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颊两侧发红-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一、单选题
1.
对受热易破坏的生物制品,应保存在(
)
A
.要置于
-2
~
-10
℃冷冻保存
B
.避光保存
C
.要置于
- 2
~
- 4
℃冷冻保存
D
.要置于
2
~
10
℃冷藏保存
E
.放入干燥箱保存
2.
发药时,若病人提出疑问应采取的措施(
)
A
.报告医生
B
.报告护士长
C
.考虑不用
D
.先发给病人再说
E
.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再解释并给药
3.
乙醇、乙醚类药物的保管方法是(
)
A
.放在阴凉处
B
.密闭瓶盖,远离火源
C
.专人负责保管
D
.放入冰箱内
E
.避光保存
4.
给药途径中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
A
.皮肤
B
.吸入
C
.皮下
D
.静脉
E
.直肠粘膜
5.
下列哪项药物保管不妥(
)
A
.药柜宜放在光线充足处
B
.没有瓶签或瓶签模糊的药物应退回药房
C
.应由专人负责保管
D
.各类药物应根据其不同性质妥为保管
E
.易挥发的药物应密闭保存
6.
哪种药物应放在冰箱保存(
)
A
.容易氧化
B
.生物制品
C
.容易挥发
D
.容易变质
E
容易风化
7.
下列各项中,不是药疗七对的内容是(
)
A
.床号、姓名
B
.方法、时间
C
.浓度、剂量
D
.药物有无沉淀、混浊
E
.药名
8.
饭前的外文缩写是(
)
A
.
ac B
.
pc C
.
am D
.
pm E
.
hs
9.
每晚一次的外文缩写(
)
A
.
qd B
.
qn C
.
qh D
.
An E
.
hs
10.
医嘱:测体温
tid
.意思是(
)
A
.每日一次
B
.每日两次
C
.每日三次
D
.每日四次
E
.隔日一次
11.
外文缩写与中文译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
12 mn
中午
12
点
B
.
Dc
停止
C
.
Ac
饭前
D
.
EXP
.
有效期至
E
.
qod
隔日一次
12.
每晨一次的外文缩写(
)
A
.
qd B
.
hs C
.
qm D
.
An E
.
qh
13.
取水剂时,为使取药量准确,量杯的刻度应(
)
A
.高于视线
B
.低于视线
C
.与视线平
D
.无特殊要求
E
.以上都不是
14.
油剂或按滴计量的药物,杯中放少许冷开水的目的是(
)
A
.防止药味太浓
B
.减轻对咽喉的刺激
C
.避免影响吸收
D
.使服药量准确
E
.便于洗刷药杯
15.
关于口服给药不正确的是(
)
A
.先备固体药,后配水剂
B
.药液不足
1ml
时应使用滴管取药
C
.药剂和水剂科混合服用
D
.护士应亲自看病人服药
E
.对于婴幼儿的固体药应先碾碎
16.
指导患者服药哪项不正确(
)
A
.止咳糖浆服后不宜饮水
B
.磺胺类药服后多饮水
C
.健胃药应于饭后服
D
.抗生素应按时服用
E
.酸类、铁剂药物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
17.
超声波雾化器的超声波声能发生于(
)
A
.
高频电能输出器
B
.
水槽内的液体
C
.
晶体换能器
D
.药杯底部透声膜
E
.药杯内的药液
18.
超声波雾化器的水槽内所加的是(
)
A
.冷开水
B
.酒精
C
.冷蒸馏水
D
.生理盐水
E
.自来水
19.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除下列哪项外都是错误的(
)
A
.药物应溶解于
10
~
15ml
蒸馏水内
B
.治疗前患者需漱口清洁口腔
C
.指导患者呼气时按住雾化器出气口,吸气时放开出气口
D
.
5min
内吸完药液
E
.氧气流量
2
~
4L/min
20.
超声波雾化吸入后,不需要消毒的物品是(
)
A
.雾化罐
B
.螺纹管
C
.口含嘴
D
.水槽
E
.面罩
21.
氧气雾化吸入的氧气流量为(
)
A
.
1
~
2L B
.
2
~
4L C
.
4
~
6 D
.
6
~
8L E
.
8
~
10L
22.
玻璃管式雾化器氧气雾化吸入时, 喷气口放入口中紧闭口唇,持雾化器的手
指应
A
.吸气时按住出气口
B
.呼气时按住出气口
C
.吸气时松开出气口
D
.呼气吸气均按住出气口
E
.以上都不是
23.
注射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B
.注射药物应按规定的时间临时抽取
C
.同时用数种药液时应注意查配伍禁忌
D
.注射时进针和推药液要快,拔针要慢,以减轻对组织的刺激
E
.注射前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4.
无菌注射器和针头,下列哪一组均可用手接触(
)
A
.乳头、空筒
B
.活塞体、活塞轴
C
.针栓、活塞柄
D
.针梗和针栓
E
.活塞轴、乳头
25.
同时注射数种药物时,注射前首先应注意(
)
A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B
.药物有无变质
C
.安瓿有无裂痕
D
.有无配伍禁忌
E
.药物的有效期
26.
下列不符合无痛注射原则的一项是(
)
A
.病人侧卧位时上腿伸直
B
.推注药液时速度宜慢
C
.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进针要深
D
.进针快,拔针慢
E
.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再注射刺无激性的药物
27.
自密封瓶内吸药,在抽吸药液前,先向瓶内注入的空气量为(
)
A
.与抽吸药液量相等
B
.少于抽出药液量
C
.大于抽出药液量
D
.不需注入
E
.以上都不对
28.
臀大肌注射时,如果定位不准确,可能刺伤(
)
A
.臀部静脉
B
.骨膜
C
.臀部动脉
D
.坐骨神经
E
.以上均不是
29.
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正确的是(
)
A
.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
1/3 B
.
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
1/3
C
.
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
1/3 D
.
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
1/3
E
.
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
1/3
30.
为两岁以下婴幼儿肌肉注射,不恰当的是(
)
A
.宜选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B
.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以防折针
C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D
.注意更换注射部位
E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1.
关于静脉注射,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A
.长期给药,应由近心端到远心端选择血管
B
.根据病情,掌握注药的速度
C
.防止刺激性强的药液溢出血管外
D
.不可在静脉瓣处进针
E
.注意保护血管
32.
皮内注射做药物过敏试验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应用
1ml
注射器
B
.选用
4
~
4.5
号针头
C
.用
2%
碘酊消毒皮肤
D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5
°角刺入皮内
E
.注入药液
0
.
1ml
33.
皮下注射时,下列哪种患者应捏起皮肤进针(
)
A
.严重水肿者
B
.肥胖者
C
.婴幼儿
D
.过度消瘦者
E
.以上都不是
34.
头皮静脉的特点是(
)
A
.外观呈浅红色
B
.管壁薄易被压瘪
C
.易滑动
D
.回血时呈冲击状
E
.推药时阻力大
35.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外观微蓝色
B
.无搏动
C
.管壁薄,易被压瘪
D
.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E
.血流方向是离心运动
36.
皮内注射做药物过敏试验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注入药液
0
.
1ml B
.应用
1ml
注射器
C
.用
2%
碘酊消毒皮肤
D
.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5
°角刺入皮内
E
.选用
4
~
4
.
5
号针头
37.
关于肌内注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垂直进针
B
.由酒精消毒两遍
C
.执笔式执针
D
.应避开坐骨神经
E
.发现回血应重新注射
38.
静脉注射操作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吸药,排气,穿刺点上方
6cm
处系止血带
B
.患者握拳,消毒皮肤,待干,固定静脉
C
.针尖斜面向上,
40
°角沿静脉潜行刺入
D
.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松拳,解止血带,固定针头
E
.缓慢推药,注毕快速拔针棉球按压穿刺点
39.
静脉注射时, 当针头刺入血管后即见回血,推入药液后局部即隆起,患者有
痛感,可能的原因是(
)
A
.
针头斜面的一半在血管壁外
B
.
针头刺入较深,
穿透血管的下壁
C
.针头刺入深部组织
D
.针头滑出血管外
E
.以上都不是
40.
静脉注射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严格无菌操作
B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C
.严格掌握药物注入速度
D
.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选择血管
E
.注射对组织有强刺激药物时勿漏出血管外
41.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药物为(
)
A
.异丙嗪
B
.氯化钙
C
.
0
.
1%
肾上腺素
D
.右旋糖酐
E
.地塞米松
42.
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病人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脸颊两侧发红-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8: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