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附属品0-1岁婴儿心智发展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7 15:27

下午脸红-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任昌)
0-1
岁婴幼儿心智发展方案

一、
0-3
个月

(一)认知、语言

发育标志

1

1
个 月的婴儿刚出生几天就会对声音有反应,表现为惊吓、呼吸频率改变或停止哭闹等。
能凝视妈妈的脸,可 短暂追视
20-30
厘米处的红色物体,偶尔微笑。

2

2
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更敏感,追视可达
90-180
度,可发出“啊、欧、呜”等声音 ,喜欢
有人与之视听交流,被逗引时经常微笑,有时能笑出声。

3

3
个月的婴儿追视可过
180
度,看到喜欢的人和物有反应,被逗引能笑出声。
特别提示

婴儿出生后就有情感、
语言交流的需求及学习模仿能力。< br>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仅满足于对宝宝的生活关照,忽略了宝宝的精神需要。要给孩 子提供充足的视觉、
触觉、听
觉等刺激,多与其进行语言、情感交流,使孩子能在更好的养育环 境中发展心智。

教养方案:

1
、多彩的世界

目的:为宝宝提供丰富多彩的动、静环境,促进视觉发育。

环境:室内。

材料:彩色充气玩具、旋转风铃、儿童画等。

方法:在婴儿床上方
1~1. 5
米处悬挂彩色充气玩具、旋转风铃等,位置可经常变动;在宝宝
的房间四周张贴色彩鲜艳的儿 童画。
照看人经常抱抱宝宝靠近不同的位置,
让宝宝能从不同
的角度去观察这多彩的世 界。宝宝出生后即可布置,可定期更换,以引起宝宝的兴趣。

2
、呼唤宝宝

目的:通过呼唤宝宝名字,让宝宝认识到“我是谁”
,促进角色认知。

环境:室内

方法:从小给宝宝起定名字,家人统一叫法,在宝宝清醒安静时,呼唤宝 宝的名字,同时摇
晃宝宝,逐渐在宝宝的侧面、背后呼唤他,宝宝会做出侧头、回头寻找的反应。同时, 在与
宝宝进行每项活动时,都可呼唤他的名字,如“甜甜吃奶了”

“甜甜穿衣服了” 等。

注意:从宝宝出生后即开始进行。

3
、讲故事、唱儿歌

目的:为宝宝讲故事、唱儿歌,尽管他们听不懂,但可 促进亲子感情、培养聆听习惯,学习
发音、感受情感,为日后学习说话打好基础。

环境:室内

材料:录音机、录音带。

方法:
宝宝清醒安 静时,
妈妈或照看人可用舒缓亲切的语调,
面对面为宝宝讲简短有趣的小
故事,表情要 丰富。也可为宝宝说唱儿歌,比如“小燕子”

“小白兔白又白”等。如果条件
不允许 ,也可用录音机播放。宝宝可由被动听逐渐随故事情节融入自己的情感,或高兴,或
紧张,并学习其中的 部分发音,还可发问、复述、续编。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讲故事这一古
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注意:从宝宝出生后即可进行,每天
1~2
次,每次五分钟左右。要长期坚持下去。< br>
4
、追寻铃声

目的:通过让宝宝注意、追寻声响,训练其注意力、 观察力,促进视听协调,并能尽早地发
现听力障碍。

环境:安静的房间。

材料:金属、塑料摇铃、拨浪鼓、内装黄豆的塑料瓶等。

方法:
宝宝清醒安 静时或非饥饿、痛苦性的啼哭时,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如他的头颅或两
侧)
,摇动上述可发生 物件,宝宝可出现眨眼、停止哭闹、呼吸频率改变等反应。两个月后,
头可转向发出声音一侧寻找声源。

注意:
宝宝出生后最初几天,中耳鼓室羊水尚未完全被吸收,
影响声波传导 。此种游戏可从
宝宝出生
10
天后开始,每天
1-2
次,每次摇动< br>2-3
次。过于频繁进行,宝宝不再敏感。若
发现单侧或双侧无反应,应去医院进一步检 查,听力障碍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二)运动

发育标志

1

1
个月内的婴儿仰卧时能左右转动头,俯卧时能短暂抬起头。

2

2
个月时,仰卧时抬头达
20
秒钟上,能挺胸。

3

3
个月时能稳定的俯卧抬头,前臂不仅能支撑头部,而且能支撑体重 ,挺起胸。

特别提示

0-3
个月婴儿的运动发育主要在头部,由 仅能短暂抬头到双上肢支撑胸部抬头,主要靠颈背
部、上肢肌肉量完成。家长应注意为孩子提供训练颈背 部肌肉的机会,
如俯卧抬头、拉起抬
头,同时应为四肢运动发展做准备,如做被动体操、练踏步 走等。有的家长总是让
0-3
个月
的宝宝躺着或平抱之,这对运动发育是不利的,而过 多的竖抱对宝宝的脊柱发育不利。

教养方案

1
、俯卧抬头

目的:通过俯卧抬头,训练宝宝颈部肌肉,提前扩大视野,为日后抬头、坐、爬做好准备。

环境:室内,床

方法:两次喂奶间,宝宝安静时,将其体位翻成俯卧状,使头偏向一 侧,以免影响呼吸,将
其双手分于身体两侧或屈曲至胸前。
妈妈在宝宝前方,
呼其名字 或以彩色摇铃吸引宝宝抬头。

注意:从宝宝出生后十几天即可开始,每天
3-4次,每次
5-16
分钟。如果条件允许,可同
时暴露宝宝的屁股或肢体晒太阳。< br>不要在哺乳后即刻进行,
以防溢乳,
半小时乳汁可基本由
胃排空。宝宝俯卧时, 大人不要离开,以防窒息。宝宝每次抬头可能仅几次,每次几秒钟,
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将宝宝翻回 仰卧状,因俯卧对哺乳动物并非不舒服的姿势。

2
、踏步走

目的 :
通过辅助宝宝双腿活动,
训练其肢体灵活性,为日后大动作发育打好基础,
并能促进
其认知、感知发育及神经肌肉协调。

环境:室内温度要适宜,床。

方法:之一,仰卧:将宝宝的包裹打开,宝宝腿呈自然弯曲状,妈妈两手掌紧贴于宝宝两脚
掌上,以其 中一手向前推,另一手放松,双腿交替进行,并反复说“蹬蹬腿,一二一;蹬蹬
腿,一二一”
。 宝宝两条腿像是在原地踏步走。之二,直立:妈妈在宝宝俯卧状态时,用双
手握紧其肩部,
拇指 在宝宝背后,手掌在宝宝胸前,慢慢将宝宝扶起呈站立状,宝宝双脚自
然为交替呈踏步走样,妈妈带宝宝 向前用力便可使宝宝“行走”
,同时也喊口令“走走走,
一二一。


注意:从出生后十几天开始,可持续到会走。室温要适宜,扶宝宝直立踏步时,妈妈手指要
分开,尽量 多接触宝宝躯干,以保持稳固,防滑落及扭曲。

(三)操作

发育标志

1
、刚出生的婴儿手有反射性握持功能,双手经常呈握拳状,拇指内收。

2

2
个月的婴儿经常抬起自己的手细看或送入口中吸吮,双手握拳时常松开。

3

3
个月的婴儿双手握拳有时松开,拇指有时不呈内收状,可握较大的球状 物,想伸手抓
东西。

特别提示

0-3
个月的婴儿手由刚 出生时的紧握拇指内收状态逐渐向松开双拳主动抓握过渡。家长应创
造条件为孩子手的活动提供机会,< br>一定不要给孩子戴手套或穿过手长袖衣服,
否则会剥夺宝
宝手的感知机会,不利于大脑发 育。吃手也是锻炼孩子准确将手送入口中的动作,
6
个月前
不必过分禁止。手指甲从出 生后就应经常剪,以免抓破脸;即使偶尔抓伤,也是表浅伤,不
会留疤。

教养方案

1
、大拇哥、二拇弟

目的:
通过按摩 宝宝的小手,
促使其由紧张握持状态向自然放松状态过渡,
为精细动作发展
打好基础。

环境:室内

材料:
妈妈将宝宝握拳状的小手轻轻掰开,
并轻轻按揉手掌及每一个手指,
口中同时说:
“大
拇哥,二拇弟,老三、老四、老五都 是好朋友。


注意:
从宝宝出生至
4
个月进行。新生儿大 拇指为内收屈曲状,不利于手的抓握动作,
按揉
时应尽量使其伸展开。

2
、试打、试抓

目的:通过让宝宝试打、试抓玩具,促进其手眼协调及手指功能的发育。

环境:室内或适宜气温下

的室外

材料:红球、吊环、拨浪鼓等。

方法:将玩具置于宝宝面前手可及处。晃动并使其发 出声响,宝宝此时会高兴地手舞足蹈。
妈妈可拿宝宝的手去打、抓玩具,并鼓励宝宝自己动手打、抓玩具 。

注意:从宝宝
3-6
个月时进行。以培养宝宝的参与意识为主,初试不易 成功,但不要急于求
成。

(四)生活、交往

发育标志

1
、此时的婴儿出尿湿、饥饿、不适等原因哭闹外,有渴望陪伴、关注性啼哭。

2
、如果及时训练,可养成排便反射,即“识把”


3
、 看到妈妈或照看别人,或听到他们的声音,有高兴的表现,并停止哭闹,等待照料。

4
、有社会性微笑。
2
个月时逗引可微笑,
3
个月左右能笑出声。

特别提示

0-3
个月的婴儿是有情感的,渴望交流,需要各种感官刺激。这 些训练可寓于日常生活中,
既能培养其生活能力,又能促进其智力及心理发育。

教养方案

1
、母子皮肤接触

目的:通过母子皮肤接触,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及婴儿的触觉发育。

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床铺。

方法:宝宝只穿尿裤,妈妈上身裸露,拥宝宝入怀中,也可将宝宝伏在妈妈身上。

注 意:从宝宝出生开始,每天
1-2
次,每次
10-30
分钟,直至
2
岁左右均可进行。温度太低
时,课盖上被子进行。平时哺乳,妈妈也应将手抚摸宝宝的脸、背、 四肢等,并让宝宝的手
抚摸妈妈的乳房。

2
、日光浴

目 的:通过晒太阳,促进宝宝体内维生素
D
的转化,促进钙的吸收,防止缺钙。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下午脸红-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5: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723.html

0-1岁婴儿心智发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