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符号-如何考幼师资格证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
1.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严重的三种症状是( )
A.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 B.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C.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D.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E.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2.患儿男。10 岁。 以发热 40.2 ℃诊断为乙脑。 针对该患儿的高热。护理措施
是( )
A.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B.早期足量给予脱水治疗
C.以药物降温为主。无效时给予物理降温
D.以物理降温为主。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肌注安乃近
E.密切观察低钾的表现
3.患者男。30 岁。 咳嗽 3 个月。咳白色黏痰。 内带血丝。午后低热。面颊潮红。
疲乏无力。常有心悸。盗汗。较前消瘦。 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对该患者的护理措
施。正确的是( )
A.不需隔离 B.常到室外晒太阳
C.服药至症状消失即可 D.加强活动锻炼。增强体质
E.做好用具、餐具、病室和痰的消毒
4.属于甲类传染病的疾病是 ( )
A.传染型非典型肺炎 B.猩红热
C.肺结核 D.霍乱
E.伤寒
5.患者男。70 岁。 患肺结核 20 年。近年来病情反复。经常咯血。表现为烦躁焦
虑。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是( )
A.采取严密隔离 B.讲解疾病知识。给予鼓励和帮助
C.采取健侧卧位 D.患者咯血时可进温软流食
E.高流量高浓度吸氧
6.患者男。62 岁。 以霍乱收治入院。 护士在向患者及家属做入院宣教时。错误的
内容是( )
A.患者不能走出病室 B.双休日家属可探视
C.剩饭须煮沸后倾倒 D.排泄物需严格消毒
E.通向走廊的门窗需关闭
7.HIV 感染后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主要的机理是损害哪类细胞( )
A.中性粒细胞 B.B 淋巴细胞
C.CD4 + T 淋巴细胞 D.CD8 + T 淋巴细胞
E.自然杀伤(NK)细胞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试题及答案
A型题
(1).传染病的下列特征中最主要的是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C.有地方性 D.有季节性 E.有感
染免疫
(2).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B.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3).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
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工作人员密切
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
消毒
D.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病人可交换使用
物品
(4).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
主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疫苗
预防接种 D.切断传播途径 E.接触者预防服
药
(5).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有助于诊断 B.预测疫情 C.确定检疫期
D.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E.推测预后
(6).传染病在发病前出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7).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最短潜伏期 B.平均潜伏期 C.最长潜伏期
D.传染期 E.前驱期
(8).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 C.病情严重
程度 D.潜伏期的长短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
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施
E.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
毒
(10).传染病在较小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
类病例,称为 A.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流行 E.以上都不
是
(1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
径、免疫性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
(12).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 A.甲类
传染病在城市6h内,农村12h内 B.甲类传染
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12h以内 C.甲类传染病在
城市12h内,农村24h内 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
6h内,农村12h内
E.乙类传染病在城市8h内,农村16h内
(13).病原携带者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可分为 A.潜伏
期、急性、病后病原携带者 B.急性、慢性、“健
康”病原携带者 C.慢性、潜伏期、病后病原携带
者 D.病后、慢性、急性病原携带者 E.带病
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14).传染病感染后最易识别的是
A.潜在性感染 B.亚临床感染
C.慢性病原携带者 D.隐性感染 E.显性感染
(1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潜
伏期 B.传染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前驱期
(16).病原体不断侵人血流并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
表现出严重中毒症状时,应诊断为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17).一日间体温之差在1℃以上,但低温未到正常,
称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波状热
E.回归热
(18).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 A.机体免疫状态
B.病原体 C.季节变化 D.传染途径 E.年龄
(19).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特异性免疫功能
C.预防用药 D.注射疫苗 E.增强体质
(20).病毒感染后临床发病率甚低的是 A.出血热
B.狂犬病 C.乙型肝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流行性感冒
(2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道症状 B.消化道症状 C.神经系统症
状 D.精神症状 E.皮肤瘙痒症状
(22).急性重症肝炎早期最突出、最有诊断意义的症
状是 A.黄疸迅速加深 B.出血倾向加重 C.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 D.严重恶心、呕吐 E.出现腹
水
(23).急性病毒肝炎早期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卧床休息 B.保肝药物 C.免疫制剂
D.维生素类药物 E.抗病毒治疗
(24).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最恰当的饮食是 A.高
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B.高蛋白、高脂肪饮
食
C.适合病人口味富含维生素清淡饮食
D.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E.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
素饮食
(25).甲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是 A.飞沫 B.粪一口
C.母一婴 D.血液传播为主 E.虫媒
(26).可将甲型肝炎病毒灭活的最低温度条件是
A.56℃.30min B.60℃.12h
C.100℃.5min D.100℃.10min
E.100℃.30min
(27).关于HBV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能耐受一般浓度化学消毒剂 B.能耐受
60%,4h C.煮沸即可灭活 D.100%,10min可
灭活
E.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28).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抗一HBs B.抗一HBe C.抗一HBC—IgM
D.抗一HBC—IgG E.抗一HBV—DNA
(29).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经唾液传播 B.经蚊虫叮咬传播
C.经粪一口途径传播 D.经呼吸道传播 E.经皮肤接触
传播
(30).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
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 B.乏力、
厌食、恶心、尿色加深 C.腹胀、肝质地硬、脾大
D.皮肤黄染、轻度搔痒 E.腹软、肝大质软、轻
度叩击痛
(31).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
较强的传染性 A.抗HBe
B.抗HBC C.HBeAg D.抗HBs E.HBsAg
(32).能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抗体是 A.抗
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V E.DNA
抗体
(33).下列哪项可用于生产乙肝疫苗 A.HBeAg
B.HBsAg C.HBcAg D.HBV E.HBVDNA
(34).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B.适当服用保肝药物
C.忌酒 D.不要服用损肝药物 E.足够休息
(35).下列重型肝炎病人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观察黄疸是否进行性加深
B.消化道症状是否改善 C.给予高脂、高蛋白饮
食
D.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E.专人陪护
(36).护士告诉慢肝病人勿食过多的糖是因为
A.易引起腹胀 B.易致ALT升高 C.易致胃病
D.易诱发糖尿病 E.以上都不是
(3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猪 D.牛 E.家禽
(38).诊断慢性肝炎,其肝炎病程至少应超过 A.3
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E.24
个月
(39).可转为慢性肝炎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病毒
性肝炎类型是 A.甲型、乙型、丙型
B.乙型、丙型、丁型 C.丙型、丁型、戊型
D.甲型、丙型、戊型 E.乙型、丁型、戊型
(40).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播具有
重要意义,其重点接种对象是 A.急性乙型肝
炎病人 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C.乙型肝炎病毒携
带者
D.母亲HBsAg阳性生下的新生儿
E.接受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的病人
(41).对诊断急性重型肝炎最有价值、最主要的表现
是
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 B.黄疸迅速
加深
C.神经精神症状 D.出血倾向 E.腹水和肾衰竭
(42).对有肝性脑病先兆的重型肝炎病人应限制蛋白
质的摄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计算,蛋 白质摄入量应
A.<0.5g B.<1.0g C.<1.5g D.<2.0g
E.2.5g
(43).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
为 A.4、5、6月 B.5、6、7月 C.6、7、8
月
D.7、8、9月 E.8、9、10月
(44).对于乙脑病人,护士应配合医师进行抢救的是
针对下列哪组症状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B.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C.高热、昏迷、呼吸
衰竭 D.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E.昏迷、惊
厥、循环衰竭
(45).乙型脑炎病人意识障碍的护理,下列哪项措施
不妥 A.病人侧卧、头低脚高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保持水电平衡 D.鼻饲 E.肢体放于功能位
(46).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高热 B.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中枢性呼吸衰竭
(4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蚊虫
C.猪 D.鼠类 E.病毒携带者
(4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A.气溶胶 B.粪一口传播
C.密切接触 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49).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过高热 B.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中枢性呼吸衰竭
(50).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综合措施应是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及治疗病人
B.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C.抓好灭蚊、防
蚊工作D.管理动物传染源及预防接种 E.灭蚊与
疫苗接种为主
(51).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
A.出现痴呆、弛缓性瘫痪 B.高热、惊厥C.意识
障碍
D.颅内高压及呼吸衰竭 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
射阳性
(52).在抢救乙脑呼吸衰竭时,护士遇到紧急情况采
取的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大剂量糖盐水静
脉滴注
B.20%甘露醇静脉推注C.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
注射 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E.尼可刹米、洛贝林
静脉注射
(53).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
验 D.特异性IgM E.病毒分离
(57).下这除哪项外,均系艾滋病的易感者
A.男性同性恋者 B.有多个性伴侣者 C.静脉吸
毒者 D.血友病人 E.病毒性肝炎病人
(58).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口腔念珠菌
病
B.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C.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D.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E.疱疹性直肠炎
(59).艾滋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A.治疗和隔离病人 B.治疗和隔离无症状病毒携
带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对高危人群进行人工
主动免疫 E.对接触者采用人工被动免疫
(60).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
离措施是 A.接触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肠
道隔离 D.血液、体液隔离 E.虫媒隔离
(61).艾滋病属于哪种隔离 A.肠道隔离 B.虫媒隔
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隔离 E.呼吸道隔离
(62).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传播
B.静脉滥用毒品而传播 C.输血及血制品
D.母婴垂直传播 E.昆虫叮咬传播
(63).确诊艾滋病的依据是 A.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减
少
B.血清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病毒分离阳性
C.咽拭子涂片检查 D.血培养阳性 E.作分泌物
培养
(64).HIV是 A.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B.狂犬病毒
C.汉坦病毒 D.伤寒杆菌 E.沙门氏菌
(105).在我国,多年来多数地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的致
病菌群是 A.志贺菌属A群 B.志贺菌属B群
C.志贺菌属C群 D.志贺菌属D群 E.以上都
不是
(106). 艾滋病的最常见传播途径为: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粪口传播 E.虫
媒传播
(107).痢疾杆菌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 A.空肠和
回肠
B.回肠和升结肠 C.升结肠和横结肠
D.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109).细菌性痢疾病人的典型粪便呈 A.稀水样便
B.糊状便 C.黏液脓血便 D.果酱样便 E.柏油
样油
(110).普通型急性菌痢的表现,下列哪项除外
A.高热、寒战 B.腹痛、右下腹压痛
C.腹泻、里急后重 D.脓血便 E.昏迷、抽搐
(111).菌痢的潜伏期为 A.1—2天 B.3—4天
C.4—5天 D.6天 E.7天以上
(112).对于中毒型菌痢病人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B.吸氧 C.为减轻呼吸困
难、取半坐位 D.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E.降温、止
惊
(113).住院菌痢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的出院标准是
A.血常规检查正常 B.大便镜检无脓细
胞. C.体温正常 D.连续2次大便培养阴性
E.以上都不是
(114).迅速控制菌痢流行,最主要的措施是
A.加强门诊工作 B.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C.管
理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E.口服痢疾减毒活
疫苗
(115).急性菌痢肠道病变的主要部位在 A.结肠
B.回盲部 C.乙状结肠 D.乙状结肠和直肠
E.十二指肠
(116).菌痢腹泻的特点不包括
A.每日可达10-20次 B.每次量少
C.伴有明显里急后重 D.黏液脓血便 E.有腥臭
味
(117).典型急性菌痢病人的粪便呈
A.米泔水样便 B.柏油样黑便
C.少量黏液脓血便 D.果酱样腥臭便 E.灰陶土
样便
(118).典型菌痢病人粪便镜检结果是
A.大量白细胞,少量红细胞 B.大量脓细胞
C.大量红细胞 D.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
E.大量脓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及红细胞
(168).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盲肠 B.直肠和乙状结肠
C.回肠末端 D.升结肠 E.横结肠
(169).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人数80%以上的年龄组
为: A.2-6岁 B.10-20岁 C.21-30岁
D.31-40岁 E.41-50岁
(170).乙脑的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虫
媒传播
C.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E.水和食物传播
(171).乙脑常见的并发症: A.败血症 B.泌尿系
感染
C.褥疮 D.自发性肾破裂 E.支气管肺炎
(17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发病多呈散发性,其原
因主要是: A.疫苗预防接种 B.灭蚊、防蚊工
作
C.人群易感性 D.隐性感染 E.虫媒传播
(173).降低乙脑病死率的关键是把好下述哪三关:
A.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B.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C.高热、惊厥、呼吸
衰竭
D.高热、昏迷、惊厥 E.高热、呼吸衰竭、循环
衰竭
(174).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脱水 B.脑疝 C.休克D.出血 E.肺部并发
症
(180).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181).流行性乙型脑炎脑内主要病变是: A.软脑
膜及蛛网膜炎症 B.脑内出血 C.脑内脱髓鞘性改
变
D.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 E.神经胶质细胞
病变
(186).女性,2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
食欲减退,,体温38.5℃,出现 黄疸,皮肤瘙
痒,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1200U,
初步诊断为 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
C.性传播 D.母乳传播 E.血液传播
(188).男,10岁,突发寒战、高热、抽搐、昏迷。
体温:T:40.5℃,P140 次/min,Bp8.2/
4.3kPa(61/32mmHg),口唇紫绀,实验室检查:血
白细胞15×10的9次方/L,中性粒细胞82%,肛
试子取便,镜检:脓细胞(+),拟诊断为细菌 性痢
疾。正确的类型是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脑型)
B.慢性细胞性痢疾急性发作 C.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休克型) E.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混合型)
(191 ).黄女士,40岁,发热、咳嗽、气促伴吞咽疼
痛1周。体温38℃,两侧颊黏膜见散在溃疡表面白< br>色分泌物,两肺闻及罗音。血白细胞4×10的9次
方/L, CD4/CD8<1,x线胸片两面两肺间质性
肺炎。1年前曾去泰国旅游。拟“艾滋病”,不恰当
的护理措施是
A.安置病人于安静舒适的隔离病室内,病室外挂黄
色标志进行严密隔离 B.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C.提供病人与其家属和亲友
接触沟通的机会,以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 D.给予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
(193).宋先生,40岁。近月来低热、盗汗、全身乏
力,伴食欲减退,腹泻和体重减轻。 体温37.8℃,
两侧颌下,颜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均增大,无压痛,能
活动。血白细胞3.5* 10的9次方/L,血清抗一
HIV(+)。制定护理计划时应列在首
选位置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 B.活动无耐力 C.腹泻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有传播感染的
危险
(19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的颁布实施
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 B.l998年9月1
E.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日 C.1979年 9月 1日 D.1989年 10月 1日
E.1989年8月1日
(195).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
批同类病例,称为:
A.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 E.以上都
是
(196).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机体免疫状
态 B.病原体 C.季节变化 D.传染途径
E.年龄
(20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哪三个基本环
节:
A.病原体、环境、易感人群 B.病原体、环境、传
染源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病原
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
环境
(203).对传染病人皮肤的护理中,哪项错误:
A.观察皮疹的特点,如形 态、大小、分布部位等
B.出疹期可用肥皂水擦洗皮肤 C.将病人指甲剪
短,切勿抓破皮肤 D.瘙痒较重者,可用炉甘石 洗
剂等涂擦局部
E.出疹期病室要安静整洁,避免强光刺激
(204).AFB隔离适用于哪类病人:
A.肺结核病人 B.狂犬病病人 C.肺鼠疫病人
D.新生儿感染病人 E.流行性腮腺炎病人
(205).下述疾病均应采取保护性隔离,但除外:
A.血液病 B.甲型肝炎
C.淋巴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缺陷综合
征
(209).在传染病管理中,属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
A.艾滋病B.肾综合征出血热 C.黑热病 D.肺
结核 E.霍乱
(218).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早期诊断
有帮助的是: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219).正确估计病人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为:
A.血液常规检查 B.血液生化检查 C.病原学检
查 D.免疫学检查 E.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220).下述均为丙类传染病,但应除外: A.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
B.流行性感冒 C.麻风病 D.风疹 E.细菌性
痢疾
(221).对哪些疾病的接触者应行隔离观察: A.霍
乱 B.肺结核 C.梅毒 D.百日咳 E.流行性感
冒
(222).下述哪种情况不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A.隐性感染 B.患传染病后 C.注射疫苗
D.注射胎盘球蛋白 E.饮食疗法
(223).属低效消毒剂者为:
A.洗必泰 B.乙醇 C.甲醛 D.过氧乙酸 E.戊
二醛
(224).流行性感冒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
A.病后l-7天 B.病初2- 3天 C.病后4-5
天 D.潜伏期 E.恢复期
(284).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285).关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A.基本不通过粪.口传播
B.无水和食物型暴发流行 C.无家庭聚集现象
D.呈散在性发病 E.无明显季节高峰
(286).对肝炎病毒最可靠的消毒剂是: A.来苏尔
B.75%乙醇 C.过氧乙酸 D.37%-40%甲醛熏蒸
E.苯扎溴铵
(287).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毛细胆
管瘀积 B.肝细胞灶性坏死 C.汇管区结缔组织增
生
D.肝细胞广泛性坏死 E.肝小叶及汇管区单核细
胞浸润
(288).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改变
是: A.谷丙转氨酶值升高 B.谷草转氨酶升高
C.γ-GT升高 D.A/G倒置 E.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
(289).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饮食传播 B.水源传播
C.经输血传播 D.经体液传播 E.共同牙刷、剃
须刀
(290).患者以往健康,最近检查发现,丙氨酸转氨酶
1333.6nmol.s-1L, 血清总素8.55μmolL,甲型肝
炎抗原阳性,HBsAg阴性,HbcAb阴性。此病人诊
断为:
A.急性乙型肝炎 B.甲型肝炎隐性感染
C.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疽型 D.甲型肝炎携带者
E.甲型肝炎恢复期病人
(291).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肝恢复期 E.病毒复制强,有传染性
(292).为预防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述哪种作为人工被
动免疫: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
蛋白
D.乙肝疫苗 E.乙肝特异高价免疫球蛋白
(293).病毒性肝炎患者卧床休息的目的应除外:
A.卧床休息能使全身及肝脏分解代谢降低
B.只有卧床才能使体温下降
C.减少肝脏功能的负荷 D.增强肝脏的血液供应
量
E.缓解肝脏瘀血,促进肝脏病损的恢复
(294).哪项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征性表现:
A.食欲减退、恶心
B.乏力 C.蜘蛛病和肝掌 D.黄疸 E.肝肿大
(297).中毒型痢疾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高热 B.严重脓血便
C.感染性休克 D.吐泻不止 E.惊厥
(298).细菌性痢疾出现里急后重,说明病变在:
A.乙状结肠 B.直肠 C.降结肠 D.升结肠
E.结肠牌曲
(300).确诊菌痢最可靠的依据是: A.脓血便 B.清
水样便C.大便培养阳性 D.免疫检查阳性 E.明
显里急后重
(301).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中,哪项错误:
A.面色苍白B.四肢厥冷 C.唇指发绀 D.血压
升高
E.皮肤花纹
(302).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药物中,一般不使用:
A.黄连素 B.氯霉素 C.庆大霉素 D.氟哌酸
E.磺胺甲恶唑
(303).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
A.表面抗体(抗一HBs)
B.核心抗体(抗一HBc) C.Dane颗粒
D.e抗体(抗-HBe) E.DNA多聚酶(DNAP)
(304).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经血液传播 B.经体液传播 C.经粪-口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经生活接触传播
(305).甲型肝炎的隔离期限为:
A.病后3-4周 B.病后l-2月
C.病后2月 D.病后5-7周 E.病后3-5月
(306).在甲型肝炎病程中哪期传染性最强:
A.慢性期 B.恢复期C.黄疸期 D.黄疸前期
E.潜伏期
(307).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
的传染性: A.抗-HBs阳性 B.HBsAg阳性、
HBeAg阳性 C.HBsAg阳性,抗-HBe阴性
D.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 E.抗
一HBc阳性
(308).感染HAV后,最常见的表现是:
A.亚临床感染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急性黄疸
型肝炎 D.瘀胆型肝炎 E.重症型肝炎
(309).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是: A.ALT升高 B.LDH升高 C.ALP升高
D.γ-GT升高 E.AG下降
(310).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护理中,哪项错误:
A.慢性肝炎病人只用清淡饮食
B.急性肝炎病人应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C.肝硬化
晚期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量 D.鼓励多饮
水,成人每日2000ml左右 E.有腹水者应给予低
盐饮食
(311).哪项在急性肝炎病人中不应见到: A.疲倦
乏力 B.肝病面容 C.肝区压痛 D.食欲减退
E.厌油腻
(312).除哪项外均为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
A.有明显出血倾向 B.肝功能严重损害
C.肝肾综合征 D.蜘蛛zhi E.脑水肿
打开bin文件的软件-红糖水什么时候喝最好
老男孩的歌词-避孕药丰胸
你你热-西安比亚迪有限公司
哈尔滨治皮肤病-朵肤
卵巢保养方法-气喘嘘嘘
腹泻奶粉什么牌子好-张梓轩
泰安幼儿园-三伏贴管用吗
早孕试纸准确吗-万千惠
本文更新与2020-12-26 05: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