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价格排名-鸡汤怎么炖好喝又营养
十、治阴道炎(带下)秘方(9首)
十、治阴道炎(带下)秘方(9首)
10.1 止带固本汤
【来源】彭静山,《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淮山药15克 ,白芍20克,人参15克,炙黄芪20
克,鹿角30克(先煎)、龟板15克(先煎)、龙骨(先煎) 、牡蛎
(先煎)各30克,五倍子15克,升麻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调理冲任,止带固本。
【方解】白带过多日久与任、督、冲、带四脉关系甚密,名
曰“白淫”,久则气血皆虚,元气不 固,经络失调,宜用通经
活络固本止带之法,以使阴阳平衡,补虚培元。本方以鹿角
益气补虚、 散瘀活血,亦可制成鹿角胶,其补督脉即补诸阳
经也;龟板能通任脉、养心益血、补肾调肝;二味合用, 能
升提任、督,约束带脉,经络平衡、可助培元固本止带之功
也。人参、黄芪两味同用可大补气 血,使冲脉旺盛,十二经
脉皆随之旺盛也;加以山药、白芍入脾、肝、肾经,涩精气、
敛阴血, 补敛双施;龙骨、牡蛎、五倍子之强力收敛,可束
带脉;升麻之升提中气可固冲脉。诸药合用,其义有三 :①
补可扶弱;②涩可固脱;③调整经络。如此补、敛、固三法
于一方,何患带下之证不止哉。
【主治】妇女白带久而不愈,渐致虚怯。凡因下元不固,致
使白带多而日久耗损气血经络失调者 ,症见带下清冷量多,
质稀薄或如锦丝状,终日淋漓不断,伴小溲清长,夜尿多,
腰酸,舌淡、 脉沉细者宜用本方。
【加减】如月经先期者,加当归、黄芩、黄连;月经后期者,
加香附、丹 参;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卓著。
10.2 健脾止带方
【来源】许润三,《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白术50克,泽泻10克,女贞子20克,乌贼骨25
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用冷水浸泡后,文火煎两次,共取
汁300毫升,日分2次服。
【功用】健脾利湿,养阴止带。
【方解】古人认为带下病成因不离水湿,而湿又由脾虚而生。
后世医家大多遵此立法施治。湿多兼寒兼热,而本方施治重
点在脾虚之带病,并不兼寒兼热。故 方中重用白术以健脾祛
湿,复用泽泻以利湿扶脾,辅以女贞子养阴滋肾,乌贼骨固
涩止带。诸药 合用,共奏健脾止带之功。
【主治】脾气虚弱(体虚)引起的白带证。凡症见:带下色白
或淡 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
精神疲倦、纳少便溏或两足跗肿,舌淡苔白腻、 脉缓弱者可
投用本方。
【加减】若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者,可加鹿角霜10克;兼
水 肿者,加益母草30克;兼食欲不振者,加陈皮10克;兼
血虚者,可加当归、白芍各10克。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6~15剂可愈。
【附记】本方适用于身体虚弱所引起的白带证, 至于生殖器
炎症或肿瘤引起的白带多,则不宜用之。
10.3清肝利湿汤
【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
【组成】瞿麦、萹蓄各12克,木通3克,车前子、黄 芩、
牛膝、丹皮、川楝子各9克,柴胡5克,荆芥穗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利湿、升阳除湿、活血化滞。
【方解】赤白带下,月经中期出血以及盆腔炎引起的子宫出
血,此因湿热侵入血分所致。所以用完带汤 或清肝止淋汤则
难以取效。所以方用黄芩苦寒入血分,凉血清肝;瞿麦、萹
蓄、木通、车前子苦 寒清热利湿;柴胡、荆芥穗、川楝子既
能和肝升阳除湿,又能疏解血中之热;丹皮、牛膝活血通经,通因通用以清血中之伏热、导血分之湿热外出。本方清利湿
热而不伤正,升阳散湿而不助热,故用之 效佳。
【主治】肝经湿热,热入血分所引起的赤白带下,月经中期
出血,以及由盆腔炎所引起 的子宫出血或月经淋漓不止。
【疗效】临床屡用,本方对赤带或赤白带下等证均有较好的
疗效。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10.4 赤带方
【来源】朱小南,《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组成】香附炭、合欢 皮各9克,生地12克,川黄柏9克,
白芷炭3克,焦白术6克,地榆炭12克,土茯苓、侧柏炭、海螵蛸各9克,新会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热、养血束带。
【方解】病由肝郁而起。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虚失运,< br>致湿热之邪蕴于带脉之间,而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所
致。故方用香附炭疏肝开郁,兼有止血 之功;合欢皮开郁健
脾、和营安神;川黄柏、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白术、
陈皮健脾利湿 ;海螵蛸固带脉止带下;地榆炭、侧柏炭清热
凉血止血。复用少量白芷炭加入清泄药中,不独可以燥湿止
血,而且为治带的引经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养血
束带之功。待带下治愈后,应随证更 方继续调养以复健康。
【主治】赤带。【疗效】临床屡用,治愈者颇多。
10.5 补肾固带汤
【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组成】芡实15克,桑螵蛸12 克,党参15克,淡附片3
克,煅牡蛎30克,赤石脂、煅龙骨、炙白鸡冠花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肾固涩、清热止带。
【方解】 肾主精,职司封藏。妇女若肾气虚衰、封藏失司、
带脉不固而见带下之疾,此属肾虚带下。方中取芡实、 桑螵
蛸补肾固精,复加党参益气、附子助阳以增强补肾之力;更
入龙牡、赤石脂收敛固涩,佐入 白鸡冠花清热止带。诸药合
用,共奏补肾固涩、清热止带之功。
【主治】肾虚带下。【疗效】多年应用,颇有效验。
10.6 益气导水汤
【来源】姚寓晨,《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潞党参30克,焦白术10克,云茯苓12克, 川桂
枝、莪术、桃仁各10克,瞿麦、泽兰、温六散(包煎)各12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固带、逐瘀导水。
【方解】《张氏医通》云:“赤白带下,积久不愈,必有瘀血
留着于内。”脾虚水湿不化,气虚 血脉不和,津液不能上达则
口干喜饮,水湿夹瘀浊下注则带下赤白。由此说明,带下赤
白相兼, 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故方用四君以健脾,桂枝以温
阳,益母草《新修本草》云:“主浮肿下水。”《本草 纲目》
谓:“活血破血,治小便不通”,为水血兼治之品;另入莪术
专治赤白带下以化瘀消滞, 以通为补;与泽兰相伍,分利水
湿;更以桃仁泥逐瘀,温六散导水,故收效佳。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圆机活法,方能得心应手。
【疗效】临床屡用,治验颇多,疗效显著。
10.7 固冲止带汤
【来源】赵棻,《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潞党参15克,生黄芪20克,麦芽、谷芽 各30克,
鸡内金10克,土茯苓15克,枳壳6克,金樱子7克,苏芡
实、连须各15克,桑 螵蛸10克,生甘草、制香附各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健脾利湿,固冲止带。
【主治】脾虚湿毒,带下清稀,绵绵难愈,纳少倦怠乏力,< br>或腰膝酸软,舌淡苔薄或苔白厚、脉濡或弱。
【加减】以本方为主,治脾虚湿注为带,病久伤肾 ,当多服
数剂,始能见效。若乏力有重坠感,加升麻6克;若头晕、
腰酸、耳鸣,加制首乌15 克,川续断12克,去枳壳;有兼
黄带者,加苍术6克,川黄柏5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卓著。
10.8 苓药芡苡汤
【来源】徐志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土茯苓、淮山药、芡实、薏苡仁、莲须、橹豆衣 、
樗白皮各9~15克(或随证酌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利湿、解毒涩带。
【方解】带下多与湿有关,且多涉及于脾,故方中用性味甘< br>淡之土茯苓、山药、芡实、苡仁补气健脾、渗湿化浊,为治
带下病之主药;莲须、橹豆衣、樗白皮 收涩固脱止带。合而
用之,共奏补气健脾、渗湿化浊、收涩固脱止带之功。
【主治】带下。【 加减】白带多因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
水湿之气下陷所致。故加党参、白术、鸡冠花、银杏仁,以< br>增强补脾益气、收敛化浊之功;黄带多因湿热蕴结下焦、损
伤冲任二脉所致。故加苍术、黄柏、萆 薢、木通以清热燥湿,
分清去浊利湿;若见带下质稠、气腥臭、外阴瘙痒者,可外
用苦参洗剂( 苦参、百部、蛇床子、花椒、紫槿皮、地肤子各
等分)煎汤熏洗坐浴。每日1次,1剂可连用3天。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验之临床,用治黄带、白带,确有佳效。一般服15
剂左右即可获愈。
10.9 祛湿止带汤
【来源】张又良,《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羌活、防风、 白芷、僵蚕、薏苡仁、蛤壳、茯苓、
陈皮(剂量可随证酌定。笔者应用一般前四味各用9克),蛤
壳、陈皮各6~9克,苡仁、茯苓(改用土茯苓)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风化湿、收涩除带。
【方解】 带下证多为湿邪所致。本方系张氏积50余年的临
床经验,总结修订而成。方用羌活、防风、白芷、僵蚕 祛风
胜湿;苡仁、茯苓、陈皮健脾渗湿;蛤壳收敛涩带。合而用
之,共奏祛风化湿、收涩除带之 功。
【主治】带下病。
【加减】临证根据夹风、夹痰、挟瘀,湿从寒化,湿从热化
等证型,随证加减:①挟风。风湿滞于胞宫而致带下者,可
见带下色白,或微黄,伴有遍体游走酸楚,关 节酸重,头胀
较甚,重用羌活、防风,加独活;②挟痰。痰湿内盛之带下
者,可见带下色白质稠 ,头胀胸闷,泛恶作呕,舌苔白腻或
薄白,或黄腻,脉弦滑,去防风,加制南星、姜半夏、象贝
母、前胡;③挟瘀。经期冲任内虚,若此时冒雨涉水,或感
受风寒湿邪,外邪乘虚而入,与经血互结胞中 ,可见带下赤
白,腹痛腹胀、四肢酸楚、微恶风寒,舌苔薄腻而白、脉浮
濡,去蛤壳、茯苓,加 红花、当归、赤芍、泽兰、木香等;
④湿从寒化。脾虚失运、湿邪内生而发为带下,可见带下色
白,或淡黄而质清稀、肢倦纳少,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大
便时溏,舌淡,脉虚细。去防风、白芷、僵蚕 ,加制附子、
干姜、桂枝、焦白术、茵陈等;⑤湿从热化。湿郁化热,蕴
结胞中,或肝阳素亢, 肝火与脾交合,注于下焦,而致带下,
可见带下色黄,或赤白,气甚腥秽、质黏稠,或见发热,下
腹隐痛,阴痒,尿短赤或灼热有痛感,舌苔黄腻,脉弦数,
减防风、陈皮、僵蚕,加焦山栀、黄芩、车 前子、川黄柏等;
带下色黄,加茵陈;白带腥秽甚者,加鱼腥草;肝火偏甚,
加柴胡、龙胆草。
【疗效】长期使用,颇有效验。
【附记】本方组方与分型,与一般有别,确具特色。本方验< br>之临床,并随症加减得当,确每收良效,一般连服6~10剂
左右即愈或显效。
石膏能吃吗-miss去哪了
男人与母狗交-屌丝青年 电视剧
跳蚤咬过后的疙瘩照片-亲脸搽搽白
海山日常-怀孕男
橱窗推荐是什么意思-珠算教程
孕妇梦见蛇缠身-三精葡萄糖酸锌
happy new year歌曲-风泪眼
邮箱多少-24 5cm
本文更新与2021-01-01 17: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7711.html
-
上一篇:凝固型火龙果果汁酸奶的工艺配方研究
下一篇:阴道炎治疗秘方偏方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