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组词语-
人教版(部编)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
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
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嗜
好(
sh
ì)
烦琐
(
su
ǒ)
耽
误(
d
ā
n
)
价格便宜
(
pi
á
n yi
)
.
.
.
..
B.
眸
子(
m
ó
u
)
剔
透(
t
ī)
歧
途(
q
í)
便宜
行事(
bi
à
n y
í)
.
.
.
..
C.
强
逼(
qi
ǎ
ng
)陶瓷
(
ch
í)
冤枉
(
w
à
ng
)
得力干将
(
g
à
n ji
à
ng
)
.
.
.
..
D.
游隼
(
s
ǔ
n
)
湖畔
(
p
à
n
)
腼腆
(
ti
ǎ
n
)
干将
发硎(
g
à
n ji
ā
ng
)
.
.
.
..
2.
下列错别字更改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忘却
酬谢
辞退
后诲(诲→悔)
B.
召集
坚侍
彩排
炭火(炭→碳)
C.
领导
侵略
蒸茏
愈发(茏→笼)
D.
讯期
警觉
压抑
篇章(讯→汛)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震耳欲
聋
摇摇欲
坠
含苞欲
放
.
.
.
B.
比
翼而飞
将心比
心
比
比皆是
.
.
.
C.
正襟危
坐
居安思危
乘人之危
.
.
.
D.
举
世闻名
一举
两得
举
一反三
.
.
.
4.
下列同组的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与另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B.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C.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D.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B.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C.
他那见义勇为的崇高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
/
4
D.
所有要求背诵的内 容我都会默写了,
就只差
《少年中国说》
里的几个难字还不
会写。
6.
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流云般的飘逸
②绿洲般的青翠
③湖水般的轻柔
④岩石般的坚毅与稳重
⑤泥土般的朴素与随和
⑥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
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
,但可以有
;没有大山般的巍峨,没
有
,但可以有
;没有草原般的浩瀚,没有
,但可以有
。
A.
③④②⑤①⑥
B.
③④①⑥②⑤
C.
②⑤③④①⑥
D.
①⑥③④②⑤
7.
依次为福州市的名胜古迹选择对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2
分)
①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②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③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④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人江风半入云
乌山琵琶亭:
西湖李纲祠:
鼓山半山:
福州聚春园:
A.
②①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①③④②
8.
下列对语段的主要信息提取最完整的一项是(
)。(
2
分)
蟹身上的甲壳就像一顶古怪的帽子:
关公蟹 的帽子上隐约可见人面般的花纹;
大
眼蟹的帽子四角方方的,
好像一块豆腐干;
梭子蟹的帽子两端尖尖的,
好像织布
的梭子;拳蟹的帽子,像半只皮球……真是形形色色,无 奇不有。
A.
蟹身上的甲壳像一顶古怪的帽子
B.
关公蟹、大眼蟹、梭子蟹、拳蟹的甲壳花纹不同
C.
蟹身上的甲壳有花纹
D.
蟹身上的甲壳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9.
下列没有同时运用对比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2
分)
A.
这苍老的面庞,在晶莹剔透的宝石的映照下,有一种残酷的枯萎
B.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
夜晚,没了白天的喧嚣,一片宁静伴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D.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四季之美》中,美的格调因季节的转换而不同,不变的是作者对自然和生命
1
/
4
的爱
B.< br>《示儿》
《己亥杂诗》和《少年中国说》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C.
被作者称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作品是《水浒传》
D.
《父爱之舟》以 小船贯穿全文,把件件往事连为一体,父爱与小船不可分割,
船来船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主题在 叙述中得到了层层深化
11.
填空题。(
10
分)
(
1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
(
2
)“
”的近义成语是“孤掌难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
同义成语是“
”。
(
3
)我们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
,是知也”;
此外,还要做到“默而识之,
,
”。
(
4
)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南宋名将岳飞告诫我们“
,
,
空悲切”
;
葛洪提醒我们
“
,
不弃功于寸阴”
;
毛主席则教导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挑 战:“一万年太久,
。”
(
5
)
《蝉》中说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外在凭藉,自能声名远播的诗句是
“< br>
,
”。< br>《己亥杂诗》中,表达希望社会变革
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
”
。
(
6< br>)
把
“清晨,
温度降到入冬以来的最低”
这个画面写具体。
( 不少于
25
个字)
(
2
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
37
分)
(一)(
10
分)
1
/
4
【材料一】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有很多长 得很像的汉字,
稍不留神就认错了。
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壶”
(
k
ǔ
n
)是宫里的路。
“羸”,获胜;“羸”
(
l
é
i
),瘦弱。“祗”(
zh
ǐ),“只(
zh
ǐ)”的繁体 字;“祗”(
d
ǐ),短衣
汗衫;“祗”(
q
í),地神;“袛”(
zh
ī),恭敬。“戊”(
w
ù),天干第五
位;
“戌”< br>(
x
ū),地支第十一位;
“戍”
(
sh
ù),军队 防守;
“戎”
(
r
ó
ng
)
,
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
或能力:
“亡”
指
;
“口”
指
;
“月”
指
;
“贝”
指要取财有道;“凡”指
。
< br>【材料三】据说,
1930
年
5
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 行中原大
战。战前,冯、阎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
q
ì
n
)阳会 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
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
bì)阳”。恰
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
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
只因多写了一笔 ,
部队瞎跑
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依次填在“
”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庭
②
弱
③
仰
④
卫
A.
壶羸祗戍
B.
壶羸祗戌
C.
壶赢祗戎
D.
壶赢祗戊
2.
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①②
3.
材料三中,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
2
分)
A.
选错决战地点
B.
联军内部不团结
C.
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
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4.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不强。(
2
分)
A.
时间观念
B.
平常心态
C.
沟通能力
D.
危机意识
5.
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2
分)
1
/
4
(二)(
12
分)
①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左 右,体温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患病。为何人在进
化中形成了这样的体温模式?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 索,
但还不能获得满
意的答案。
现在,
与体温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br>日本的自然医学博士石原
结实认为,人的体温过低是造成百病丛生的原因。这个结论有科学根据吗 ?
②如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是人类疾病的发 生
和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并没有降低。
对此问题,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解读。
例
如,
有人认为医学的发展固然能治疗很多疾病,
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疾病,
因而
疾病看起来是越来越多。
同时,
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科学化,
自然也造
成了现代人的疾病增多。
不过,
石原结实认为,
现代人的很多疾病是 体温过低
(按
中医的说法是体寒)造成的。
③大约
50
年 前,日本成人的平均体温为
36.8
℃,儿童的平均体温为
37
℃。
根据石原结实在诊疗中对人体温的测量发现,现在日本人的温度大部分只有
35
℃。但人类的平 均体温应当为
36.5
℃,所以日本人
50
年来平均体温至少降低
了
1
℃。
④正是这
1
℃体温的降低诱发了大量的疾病,因为体温的升降与机体免疫力
呈正相关。体温每下降
1
℃,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
以上;而每升高
1
℃,免疫
力则提高
5
~
6
倍。
50
年来日本人的平均体温下降了
1
℃,因而日本人的免疫 力
也下降了,导致百病丛生。
⑤体温下降为何容易得病?原因在于体温下降可导致血 液流通不畅,
血压上
升。
而且体温下降还可阻碍血液中糖分及脂肪等能量的燃烧,也会阻碍尿酸、
丙
酮酸等废物的排泄,容易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和痛风等病症。
⑥虽然体温下降是否真的是导致疾病的根源还值得研究,
但这提供了一种认
识健康疾病的新角度,
而且很多理念是与现代健康理念相契合的,
例如,
不能吃
得太多,要多运动等。
1.
短文主要是为了说明体温与(
)的关系。(
2
分)
A.
环境
B.
生活方式
C.
健康
D.
血压
2.
第③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2
分)
1
/
4
A.
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B.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C.
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D.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3.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2
分)
A.
研究者公认,体温过低是导致人类百病丛生的原因
B.
研究人员尚未弄清人体现有体温模式的形成原因
C.
石原结实 的研究表明,日本人平均体温和免疫力较
50
年前都有所下降
D.
体温下降可导致血液流通不畅,阻碍体内能量燃烧和废物排泄,引发疾病
4.
简要概括研究者对于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是人类< br>疾病的发生和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并没有降低”的解读。(
30
字以内)(
3< br>分)
5.
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至少”可以删去吗?结合文本内容 说明理由。
(
3
分)
(三)一双脚上的修养(
15
分)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
每逢双休日,
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
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 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
学现象进行交流。
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
能保 持一份阅读的闲情,
是难能可
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 养。
②下雪天,
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
鞋上的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 。
所
以人走过的地方,
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
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
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
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
,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
......< br>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
黄色的地板上,显 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
想着刚才的脚印,< br>愧怍
(
zu
ò)
油然而生,
再也无心看书了。
..< br>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
来往进出的人很多。
我注意到,
每个进来的人都
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
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
的地板 。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
1
/
4
踩踏与不断地擦抹,
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
在阅览室里上演着,
让人心
惊。
渐渐地,那个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
每 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
,
因为,
它们是在不断践踏
..
着别人辛 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来的人才渐渐坐定,女工 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
就在这时,
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一个男人伸头朝里 面看了看,
但又把头缩了
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 肩扛一桶
纯净水进来的。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
的注意 。
我从上往下打量他,
老旧的棉帽子、
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
脚— —男人的每只脚上,
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
他一走动,
塑料袋就会发出
“沙
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
净净的。
我注意到,
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
看他
放好水,慢慢 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竞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 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
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 《红楼梦》的
情节,
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
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 体现的。
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1.
“我”走进阅览室,故作视而不见的是(
)。(
2
分)
A.
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
B.
女工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
敌
C.
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 br> D.
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2.
“愧怍”即惭愧。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不包括(
)。(多
选)(
3
分)
A.
“我”没有向擦地的女工打招呼
B.
“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
C.
“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
D.
“我”没有提醒进来的人不要弄脏地板
3.
对第④段中的“罪恶”理解最为到位的一项是(
)。(
2
分)
A.
“我”弄脏了干净的地板,践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B.
“我们”没有在脚上套塑料袋,辛苦了擦地女工
C.
践踏别人劳动成果,破坏美好和谐的环境的行为
D.
大家都用双脚涂鸦干净的地板,没有人体谅擦地女工的辛苦
1
/
4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字组词语-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6: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739.html
-
上一篇: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麦吉减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