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简笔画入门肝功能指标解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7 13:44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干旌)
肝功能指标解读

1
,谷丙转氨酶(
ALT




谷丙转氨酶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参考值为男
5-40 U/L


5-35 U/L

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
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 br>氨酶就从细胞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
细胞损害程度。但谷 丙转氨酶(
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
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 、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
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
60
个单位 ,转氨酶值高于
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
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 (
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
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
ALT
)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
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2
,谷草转氨酶(
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
8-40
U/L
,当谷丙转氨酶
(ALT)
明显升高,谷草
(AST)
/谷丙
(ALT)
比值
>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
A ST
)在肝细胞与心肌细胞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
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 br>AST
)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
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3
,碱性磷酸酶(
ALP




正常参与值为成人
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
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
肝癌、胆 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

ALP

,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
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
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
核、肝硬变、白血病、甲 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亦可升高,
应加以鉴别。

4
,谷氨酰转移酶(
GGT




健康人血清中
GGT
水平甚低(男

11-50 U/L
,女

7-32 U/L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
坏死损害方 面不及谷丙转氨酶

ALT


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排泄
不畅(肝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 硬化:急性肝炎时,
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
活性正常 ,

GGT
持续升高,
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
急、
慢性 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GGT
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
300

1000U/L


ALT

AST
仅轻
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
GGT
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
脂肪 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
,总蛋白(
TP

、白蛋白(< br>A

、球蛋白(
G








TP
(总蛋白)参考值:成人坐立位:
64-83 g/L
;成人卧位:
60-78 g/L




ALB
(白蛋白)参考值:
35-52g/L




GLB
(球蛋白)参考值:
22-38 g/L




ALB/GLB
(白球比)参考值:
1.3-2.
5。



临床意义: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
A/G
比例倒置。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
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 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
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 说明免疫力不足。

6
,总胆固醇(
Ch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值是:



成人胆固醇
2.86

5.98
毫摩/升(
110

230
毫克/分升)



儿童胆固醇
3.12

5.20 mmol

L

120

200mg

dl





肝脏是合成和贮存胆固醇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
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
D
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其 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的指标。国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5.2mmol/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
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
,以及摄 入维生素
A
、维生素
D
、口服避孕
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
感染、营养 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
以及摄入对氨基水酸、卡那霉素、肝素、
维生素
C
等药物。

7
,血氨



正常人体游离血氨含量 极低(血氨正常值
20

60
μ
mol/L

。< br>


临床意义:血氨值偏高可能影响肝病患者肝昏迷的发生。其根据主要是:
①本病发作时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浓度明显升高;②给某些肝硬变或慢性肝
病患者大量高蛋白 饮食或含铵药物,可诱发本病;限制蛋白质摄入和采取降血
氨治疗后,病情有好转,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 醒。③给动物喂食大剂量铵盐可
使门静脉血氨浓度升高,当超过肝脏处理氨的能力时,体循环血氨升高, 动物
出现神经症状及昏迷。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目 前认为主要是造成脑能量代障碍,以及
直接干扰神经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而造成。但是氨中毒不是肝性脑病 的唯一发病
机制。因为部分患者血氨并不增高,另一些血氨增高的肝病患者并不出现肝性
脑病, 昏迷程度也不与血氨升高呈平行关系,降低血氨措施并不对每个病例都
有效。

8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和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值
75%

100%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
12-14
秒。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 意义:凝血因子大部分均在肝细胞合成。在肝脏功能正常时,凝血因
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在正常围。当肝脏 实质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
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机体可表现有出血倾向。



急性肝炎患者的
PTA
降低并不明显,与正常值相比无明显差异 。而
PTA

降最为明显的则是病情急剧、肝脏实质细胞严重广泛坏死的重症肝炎患者 ,其
次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
国外学者已公认,
PTA
小于
40 %
为肝细胞坏死的肯
定界限。
PTA
降低显著是重症肝炎发展至晚期的标志和 预后不良的征兆。因此,
临床应重视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动态变化,用以作为判断肝炎患者病情< br>轻重及预后的一十分敏感的指标。

9
,甘胆酸(
CG




正常人血清甘 胆酸含量:
1.3
±
0.8mg/L
,围
0.4~2.98mg/L
,肝炎诊断低限值

<3.18mg/L




临床意义:




1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 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
CG
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
)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
显著升高。




3
)肝硬化、梗阻性 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
CG
水平高于正常人。

10
,前白蛋白(
PA






正常值:
25-38ug/dl


由肝细胞合成,在 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
仅约
12
小时。因此,测定其在 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
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病越 重,值越低。



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前白蛋 白(
PA
)在急性
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

.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 认为有
30
%白蛋白正常的肝病
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 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
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

.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 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
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

.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 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
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 br>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11
,铁蛋白(
SF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 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
值男性约
80

130ug/L( 80-130ng/ml)
女性约
35

55ug/L(35-55ng/m l)


临床意义: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 br>癌时升高,国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
90
%,可能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



这里只是一些较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各项目指标只可以作为参考值。
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去做肝功能检查时,不一定所有肝功能检查项目都做,
只要根据病情做一些必要的 检查就可以了。

12
,总胆汁酸(
TBA


血 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胆汁淤积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肝外胆道阻塞和肝胆
汁淤积均可引起胆汁酸明显增 高。临床上有些患者往往根据胆汁酸这个名称,
就自然联想到黄疸,认为它是反映黄疸的指标,其实它与 黄疸和血清胆红素是
两个概念。胆红素和胆汁酸在体有不同的代系统,单纯胆汁淤积时,血清胆汁
酸含量增高而胆红素含量正常,没有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胆汁酸含量
正常而胆红素含量增高, 可有黄疸,而胆汁淤积性黄疸时,两者含量均增高并
有黄疸出现。

一般来说,胆汁酸 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
(1)
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明显升高
;
慢性肝
炎 ,如慢活肝、慢迁肝等轻度升高
;
肝硬变、脂肪肝、肝癌等也可能升高。
(2)

道疾病:急慢性胆道阻塞升高。

13
,岩藻糖苷酶(
AFU


临床意义:
临床资 料表明,
PHC
(原发性肝癌)
患者血清
AFU
活性不仅明显升高,
而且也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皮细胞瘤、
肝硬化、
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

PHC
诊断的阳性率为
64%
84 %


PHC
患者血清
AFU
活性不 仅明显升高,而且也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听诊器能听到胎心吗-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3: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620.html

肝功能指标解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