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宝宝支气管肺炎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2-26 06:47

leep刀手术费用多少-鸡眼怎么去除最好方法

2020年12月26日发(作者:怀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在哪里)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
主讲人:卓晓勤院长
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 (即抵抗疾病
的能力)就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
童 防病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哪些孩子不宜接种疫苗?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 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
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 童有过敏史,有
癫痫(羊癫疯)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种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
“禁忌症”,就不能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高烧,患
有其它疾病尚未痊愈,营 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要接种,等恢复健康以后
再接种。建议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相关的说明书,积 极协助预防接种的医生进
行接种。
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接种 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
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 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
可接种。
(2)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 -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医院。孩子打
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 如孩子有轻微
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
(3)服脊灰糖丸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4)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接种局部会出 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
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有些疫苗接种后还 会出现
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每天3-5次,
每次1 5-20分钟。
(5)接种卡介苗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 br>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
这是接种卡介苗后 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6)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全身性皮 疹等
过敏反应以及其它情况,应及时向防保科人员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什么预防接种能防病?
当细菌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的物质,叫做 抗体。病
好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发生有这种细菌侵入人体,人就
有抵抗力 而不再得此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过一次
后,就不会再患二次,就是这些特异 性抗体在起作用。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
道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 病毒做成各种

特异的预防针,然后接种到人身上,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再有这种病< br>原体侵入人体,人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去消灭他们,因而不发病或发病很轻。
预防接种后的儿童都能终身免疫吗?
预防接种后免疫效果持续长久与否,要看每种制剂不 同而定,与被接种者
的年龄亦有一定关系。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死疫苗(简称乙脑疫苗)产生的
免疫期只有1年,而且年龄越小消失越快,所以流行地区需要每年接种。麻疹
疫苗接种一次成功后,免 疫效果可维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但在出生6个月以内
的儿童接种效果就不明显。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 丸)的效果也可以维持几
年,但百日咳菌苗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即使间隔6~8周连续注射3次,效果< br>也不能持久。所以有的疫苗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再加强接种。卡介苗的效果虽
比较持久,但有接触 结核病人可能的儿童,到7岁或12岁时就需要再接种,
这样才能保持较持久的免疫能力。
预防接种毕竟与天然免疫的情况不同,因为预防接种主要是靠人工的方法
把死的或对人体无毒的或减弱了 毒力的活细菌、病毒或毒素接种到人体,使人
体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抗体)。对人体的这种刺激虽然比 自然感染的毒性远远
为低而且较为安全,但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也就没有天然免疫时间长久,所以目
前还不可能做到预防接种后终身免疫。
为什么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
我们知道, 预防接种可以增加孩子对传染病的自然抵抗力。但在预防接种
后,不是马上能产生抗病能力(俗称抗体) ,需经一至二周或更长时间,才能起
预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来说抗体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注射 麻疹减毒
活疫苗,免疫期四至六年,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期一年。过了这个时
期抵抗力 就会逐渐降低,又有感染这种传染病的可能。因此,为了获得较长时
间的有效作用,保持人体自然抵抗力 ,就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复种或加强接种。
此外,由于各种疫苗的性能不一样,有的只需一次接种,有的需 经2~3次接
种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所以,不论是注射或口服疫苗,都
必须 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否则是无效的。总之,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坚持把
需断续几次的接种按时按次做完 ,并且还要坚持完成间隔数年一次的加强接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
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 种后反应增强,
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
苗 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
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
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 还可使反应不加重。
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
小儿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有下列情况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 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
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 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
射乙脑和百日咳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种任何预防疫苗。
(8)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
儿童预防接种后有哪些正常反应?
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
种,实际上是一次 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而人体
生来就有“排斥异己”的本能,因此,接种后 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
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 。应
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
以局部红肿为主的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4小 时左右局部发生红、肿、
热、痛等现象,又称为局部反应。局部红肿直径在2.5厘米以下者为弱反应,
2.6~5厘米为中等反应,5厘米以上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有时可引起局部
淋巴结肿痛、淋巴 管发炎等。局部红肿及疼痛多数在1~2天、少数在3~5
天自行消退。卡介苗接种的方法不同,其反应 也有所不同。采用皮内注射后,
2~3周后出现反应,局部可有硬块、脓疱、溃疡、结痂的过程,一般要 持续
2~3月。采用划痕法接种,1~2周出现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疱疹,3~
4周逐渐结 痂并脱落。这种局部反应一般不必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孩
子搔抓后形成局部感染。
以发热为主的反应:又称为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在接种
死疫苗一天内出现,体温在37 .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
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升高外,还 可有头痛、恶心、
腹泻等症状。一般在1~2天内消失,很少有持续3天以上的。接种活菌苗或
活疫苗时全身反应比较晚,一般在5~7天才出现。如麻疹疫苗,一般在接种
后一周左右出现。目前所用 的预防接种制剂,大多数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
不需做治疗处理,1~2天即可恢复正常,中度以上的 反应极少。全身反应严
重的需去医院就诊,对症处理。局部红肿可用热毛巾热敷。由此可见,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以及出现发热等是人体正常疫苗反应的结果,都是正常
的,不必担心。当然, 也有极少数人出现如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及
神经方面异常和局部化脓、淋巴结化脓等情况,则 属异常反应,必须尽快请医
生处理。
儿童预防接种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1.晕针:在疫苗注射后即刻或几分钟内发生。患儿可以突然丧失知觉,
呼吸减慢。多见体弱儿童。常与 空腹、疲劳、室内空气不好、精神紧张或恐惧

有关。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头放低,保持安静和 空气新鲜,并喂些开水或热茶,
一般过会儿就可恢复。
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
(1)速发型过敏反应可有下列不同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
管性水肿,神经系统过敏症。
(2)血清病:可发生在一次大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2~12天,局部
出现红肿、淋巴结 肿大,低烧,皮疹,眼睑水肿及关节痛等。需注射肾上腺素
等,并要精心护理,不过,这种血清病目前已 极少发生。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在接种含脑组织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过
7 ~30天后,病人出现手足麻木,四肢酸痛、无力及上升性麻痹等,或有发
热和脑部症状。发生此症者常 留有后遗症,致残甚至死亡,需立即送医院治疗。
3、接种后全身性感染:原有免疫缺陷或医 源性(如长期使用激素)免疫
功能不全的儿童,在接种后可发生全身性感染。必须立即注射特异免疫球蛋 白
或输血,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对于这类儿童应严禁接种活疫苗。
4、诱发潜伏的感染: 如夏季接种百、白二联疫苗,可能诱发小儿麻痹症;
伤寒菌苗可诱发单纯疱疹,种痘可诱发脑炎等。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及表现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没有严格掌握禁
忌征,接种途径、 部位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消毒不严及误种等,均可引起
不良反应。但这与接种制品无关。实践证明, 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极少
的。只要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家长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是完 全可
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
预防接种后发生反应怎么办?
免疫制剂在人体接种 以后,除了少数没有反应外,大多数会产生不同程度
的反应,一般均属正常现象。如卡介苗接种1个月左 右局部出现红疹、脓疱、
结痂等,这是正常的。注意不要用手抓挤、脓水多时可涂点紫药水,待脱痂后< br>即愈。预防接种后常出现的反应有:
①局部反应。局部的红肿、疼痛或接种的附近淋巴结有肿大现象,一般不
需要处理。
② 全身反应。发冷、发烧、全身不适、头痛等,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适当休
息,多饮水,反应会逐渐消失。如 果体温过高,可进行对症处理,但最好用物
理降温法。
③过敏反应。预防接种引起过 敏反应者极少,如果发生面色苍白、心跳加
快、脉搏可能摸不到或很细弱,手足发凉、口唇发紫、抽风、 昏迷等症状。哪
怕是其中一部分症状,都要立即让病人平卧,如有条件可注射肾上腺素,并尽
快 请医生救治。
为了安全起见,患有结核病及心、肝、肾疾病者,一般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有过敏性疾病也都不宜接种。在患急性传染病及其恢复期、感冒、发烧、急性
扁桃体炎等过程中暂不要接 种。








疫苗接种培训资料
主讲人:吉双
1、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
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2ml
【反应】注 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
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
种。
【注意 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
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 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
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
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 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
【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 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
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该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
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 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
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 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
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5ml
【反应 】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
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 疹、血管性水肿。②无菌性化脓。多系
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③若 全身反应较
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 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
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 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
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 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

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注射第1针后
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4、卡介苗:
采 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安全有效。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接种,是预防
结核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一般在结
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 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种卡介苗,以便产生对结
核病的抵抗力。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
【剂量】0.1ml
【反应】接种 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侵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
可用1%龙胆子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 12周后结痂,为正常反应。如遇淋巴
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 ,不要切开。
如一次抽脓未愈,还可重复抽脓,直至痊愈为止。如已破溃,则愈合时间较长,
可 扩大创口引流,并同时用异胭肼或对氨基柳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敷料一
次,这样可缩短治疗和愈合 时间。
【禁忌】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
或其他皮肤病 者均不予接种。
【注意事项】严禁皮下或肌肉内注射;接种含有吸附剂的制品后4周内同臂
不 能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其他疫苗。
何时不宜接种卡介苗?

1.发高烧。
2.患有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功能不全者。
3.出生时伴有其它严重之先天性疾病。
4.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公克。
5.可疑之结核病患,勿直接接种卡介苗,应先做结核菌素测验。
6.严重湿疹。
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1.接种后7~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节,微有痛痒。
2.接种后4~6周可变成脓泡或溃疡。
3.接种后经2~3月溃疡自然愈合,有时同侧腋窝的淋巴腺会肿大。
注意事项
红色小结点形成的脓泡或溃疡不可挤压或包扎,只要保持清洁即可。
如接种部位肿胀的厉害有感染情形时,则请医师检查。
5、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系 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
干制成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 炎。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 ,
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
自觉症状 。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
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 ,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
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 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
既往对抗生素 、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
发休克时急救用 ;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
接种疫苗。
2、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
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 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
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 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
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 不可使用。

疫苗的制作可以经由化学合成,由特定的蛋白质为引,制作出微妙的变化
型态,使其能够与淋巴球进行生化反应,影响抗体的制造;但它也可以是直接
透过生物体制造的产物, 以活体的病原为起始,借由实验控制的特殊环境下使
其复制,或是使用死去的病原作为诱引,可以在不伤 害其他细胞的情况下只刺
激淋巴球。尽管一般认为活体疫苗的效果较好,但相对也较不易保存。因为涉< br>及基因工程,引发研究伦理的问题,目前化学合成的疫苗则较为少用。











米心镇卫生院
2015年11月15日




来月经吃什么水果好-怪才乐队


口袋妖怪黑白神兽-孕妇可以吃红菇吗


哪里激光脱毛好-肺心病的症状


美赞成奶粉-什么避孕药最好


儿童奶粉排名-养生堂程凯


气血两亏-警坛风云第二部


温州儿童医院-深圳超导可视无痛人流


妇幼保健院出生证明-王菲几个孩子



本文更新与2020-12-26 0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3818.html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