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瑜伽视频下载-吴思思
临本班核医学习题汇总
一、绪论
1.名词解释
核医学
: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及生物医
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是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效应
: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阈值存在。
不超过就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随机效应
: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无阈值。
2.简答——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1)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即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产 生的照射),
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即放射性核素从人体外发射的射线对人体
产生的照射) ,但管理不当也可产生内照射。
(2)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
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3.选择题:
1.核医学影像与其他影像比较:
A.可以反映密度的变化
B.可以反映回声的改变
C.可以反映氢核密度的变化
可以反映代谢、血流和功能改变D.
E.空间分辨率更高
2.核医学显像类型的分类,下列错误的是:
A.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B.局部显像和断层显像
C.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D.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E.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3、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____ ____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
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
A.卢姆加特
B.亚历山大.丹拉斯
C.卡森
D.特克尔
4、 1968年美国John Hopkins医学院的Henry Wag er教授确立“______”
的概念,1969年开始医院的同位素科开始改名为______科。
A.同位素
B.核医学
C.放射免疫
D.核素
二、核物理基础
核素
: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 均相同的原
子属于同一种核素(nuclide)。
同位素
:凡原子核具 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
素(isotope)。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化学和生物 性质几乎都一样,
但物理性质却不同。
放射性药物
: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 ,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
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物于普通药< br>物的主要区别是含有放射性,通过药物发射的射线作用达到诊断、治
疗以及示踪研究的目的,而不 依赖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1.下列核素中,哪一种不发射β射线?
A.I-131 B.P-32 -198 -99m
2.放射性核素衰变衰变的速度取决于____。
A.衰变常数 B.放射性活度 C.衰变时间 D.环境温度 E.
比活度
3.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____的影响.
A.受压力因素 B.受温度 C.受化学状态 D.不受任何环境
因素
4.用于显像的放射性药物必须具备的主要性质是______。
A.高能量 B.生物半衰期短 C.选择性的浓聚在靶器官 D.贮存寿
命长
简答:
1、核衰变及类型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转变成别的原子核的过程
称为放射性衰变。包括α衰变、βˉ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衰
变、γ衰变。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 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
用射线探测仪器设备来检测其行踪,以研究示踪物在生物体系中的分< br>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技术。
示踪原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主要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示踪物与 被研
究物质的同一性和可测量性这两个基本性质。
三、内分泌系统
简述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原理: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病变组织对99mTc-MIBI清除多慢于正
常甲状腺组织,通过进行早期 和延迟显像,可也显示功能亢进的甲状
旁腺病变。
临床应用: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甲状旁腺腺癌的诊断
和定位;异位甲状旁腺的定位。
甲状腺吸碘试验的临床意义:
1、甲亢:吸131I率增高,且吸131I率高峰提前出现
2、亚急性甲状腺炎:吸131I率明显降低,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
的分离现象T4、T3率与131I增高,呈吸.
3、甲低:吸131I率降低。
4、地方性甲状腺肿:吸131I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
甲状腺显像原理
正常甲状腺组织有很强的选择性摄取浓聚碘的能力,将放射性
131I和99mTcO4-引入人体后, 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所摄取,
在体外用特定显像装置探测所发射的γ射线的分布情况,即可得到包
括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信息的图像,并根据甲状腺内的放射
性分布情况观察病变部位的 功能变化。
1.在甲状腺显像图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放射性碘(或锝)摄取均匀
性增高 是________的特征。
A.甲状腺癌 B.甲亢 C.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2.99mTcO4-一般不用来检查胸骨下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因为______。
A.来自大血管的放射性干扰 B.这种情况下吸收不良
C.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D.这种情况通常有副叶存在
四、心血管系统
选择题:
1.______能用门电路装置来测定。
A.射血分数 B.上腔静脉梗阻 C.心室内分流 D.心包积液
2.在核素心血管动态显像中,主动脉狭窄的征象是_______。
A.左心房扩大 B.左心室壁变薄 C.左心室EF降低 D.右心室EF降 低
3.运动负荷试验后,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通常增加________。
A.3-5倍 B.6-10倍 C.1-2倍 D.1-3倍
4.运动心肌显像出现灌注减低,静息或延迟显像为正常,提示_______。
A.心肌梗塞 B.梗塞伴缺血 C.心肌缺血 D.心肌病
5.心血管核医学中,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
______。
A.50% B.85% C.90% D.95%
6.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心血池显像时 相图与振幅图呈现“补钉样”或“花
斑样”,多提示_______心肌病。
A.肥厚型 B.限制型 C.缺血型 D.扩张型
7.预激综合征患者,门控心血池显像时旁路部位的时相为________。
A.延迟 B.提前 C.正常 D.不一定
8.心脏每搏占心脏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
D.13EF
9.判断心脏功能负荷试验结果时,其EF绝对值比静息时应增加
_______以上。
A.5% B.10% C.15% D.20%
10.评价心脏局部血流最做________检查。
A.心肌阳性显像 B.心肌灌注显像 C.直接冠脉注射 D.射血分 数.
简答题:
1、运动试验心肌显像诊断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理是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当剧烈运动 时,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并通过体液调节
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血流量(一般可增加3-5倍); 而冠心病早
期患者,静 息时心肌血流仍可维持正常,但运动负荷后,因其动脉狭
窄不能相应扩 张,致使冠脉的相对血流量更加不足,故心肌显像时病
变区表现放射性分布减低更明显,达到早期诊断冠 心病的的目的.
2.利用心肌灌注显像及运动实验如何判断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和梗塞
伴缺血?
五、骨关节系统
名词解释
超级骨显像
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显像剂在中轴骨和附肢骨近端呈均匀、< br>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多发异常浓聚,组织本底很低,骨骼影像异
常清晰,肾和膀胱影像常缺失 。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恶性肿瘤 广泛
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
1.骨显像适应症中不包括以下哪种:
A. 原发性骨肿瘤的转移 B. 继发性骨肿瘤
C. 多发骨折 D. 再障 E. 移植骨
2.股骨头坏死的核医学骨三时相影像表现?
血流相放射性增加,血池相放射性减少,延迟相放射性减少逐渐增加
六、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1.局部脑血流显像的显像剂必须具备小分子_、不带电荷、脂溶性三
个条件采可能通过血脑屏障。
2.可以用于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研究的核医学显像是 脑代谢 显像。
3.局部脑血流显像的基本原理?
原理:小分子、不带电荷 、脂溶性的显像剂静脉注射后,能穿透完整
的血脑脊液屏障入脑细胞,经脑内酶水解或构型转化转变为水 溶性化
合物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而滞留其内,其进入脑细胞量与局部脑血流
(rCBF)成正相 关,因此用SPECT或PET进行脑断层显像,可以评价
局部脑血流情况。
4.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是什么?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原理:葡萄糖 几乎是脑组织的唯一能源物质。
18F-FDG为葡萄糖类似物,具有与葡萄糖相同的细胞转运及已糖激 酶
磷酸化过程,但 转化为18F-FDG-6-P后不再参与葡萄糖的进一步代
谢而滞留于脑细胞内。
适应证:
1) 癫痫灶的定位诊断;2) 痴呆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3) 脑肿瘤的
良恶性鉴别、分级、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肿瘤的检出;4) 帕金森
病的早期诊断;5) 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的研究;6) 精神疾患的研究.
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有哪些?并写出各自的主要影像特征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局部或动脉供血区的放射性分布减低,
放射性稀疏的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相关,部位,大小,范 围与痉挛的脑
血管供血区一致.
(2)脑梗塞:病灶部位放射性明显减少,发病2-3天内rCBF所发现的病
灶较Χ-CT、 MRI大.发病数日后,由于侧枝循环建立,病变四周放射性
可出现过度充盈,有时还可见对侧小脑放射 性减低.
(3)癫痫病灶的诊断和定位:发作时局部血流量增加,间期则减低.
(4) 脑瘤的诊断:脑膜瘤血运丰富,放射性增高,其它肿瘤聚集放射性
的多少常可反映恶性程度的高低.
(5)痴呆分型:早老性痴呆:双顶叶、颞叶血流减低;多发性梗塞性痴呆
可见散在分布多个血 流减少区;Steel-Richardson综合征则多显示额
叶灌注缺损.
(6)偏头痛:发作时局部放射性增多,症状消失后,血流恢复正常.
(7)研究脑生理功能活动.
6.肺灌注显像原理
;原理:静脉注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蛋99mTC-MAA显像剂:
白颗粒后,颗粒 随血液经右心系统到达肺毛细血管前动脉和肺泡毛细
血管,并一过性、暂时嵌顿在该处,形成肺灌注图像 ,与肺灌注血流
量成正比,显示各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肺血流阻断时,会出现稀疏
或缺损。
七、泌尿系统
1.哪种显像剂可用于肾上腺髓质显像
A、131I-马尿酸 B、131I-氨基酸 C、131I-6-胆固醇
D、131I-MIBG E、131I-HIP
2.哪个不是肾积水的表现:
A.肾实质显影基本正常
B肾实质显影消退基本正常
C肾盂、肾盏影像消退基本正常
D.早期显像呈核素缺损区,延迟显像不填充
E.肾显像可见肾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3.下面哪项不符合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影像表现:
A. 一侧肾动脉灌注不良
B. 一侧肾影小淡
C. 一侧肾图无b段
D. 一侧肾影消退延缓
E. 一侧肾图曲线高峰值明显低于健侧肾
段描述正确的是a 肾图4.
A、a 段为聚集段,即静脉注射示踪剂后急剧上升段
B、a 段为出现段,此段放射性主 要来自肾外血床,30%来自肾小管上
皮细胞的摄取,它的高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血流灌注量
C、a 段为排泄段
D、此段放射性主要来自肾内血床
E、1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
5.肾脏功能测定中的半排时间,正确的是:
A. 从高峰下降到一半的时间 B. 15min时的放射性计数
C. 正常参考值为小于45min D. 当半排时间大于15min
时,肾指数仍可敏感地反映肾功能
E. 正常参考值不大于15min
6.一侧肾图显示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c段无下降趋势,则提
示:
A.急性肾炎 B.急性上尿路梗阻 C.孕妇甲亢 D.肾
动脉狭窄 E. 慢性上尿路梗阻
7.单侧小肾图的特点:
A. 一侧肾图幅度明显低于另一侧 B. 图形呈低水平延长型
C. 可见于单侧的上尿路梗阻 D. 两侧肾图峰值差大于5%
E. 图形呈抛物线型
8.试述肾图的不同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1)持续上升型:此型出现在单侧者,多见于急 性上尿路梗阻;出
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多见急性肾功衰竭少尿期,现在双侧者,
双侧上尿路引流不畅。
(2)高水平延长型: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肾盂积水。
(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受损、上尿路引流不
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也可见于慢性上尿路严
重梗阻。
(5)低水平递降型:见于肾功能极差或无功能,或肾缺如。
(6)阶梯状下降型:见于因 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
位等所致的上尿路痉挛;也可见于有尿返流的患者。
八、消化系统
1、异位胃粘膜的表现有三种包括:Barrctt食管、Mcckel憩室、肠
重复畸形。
2、在生理状态下准确了解胃排空功能的显像手段是胃排空显像。
3、_______是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有效方法。
A.胃排空功能测定 B.肝血池显像 C.胰腺显像 D.肝-胆动态显像
4.急性胆囊炎患者,肝胆动态显像时,多表现为胆囊_______。
A.过度显影 B.部分显影 C.正常显影 D.不显影
5.肝实质显像的原理是利用肝脏的网状内皮细胞对放射性胶体的吞
噬功能。
6.肝实质显像出现缺损,血池显像病灶区呈异常浓聚,提示肝血管瘤。
。简述胃排空功能测定的原理7.
不被胃粘膜吸收的放射性显像剂 标记食物摄入胃内,经胃的蠕动传送
而有规律地将其从胃排入肠腔,应用动态显像和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胃
排空时间,反映胃排空功能。
8.肝血管瘤在肝静态显像、肝血流显像和肝血池显像的影像特征是什
么?
肝血 管瘤在肝实质显像时多为放射性缺损,而肝血池显像常为过度填
充,也有极少数患者,病灶区可有早期动 脉灌注影像。
张乔玫年龄-红眼病的症状
外阴银屑病-女主穿越魔法斗气小说
惠州淡水酒店-结扎后再生
晨光牛奶好吗-欧恩贝奶粉
qq三国五虎上将-吃伟哥能治早泄吗
高中毕业找工作-最新幼儿园教育方法
促排卵药-良良枕头
夏嘉欢-李一诺
本文更新与2020-12-29 07: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