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寻欢-
第
8
章
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一、选择题
【
A
型题】
1
.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
A
.协同凝集试验
B
.对流免疫电泳
C
.血凝抑制试验
D
.血凝试验
E
.
Elek
平板毒力试验
2
.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
A
.增菌培养基
B
.营养培养基
C
.选择鉴别培养基
D
.基础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3
.分离培养细菌一般需多少时间?
A
.
4~8
小时
B
.
8~12
小时
C
.
12~16
小时
D
.
16~20
小时
E
.
20-
24
小时
4
.下列哪种细菌需
4~8
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
A
.大肠杆菌
B
.葡萄球菌
C
.破伤风梭菌
D
.白喉杆菌
E
.结核杆菌
5
.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
B
.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
C
.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
.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
E
.以上都不是
6
、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
A
.细菌酶活性差异
B
.细菌毒素活性差异
C
.细菌酶含量的差异
D
.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
E
.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
7
.白百破三联疫苗是指:
A
.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B
.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C
.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
.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E
.白喉杆菌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8
.白百破三联疫苗与其三种单一疫苗比较,其优点是:
A
.可减少接种次数和剂量
B
.可减少接种次数,但增加剂量
C
.可减少接种次数,而增强免疫效果
D
.可减少接种次数,但降低免疫效果
E
.以上都不是
9
.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
A
.制备较困难
B
.纯度不高
C
.产量低
D
.可产生超敏反应
E
.不易保存
10
.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
A
.来源广
B
.易制备
C
.易保存
D
.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
E
.免疫效果好
11
.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正确的作法是:
A
.采集有正常菌群的标本时需用洁净容器
B
.采局部病变标本前应先用消毒剂消毒局部
C
.必须在使用杭生素之前采集
D
.不能即时送检时均应置冰箱保存
E
.以上都不是
12
.关于血清学反应,正确的叙述是:
A
.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称血清学鉴定
B
.用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的试验称沉淀反应
C
.用抗体致敏栽体(乳胶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原反应称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D
.用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的絮状试验称
Ascoli
试验
E
.抗
O
试验是一种沉淀反应
13
.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
.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
B
.是一种
DNA
扩增技术
C
.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D
.可用于病毒
DNA
片段的枪侧
E
.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
DNA
片段的检侧
14
.测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A
.纸 碟法
B
.小杯法
C
.凹孔
D
.试管法
E
.电泳法
15
.关于死疫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用理化方法灭活而成
B
.较活疫苗易保存
C
.副作用较大
D
.需多次小剂量注射
E
.常制成联合疫苗
16
.鉴定葡萄球菌属时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
A
.直接涂片镜检
B
.分离培养
C.测定细菌素
D
.生化试验
E
.药物敏感试验
17
.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直接注射免疫反应产物,使之产生相应免疫力
B
.作用快
C
.维持时间短
D
.可用于紧急预防
E
.也作为平时预防的方法
18
.下列哪种不是活疫苗制剂?
A
.减毒疫苗
B
.基因缺陷型疫苗
C
.化学疫苗
D
.
DNA
重组型疫苗
E
.以上都不是
19
.关于血清学诊断,错误的叙述是:
A
.是一种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方法
B
.常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C
.是一种以效价为测量单位的半定量试验
D
.适用于病程短的传染病的诊断
E
.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
20
.下述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
A
.脓汁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
B
.咽拭子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C
.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D
.脑脊液涂片找到革兰阴性杆菌
E
.瘀斑血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21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A
.霍乱死疫苗
B
.
BCG
C
.青霉素
D
.白喉类毒素
E
.马抗破伤风痉孪毒素抗体
22
.下列哪项不能获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
A
.流脑流行期无症状感染者
B
.破伤风病愈后
C
.接种白百破
D
.注射丙种球蛋白
E
.新生儿吸吮初乳
23.
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
使用抗毒素
B.
使用抗毒素化疗药物
C.
使用中草药
D.
免疫预防
E.
使用干扰素
24.
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
A.
原代细胞
B.
次代细胞
C.
人胚二倍体细胞
D.
传代细胞
E.
器官细胞
25.
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
A.
斑点分子杂交法
rn
印迹法
n
印迹法
rn
印迹法
B.
技术
26.
直接检查病毒颗粒既特异又敏感的方法是:
A.
光学显微镜
B.
电镜直接检查法
C.
疫苗电镜检查法
D.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
E.
酶免疫组化法
27
.用于分析
RNA
的分子杂交技术是:
rn
印迹法
n
印迹法
C.
斑点分子杂交法
D.
原位分子杂交法
E.
酶免疫组化法
28.
从理论上讲,减毒活疫苗的潜在危险是:
A.
回复突变为
ts
突变株
B.
进入机体非寻常部位
C.
活化免疫细胞
D.
引起双重感染
E.
以上都不对
29.
那种方法分离培养病毒最简便、经济也最有前途?
A.
动物接种
B.
鸡胚接种
C.
组织块培养
D.
器官培养
E.
细胞培养
30.
最直接和最能说明病毒在组织细胞中生长的指标是:
值改变
B.
红细胞吸附
C.
干扰现象
D.
细胞病变
E.
蚀斑
31.
人工被动免疫最常抑制剂是:
A.
转移因子
B.
干扰素
C.
免疫核糖核酸
D.
免疫球蛋白
E.
白蛋白
32.
可用温度敏感突变株作疫苗的病毒是:
A.
甲型肝炎病毒
B.
狂犬病病毒
C.
乙脑病毒
D.
风疹病毒
E.
流感病毒
33.
迄今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病原因子是: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朊粒
E.
衣原体
34.
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
A.
聚肌胞
B.
泰洛龙
C.
脂多糖
D.
新霉素
E.
黄花
35.
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单位常用:
50
ion body
36.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病毒颗粒或抗原?
A
37.
下列哪项不能代表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浑浊
38.
下列哪种实验不是抗原抗体反应?
A.
中和实验
B.
病毒血凝实验
C.
补体结合实验
D.
血凝抑制实验
E.
凝胶免疫扩散实验
39.
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
B.
可能是病毒增殖场所
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
D.
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
E.
可以是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
40.
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是测定血凝素的方法之一
B.
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
C.
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
D.
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
E.
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
41.
目前用于测定病毒感染数量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A.
电镜下直接计数
B.
红细胞凝集试验
C.
蚀斑试验
50
50
50
可用于:
A.
鉴定病毒种类
B.
测定感染病毒的浓度
C.
测定病毒的细胞感染范围
D.
测定病毒
DNA
和
RNA
E.
病毒有无胞膜
43
病毒感
.
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于:
A.
病毒种类
B.
病毒毒力
C.
病毒抗原性
D.
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
E.
机体免疫力
44.
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
n blot
45.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其抗体?
A.
免疫荧光技术
B.
酶免疫技术
C.
放射免疫法
D.
中和试验
E.
免疫电镜检查法
46
.关于二倍体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可传代
50
~
100
代左右
B.
常用于制备疫苗
C.
有二倍染色体数目
D.
无接触抑制生长
E.
常用于分离人类病毒
47
.细胞培养不包括:
A.
原代细胞培养
B.
次代细胞培养
C.
二倍体细胞培养
D.
传代细胞培养
E.
移植培养
48
.关于抗病毒药物的目的不包括:
A.
均有较重的毒性
B.
可产生耐药性
C.
对某些病毒感染有极好疗效
D.
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病毒复制过程
E.
干扰素对所有病毒均有效
49
.用动物接种病毒的目的不包括:
A.
分离不能用组织培养的病毒
B.
制备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病机制
C.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
D.
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
E.
疫苗效果的观察
50.
鉴定真菌时,通常统一的标准培养基是
:
aud
培养基
B.
含糖丰富的普通培养基
C.
加有放线菌酮的普通培养基
D.
玉米
培养基
E.
米汤培养基
51.
鉴定真菌时,必须用统一标准培养基的原因是
:
A.
真菌难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B.
真菌易在标准培养基上生长
C.
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
菌落形态差异很大
D.
标准培养基成本低,易制备和保存
E.
在标准培养基上可观察自然状
态下真菌的形态
52.
培养真菌的最适
pH
值是
:
A.2.0
~
4.0
B.3.0
~
5.0
53.
一般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
A.20
~25℃
C.4.0
~
6.0
D.5.0
~
7.0
E.6.0
~
8.0
B.22
~
28
℃
C.24
~
30
℃
D.26
~
32
℃
E.28
~
34℃
54.
深部感染的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
:
A.25℃
B.28
℃
A.
普通平板
C.30
℃
D.33
℃
E.37
℃
C.
米汤培养基
D.
玻片小培养
E.
Sabouraud
培养基
E.
混合型
D.
美蓝染色法
E.
镀银染色法
55.
下列哪种培养方法便于观察真菌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和结构
?
B.
半固体培养基
56.
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
A.
酵母型
B.
类酵母型
C.
丝状型
D.
类丝状型
57.
常用于真菌检查的染色法是
:
A.
革兰染色法
B.
墨汁染色法
C.
乳酚棉蓝染色法
58.
在沙保培养基中加人放线菌酮是为了
:
A.
促进真菌生长
B.
抑制细菌生长
C.
抑制螺旋体生长
D.
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E.
抑制
噬菌体生长
59.
鉴定真菌时以哪种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
?
A.
沙保培养基
B.
玉米培养基
C.
高糖培养基
D.
吕氏斜面培养基
E.
罗氏培养基
E.1
~
4
周
C.
60.
皮肤癣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需
:
A.1
~
2
天
B.1
~
4
天
C.1
~
2
月
D.1
~
2
周
61.
对皮肤癣病一般不做血清学检查的原因是
:
A.
皮肤癣菌无抗原性,不引起免疫反应
B.
皮肤癣病易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因诊断
皮肤癣菌与皮肤腐生性真菌之间有共同抗原
D.
血清学检查麻烦,患者难以接受
E.
皮
肤癣菌仅引起细胞免疫而不引起体液免疫
62.
鉴定真菌的主要微生物学检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标本直接镜检
B.
玻片小培养镜检
C.
大培养观察菌落形态
D.
玻片小培养观察菌落
E.
培养观察菌落色素
63.
目前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
A.
注意清洁卫生
B.
提高机体免疫力
C.
接种真菌疫苗
D.
合理使用抗生素
E.
使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药
【
x
型题】
1
.细菌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包括: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疫苗接种
D
.婴儿吸吮母乳
E
.注射抗毒素
2
.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包括:
A
.免疫物质为抗体
B
.免疫物质为细胞因子
C
.免疫出现慢
D
.主要用于治疗
E
.可用于预防
3
.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包括:
A
.免疫物质为抗原
B
.免疫物质为抗体
C
.免疫物质为类毒素
D
.免疫物质为抗毒素
E
.主要用于紧急顶防
4
.活疫苗较死疫苗优越表现在:
A
.接种的是抗原,较方便
B
.免疫效果较好且持久
C
.接种次数及剂量较少
D
.疫苗保存期较长
E
.可产生局部免疫作用
5
.下列哪些生物制剂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A
.死疫苗
B
.活疫苗
C
.类毒素
D
.抗毒素
E
.内毒素
6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包括:
A
.屏障作用
B
.炎症反应
C
.干扰素作用
D
.抗毒素作用
E
.吞噬作用
7
.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正确做法是:
A
.根据病原菌致病特点的不同而收集不同标本
B
.采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用消毒剂,避免杂菌污染
C
.尽量采取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D
.用于分离的标本均需冷藏快送
E
.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
8
、目前细菌的动物试验用于:
A
.分离细菌
B.鉴定细菌
C
.测定
ID
50
D
.测定
LD
50
E
.测定
MIC
9
、细菌的生化检测试验及方法包括:
A
.气液相色谱法
B
.多聚酶链反应
C
.细菌药敏试验
D
.
VP
试验
E
.硫化氢试验
10
、目前细胞免疫制剂有:
A
.
BCG B
.
TF
C
.
LFN
细胞
D
.
IFN
E
.
IL-
2
11
、对有泥土污染的深窄伤口除应作相应外科处理外,还应注射:
A
.
T
A
T
B
.抗毒素
C
.类毒素
D
.
LFT
E
.
TF
12
.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是:
A
.注射减毒活疫苗
B
.用于平时和紧急预防
C
.作用快而持久
D
.作用慢而维持时间长
E
.用于预防
13
、生物制品包括:
A
.类毒素
B
.抗毒素
C
.诊断血清
D
.诊断菌液
E
.菌苗
14
、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
A
.直接涂片镜检
B
.分离培养
C
.生化鉴定
D
.血清学鉴定
E
.电镜观察
15
.下列哪些细菌的分型可用于传染源的追踪?
A
.血清学分型
B
.噬菌体分型
C
.细菌的耐药谱分型
D
.质粒指纹图谱法分型
E
.气液相色谱法分型
16
.与死疫苗比较,活疫苗的特点包括:
A
.接种次数少
B
.易保存
C
.剂量小而无副作用
D
.有潜在感染的危险性
E
.在体内能有限繁殖
17
.死疫苗的制剂包括:
A
.化学疫苗
B
.合成疫苗
C
.灭活疫苗
D
.减毒疫苗
E
.自身疫苗
18
.细菌动物试验主要用于:
A
.分离杂菌多的标本中某种病原菌
B
.豚鼠过敏现象的观察
C
.鉴定病原菌
D
.测定菌株毒性
E
.培养结核杆菌等难以培养的细菌
19
.自身菌苗的治疗机制可能是:
A
.增强非特异免疫力
B
.使机体脱敏
C
.增强特异性免疫
D
.增强体液免疫
E
.降低细菌的毒力
20
.减毒活疫苗细菌株可来自:
A
.自然界中分离
B
.健康带菌者体内分离
C
.自人工诱导突变株中筛选
D
.恢复期带菌者体内分离
E
.病人体内分离
21
.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疫苗的优点是:
A
.可产生细胞免疫
B
.可产生体液免疫
C
.便于接种
D
.可产生局部免疫
E
.疫苗易保存
22.
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的方法有:
A.
免疫电镜检查法
B.
免疫荧光技术
C.
酶免疫技术
D.
斑点分子杂交法
E.
放射免疫法
23.
用人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效果较为肯定的疾病有:
A.
麻疹
B.
乙型肝炎
C.
甲型肝炎
D.
狂犬病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24.
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病毒检测材料的疾病是:
A.
甲型肝炎病毒
B.
狂犬病病毒
C.
脊髓灰质炎病毒
D.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
25.
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
A.
在发病早期采集
B.
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
C.
标本应保持在低温环境
D.
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
E.
在疾病晚期再次采集标本分离培养
26.
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有:
A.
光镜检查感染细胞内包涵体
检测病毒颗粒
C.
检测病毒特异性
IgM
D.
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E.
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27.
检测病毒包涵体可以作为:
A.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B.
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
C.
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D.
鉴定病毒必需的依据之一
E.
计算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之一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有奶寻欢-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15: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719.html
-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与防范查杀毕业论文
下一篇:诺如病毒个案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