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岁算儿童-
儿童多动综合征
概述
1.
概念: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亦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DHD
)是一
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临床特点是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儿,表现
出与 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
易冲动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
2.
发病情况:国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
5~10%
。国内报告的 学龄儿童患病率为
1.3~13.4%
。男孩远较女孩多,约
4~9
∶
1
。好发年龄
6~14
岁。
3.
范围:中医古代文献中 无本病的专门论述,根据临床表现,属于
“
躁动
”
、
“
失< br>聪
”
、
“
健忘
”
等范畴。
《寿世 保元·健忘》
:
“
陡然而忘其事也,尽心力思量不来,为事有始无终,
言谈不 知首尾。
”
中医病因病机
一、
病因:
1.
先天禀赋不足
如父母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 母亲孕期多病,致使子女素体虚
弱,脾肾不足。
(
临床上多动症儿童多伴有反复感冒、 哮喘、厌食、遗尿等
)
2.
后天失调
过食生冷饮料损伤脾胃。
3.
产伤或外伤
致患儿气血瘀滞,经脉流行不畅,心肝失养。
4.
他病所伤,
热病 余热未清,煎津炼液成痰,痰热内扰,也可致神躁智变发生本
病。
二、病机
阴阳失调,心肝脾肾功能失常
。
1.
阴阳失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
阴静阳躁
”
,
“
阴 在内,阳之守也;阳
在外,阴之使也
”
。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阴阳互根,守使相依 。两者充盛和
谐,则机体协调无病。若阴阳失调,则可出现动静变化失制。小儿为纯阳之体,
稚 阴未长,
生机蓬勃,
对阴津物质所需甚多,
若先天不足则更易出现阴虚阳亢的
病理变化,出现阴静不足,阳动有余的证候。
2.
心肝脾肾功能失常
心主血,藏神,为智意之源,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活动皆归
1
于心。
若心失所养或痰热扰心可致心神不宁,
多动不安。肝为刚脏而性动,
主筋
藏魂,其志 怒,其气急,体阴而用阳,小儿肝常有余,若久病耗损致肝体之阴不
足,肝阳偏亢,则注意力不集中,性 情执拗、冲动易怒。脾属土为至阴之脏,在
志为思。小儿脾常不足,脾失濡养,则失静谧,而兴趣多变, 言语冒失、心思不
定、
多动。
脾虚肝旺,
则冲动易怒。
“
肾 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
肾主骨生髓,
髓通于脑。若先天不足或病后出现肾阴亏损,
髓生不足,则致动作笨拙不灵、
健
忘、遗尿等症 。肾虚则水不涵木,出现肝阳亢盛诸证。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轻微脑损伤
主要与脑外伤、难产、早产、颅内出血、窒息和某些传染病、
中毒等有关。
2.
遗传因素
近年的调查研究,
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动历史者较多 ,
多动症儿童的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高于对照组
3
倍。单卵双生子的多动症儿童发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同胞兄弟儿童发病率也约为半同胞兄弟的
5
倍多。
3.
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污染、
临床上不显症状的轻度铅中 毒亦可为病因之一,
食物添加剂会引起儿童多动,
教养不当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
,亦可能是病因之一。
4.
儿茶酚胺的代谢研究
动物实验以及对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示多动症儿
童主要是脑内儿茶酚胺通路异常。
尿、< br>血清和脑脊液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浓度
测定支持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降低的假说,
验 证了多动症的低多巴胺状态的假
说。
5.
病理机制研究
用
PET
检查发现多动症患儿脑血流灌注减少,葡萄糖代
谢低下,
特 别是前额部。
而前额和皮层运动区的功能与维持注意、
控制冲动、
调
节攻击和 运动活动有关。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br>注意力不集中:
为本病主要特点,
表现注意不集中,
不持久,
容易分散 。
听课不专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玩积木或其它游戏时,往往也显得不专心,
做什么事情都 是有头无尾,不能善始善终。
2.
活动过度: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是本病最惹人注 目的症状。从幼儿起
已有所表现,整日动个不停,乱爬、乱跳、不能静坐片刻;上学后表现在课堂上
2
或作业时静不下心来,
在坐位上不停扭动,
或上课时做小动作,< br>咬指甲、
刻课桌,
切橡皮,
或东张西望,
影响课堂秩序;
下课 后便东奔西跑,
手足不停或乱冲乱撞。
3.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本病患儿 缺乏克制能力,对愉快或不愉快的刺激
常出现过度兴奋或异常愤怒的反应,
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 或破坏东西。
他们要什
么,非得立刻满足不可。情绪不稳,好发脾气,常干扰他人活动,甚至无 故地叫
喊或哄闹,没有耐心,做什么事情都急匆匆。
4.
学习困难:是多动 症的后果。由于上课听不进,作业做不完,写字乱涂
画,
计算常出错,
致学习愈来愈困 难,
结果成绩不稳定,
经常不及格或逐年下降。
但儿童的智能并不落后。
5.
常见并发症
多动症儿童约
30~60%
伴有对抗障碍 ,
20~30%
伴有品行障
碍,
20~30%
伴有焦虑障碍。
二、
体征
“
软神经征
”
多动症儿童一般无特殊阳性体征,仅有一些轻微的异常体征
称为
“
软性
”
神经征,
多达
20~30
种,
常用的为翻手试验
(双手并拢 在原位反复翻
动双手,动作笨拙为阳性)
,指鼻试验(用手指鼻,睁眼和闭眼各
5次,
3
次错
误为阳性)和点指试验(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
。这些体 征不能作为诊断标
准,仅能作为参考指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主要根据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
Ⅳ)
表
ADHD
的诊断标准(
DSM-
Ⅳ,
1994
)
A.(1)
或
(2)
(
1
)注意分散:以下症状≥
6
条,
持续
6
个月以
上且达到与发育阶段不相适
应和不一 致的程度;
a)
常常不注意细节问题或经常在作业、
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 一些粗心大意的
错误;
b)
在完成任务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c)
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3
d)
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
理解所致);
e)
常难以组织工作和游戏;
f)
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
业);
< br>g)
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铅笔、书本或
工具);< br>
h)
常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i)
日常活动中容易忘事;
(2)
多动
/
冲动: 以下症状≥
6
条
持续
6
个月以上
且达到发育阶段不相适应和
不一致的程度:
a)
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b)
在课堂上或其他要求保持坐位的环境中常离开座位;
c)
常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
d)
常难以安静的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e)
经常忙个不停象是被迫地活动过分;
f)
经常话多;
g)
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h)
经常难以按顺序排队等待;
i)
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B
.
7
岁前就有一些造成损害的多动
/
冲动或注意力障碍症状。
C
.一些症状造成的损害出现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中(如在学校、工作单位
或家里)。< br>
D
.必须有明确的社会功能、学习功能或职业功能损害的临床证据。
E
.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多动。
二、分型:按症状分布特点将其分为
3
个亚型:①注意缺陷症状和多动
-
冲动症状均≥
6
项者为 混合型;②仅注意缺陷症状≥
6
项者为注意缺陷为主型;
③仅多动
-
冲动症状≥
6
项者为多动为主型。
三、严重程度分类:
4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多少岁算儿童-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3: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574.html
-
上一篇: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案例
下一篇:几种公认的催情中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