旁增厚结节或阴道病灶。
2.2
评估
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必须进行详细的全面评估。
2.3
子宫内膜活检
内膜活检是子宫内膜癌明确诊断的必要方法。
2.4
影像学检查
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
通 过了解子宫肌层病变
和
盆
腔
情
况
,
确
定< br>分
期
并
制
定
治
疗
方
案
。< br>影
像
学
检
查
内
容:
(
1
)腹部
CT
和盆腔
MRI
。(
2
)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
部
X
线或
CT
)。
(
3
)必要时选择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PETCT
),可有助于确定其他部位是否扩散以及临床 分期。
(
4
)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胸、腹部
CT
检查排除可疑
病灶,盆腔
MRI
检查,确定子宫肌层有无浸润,有条件者,
PET- CT
检查远处转移病灶作为必要选择。
2.5
实验室诊断
血清
CA125
:
对于有子宫外病
变的患者,
CA125
有助于监测临床治疗效果。
2.6
术前病理诊断
术前内膜刮取标本由专科病理
医师判断子宫内膜肿瘤是上皮性肿瘤或者间质来源。
3
子宫内膜上皮性肿瘤病理类型
3.1
子宫内膜癌主要病理类型
3.2
子宫内膜癌分型
Ⅰ型:
又称雌激素依赖型,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
多见,合并肥 胖、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疾病,多伴有内膜
不典型增生,
G1/G2
、分 期早,进展慢,典型组织学类型有
子宫内膜样腺癌,对孕激素治疗有反应。
Ⅱ型:
又称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与 高雌激素无关,无内分泌代谢紊乱,伴有萎缩性内膜,低
分化、侵袭性强,典型组织学类型有浆液性癌、 透明细胞癌,
对孕激素治疗通常无反应。
4
手术病理分期
手术分期的原则:
子宫内膜癌没有手术禁忌证者
均应 该进行手术病理分期。
FIGO2009
手术病理分期见表
1
。
4.1
子宫切除范围
4.2
手术方式
4.3
淋巴结切除
4.4
关于前哨淋巴结
4.5
术中探查
4.6
腹水细胞学检查
4.7
其他
5
治疗
5.1
基本原则
子宫内膜癌常见于绝经后妇女,
通常有较多的内科合
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年 龄、
病理类型、临床(影像)分期、根据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
能状态评分(
EGOC
),评价是否能耐受手术,还应参考治疗
机构的条件综合考虑予以决定。
5.2
初次治疗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孕囊大小-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6: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780.html
-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下一篇:国家标准物质项目表二级标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