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宝宝奶量-
一、何谓物种?如何理解亚种与品种的概念?
1
、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种 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这样
的类群在生殖上是相互隔离的。同种能进行交配 繁殖,而且所产生的后代具
有繁殖能力。
2
、亚种:种内个体由于地理上或 生态上充分隔离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地理
分布,但基本无生殖隔离的群体。
3
、品种:人工栽培的植物或动物,在人为条件下产生了某些变异,经人工选育,成为
具有某 些经济性状的类型。
二、细胞膜的机能是什么
既是界膜又是接触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
细胞识别及免疫等)
,
起着维持细胞内环
境恒定 ,有选择的从周围环境吸收养分,并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三、原生动物分哪几个重要的纲,各有哪些重要种类
1
、鞭毛纲:眼虫,盘藻虫,团藻虫,利什曼原虫,锥虫
2
、肉足纲: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砂壳虫,放射太阳虫
3
、孢子纲:间日疟原虫
4
、纤毛纲:草履虫,钟虫,喇叭虫,棘尾虫
四、疟原虫生活史
1
、在人体内红细胞前期:当传染疟原虫的雌蚊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
人体血液中,随血液进入肝细胞中进行复裂生殖,可形成数百万圆形裂殖子。
2
、红 细胞内期: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发育成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待红
细胞破裂,生成
16
个裂殖子散入血浆,然后侵入其他红细胞再次裂体生殖。
3
、在按蚊体内: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在环境不利时,发育为大小配子母细胞,被吸入
蚊胃后分别发育为大小配子,融合为合子。合子在蚊胃发育,经多次分裂形成子孢
子,子孢子散入血腔中进入唾液腺。蚊再次叮人时,子孢子进入另一个人体开始下
一周期。
五、何为繁殖力,其大小取决于该动物的哪几方面特征?
1
、繁殖力:动物产生后代的能力。
取决于:
1.
,性成 熟速度。
2
,每次产子数量。
3
,每年生殖次数。
一般讲,低等动物繁殖力大,高等种类的繁殖力小。
六、动物的卵子据卵黄的含量及分布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分别为那些动物所具有?
1
、少黄卵:卵黄少而均匀。如海星,海胆,文昌鱼及哺乳动物的卵。
2 .
、端黄卵:黄多而分布于植物极。如头足类,腹足类,爬行类及鸟类的卵。
3
、中黄卵:卵黄集中于中央胞质包于卵黄表面。如昆虫卵
七、
动物受精卵的 卵裂方式有那几种?分别为那些动物的卵裂方式?卵裂方式与卵黄分布有
哪些关系?
1
、全裂(整个卵都分裂)
A
、等裂:海胆,文昌鱼等卵黄少而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
B
、不等裂:海绵,蛙等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
2
、不全裂(仅在不含卵黄的部位发生分裂)
A
、盘裂:头足类,鱼类,鸟类等具端黄卵的动物的卵裂集中在动物极胚盘上。
B
、表裂:昆虫等具有中黄卵的动物的卵裂,在整个受精卵的表面进行。
八、海绵动物水沟系统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其意义。
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意义:
海绵的水沟系随进化由简单到复杂,每天流过它体内的水是它身体体积的上万倍,
对其生命活动意义重大:氧气、食物及废物的运输、性 细胞的传递。海绵动物营
固着生活,借水流的出入维持呼吸,摄食,排泄等生理功能。
九、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多孔动物行细胞内消化,无消化腔,
无神经系统,
有特殊的水沟系统,
细胞虽然分化较
多,但未形 成真正的组织,各种机能是有或多或少能独立生活的细胞完成的。
十、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
、全水生,
2
、辐射对称,
3
、具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
4
、有组织分化,
5
、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
6
、有刺细胞,
7
、有水螅型和水母型,
8
、世代交替
辐射对称,两胚层,有原始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行细胞外 及细胞内消化,有组织分
化,具原始的肌肉结构(皮肌细胞)和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具刺细胞,有 水螅型
和水母型(或仅有其一)的一类低等多细胞动物
十一、腔肠动物分哪几个纲?各有哪些主要特征,分别举例
3
纲:
1
、水螅纲:多海产,多有世代交替,水母型的生殖腺有外胚层产生。刺细胞仅
分布于 外胚层。种类:水螅,数枝虫,僧帽水母,桃花水母
2
、
钵水母 纲:全部生活于海水中,多为单体大型水母,世代交替,生殖腺有内
胚层产生,内外胚层中均有刺细胞。 种类:海月水母,海蜇,
3
珊瑚纲:全海产,常见的为海葵与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十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
、背腹扁平,两侧对称,使动物有了前后、背腹之分
2
、产生了中胚层,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产生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
3
、皮肤肌肉囊
4
、消化系统不完全,有口无肛,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5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发出的若
干纵神经索和连接纵神经 索的横神经,在高等种类,纵神经索减少,只有一对腹
神经索发达,于其间的横神经连接成梯形神经系统
6
、生殖发育,多数雌雄同体,多数间接发育,少数直接发育
7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寄生
十三、扁形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
、
涡虫纲:体表具纤毛,单层柱状上皮,多数种类消化管发达,有口无肛,具体
性神经系统和较发达的感 觉器官,如眼点,耳突。间接发育的种类经过牟勒式
幼虫期,据无性生殖能力(横裂)及强再生能力
2
、
吸虫纲:全部寄生,体壁的外皮层为合胞体结构,含有细胞核的 合胞体本体深
埋在肌肉层之下,具附着器,消化系统退化,神经不发达,感官退化消失,生
殖系 统发达,生活史复杂,繁殖量大。
3
、
绦虫纲:全部为内寄生, 体壁上皮为合胞体结构,具有微绒毛,成虫扁平带状,
体表纤毛消失,无棘,感觉器官全部退化,消化系 统全部消失,通过体表的渗
透作用吸收寄主的营养物质,生殖器官高度发达
十四、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
1
、成虫排除的虫卵已发育到毛蚴阶段,虫卵顺 血液进入肝内或肠壁,成熟后毛蚴分
泌酶溶解肠粘膜,使虫卵进入肠腔,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2
、入水后毛蚴孵出,钻进钉螺体内发育,经母胞蚴和子胞蚴而发育为尾部分叉的尾
蚴 。
3
、尾蚴入水中游泳,当接触人,畜皮肤或粘膜时,借其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和 本
身机械作用侵入皮肤,脱去尾部发育为童虫
4
、童虫侵入毛细血管或毛细 淋巴管,
随血液循环达门静脉,
,
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体
内寿命估计有
10---20
年
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十五、简述猪带绦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
结构:成虫白色带状,全长
2 ---4
米,分头节,颈部和节片三部分,消化系统完全退
化,排泄器官为原肾管型,厌氧呼吸 ,神经系统不发达,感觉器官完全退化,
生殖器官发达
生活史:
1
、寄生在人肠内成虫末端体节含成熟卵,随节片破裂脱落而散落于粪便中
卵被中间寄主(猪)误食后在肠内孵化成六钩蚴
2
、
六钩蚴穿过中间寄主肠壁经血液和淋巴达到全身肌肉内,
60--- 70
天后孵
化成囊尾蚴
3
、
被人误食,
囊尾蚴在 十二指肠内将头节翻出,
借小钩及吸盘附着于肠壁,
经
2--- 3
个月后发育为成虫,成虫寿命可达
25
年以上
十六、原腔动物消化系统构造有何特点
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消化道和原体腔构 成了“管中有管”的结构,有利于肠的
蠕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但肠壁无肌肉层,消化能力较弱。
十七、简述人蛔虫生活史
1
、成虫在人体小肠内交配并产卵,受精卵外包较厚卵壳,随寄主粪便排到体外。
< br>二周后卵经不典型螺旋式卵裂发育成幼虫,一周后幼虫在卵内蜕皮一次成为具感
染能力的卵。
2
、感染卵被人误食后,幼虫在小肠孵化,后穿过肠
---
静脉,随血 液
---
肝、心脏
---
肺
部(肺泡内蜕皮两次)
---< br>气管
---
咽部
---
消化道
---
小肠(蜕皮一次 )
,
数周后发育成
成虫。
3
、人体自虫卵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
60--- 70
天,成虫在人体内存或一年左右。
十八、蛔虫病成为常见病的原因何在(总结)
由于此种卵对温度及化学药物等抵抗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
4--5
年之久。蛔虫
生活在小肠内,
其分泌物中含有消化酶抑制剂,
可抑制肠内消化 酶而不受侵蚀,
这是
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所以他的感染率很高。
十九、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分类基本情况,分别举例
特征:软 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不分节,
可区分为头、
足内脏团
3
部分,
体外被套膜,
常常分泌有贝壳。
消化管发达,
少数 寄生种类退化。
多数种类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舍,
颚片一个或成对,
可辅
助捕食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分类:
1
、多毛纲:沙蚕
2
、寡毛纲:蚯蚓
3
、蛭纲:医蛭
二十、真体腔和假体腔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真体腔:次生体腔,
为壁体腔膜与脏体腔膜间的腔,由带孔的隔膜隔成许多小室,
其
中充满无色的体腔液,还包含生殖、
排泄、循环等器官。
中胚层内侧分化成
肠肌肉及 脏体腔膜,与肠上皮形成肠壁。外侧分化为壁肌肉层及壁体腔膜,
与体表上皮构成体壁。
假体腔:为胚胎发育时期囊胚腔遗留的空腔,
无体腔膜,
肠壁上一般无肌肉。中胚层
只形成体壁肌肉。
二十一、简述蚯蚓的繁殖过程
雌雄同体,
异 体交配,
精巢先熟,
成熟后开始交配,
各自把精子从雄性生殖孔排出,
通过对 方受精囊孔进入受精囊内,
交配后约一周,
卵成熟,
生殖带分泌物形成戒指
状 的蛋白质管,
成熟的卵子由雌性生殖孔落入管内,
蚓体前端做波浪状后退,
蛋白
质管前移,
行至受精囊孔处,其中的精子逸出,与卵结合,完成受精后蛋白质管从
前端滑出, 两端封闭,形成蚓茧,
(卵茧,绿豆大小)
。
二十二、按分类学观点寄生虫分别哪些类型,分别举例
1
、寄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
2
、寄生扁虫:血吸虫,猪带绦虫
3
、寄生线虫:蛔虫
4
、寄生昆虫:跳蚤,虱子
二十三、举例比较软体动物的构造,说明不同的构造如何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
1< br>、多板类:体呈椭圆形,被稍隆,腹平。背侧具
8
块石灰质贝壳,多成覆瓦状排
列。头部不发达,圆柱状,足魔大,吸附力强。
2
、腹足类:多营活动性生活,头部 发达,具眼、触角、足发达,叶状,位腹侧,
足具有足腺,为单细胞粘液腺体外多被一个螺旋形贝壳。< br>
3
、瓣鳃类: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头部消失,足成斧状,瓣状鳃。贝壳一对,< br>一般左右对称。
4
、头足类:体左右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头部发达 ,两侧有一对发达的
眼,原始种类具外壳,多数为内壳或无壳,足着生于头部。
二十四、简述头足纲两鳃亚纲的分目、分科情况。
1
、十腕目:腕
10
条,两条触腕较长,吸盘有柄
1)
乌贼科:石灰质内壳,如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
2)
枪乌贼科:内壳角质,鳍三角形,鳍长大于
1/2
胴长。如日 本枪乌贼,台
湾枪乌贼。
3)
柔鱼科:体圆筒状,鳍三角形,鳍 长小于
1/2
胴长。内壳角质,如太平洋
斯氏柔鱼。
4)
大王乌贼科:胴部圆筒状,末端尖细,腕甚长,触腕尤长,内壳披针形,
角质透明,是现存最大 的头足类,也是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2
、八腕目:胴部球形,腕八条,均较长,吸盘 无柄,壳退化。如长蛸,短蛸,船
蛸。
二十五、节肢动物分哪几个纲?各有何主要特征?
A
、三叶虫纲:现只有化石,为原始的节肢动物,如三叶虫。
B
、甲壳纲:触角
2
对,身体通常分头胸部、腹部,种类繁多。
主要特征:
1
、种多量大,大多数为水生,且多为海产。
2
、
原始种类体节多,
且分节明显,
高等的体节减少并愈合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宝宝奶量-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7: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