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女生天天做梦什么原因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04:44

小嘟嘟熊-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荣恒)
名词解释

1
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 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
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
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的过程。
3
发热:是指病
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 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
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4
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 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
式,
临床上具有突 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5
咯血:
气管、
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
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 br>6
心肺脑复苏
:
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 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7
灾难医学
:
是一门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
及如地震 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相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8
休克
:
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 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灌
注衰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9
连枷胸
: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 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
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br>
10
低渗性脱水
: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以电解质的丧失 为主。与失水相比,电解质的丧失较多,因
而细胞

渗透压低于正常。
< br>11
烧伤: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为烧伤。狭义的烧伤是指热液或蒸汽导致的 热烧伤。

12
中毒: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导致肌体组织、器官发 生器质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的全身疾

13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 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伴(或不伴)
高碳酸血症,
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的临床综合症。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是指机体遭受严重
创伤、< br>休克、
感染等急性损伤
24
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 能性障碍或衰竭,

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症。

15
环甲膜穿刺:是当危及生命的气体梗阻出现时,使用针头紧急从环甲膜穿刺气道的技 术。
16
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 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
温升高。

17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 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
痉挛和疼痛。

18
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 管收缩,以
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9
院前急 救
:
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呼救、
现场初步复苏、< br>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20
医院急诊科
:
是接收、处理日 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21
重症 加强治疗病房
:
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
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 重要部分,

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22
急救医疗服 务体系
:
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 br>一体的急救网络。
23
院前急救
: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 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
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 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4
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
:
是 指“
120
”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25
急救半径
:
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
缩小 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
的重要条件之一,理想的急救半径是
5

7
公里。

26
反应时间
:
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 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
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 的是
4

5
分钟。

27
分诊
:
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
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其目
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28
稽留热
:
是指体温常在
39
℃以上,
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 温较下午低,但
24
小时内波动不超过
1
℃,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
温可渐退或骤退。

29
弛张热
:
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 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
1
℃,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0间歇热
:
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
1

2
日后体温又突然升
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31
抽搐
:
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
发作形式可 以是强直性、
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
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32
昏迷
:
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 意识障碍,
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
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表现。临床上将昏迷分为浅 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33
腹痛
: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脏 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34
发热:
当舌下温度高于
37

5
℃,
腋下温度高于
37
℃,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
1℃以上时,称为发热。

35
心肺脑复苏
(CPCR):
是指 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
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r>
36
心脏性猝死
: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
在瞬间 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
病人可以有或没
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 发生的具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37
心脏骤停: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 病的其他原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血,称之
为心脏骤停。

38< br>脑复苏: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以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即称为脑复苏。

39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当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即不能产生脉搏时,称为无脉性室性
心动过速。

40
高级生命支持
(ACLS)

是在基础生命支持
(BL S)
的前提下,
对心脏骤停或濒停的病人实施的生命支持技术。

41延续生命支持:或后期复苏,是指针对原发病或复苏并发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纠正低血压/休
克、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肾衰竭、改善心肺功能和系统灌注,尤其是脑的灌注,防治脑
缺氧和脑水肿。

42
基础生命支持:最主要的步骤为
A
B

C

D
,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的建立以及对室 颤与
无脉性室速病人实施除颤。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心肺复苏,它贯穿于心脏生命支持的全过程,是急诊心 脏救
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
43
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 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灾害
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科学,涉及急救医 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
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 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
救医学密切相关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44
灾难救援医学:
是一门需要由政府主导发展、
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强的新兴交叉综合性 学科,
以灾难学、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工程学 、通讯、运输、建筑和消防
等多门学科。

45
灾难救援护理:指应用灾难 护理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为减轻灾
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 的危害而开展的护理相关活动。

46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 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
低和微循环障碍。

47< br>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症候群。

48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 排出量急剧降低,不能满足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
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49
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 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小嘟嘟熊-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4: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805.html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