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纸准吗-
动物学名词解释
1
、
自然分类法
:依据动物的 各种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特点作为分类依据对动物进行
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法
:
是以动物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上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依据对动物进
行分类的方法 。
2
、
物种
: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形态结构、生理生 化和遗传特性等方面彼此相
似,
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并在自然情况下能自由交配,< br>产生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的后代的
个体的总数。
亚 种
:
种内一部分个体,
由于长期的自然或地理隔离,
使他们在形态和性状上与 原种或
分布在其他地区的同种生物发生了一些差异,将这部分成为亚种。如东北虎、华南虎。
品种
:
种内一部分个体,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
使这一部 分个体在形态或性
状上与原种发生了一些差异。种内的由人工选择产生了新形态或新性状的群体,即为品 种。
如家犬:肉用犬,猎犬、警犬、哈巴狗等。
3
、
有 性生殖
:由
2
个亲体,各自产生生殖细胞,
2
种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 ,再由合子发
育成幼体的过程。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
1
个亲体直接产生后代的过程。
4
、
系统发育
: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
< br>个体发育
:指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一系列过程形成幼体,再由幼体生长发育至成熟
直到 衰老死亡的全过程,我们通常所指的发育是个体发育。
(个体发育分胚前发育、胚胎
发育、胚后发育)
胚前发育
:亲体生殖细胞的发生于成熟过程以及精卵相互接触到雌雄原核完全融合< br>的过程。
胚胎发育
:从受精卵开始,经 卵裂、囊胚期、原胚期、三胚期直至新生个体孵出或
从母体产出的过程。
胚后发育
:指新个体生长发育至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
5
、
完全变态
:是指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和成
虫 在形态和生态习性上有显著差别,还需经过蛹期,如蚂蚁、金龟子、蜜蜂、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
:是指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
在形态 和生态习性上不尽相同或不同,如蝗虫、蝼蛄、蜻蜓等。
6
、
直接发育
:
又称无变态发育,
指幼体与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没有太大差别,< br>只是性成熟和体成熟的程度不同。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间接发育
:又称变态发育,指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相差较大,幼体须
经一些列的变化才能发育成 为成体的发育方式。如青蛙、蟾蜍、昆虫等。
7
、
胚层逆转< br>:海绵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特有现象。胚胎发育过程中大分裂球(植物极)
发育为成体的外胚层,小 分裂球
(动物极)发育成成体的内胚层。
此方式与以后所有高等动
物胚胎发育方式恰好 相反。
8
、
逆行变态
:幼体至成体结构更为简单的变态为逆行变 态或退化变态。如变态过程中海
鞘是去了一些作为脊索动物应有的特征如脊索、背神经管等。
9
、
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许多个纵切面,每个切面都能将身体 分成对称的
两部分。
两侧对称
:沿着动物身体中央纵轴做纵 切,中有一个纵向的切面可将身体从中央切成
两半,这两半相等且互为镜像。
10
、
真体腔
:中胚层包围的体腔。环节动物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 两团中胚层带,然后通
过裂体腔法形成真体腔(又称次生体腔)
。
假体腔
:囊胚腔发展形成。
又称初生体腔,其内充满体腔液,维持一定的张力。
混合体腔
:真体腔的残 余部分和原体腔混合形成,体腔内充满血液,其内脏都浸在
血液中,如节肢动物
。
11
、
同律分节
:动物的身体由外部形态和 内部结构彼此相似的节体所构成,这种分节现
象为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
: 动物的身体由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体节所构成,形态
和功能相同的节体与合成体区,因 而身体出现分部现象。
12
、
开管式循环
:血液除了在血管中 流动外,还流经血腔或血窦的循环方式。
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循环
:血液始终在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的循环方式。
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
13
、
单循环
:1
)血液循环一周仅一条循环途径;
2
)心脏由
1
心房、
1
心室组成;
3
)呼吸器官为鳃;
4
)常见种类:圆口纲、鱼纲。
双循环
:
1
)
.
血液循环一周有两条循环途径, 一为体循环,另一为肺循环;
2
)心脏由
2
心房、
1心室或
2
心室组成;
3
)呼吸器官为肺;
4
)分为不完全双循环如两栖纲、爬行纲和完全双循环如鸟纲、哺乳纲。
不完全双循环
: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因心室无分隔或分隔不完全,肺循环和体循
环回心的血液 在心室内有混合,如两栖纲、爬行纲。
完全双循环
:
心脏为二心房二心室,
在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中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
开,如鸟纲、哺乳纲。
14
、
咽式呼吸
:吸气时,上下颌紧闭,鼻孔瓣膜开放,口腔底部下降,空气由鼻孔进入< br>口腔。然后,瓣膜紧闭,口腔底部上升,将空气压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由肺的弹性回
缩和腹 肌的收缩气体又退回口腔中,鼻孔张开,呼出气体,如两栖类动物。
胸腹式呼吸
:胸式:肋间肌收缩或舒张;腹式:膈肌的运动,如哺乳动物。
双重呼吸
:当吸气时,大部分新鲜空气沿中级支气管直接进入气囊,未经气体交换而
富有氧气 。
一部分新鲜空气经过肺内的微支气管时,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
当呼气时,
气囊的新鲜空气也经肺内的微支气管时,
又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
这种在吸气呼气时,
都进行气
体交换的现象,称为双重呼吸(鸟类特有)
。
15
、鳞式
:鱼类的分类依据之一。由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数目、侧线下鳞数目组成。
侧线鳞:鱼类身体两侧各有一排其中央有小孔穿过的鳞片。
侧线上鳞数:背鳍起点基部至侧线这一距离上的鳞片数目。
侧线下鳞数:臀鳍起点基部至侧线这一段距离上的鳞片数目。
鳍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重要依据之一,由鳍的名称(用鳍的拉丁字母表示 胸
P
、腹
V
、
背
D
、臀
A
、尾< br>C
)
、鳍棘的数目(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和软鳍条的数目组成(用阿拉伯数
字 表示)
,如鲤鱼鳍式:鲤鱼:
D
:Ⅲ—Ⅳ—
17
—
22
齿式
:
用文字方式表示哺乳动物牙齿的数目种类排列方式,
是哺乳动物分类的 重要依据。
(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
(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X2
16
、
被囊类
:尾索动物成体体表被以类似植物纤维的被囊,如海鞘。
单孔类:原兽亚纲种类极少,现存种类仅分布在澳洲及其附近岛屿上;卵生;有泄
殖腔;有乳腺无乳头;体 外被毛;提问基本恒定,如鸭嘴兽、针鼹。
单鼻类
:
圆口纲,
只 有一个鼻孔,
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结构最简单、
最原始的一个纲,
种类约
50< br>种,如七鳃鳗,盲鳗等,体型像鱼类、但与鱼类有本质区别。
有袋类
:后兽亚纲,胎生无真正胎盘,雌兽腹部有育儿袋,具乳腺,乳头位于育儿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试纸准吗-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21: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165.html
-
上一篇:阅读练习题二十篇(1)
下一篇:哺乳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