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精品文档
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一、名词解释
1
.情绪、情绪性
情绪一般被定义为是一个人对于客观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主观体验。
情绪性:情绪体验的性质。
2
.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久、相对比较微弱、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
激情 是爆发式的、强烈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怒发冲冠等
都是个体的激情状态 的表现。
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道德感:这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论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 br>美感:是人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向往、追求、创造、欣赏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
所产生的 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兴趣等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4
.情商、习得性无力感
情商:人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E Q
)
,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
通、挫折承受能力。
< br>“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1]
)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5
.焦虑、抑郁、自卑
焦虑:是预期到未来某种可怕的情境将会发生,又感 到自己无法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预防
和解决而体验的消极情绪。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 的负性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消沉、不愉快等,并伴
随思维抑制、兴趣缺乏、对人淡漠、 行为被动等反应。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
二、选择题
1
.身段表情可以分成(
B
)
。
(
A
)语言和动作(
B
)手势和身 体的姿势(
C
)行走和比划(
D
)身体姿势和四肢动作
2
.
“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
A
)的观点。
(
A
)情绪的外周理论
(
B
)情绪的丘脑理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C
)情绪的认知理论
(
D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解析: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
.
“因为我们哭,
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
3
.情绪的丘脑理论是(
A
)提出的。
(
A
)坎农
(
B
)沙赫特
(
C
)辛格
(
D
)兰格
4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
(
A
)詹姆斯和坎农
(
B
)沙赫特和辛格
(
C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
D
)阿诺德和拉扎鲁斯
5
.原始的基本情绪是(
B
)
(
A
)喜、怒、哀、乐
(
B
)喜、怒、哀、惧
(
C
)心境、激情、应激 、情操(
D
)情调、心境、激情、应激
(多)
6
.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D
)
。
(
A
)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
B
)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他的一种内心体验
(
C
)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
D
)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
(多)
7.
以下关于应激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br>。
(
A
)指的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
B
)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
C
)应激状态可通过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性的防御。
(
D
)应激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三、分析题
1
.知之深、爱之切
人们常说:
< br>知之深,则爱之切;爱之切,则知之深。
这句话很有道理。
在心理学理论中,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
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
人只有在认 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了解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从而产生情感;情感体验
又随着认识的加强而增强。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如,不识字的人对学习与书籍都不感兴趣,而学生对学习和书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对一些小说则爱不释手。
2
.
“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
答: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
.
“因为我们哭,所
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
精品文档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武修郎-3个月宝宝吐奶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07: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2187.html
-
上一篇: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
下一篇:感悟幼儿教师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