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治疗眩晕症的偏方大全
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
随 着人口老龄化
,
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
,
受到国内外医务界
广泛重视。
Smith(1993)
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
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
5%
,
占耳鼻喉科门诊的
15%
。
生活在家中的老人
50
-
60%
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
81
-
91%
;其中
65
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
57%
,男
性占
39%
。
1.
麦门冬汤
靳某,男,
54
岁,干部,
1989
年
3
月
8
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
病史
5
年,
近
2
年来伴 有失眠多梦,
心悸气短,
胸闷发憋,
活动后气短发憋加重。
经口服
“
降
压药
”
、
“
降脂药
”
,证状时有改善。 一周来因工作烦忙,病情加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
弦滑数。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清窍失养。 治宜益气养阴,化痰降逆。方用麦门冬汤
加味:麦门冬
30g
,太子参
15g
,清半夏
15g
,炙甘草
6g
,粉葛根
30g
,双 钩藤
12g
后下,
紫丹参
30g
,生龙牡各
30g
先下,牛膝
20g
,大枣
10
枚。
2
诊:上药服
5
剂,头晕大减,
余证均有减轻,但睡眠仍差,前方加炒枣仁< br>20g
。上方加减共服
20
余剂,诸症均除。后改
为散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病案致病特点有二,一是 突出一个虚字,气虚致使血行不健,
阴血亏虚而致血络失荣,气阴俱虚,不能上荣于元神之府,而发眩晕 。此为
“
无虚不作眩
”
也。其二是突出一个痰字,痰瘀互结,清阳不能
上养清窍而致眩晕。方用麦门冬汤益气养
阴以补虚;重用半夏化痰以降逆。牛膝补益肝肾, 引火下行;双钩藤清热平肝,祛痰泄火;
葛根、丹参化瘀生新助胃津之化生,升胃气助瘀血之行化。虚得 补,痰得消,瘀得化,药证
相合,诸症消失而愈。
2.
小青龙汤
冯某,女,
54
岁,教师,
1988
年
11
月
9
日初诊。患
者素有梅尼埃病病史
10
余年,
10
天前因感冒,眩晕又作,自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耳
鸣作响。 舌质淡红,苔薄白水滑,脉浮数。经中西药
“
肌注
”
、
“
静脉滴注
”
给药,眩晕有所
好转,但站起活动则恶心呕吐即作。
< br>家属故求治于中医治疗。证属:外感风寒,引发痰饮。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先。
方用小青龙 汤:净麻黄
10g
,桂枝
10g
,白芍药
10g
,细辛6g
,五味子
6g
,法半夏
15g
,炙
甘草
6 g
,云茯苓
15g
,生姜
10g
。
服上方
3
剂后,汗出热解,眩晕大减,精神转佳。原方
加焦白术
20g
,泽泻
30g
。
上药进
3
剂后,眩晕已止,诸症皆除,病告痊愈。
按临床辨治
疾病,要善抓主症,明 辨病因。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本案眩晕证为外感引发所致。风
寒束表,肺气不宣,水饮内停,致使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又作。选用小青龙汤解表
邪,宣肺气,蠲浊饮。表邪已解,气机畅达,清升 浊降,饮邪分化,清窍得养,故眩晕亦随
之而除。
3.
桃仁承气汤
米某,男,
58
岁,厨师,
1990
年
2
月
21
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
病史
10
年,时常头痛头 晕,脚如踩棉团,头重脚轻,时欲跌仆。经常口服
“
降压
”
、
“降脂
”
药病情时轻时重。近两周因情志不舒而眩晕加重,头重脚轻,时欲跌仆,腰酸腿软, 面红目
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
1
周未行,小便短赤,舌体微动,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滑大。
BP:28.0/15.0kpa
(
180/110mmHg
)
,经人介绍延余诊治。
证属阴虚阳亢,瘀热夹痰,肝风内动。治宜通腑泄 热,平肝潜阳,祛瘀涤痰。方用桃仁
承气汤加味:桃仁
15g
,大黄
12g< br>,芒硝
6g
,桂枝
6g
,炙甘草
6g
,丹皮
10g
,生龙牡各
30g
先下,生石决明
40g
先下,川牛膝
20g
,生龟板
15g
先下。
2
诊:服上方
1
剂后,便下大
量黏稠黑色大便,便后心情舒畅,头晕好转。服完
3
剂后,大便日
2
次,便为稀稠灰黑色
便,头晕减轻,血压降至
22 .0/12.5kpa
(
165/95mmHg
)药已对症,原方去芒硝,加夏枯草< br>15g
,地龙
10g
,继上方再进
6
剂,血压恢复正常,眩晕,震颤等症亦随之消失,后改服大
黄
虫丸以善其后。
按此例为阴虚阳亢,
痰瘀互结,
热郁下焦的虚实夹 杂证。
致使清阳不升,
腑浊不降,肝风挟痰瘀上蒙清窍而成眩晕。方用桃仁承气汤通泻实热,祛 瘀凝,化痰浊,驱
除下焦蓄血,消除上半身的充血和郁血,引血下行以消除眩晕,头痛,脑胀,使诸症缓 解。
方中加入涤痰养阴、熄风之品,荡涤痰热治其标,育阴息风培其本,药证合拍,邪祛正安,
阴阳平调,症去乃愈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合称。
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
视物模糊;
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
站立不稳。
目眩
与头晕 常同时并存,故合称眩晕。美尼尔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者、脑震荡、神经衰弱、
动脉硬化、药物中毒 、心律失常等,均可引发眩晕。本症患者轻者眩晕转眼即消失,重症者
自觉眼前景物旋转不定,以致站立 不稳,伴见耳鸣、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出冷汗、手抖面
白等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体胖、体弱及老年 人较易发作。
雪梨山楂百合汤治眩晕
【原料】
雪梨
60
克,山楂、百合各
30
克,白糖适量。
【制
用法】
按常法煮汤食用。每日
1
剂,连服
l0
日为
l
个疗程。
【功效】
清热除烦,养阴
泻火,生津止渴。适用于体质偏热而引起的头晕目 眩、头痛、失眠、烦躁、口苦、咽干等。
米酒甲鱼治眩晕
【原料】
甲鱼
1
只
(
约
500
克
)
,米酒
50
克,瘦猪肉
100
克,水发香菇
8
只,花生油
60
克,料酒、葱、姜、精盐、淀粉适量,蒜头
1
瓣。
【制用法】
①甲鱼宰杀
后,剖腹,去肠杂,控去爪内的油,留下心、肝后, 切成方块;猪肉切片后,加料酒、盐、
淀粉拌和上浆;香菇洗净切开,姜切片,蒜剁成茸。②锅内加油, 架在火上,烧热,爆香蒜
茸,放人甲鱼、姜片,煸炒一下;然后加肉片、香菇、米酒、盐,炒拌均匀后, 盛于瓦缸内,
放在大水锅中,隔水炖
2
小时左右,甲鱼和肉片酥烂即成。
【功效】
甲鱼、猪肉皆有滋
补肝肾,养血等功效,与香菇合烹食,可治疗眩 晕、腰膝冷痛、失眠多梦等疾病。
枸杞麦冬粥治眩晕
【原料】
枸杞子
30
克,麦冬
l0
克,花生米
30
克,粳米
50
克,
白糖适量。
【制用法】
先将枸杞子、麦冬水煎取汁去渣,然后放入洗净的花生米、粳米煮
粥,
粥熟后调入白糖,
稍煮即可。
供早、
晚餐服,
7
~< br>
10
日为
1
疗程,
隔
3
~
5
日再服。
【功
效】
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 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消渴。健康人食
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丁香姜糖治眩晕
【原料】
丁香粉
5
克,生姜末
30
克,白沙糖
50
克。
【制用 法】
将白沙糖加水少许,放砂锅内,文火熬化,再加丁香粉、生姜末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粘手
为度。
另备一大搪瓷盆,
涂以小磨香油,
将糖倾入摊平,
稍冷后趁软切成50
块,
随意食用。
【功效】
和中化痰,降逆止呕。
【附注】
丁香辛温芳香,有较强的温中化 浊、降逆止呕
的功效;生姜温化水饮,和中降逆;白沙糖性味甘平,可益气补中,和胃润肺。诸味共用,
甜辣可口,对眩晕而兼恶心、呕吐的病人很有疗效。
1.
白菊花为末,
酒服
3
克、
或浸酒或嫩茎叶作羹,
连服数日,
以愈为度。
生白果肉
2
枚,
柠烂,开水冲服,重症之又
5
次必愈。
杏仁
1
升去皮尖双仁,水研绞汁熬如膏,和酒或羹
粥内搅
2
勺,食后服,
10
日后出汗,永瘥。
老人风眩,白羊头
1
具,如常法食之。
2.
苍
耳子叶晒干为末,每服
3
克,酒调下,日
3
服,若吐,则以蜜丸梧子大,每服
20
丸。
湿
热眩晕剧烈者,酒炒大黄为末,清茶服
6
克。
初夏新丝上市时,用鸡蛋
7
个,置茧锅中,
煮七昼夜取出,第一年食
7
个,第二年食
7
个,永不复发。
老人头昏半截空虚之象,用大
附片
30
克炖鸽子肉。饭后食之,
3
次即愈。
八月朔日清旦,取百花草头露、磨墨点太阳
久多次,则永不发。
每早用芙神
12
—
14
克,将腐皮
4.5
张煮透。
猪脑
1
个,用冷开水洗
去血,水煎
30
分钟,连汤带水吃下,每日吃
1
个,连服
7
日,为
1
疗程。
天麻
30
克,
母鸡
1
只,加水共煮至肉烂透,随意食之。
血虚眩晕,木耳适量,熬汤冲红糖水喝,宜久
服。
肝阳上亢头晕,向日葵盘
1
只,加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
1
剂只,连服
7
天。
头
目眩晕,鲜小蓟根
30
克,水煎空腹服,
1
日
1
剂。
梨树上的寄生包,水煎服。
冬瓜仁
600
克(为末)
,每服
30
克,开水送下,
1
日
2
次。
白羊角
1
个,切片,炒,加糖,水
煎服。
向日葵根
60
克
(切片)
水煎服,
治头晕年久不愈。
五味子
120
克捣,
白酒
300
克,
将五味子侵入酒中
1
个月,滤渣,每日早晚各服
1
杯。
鲜益母草十余斤
(须于每年五月中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小儿难养百度影音-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6: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4055.html
-
上一篇:2019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下一篇:伤寒及副伤寒教程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