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各种眩晕症的区别
眩晕症
-
一个患者的收集资料
颈椎引起的眩晕一般是头部快速运动引起,
没有固定方向的,
比如无论不头向左还是右 ,
都
会眩晕。
而耳石症之所以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眩晕,是因为只有特定方 向转动才会诱发此病,
比如你向左翻身会眩晕加重,
向右就不会!
耳石
症的眩 晕往往是突发剧烈的,
天旋地转,
持续时
间少于
1
分钟
< br>耳石症是五官科范畴的疾病,
极其容易漏诊从而
被收到别的科室。
没有特效药,
药物只能改善眩
晕不治本,手法复位有奇效。
耳石症可为数小时 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
年,
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
眩晕的成为变化
较 大,
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
间歇
期可无任何不适,
或有头晕、< br>眩晕发作后可有较
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可不象耳石症引发的眩晕。
由
于目前许多神经内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
极容
易被当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颈椎病”
。
耳石症所引发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
往往少于一
手到病除,请注意哦,如果你是这样的眩晕
,
请找专业的大夫为你手法复位 ,
这样省钱、
方便、
见效快,不要病急乱投医,多受痛苦
!
当然,也
可以找我!
颈椎病是一个易复发的常见病,要想控制其复
发,< br>首先要找到致病原因,
这个致病原因在每个
病人身上都是个体化的,
对病因的有 效处理是抑
制复发的关键。
其次要分析这个病人为什么得颈
椎病,平时的工作习惯和生 活习惯需要进行修
正。
第三是要进行颈椎活动度的训练,
训练时要
注意采取轴 向的方向进行训练,
切不可环型旋
转
。
第四是要进行持续的颈部周围肌肉的力 量训
练,
只要颈部周围的肌肉力量强壮了,
对颈椎就
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 用,颈椎的稳定性增
强,神经、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和压迫的机会
就会明显减少。
美尼尔氏综合症按神经解剖部位可分为两大类,
自内耳迷路到前庭神经核前(不包括 前庭神经
核)
病变所致的周围性眩晕,
和由前庭神经核到
前庭的皮 质代表区间病变所致的中枢性眩晕,
以
下即按周围性和中枢性对眩晕进行分类,
并重点
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患
一、周围性眩晕
:
眩晕重,
呈发作性,
起病 急,
持续时间短
(数
分钟至数天)
。患者自觉周围物体围绕自己旋转
(天旋地转)
,身体上、下、左、右摇晃,为稳
定自己不致摔倒常牢牢抓住周围的物体;
行走时
身体偏向一侧,
有时突然歪倒。
眼球呈水平性或
水平兼旋转性震颤,
其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
倾
倒方向、
指向偏移方向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意
识清楚,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血
压下降,
耳鸣耳聋。
常 见的几种美尼尔氏综合症
有:
1.
耳部炎症引起的眩晕
:
多为急性或慢性
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
)迷路周围炎症
:
为骨迷路周围的小房
有炎症刺激了 膜迷路,
发生轻度眩晕,
眼球震颤,
乳突部疼痛,
也可能有呕吐和缓侧面肌力 弱,
前
庭功能正常。
(
2
)局限性迷路炎
:
多起于慢性化脓性中
耳炎及乳突炎,
最常见的是胆脂瘤侵蚀水平半规
管的骨壁,引起阵发性眩晕,旋转时加剧,眼球
震颤、恶心、呕吐、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前
庭功能正常。
(
3
)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
:
多见于急性化
脓性中耳炎和 乳突炎。
由于细菌经前庭窗、
蜗窗
侵入迷路,常引起较重的眩晕,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慢相方向与肢体倾斜方向一致,均向患侧,
伴恶心、呕吐,不完全性神经耳聋,前庭功能减退。
当迷路外的感染控制后,
前庭刺激症状也逐
渐消失,听力亦可逐渐恢复。
(
4
)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
多见于 溶血性
链球菌或第Ⅲ性肺炎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中
耳炎,
也可以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 炎和局限性迷
路炎急性发作之后发生。
化脓菌侵入迷路,
膜迷
路很快化脓并被 破坏,
骨迷路内充满脓液。
临床
表现为早期发生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和平衡失调等症状,
病变早期眼球震颤快相
指向患侧(快相)
,在
3- 14
天的强烈的前庭刺激
症状后,膜迷路已完全破坏,眼震则向健侧(慢
相向患侧)< br>,
并向患侧倾倒。
此时前庭功能丧失,
患耳全聋,
眩晕终止。
骨迷路内的脓液可经内耳
道或穿破骨壁而侵入颅内,
发生颅内化脓性感染
等严重的并发症。
2.
美尼尔氏病
: < br>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
常
突然发生,
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
头部
活动及睁眼时加剧,
多伴有倾倒,
因剧烈旋转感、
运动感而惊恐万状。伴 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
和眼球震颤,
随耳聋的加重而眩晕减轻,
完全耳
聋时 眩晕停止。发作过后疲乏,嗜睡,持续数天
发作停止,
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
多 次发
作后听力减退。至完全耳聋时,迷路功能消失,
眩晕发作即可终止。
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
水肿。
关于此病的病因学说较多 ,
如末梢血液循
环障碍学说、
代谢障碍学说、
病灶及病毒学说和
植物 性神经功能紊乱学说等等。
总之,
目前公认
的关于美尼埃氏病的发生经过是:因膜迷路 积
水、水肿,耳蜗管、椭圆囊和球囊均显著膨胀,
而膜性半规管并不膨胀。由于耳蜗管内积水膨
胀,
使蜗管的前庭膜突向前庭阶,
外淋巴间隙被
阻塞,
同时,
又因椭圆囊和球囊膨胀突入壶腹和
半规管,
所以内淋巴压力猛烈增加,
超过限量时,
即突然发生眩晕、
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早期耳蜗
管膨胀时,
Cort i
氏器因所受压力不等,使听力
时好时坏,至
Corti
氏器因长期受压而变质时,
听力可消失。
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20-40
岁,
老年少见,小孩及
20
岁以下者罕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
率差别甚大,约占眩晕病人的9.7%-30%
。将美
尼尔氏综合症的各项症候归纳为如下四类:
(
1
)
眩晕
眩晕发作可突然出现而无前驱症
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严重程度常不一致。
发作开始时眩晕即达最重程度。
由于剧烈的周围
物体旋转感和自身运动感而使患者极为惊恐 ,
常
用力抓住床缘或其他物体死死不放。
睁眼及动头
时都使眩晕加重。
眩晕使自觉物体旋转的方向可
不一样。剧烈眩晕发作之后,仍有头晕、轻度旋
转感,多为身体 或周围物体不稳、晃动的感觉。
并觉全身疲乏、思睡。此种情况常持续数天,逐
渐减轻而自行缓 解。发作间期长短不定,数日、
数约乃至数年发作一次。
发作间期作前庭功能试
验多显 示有轻度障碍,
如变温试验时患者前庭功
能减弱。
(
2
)眼球震颤
由于膜迷路半规管受累,在
眩晕发作时,
可出现短暂的水平性眼震,
有时呈
轻度水平和旋转混合性眼震。
久病者眼震可 不明
显,甚至消失。若两侧内耳病变程度相等,或病
变进展缓慢,眼球震颤可根本不出现。
(
3
)
耳鸣和耳聋
美尼埃时并每次 发作前多
先有耳鸣、耳聋,有时可先存在数月之久。因病
变多为一侧,故耳蜗症状也多发生于一 侧耳朵。
约占
1/10
的患者为双侧耳鸣及耳聋。眩晕发作
前有时耳鸣格外加 重,多为持续性高音调耳鸣,
以“呼呼声”为背景,混有尖锐的尖叫声或机器
声。发作期耳鸣尤 为突出。
耳聋于耳鸣同时发生,
位神经性耳聋,
有的
在美尼埃氏病发生之前即有耳聋出现(约占
50%
)
,而每次眩晕发作都使听 力进一步减退,
因而呈阶梯式逐步加重。
病程初期低音听力损害
比高音明显,以后,随 病变进展,各种音频的损
失几乎相等。
比较纯音听力损失更为明显的是语
言辨别能力的 减退,这是音频变质和复听引起
的。在发作间期检查可发现单侧神经性耳聋,
Rinne
氏试验阴性,骨导偏向患侧。
此外,
由于内耳压力增高,< br>患者可有耳内闷
胀或压迫感,有时伴有同侧耳痛或头痛。
(
4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
恶心、呕吐。患者可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出冷汗,甚至有腹部不适或腹泻。
如果前庭的病理性兴奋由前 庭核扩展到网
状结构上性激活系统时,
则可出现突然的意识障
碍。
美尼尔综合征与美尼尔氏病表现相似,
病程
演变规律不同,多为持续性,发 作时间长,与原
发病相消长,
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和局灶体征。
常
为前庭炎症、 外伤、出血、脑膜炎、小脑脑桥角
肿瘤的继发症状。
3.
位置性眩晕
:
眩晕与头部位置及运动有
密切关系。
前庭周围性病变 和中枢性病变都可引
起位置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病变主要见于 内耳的耳石病变,
或由于外伤、感染、血管闭塞,使前庭器官发生
萎缩。
临床表现为在 某种特殊的头位,
通常是患
耳处在最低点时,
经数秒的潜伏期发生中等程度
的 眩晕、恶心,极少有呕吐。眼球震颤也需要数
秒钟
(约
5
秒)
的潜伏 期才出现,
主要是旋转性,
或水平性及旋转性。
眩晕和眼震只持续很短的数
秒 时间。
在重复诱发位置时,
眼震反应及眩晕程
度都迅速减弱,有人称此为“疲劳现象”
。
前庭中枢性病变主要见于后颅窝病变
(如肿
瘤、蛛网膜炎影响脑脊液循环)
,或椎动脉在头
位改变时出现供血不全。
临床表现在很多方向上
头位置变化时 ,都可引起眩晕及眼球震颤的发
生。起病迅速,没有潜伏期,重复试验时没有疲
劳现象。眼球震 颤的形式也不一样。
前庭周围性病变与前庭中枢性病变引起的
两种不同的位置性眩晕,
可作位置性眼球震颤诱
发试验来鉴别。嘱患者坐在床上,头偏向一侧,
使其努力注意检查者的前额部。
检查者用双手抱
住患者的头部,并迅速的将患者身体向 后推倒,
呈仰卧位,头低于床面呈
45
度,并使其头部向
一侧扭转
4 5
度角。如果出现眼球震颤,即维持
头位于该位置
30
秒钟,记录眼球震颤的 方向、
节律、持续时间。以后扶患者做起,恢复坐位,
此时检查者在观察其相反方向的眼球震颤 的突
然出现。
然后将头转向另一侧,
并重复上述试验。
位置性眼球震颤分为两型,
疲劳型和非疲劳
型。疲劳性眼球震颤的产生,其潜伏期约< br>5-10
秒,震颤持续
5-30
秒,而且只有当头部位于一
个特定的位 置时才出现眼震,震颤方向虽然不
定,
但通常其快相指向下侧耳朵。
待震颤消失后,< br>再重复此诱发眼震的位置,反应减弱甚至消失。
非疲劳性眼震,
只须将患者的 头部置于一定的诱
发位置即能引出,
只要位置不动,
眼球震颤可一
直维持。< br>头向任何一侧旋转时均可产生震颤,
其
方向亦随头部的旋转方向不同而变。
眼球 震颤的
快向经常指向下侧耳朵,
重复试验并不产生反应
的减低。目前,多说学者认为, 疲劳性位置性眼
震是前庭周围性病变的特征,
位前庭器官
---
球囊
和椭圆囊损害的结果。
而非疲劳性位置性眼震是
前庭中枢性病变的特征,与后颅窝结构受损有< br>关。
非疲劳性眼球震颤出现究竟是因为中枢结构
的哪一部位损害,
尚不清楚,< br>但位置性眼球震颤
的诱发试验对于位置性眩晕的判定确实具有相
当的价值。
前庭周围性位置性眩晕极为常见,
在眩晕患
者中占
18 %
。有报道,在睁眼作位置试验所查
到的位置性眼球震颤的患者,有
80%
是 属于本
病。女性多于男性,常发生于
50-60
岁的妇女。
眩晕具有周围性、
位置性、
眼震易疲劳性的三个
特点。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能自行缓解。前庭功
能试验可无异常,
有些患者位置性眼震诱发试验
阳性为其唯一的阳性体征。
故有人建议 ,
凡疑为
本病者均应作此项检查以免漏诊。
由于此病预后
良好,< br>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又叫做良性阵发性
位置性眩晕。头部外伤、耳病、老年人、噪音性
损害及应用链霉素等都可以使球囊、
椭圆囊的耳
石变性,变性了的耳石由于地心引力作 用而移
位,于是导致眩晕和眼球震颤的发生。
4.
前庭神经元炎
:
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
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 庭神经、前
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一般认
为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 br>发病年龄为
20-60
岁
(平
均
39
岁)的成人,偶 见于儿童。
大部分患者在起病前先有病毒性呼吸道或
胃肠道感 染史。起病突然,常在睡醒后发病,临
床表现为严重、
持续性眩晕,
伴跌倒,
闭目卧床、
不敢动、不敢睁眼,剧烈呕吐,持续性快速眼球
震颤,
慢相指向患侧,双侧前庭功能试验不正常,
以患侧前庭功能减退明显,
无耳鸣耳聋及神经系
统体征 。通常发作
2-3
天后症状减轻,也可持续
达
6
周左右。
本病极易与美尼埃氏病相混,
两者的鉴别要
点是:
(< br>1
)前庭神经元炎极少有耳蜗症状(耳鸣
和耳聋)
,而此症状是美尼埃的主征之 一。
(
2
)
前庭神经元炎的眩晕持续时间较长,
痊愈后很少
复发,
而复发性眩晕则是美尼埃氏病的特点。
(
3
)
前庭神 经元炎多有病毒感染发烧的前驱症状,
而
美尼埃氏病一般无前驱症状。
5.
躯体疾病时的前庭障碍,包括:
(
1
)
颈性眩晕
:
这是由于颈部不同疾患引< br>起的一组症候群,
名称繁多,
如椎动脉压迫症候
群、椎动脉供血不足、外伤性颈 性头痛、颈椎病
症候群、
颈性偏头痛、
颈后交感神经丛症候群或
叫
B arre-
刘永祥二氏症候群等等。
各个名称都只
是强调了此症候群的的某一个病因或 某一类症
候。
病因,
造成颈性眩晕的病因很多,
有以下几
方面:
①椎动脉在穿行颈椎横突孔过程中受压
多
时颈椎肥大性脊椎炎时 骨刺压迫椎动脉造成,
特
别适当颈部转动或过伸时造成压迫。
骨刺最常见
的部 位是颈
4-5
及颈
5-6
水平,亦即颈椎活动最
大的部位。
有些患者颈椎并无骨刺,
但在颈部转
动时,
椎动脉仍可见到狭窄,
特别是颈< br>1-2
水平,
说明日常的头部活动中由于有颈肋或周围有纤
维带压迫。此外,许 多患者有椎动脉畸形,特别
多见的是位于椎动脉起始段的异常,
因为锁骨下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ca4394-泉州妇科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03: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1766.html
-
上一篇:儿科常用操作规范
下一篇:(完整版)眩晕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