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禁书-
1
、
随着药剂学的内容的发展,已形成
工业药剂
学、物理 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生物药
剂学及临床药剂学、医学情报等分支学科。
2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的一部收载的为
中药材
和中成药
,
二部为
化学药品、
抗生素及其制剂
,三部为
生物制品。
3
、
药物制剂的发展可以分为以 下几代:
普通制
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体内反馈信息给药
系统
。
4
、
GMP
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其检查对象是
人、生产环境和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
5
、
医生处方具有
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
。
6
、
与固体制剂相比,液体制剂中的药物是以
微粒
或分子
分散在介质中,故给药后
吸收快
。
7
、
液体制剂常用的半极性溶剂主要有
乙醇、乙二
醇和聚乙二醇
。
8
、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主要有
增溶剂、助溶剂、
潜溶剂 、防腐剂、
矫味剂和着色剂等。
9
、
酊剂的制备方法有
溶解法、浸渍法和渗漉法
。
10
、制备 高分子溶液要经过的
2
个过程是
有限溶胀
和无限溶胀
。
11
、乳剂是由
油相、水相和乳化剂
三者组成。
12
、
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
热压蒸汽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法。
13
、影响湿热灭菌法的因素有
微生物 的种类、微生
物的数量、蒸汽性质、药品性质
及灭菌时间。
14
、 洁净度级别有
100
级、
10000
级、
100000
级< br>和
300000
级。
15
、洁净室
要求
温 度为
18~26
℃
,
相对
湿度为
45~65%
。< br>
16
、无菌检查方法有
直接接种、波膜过滤法
。热原
的检查 方法有
家兔实验法、鲎试剂法
。
17
、热原的基本性质有
耐热性、过滤性、水溶性、
不挥发性
等。
18
、出去热 源的方法有
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
离子交换法
等。
19
、注射剂的附加剂主要有
增溶剂、抗氧剂、
pH
调节剂、抑菌剂
等。
20
、制造安贞的玻璃主要有中性玻璃、含钴玻璃和
含钡玻璃,其中
含钴 玻璃
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
性,耐酸耐碱性能好。
21
、注射液的配 制方法有
浓配法和稀配法
,注射液
灌装后封口的方法有
拉封和顶封
两 种。
22
、常用的助滤剂有
硅藻土、活性炭、滑石粉、纸
浆
等。
23
、常用的过滤器具有
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板
框式压滤机、微孔滤膜过 滤器
等。
24
、空气净化过滤装置有初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
器、高效过滤器
,能除菌的过滤器有
0.22
μ
m
规格的微孔膜滤 器和
G6
型号垂榕玻璃滤器。
25
、安贞灌封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剂量不准、封口
不严、焦头、大头
等。
26
、输液的类型 主要有
电解质输液、胶体输液、营
养输液、含药输液
等。
27、注射剂中等渗调节剂常用
氯化钠、葡萄糖
,等
渗调节剂的计算方法有
冰 点降低法和氯化钠
等渗当量法
。
28
、冻干粉末的制备工艺可以分 为
预冻、减压、升
压、干燥
等过程。
29
、无菌分装工艺 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装量差异、
澄明度问题、无菌问题、吸潮问题
等。
30
、冻干粉末含水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有装入容器
的药液
过厚
,升华干燥 过程中
供热不足
、冷凝
器
温度偏高
或
真空度不够
等 。
31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有
pH
值、渗透压、无菌、
可 见异物
、黏度等。
32
、凡是供
洗眼、滴眼
用以
治疗
或
诊断
眼部疾病的
液体制剂,称为眼用制剂。
33< br>、冷冻干燥中存在的问题有
含水量偏高、喷瓶
、
产品外形
不饱满或萎缩
。
34
、输液剂的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澄明度、染
菌 和热原
问题。
35
、输液染菌后出现云雾状、混浊、
产 气
等现象,
染菌的原因主要有生产过程
污染严重、灭菌不彻
底、瓶塞松动等。
36
、微孔滤膜主要用于注射剂的
精滤和除菌过滤
,还可用于
无菌
检查,灵敏度高,效果可靠。
37
、
影 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有
过滤压力差、
过滤阻力、
过滤面积、药液粘度
等。
38
、注射液灌装后封口的方法有
拉封和顶封
两种,
目前多采用
拉封
。
39
、无菌分装药物的
晶态、粒度、吸潮以及含水 量
偏高
等均会影响其流动性,从而影响装置。
40
、安贞一般是先 用去离子水罐瓶
蒸煮
热处理,再
进行洗涤,
洗涤方法有
喷淋式、气
-
水喷射式、
超声
波洗涤法
。
41
、
安贞的质量要求
应无色透明、
有优良的耐热性、
熔点低、
有足够 的物理强度
、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等。
42
、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有
注射用水,原辅料、容
器具、制备过程
与生产环境、输液器具等。
43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
内毒素
,是
磷脂、脂多糖
和蛋白质
的复合物。
44
、蒸馏法是制备注射,用水最常用的方法有
塔式
和多效
蒸馏水器应用最为广泛。
45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可除 去大部分
阴阳离子,对
热原、细菌
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一
般可采用
阳树脂床、阴树脂床
、混合树脂床的组合
形式。
46
、
碘 价、酸价、皂化价
是评价注射用油质量的重
要指标,
碘价
是反映油脂中不饱和 键的多寡。
47
、注射剂按药物的分散方式可分为
溶液型、混悬
型 、乳剂型以及无菌注射粉末
等类型。
48
、影响空气过滤的主要因素有粒径、过滤风速、
过滤介质,附尘
等。
49
、空气过滤的方式 为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
,空气
过滤的机制分为
拦截作用和吸附作用
。
50
、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的波长是
254nm
,该方法
属于
表面灭菌
方法,适用于照射物的
表面灭菌
、无
菌室
空气 灭菌
。
51
、
F
和
F0
是验证灭菌可靠 性的参数,
F
常用于干
热灭菌
,
F0
目前仅限于热压灭菌, 以分钟为单位。
52
、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宁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
过6
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
7
号筛,眼用
散应全部通过
9
号筛。
53
、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有
崩解快、药物分散均匀
及
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泡腾片的崩解机制是
遇水
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 解
。
54
、
片剂制备方法有
湿法制粒压片、
干法 制粒压片、
粉末直接压片
。
55
、片剂的
4
种基 本辅料是
稀释剂、黏合剂、崩解
剂、润滑剂
。
56
、片剂 包衣方法有
滚转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
压制包衣法
。
57
、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
混合、制软材、
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
。
58
、粉末直接压片法的优点有
工序少、适用于湿热
不稳定的药物及省时节能和工艺简便。
59
、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
用优
良的材料、用高效旋转压片机
等。
60
、压片过程的三要素为
流动性、压缩成形性、润
滑性
。
61
、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的优良辅料有
微晶纤维素、
喷干乳糖、可压性淀粉< br>及磷酸氢钙二水合物等。
61
、淀粉可做片剂的
稀释剂、崩解剂、黏合剂
。
62< br>、不用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
舌下片、口含片、
咀嚼片、缓控释片
等。
63
、片剂的松片主要通过
增加压力、增加黏合剂用
量或浓度
予以解 决。
64
、片剂的薄膜衣可分为
胃溶性、肠溶性、水不溶
性
。
65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
崩解时限
的检查。
66
、在片剂的质量评价中,规定片剂每片标示量小
于
10
毫克
者,应检查含量均匀度;对规定检查含
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
片重差异
的 检查。
67
、微晶纤维在直接压片中,可作为
黏合剂、崩解
剂、稀 释剂
。
1.
微粉硅胶常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
助流剂
。
2.
丙烯酸树脂Ⅳ号是
胃溶
型薄膜衣材料。
3.
小 剂量片剂必须测定
含量均匀度
,
难溶性药物
必须测定
溶出度
。
4.
淀粉浆的制备方法有
冲浆法和煮浆法
。
5.
胶囊剂中充填药物一般不能是
水溶液或稀乙
醇溶液
状态的药物。
6.
常采用
滴制法和压制法
制备软胶囊。
7.
制备肠溶胶囊剂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
明胶
与
甲
醛
作用生成
甲醛明胶
,
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
表面包被< br>肠溶衣料
。
8.
软胶囊囊才主要由
明胶、
增塑剂、
水
三者组成。
9.
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
水溶性
基质和
脂溶性
基
质。
10.
制备滴丸剂常用冷却液有
液状石蜡、植物油、
二甲硅油和水
等。
11.
膜剂主要供
口服、
口含、
舌下
、
眼结膜囊和阴
道给药;
外用可做
皮肤和黏膜
创伤、
烧伤或炎
症表面的覆盖。
12.
膜剂结构有
单层膜、多层膜和夹心膜
之分。
13.
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聚
乙烯醇和乙烯
-
醋 酸乙烯共聚物
。
14.
膜剂一般
由主药、
成膜 材料、
增塑剂
、
表面活
性剂、填充剂及着色剂等组成。
15.
膜剂制备可采用
匀浆
制膜法
、
热塑
制膜法和
复
合
制膜法。
16.
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
溶液型、
混悬型和乳
剂型
三类。
17.
油脂性基质中烃类基质以
凡士林
为最常用,
类脂中
羊毛脂
可增加其他基质吸水性和稳定性。
18.
乳剂型软膏基质由
固体油相、
乳化剂、
水相三
部分组成。
19.
O/W
型基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在贮存过程中
容易霉变,< br>故常需加入
防腐剂
;
同时水分也易
整发失散,故需加入
保湿剂
。
20.
软膏剂药物释放度与吸收的测定方法中,
体外
实验法包括
体外皮肤法、
凝胶扩散法、
半透膜
扩散法、微生物法。
21.
一价皂乳化剂通常为
一价金属离子有机碱与
脂肪酸
作用生成的新生皂,用于制备
O/W
型
的乳剂型基质,
但是 生成的基质不够稳定,
在
油相
较多的时候容易发生转相。
22.
脂肪酸山梨坦与聚三梨酯类均为
非离子型
表
面活性 剂,前者为
W/O
型乳化剂,后者则用
于制备
O/W
型的乳剂型基质 。
23.
眼膏剂常用基质组成为
黄凡士林
8
份 ,
液状石
蜡、凡士林
各一份混合而成。
24.
全身作用的栓剂要求
迅速释药
,
所以应选择
油
脂性
类基质,
而且为避免肝首过效应,
栓剂在
应用时以塞入距肛门处药
2
㎝
为宜。
25.
气雾剂的组成包括药物与附加剂、
抛射剂、耐
压容器和阀门系统
。
26.
制备混悬型气雾剂时 常需加入
湿润剂、助悬
剂、分散剂
等作为稳定剂。
27.
在气雾剂中抛射剂有
喷射药物的动力、
药物的
溶剂或分散剂
的作用。
28.
常用的抛射剂有
氟氯烷烃、
低级烷烃、
惰性气
体
。
29.
气雾剂喷射的物粒大小取决于
抛射剂的蒸汽
压、抛射剂的用 量、药物的黏度
等因素。
30.
抛射剂的装填方法有
压灌法和冷灌法
两种。
31.
气雾剂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容器阀门系统的
处理
、
药物的
配置与分类、
充填
抛射剂
三个阶
段。
32.
乳剂型气雾剂的处方主要包括有
药物、溶剂、
乳化剂、抛射剂
等构成。
33.
气雾剂按相分类为
两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
。
34.
常用的抛射剂氟利昂今后将逐步被淘汰,
是因
为对
大气臭氧层
有破坏作用。
35.
制备浸出制剂时,
提取 药材中成分常用的基本
方法有
煎煮法、浸渍法和渗漉法
。
36.
一般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
20g
原材 料,
流浸膏
每
1ml
相当于
1g
原材料,浸膏剂每一克相当
于
2~5
克原材料。
37.
除特殊 规定外,毒剧药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
10g
药物。
38.
一般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过程有浸润和渗透
过程、
解吸与溶 解过程、
扩散过程、
置换过程
等阶段。
39.
为提高疗效,
降低毒性,
应用合适的浸提方法
及辅助手段将药材中
有效成分< br>最大限度的浸
出,同时将
无效成分
尽量出去。
40.
在中药新制剂研究中,
剂量的确定最终要以
临
床< br>试验确定的剂量为准。
41.
煎煮法浸出药材以乙醇为浸出溶剂时 ,
应采用
回流法
提取以免乙醇损失,
同时也有利于安全
生产。
42.
中药浸膏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冷冻干燥法、
常压
干燥法、 减压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
。
43.
酊剂是将药物浸出或溶解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
剂,
可用稀释法、
浸渍法、
溶解法和渗漉法
等
方法制备。
44.
按干燥程度的不同浸膏剂可分为
稠浸膏和干
浸膏
两种。
45.
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
应根据药材有效成分
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和
方法
进行浸提。
最
常用的提取溶剂为
水
和不同浓度的
乙醇
。
46.
浸渍法适合于黏性药材、
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和
新鲜及易膨胀
药材成分的浸提。
47.
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药物分子与溶剂分
子间作用力时药物在该溶 剂中的溶解度
小
,
反之,则
大
。
48.
助溶剂与难溶性药物主要形成
水溶性络合物、
复盐或缔合物
几种方式而助溶。
49.
溶出的漏槽条件是指
Cs
﹥﹥
C
。
50.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有
增容、
乳化、
润湿、去污
等。
5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同时具有极性 的
亲
水基
和非极性的
亲油基
,
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
是一种既亲
水
又亲
油
的分子,具有两亲性。
52.
表面活性剂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水溶性
表面
活性剂 和
油溶性
表面活性剂,
根据其来源分为
天然和合成
表面活性剂。
53.
表面活性剂在表层聚集的现象称为
正吸附
,
其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网络禁书-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8: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