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米字旁的字乳腺疾病一些科普的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6 20:42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2021年1月16日发(作者:史毅)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全网发布:
2011-06-23 20:59
发表者:
山世岩

2874
人已访问

一、乳腺基础知识

1
、乳房的解剖与生理

乳腺是女性特 征性器官。
胚胎发育期起源于外胚层,
为变异的汗腺。
出生后乳腺发育不完善,
随年龄增长和性器官的成熟,
雌激素会随之增多使乳腺逐渐发育。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月经
来潮,卵巢分泌功能的成熟而刺激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而乳房增大,
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女性一生要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
哺乳期、闭 经期、老年期。各期都随内分泌变化而变化,故在外形、生理上都有很大差异,
各期也能发生各种不同的 疾病,诊断和处理也都存在不同。

1.1
、婴幼儿期:
男女乳腺无差异。出 生后
2
周内由于母体激素进入婴儿体内可发生乳头下
肿胀有
1-2
㎝ 大小硬结,甚至可挤出少许分泌物。
1-3
周内可消失。

1.2
、儿童期:
男女也无明显差异。属静止状态。

1.3
、青春期:
是女性一生中乳腺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12-15
岁月经来潮,在卵巢分 泌的雌
激素孕激素刺激下乳腺增大,乳头、乳晕增大和由于黑色素沉着而颜色变深
.
乳 房内腺体、
导管及周围间质增生而形态增大呈半球形。

1.4
、性成熟期:
成年未孕女性,乳腺除受卵巢分泌影响外还受脑垂体、肾上腺的调节作用。
乳腺和子宫内膜一样 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月经后
7-8
天至
18-19
天为增生期,月经前5-7
天至月经来潮,乳腺小叶、导管伸展扩大增生,使乳房略大可有疼痛(胀痛),大部分月经< br>后即可减轻和消失。有的增生比较严重可疼痛较重需适当治疗。

1.5
、妊娠 期:
此期特点是早期(
5-6
周)乳房增大,乳头乳晕增大,色变深,但腺体无分泌功能。
到中期和妊娠末期高度增生的乳腺腺体开始分泌活动,
至分娩后
3-4< br>天有了真正的
分泌功能,乳腺小叶分泌乳汁,导管贮藏乳汁。

1.6
、绝经期:
乳腺处于萎缩过程中,是由于雌激素逐渐缺乏,腺体渐退化萎缩,但外形可
因脂肪沉 积而肥大。

2
、乳房常见疾病及主要临床表现

2.1
、乳腺先天发育畸形

由于乳腺的发育是在胚胎乳线部位发育乳芽,< br>正常情况下多余乳芽逐渐消失,
只有一对乳芽
发育成乳腺。
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 中某种原因作用下,
乳头不能生成
---
乳头缺如。
如果多余
乳头继 续发育不消失而形成多乳头或副乳的异常。
在成人可在妊娠或哺乳期发现腋下、
躯干
两 侧有多余的小乳头,少的
1-2
个,多可达
10
余个。对身体一般无影响。如 果副乳有分泌
乳汁,而乳管发育不良形成乳汁潴留,就可能有癌变,可手术切除。

2.2
、乳腺炎症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上多见。
90%< br>为产后哺乳期,
特别是初产妇。
主要原因是产后机体抵
抗力下降,病原菌通过乳 头侵入,导致乳管堵塞,乳汁排出不畅,潴留合并细菌感染。主要
表现是乳房红、肿、热、痛,也可形成 脓肿,病人可高烧不退。应积极抗炎治疗。脓肿形成
前排乳为主,
脓肿形成后必须排脓。
产妇都应预防乳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发生。
乳腺慢性炎
症主要是乳腺结核。
主要表现 为乳腺包块,常为胸壁结核累及。发病率不高,但需与乳腺癌
鉴别。

2.3
、乳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病

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 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腺体增生,
形成触及边界不清,

有包膜的肿块。
乳腺增 生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胀痛,
乳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
多发生于
30-40
岁 的妇女。可一侧或双侧疼痛,并可向肩背腋窝放射,可因情绪变化、月经周期而改变。经
前重,
月经后减轻或消失,是卵巢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病理改变主要是腺上皮细胞增生、充
血、水肿、
导管扩张,
扩张严重形成大小不等囊肿称囊性增生病。乳腺增生特别是囊性增生
可发生异型增生 及癌变,有称癌前病变,需注意反复定期检查,必要时手术治疗。

2.4
、乳腺肿瘤性疾病


1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纤维瘤、纤维腺瘤、脂肪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均为乳腺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
多在 洗澡时自行发现乳房内有单发或多发圆形包块,活动良好,与皮肤、底部组织不粘连,
皮肤无改变。纤维 瘤多发生年青女性,
20-40
岁。可经辅助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治疗。


2
)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
近 年已成为女性第一杀手。
发病率逐渐上升,
增幅
已达
10
倍,
发病年龄渐年轻化,多发生于
35-55
岁,
70
岁以上发病较低。
国内外各地区发
病率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城市发病率较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



乳内包块:乳腺内出现单个(少数为多 个)无痛性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大
小不一,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不佳。
包块发生 部位可因韧带受浸而形成皮肤凹陷似酒窝
---
酒窝征,
此时还属早期。
如乳 腺癌细胞浸及皮肤使毛囊孔及周围淋巴堵塞水肿,
出现点状
凹陷似桔皮
---
称桔皮征。有此征已不属早期了。



乳头改变
:
乳 头可出现:脱屑、糜烂、瘙痒、回缩、固定等改变,亦可因肿块迅速生长,
乳管收缩使乳头牵向病变侧, 乳头出现抬高,或向一侧偏移的现象。



乳头溢液:乳管被浸及可有乳头血性分泌物,溢液多为单侧、单乳、血性。



淋巴转移症状:由于乳癌组织迅速生长浸及淋巴组织并向区域淋巴结转移,可 在锁骨
上、下和腋窝触到单个或多个融合成肿块的肿大淋巴结。


< br>血行转移症状:癌细胞入管可随血液转至肺、肝、骨,常转至脊椎骨、股骨和骨盆,
继而出现相应 的症状。

3
、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3.1

月经 初潮过早(
<12
岁)、绝经过迟(
>55
岁)、行经年限
>35< br>年者;

3.2

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家庭史者;

3.3

一侧已得过乳腺癌者;

3.4

乳腺因各种原因多次接受放射线者;

3.5

大龄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
35
岁以上者;

3.6

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

3.7

患有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3.8

有乳腺良性病变病史者,尤其病理证实乳管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者;

3.9

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者;

3.10

肥胖与喜高脂肪膳食、高生活水平者;

3.11

精神创伤、情绪压抑、个性抑郁、脾气不好、爱生闷气的妇女;

3.12

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

3.13

性生活质量不好者;

3.14

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者。

4
、怎样预防和早期发现乳房疾病

4

1
坚持自查:未绝经者经后
3-5
天自查;绝经者每月按固定时间自查;应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房间进行,并作好自查记录。(见图
1




1
自查步骤:

①、脱去上衣,站或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乳 房的外观、大小及乳头颜色的变化,两个乳头
位置的差别,乳头有否凹陷、偏斜、湿疹,皮肤有否酒窝征 (见图
2
、图
3








2


3
②、双手举过头顶。
身体转向一侧观察乳房侧面,同法观察另一侧。不要忘记检查乳房的上
部与乳尾部。(见图
4


③、双手叉腰,用力按压,反复观察。(见图
5





4


5
④、身体平躺,全身放松,将右臂放在头底下。这样

胳膊下面的乳腺组织就会移向胸 部的
中央,
从而使你更接近乳腺组织并更容易进行触摸。
如果你的乳房很大,
你可能需要在同侧
的肩膀下面垫一个枕头。(见图
6


⑤、上身倾斜,仔细观察皮肤有无凹痕或皱纹,乳头有无回缩。(见图
7






6


7
⑥、
用左手检查右侧的乳房,
触摸时稍微用点力 。
你可以从后面列出的几种触摸方法中任选
一种,也可以采用你自己的方法,但一定要进行有计 划和彻底的检查。(见图
8


⑦、检查你的腋下并沿着锁骨的上部寻找肿块(肿大的淋巴结)。(见图
9






8


9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痨病-双胞胎青岛走失



本文更新与2021-01-16 20: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1355.html

乳腺疾病一些科普的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