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肛瘘临床诊治指南
(
2006
版)
中华中医药 学会肛肠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大肠 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在参考《肛瘘的诊断标准(
2002
年,试行草案)
》等基础上, 结
合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制订《肛瘘临床诊治指南》
,供中国临床医师参照试行。< br>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
病理性管道 ,
常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
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中医称为“肛漏”。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邓革强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
.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 硬
结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可大体评估肛门括约功能。
3.
辅助检查:
(
1
)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
2
)肛门直肠镜检查:与双氧水或亚甲蓝(浓度)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
3
)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 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
4
)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
5
)
CT
或磁共振成像:用于复杂性肛瘘的 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4.
肛瘘的分类:
(
1
)国内分类:
A
.低位肛瘘
低位单纯性肛瘘:
内口在肛隐窝,
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
与皮肤相
通。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B
.高位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
有两个以上外口,
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 支管空腔,
其主管通过
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
2
)
Parks
分类:
肛瘘的分类取决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分为:
括约肌间型、
经括约肌型 、括约肌
上方型、括约肌外型。当瘘管穿越外括约肌的
30-50%
以上(高位括约肌 间、括约肌上方、
括约肌外方)
,女性前侧瘘管,多个瘘管,复发性瘘管,或伴有肛门失禁,治 疗后可能引起
肛门失禁的肛瘘均认为复杂性肛瘘。
二、鉴别诊断
肛瘘需与结核性肛瘘、炎症性肠病肛 瘘、
化脓性汗腺炎、
肛周皮下囊肿感染、
会阴部尿
道瘘、
骶尾部囊肿 或畸胎瘤合并感染脓肿、藏毛窦感染、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巴氏腺囊肿
感染等鉴别。
另外,
不常见的结核或放线菌等感染亦可表现为特异性肛瘘,
临床详细的病史
和相关检 查有助于正确诊断。
「辨证」
1
.湿毒内蕴
肛周 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红肿灼热,渴不欲饮,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2
.正虚邪恋
肛周间断流脓水,脓水稀薄,外口皮色暗淡,瘘口时溃时愈,肛门隐隐疼痛,可伴 有神
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
3
.火毒蕴结
肛门周围突然肿痛,
持续加剧,
伴恶寒、
发热,
便秘、
小便短赤。
肛周红肿,
触痛明显,
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去除病灶、通畅引流,
尽可能 减少肛管括约
肌损伤,
保护肛门功能。
由于肛瘘的复杂性和一些特殊的病理背景,肛瘘术后有一定的复发
率。鉴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特殊病理和生理环境及肛门功能的重要性,
“带瘘生存”
,
亦可
作为一个原则加以选择,
不应为盲目追求手 术根治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中药治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3: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565.html
-
上一篇:肛瘘的中医治疗(一)
下一篇:肛瘘手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