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羊脑的做法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7 03:53

凯歌瑞-清宫图2012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颜义泉)
针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主讲人:

参加时间:

参加人员:


穴位注射是基于祖国医学经络理论
,
选用中西药物注射入有关俞穴以治疗疾
病的一种方法。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内注射给药途径
,
穴位注射是通过中医
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
,
发挥的是针、穴和药的协同作用。一方面通过针刺经穴
的机械性刺激
,
以及所注射药物对经穴局部刺激
,
激发经络系统产生平衡阴阳、
扶正祛邪、疏通气血等作用
;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局部给药方式
,
药物进入人
体后
,
经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等一系列过程
,
作用于病原体乃至药物直达
病所
,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药物对靶器官的作用。 穴位注射后由于药物的物理刺
激使针刺效应延长
,
即药物的吸收过程
,
就是刺激穴位的过程
,
虽然剂量小
,

通过穴位注射后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
,
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

1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地位确定

病毒性肝炎多由于病毒侵入体内
,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病毒持续制
,
并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
从而引起肝纤维
化乃至肝硬化。中医认为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
,
湿热疫毒入侵和正气不足
是主要病因
,
肝血瘀阻是其主要病理基础。刺激与肝病相关的穴位
,
可激发人
体内在潜力
,
起到调整神经体液、血液循环、消化等系统功能
,
尤其可以调节
免疫
,
从而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

有研究用肝炎灵
3
种给药途径
(
足三里注射、肌内注射、内关注射
)
防治四
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炎的疗效。足三里注射肝炎灵后
,
肝脏病理损害较轻
,
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提示足三里穴注射肝炎灵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肌内和内关注射给药。

2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穴位选择

据中医传统观点
,
穴位不同
,
主治各异
;
药物穴位注射
,
穴位功效具有相
对特异性
,
取穴适当
,
效果显著。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穴位为足
三里、肝俞、太冲、三阴交等。

2. 1
单个穴位注射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
,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足
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
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
取其穴主治脾胃疾患及
气血、血脉等病证
,
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祖国医学认为
,
胃经为多血多气之经
,
而合穴又是其经气最后汇合而深入之穴
,
同时合穴在五行上属土
,
补土可抑木、
疏肝
,
足三里调理脾胃
,
补益气血
,
清泄阳明湿热
,
通经活络固阳强壮、扶正
祛邪
,
是全身强壮之要穴。几乎在所有抗乙型肝炎病毒
( hepatitisBvirus,
HBV)
穴位疗法的文献报道中均用到足三里。研究证明
,
足三里穴可以引起多系
统的反应
,
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及血液生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
针刺足三里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

肝病针灸取穴多用肝俞
,
肝俞为肝的背俞穴
,
既可泻肝胆之火
,
又能养肝肾
之阴。另外
,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
,
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太冲
为肝经原穴
,
属足厥阴肝经
,
有扶正祛邪、理气平肝、活血通络之功。脾俞有健
脾和胃之效
,
肝病久必伤脾
,
仲景云
:
“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均
可辨证选用。

2. 2
多个穴位注射

肝俞为肝经俞穴
,
期门为肝之募穴
,
二者合用疏理
肝气
,
与足三里
(
足阳明胃经之主穴
)
、三阴交
(
足太阴脾经主穴
)
综合起来可起
到健运脾胃 、疏肝利胆、活血化瘀的作用。

3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选择

药物穴位注射是一种结合药物、针灸和经络作用的综合疗法。穴位注射的
药物选择
,
用单纯中药者有之
,
用单纯西药者亦有之。药物的选择不同
,
其疗
效有所不同。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药物为复方丹参液、川芎嗪 、干扰素、胸腺
肽、猪苓多糖、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其中复方丹参液和川芎嗪的作用是活血化
瘀 、养血安神
;
干扰素的作用是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抗肝纤维化
;
胸腺肽、 猪
苓多糖的作用是调节免疫
;
促肝细胞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4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HBV
抗原所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是肝脏细胞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

HBV
感染的程度和结局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
其免疫病理变化主要通过
T

胞调节机体。

4. 1

HBV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从 临
床症状、肝功能及
HBeAg
血清转换率及
HBVDNA
阴转率< br>,
均较口服复方益肝灵的
对照组明显改善
,
显示穴位注射黄芪与丹参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具有较好
的护肝和抗病毒疗效。

有用自制乙肝转阴合剂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予乙肝转
阴合剂
, < br>联合足三里、肝俞、肾俞等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用重组人干
扰素
(
赛若 金
)
隔日皮下注射
,
在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
,
优于对照 组。而两组病
例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和复常率、
HBVDNA

HB eAg
的阴转率比较
,

异无统计学意义
,
提示乙肝转 阴合剂联合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重组
人干扰素有相当的抗病毒疗效。而直接的重组人干扰素足 三里等穴位注射对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减少干扰素用量
,
减轻不良反应及其持续时间
,
病毒的
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皮下注射干扰素的患者。

4. 2
调节免疫抗肝细胞损伤

有研究用胸腺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观察对外周血
T
淋巴
细胞亚群的影响。胸腺肽可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紊乱的免疫 功能
,
在胸腺肽药理
基础上
,
注射刺激足三里穴位
,
在治疗组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4+/CD8+< br>比
值均明显升高
,
表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胸腺肽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
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凯歌瑞-清宫图2012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03: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1787.html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