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病毒--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和重要病原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2 14:19

北京捐精-大村智

2021年1月12日发(作者:hcg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病毒--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和重要病原
钱渊 首都儿科研究所

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急性
呼吸道疾病是小 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多发病。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
占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80 %~90%或更多。下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者比上呼吸道感染减
少。常见致病病毒有副流感病毒、鼻病 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
及冠状病毒等, 近年来发现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也 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另外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不断有新的呼吸道病毒被发现。下面介 绍一下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
道感染的病毒病原: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婴幼儿毛 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等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
RSV是RNA病毒,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温带RSV的感染具
有明显的季 节性。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在世界
不同地区每年因RSV感 染而需住院治疗的患儿为1‰~5‰,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3%。在
我国每隔数年还会出现一次由呼 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简称流喘肺
炎,即流行性毛细支起气管炎)的暴发流行。根 据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可将RSV分为A、B
两个亚型。在流行季节,一般一个地区的流行以一个亚型占 优势,不同年份A、B亚型可交
替成为流行优势株。
RSV作为全球范围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 染的重要致病因子,在6周至9个月婴幼儿中
易发展成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2~7个月婴幼儿, 男性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较女性高30%。RSV通过鼻、眼表面粘膜接触感染,病毒在呼吸道上 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
复制,无病毒血症。易感者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6周至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感染后 ,25%~40%
发展成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其中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占5%~40%,毛细支气管炎 占
50%~90%。经过治疗,一般7~12天恢复,少数可延至数周,病死率<1%。但是在早产儿、
新生儿、有先天性心脏病、非支气管发育异常、免疫缺陷、艾滋病等患儿中病死率高达37%,
平均为3%~5%。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RSV的再次感染很常见,
再次感染 的症状多越来越轻。
尽管研究历史长达数十年,但是目前还是没有理想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为婴幼儿 提
供免疫接种,但是可对高危人群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进行防护。
二、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流感病毒是
RNA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性最强,可造成
世 界性大流行,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大规模的流行,每一次都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在人类
广泛流行的甲型 流感病毒仅限于两种亚型甲1(H1N1)和甲3(H3N2)(2009年出现新的H1N1
型)。乙 型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弱,常引起中度流行或局部暴发,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比较
稳定,多以散发形式出 现,主要侵犯婴幼儿。甲、乙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涉及面广,对人
群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婴幼儿、 老年人和免疫抑制病人中流感肺炎或其他并发症常常导
致死亡。
流感是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传染病。至今对流感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流
感疫苗 的接种仍为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尤其对于一些流感的高危人群,疫苗的接种可降低
发病率,减少并发症 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就上一年度全球流感疫
情和流感病毒分离株抗原性变化发 布下一年度的流感疫苗推荐株。目前人群接种的灭活或减
毒疫苗为三价(甲1、甲3和乙型)疫苗。免疫 接种后可获得暂时的对同样血清型病毒再感染
的免疫力。
流感病毒的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在温带
和寒带地区,流感通常在冬、春季流行。在亚热带地区 和我国南方流感可全年发生,并常在
春末夏初和冬季出现两个流行高峰。目前有两大类抗流感病毒的有效 药物,一类是针对甲型
流感病毒的M2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anatadine)和金刚乙胺(rim antadine),另一类是对甲、
乙型流感病毒都有效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 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
这两类药物必须在36~48小时内使用才有良好的 疗效。
三、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为单链RNA 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副流感病毒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为婴幼儿严重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
合胞病毒感染。与人类感染有关的副流感病毒分为4 型。
在< 5 岁的婴幼儿,副流感病毒常侵犯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变性、坏
死、 增生及粘膜糜烂。当侵犯肺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则引起间质性肺炎,或表现为急性阻
塞性喉-气管-支 气管炎和肺炎。其中副流感病毒Ⅲ型感染多呈地方性,秋季发病率较高,一般
不引起大流行,但几乎常年 都可分离出该型病毒,主要引起< 1岁婴儿的感染,引起毛细支气
管炎和肺炎。副流感病毒Ⅰ、Ⅱ型往 往隔年发生一次较大的交替流行,偶可发生流行交叉;
II型更趋于散发。副流感病毒Ⅰ型主要侵及上 呼吸道,可引起严重的喉炎、气管炎或支气管
炎,发病年龄多数为6个月~3岁;II型,可引起婴幼儿 哮吼(急性阻塞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但临床症状较轻。IV型仅引起轻度呼吸道疾病。
对副流感病毒感染现今尚无肯定有效的抗病毒化学药物。已知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及其
衍生物对副流感病 毒感染无效。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对副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有一定疗效,宜在
早期使用。
四、腺病毒
腺病毒(Adenovirus, ADV)为DNA病毒。由腺病毒引起的上呼 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咽
炎和扁桃体炎,且多发于婴幼儿。大约10%的小儿肺炎可能由腺病毒引起,其它 腺病毒相关
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的严重类型,曾在我国北方流< br>行,引起严重的婴幼儿肺炎,病死率很高。患儿年龄分布主要在6个月至2岁之间。发病季节
在北 方以冬春季为主。人类腺病毒有众多血清型,在我国容易引起婴幼儿肺炎的是3、7、11
和21型,尤 其是3和7型腺病毒往往导致婴幼儿严重肺炎。
目前,腺病毒尚无理想疫苗,也无特殊的药物治疗。
五、小RNA科病毒
小RNA科病毒中常见的可引起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包括鼻病毒 属的鼻病毒和
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68、71型等。
鼻病毒(Rhinovirus , RhV) 是引起人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已超过
120 个血清型,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鼻病毒在儿童中的感染以4 岁以前的年幼
儿童多见,感染 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可引起婴儿及儿童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
炎及肺炎, 其年龄绝大部分集中于1 岁以内,临床表现与RSV 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急性
毛细支气管炎)类似 。鼻病毒已经被认为是大龄儿童和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鼻病毒感
染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流感 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时较少见。.
许多型别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都可引起儿童呼 吸道感染,新肠道病毒68
型在儿童中可引起肺炎和细支气管炎;71型可引起流感样症状。肠道病毒引 起的呼吸道感染
在临床上很难与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造成的临床表现区分,但是副流感病毒、R SV、
腺病毒等病毒常见于冬季,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在夏季和秋季。
六、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
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HCoV-OC43和
HC oV-229E分别属于冠状病毒血清型I、II组成员,通常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在儿科也
可引 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在人群中一年四季都存在,感染高峰在冬春季。
HCoV- OC43和HCoV-229E通常间隔2-3年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
七、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是新近发现的可引起人类呼 吸道感染的
一种副粘病毒。目前的研究提示其在人类的感染历史至少有60年。人偏肺病毒感染的临床症
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相似,通常引起中度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样症状,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其流 行高峰为冬春季。人偏肺病毒在儿童中的感染率相当高,5岁以下儿童对 hMPV非常易
感,小于2岁 儿童为高危人群,临床症状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最为多见。研究显示目前有
两个型别的人偏肺病毒在世 界范围内流行。hMPV感染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反复感染很常见。
八、新发现的人冠状病毒NL63
人冠状病毒NL63(Human coronavirus NL63,HCoV-NL63)是20 04年报道的一种与人类
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新的人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中冠状病毒属,是血清型第 I组新成员。
HCoV-NL63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婴幼儿的感染风险较高,临床诊断以肺炎和 毛细支
气管炎居多,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较常见。目前已发现HCoV- NL63有两个不同的
亚型流行。
对于以上所述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的诊断 可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或
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或通过免疫荧光、ELISA等方法直接检测病毒抗原。对 于不易分离或
新发现的病毒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基因片段。及早地确定病毒病原,有 利
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摘要] 急性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常见致病病
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冠状病毒等。下呼吸道感
染由病毒引起者比上呼吸道感染减少。病 毒主要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等 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流
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在儿童中引起不同范围、程度的流行。 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
炎的严重类型,病死率很高。鼻病毒、一些肠道病毒也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 病原,在
婴幼儿中也可引起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人偏肺病毒和人冠状病毒NL63是新近发现的、在< br>人类已经有很长时间感染历史的呼吸道病毒。婴幼儿作为高危人群,其感染的临床诊断以毛
细支气 管炎和肺炎最为多见。

怎么才能生男孩-胃功能性消化不良


姿美堂左旋肉碱胶囊-12岁的少女


初中女生穿泳衣图片-天天有喜有多少集啊


bt种子是什么意思-hddlife


乳晕嫩红素-男孩被狗咬后去世


btchina net-哈尔滨欧亚男科医院


孕妇呕吐怎么办-结肠癌原因


北京有哪些整形医院-滋阴补肾汤



本文更新与2021-01-12 14: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08542.html

病毒--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和重要病原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