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胃疼怎么办快速止痛婴幼儿配方米粉的研制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21 16:28

婴儿型多囊肾试管-鸡腿菇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计善)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婴幼儿配方米粉的研制














学 生 姓 名 王 璐

指 导 教 师 徐树来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 院 食品工程学院


2009年 6 月 15 日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of Infant
Formula Rice Flour










Student

Supervisor

Specialty

School

Wang Lu

Xu Shulai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09-06- 15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王璐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婴幼儿营养配方米粉的研制
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立题目的和意义:
婴幼儿的生长期是非常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 的
营养物质,是一般食品所不能提供的,因此,需要营养素齐全,营养价值高,且适
合幼儿生理 及饮食特点的食品。
近年来发生的众多婴幼儿乳品事件使哺乳期及断乳期的婴幼儿饮食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婴幼儿的饮食及生理特点,开发研制婴幼儿配
方乳品的替代产品 ,从而打破长期以来乳品独占婴幼儿饮食市场的格局,避免类似
婴幼儿饮食事件的发生,基于此提出了选 用优质植物原料、通过科学营养强化配方
进行婴幼儿配方米粉的研究这一课题。

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
技术要求:
熟练掌握食品分析国标法,采用挤压膨化技术使 样品熟制,测定淀粉糊化度,
对成品进行成分分析测定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工作计划:
1.分析婴幼儿饮食特点,计算婴幼儿7~12个月每日营养需要量。
2.对原料成分的分析,根据膳食平衡理论和婴幼儿营养需要,编写计算程序。
3.对原料配比进行计算。
4.对营养素进行强化
5.制定单因素实验的因素水平
6.通过感官检验和测定样品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选择单因素实验的优水平。
7.测定蛋白质消化率和淀粉的糊化度选择最佳工艺。
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成成品进行成分分析。
9.结果讨论。




时间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进度安排
2月23日~3月31日
4月1日~4月15日
内容
收集资料,确定论文提纲
配方及实验方案设计
预期达到的目标
设计思路完成定题目列提纲
确定产品配方及实验方案
获得最优挤压加参数
测试淀粉糊化度、消化率
完成所有实验研究内容
达到提交要求
递交论文,论文答辩
4月16日~4月30日 挤压加工实验研究
5月3日~5月15日
5月16日~5月26日
动物实验及测试分析
补充实验及最佳工艺确定
5月27日~6月10日 撰写论文
6月11日~6月15日 提交论文、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要求: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院长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一、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

二、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

三、答辩委员会评语:





















四、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签章)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摘 要

本文选用优质大豆、大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 ,利用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并强化多
种微量元素,研制出适合断乳期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米粉。通过对米粉 配方、试验工艺
过程的研究和筛选,确定了米粉的最优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粉20%,大米50%,蛋 黄
粉20%,豆油2%,白砂糖8%。以此为配方,在原料含水量13%的条件下经挤压膨化加工
获得的米粉淀粉糊化度达86.1%;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99.2%。
研究及测试结果表明:该产 品的配方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易于被机体消化吸收,
适合婴幼儿的生理及饮食特点。

关键词:婴幼儿;配方米粉;蛋白质消化率;淀粉糊化度




Abstract
In this dissertation, infant formula rice for weaning period infant was
studied and produced by extru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high- quality beans, rice and other cereals as main raw
material were chosen, strengthen a wide range of trace elements were adopted.
By formula experiment, the optimal formula was determined: soy protein isolate
powder 20%, rice 50%, 20% egg yolk powder, soybean oil 2%, 8% sugar. The product
made from the13% water content raw materials by the extrusion processing
obtained the ideal result, the starch gelatinization degree of 86.1% and the
apparent protein digestibility was 99.2%.
Research and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 has lots of
characteristic as follow: a reasonable formula nutrition, health security,
digesting easily and absorption by the body, suitable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s physical and dietar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formula rice flour; protein
digestibility; 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



目 录

摘 要 ................................................ .................................................. .............................. I

Abstract .................................................. .................................................. ............................. II

1 绪 论 .................................................. .................................................. ................. 1

1.1婴幼儿营养米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 ................ 1

1.1.1国外研究状况 ........... .................................................. ................................... 1

1.1.2国内研究现状 .................................. .................................................. ............ 1

1.1.3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 .................................................. ...................... 2

1.2婴幼儿营养 ........ .................................................. .................................................. . 2

1.2.1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 .................................................. ........... 2

1.2.2婴幼儿营养需要特点 ............. .................................................. ..................... 3

1.2.3婴幼儿的膳食 ...... .................................................. ........................................ 4

1.2.4辅助食品的添加 ................................. .................................................. ......... 4

1.3婴幼儿膳食标准 ................... .................................................. ................................ 4

1.4营养强化配方设计的标准和依据 ............................ ............................................. 5

1.5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 ................... 5

实验部分 ............... .................................................. .................................................. .. 7

2.1实验材料 ............................. .................................................. .................................. 7

2.2试剂与设备 ..................................... .................................................. ...................... 7

2.2.1主要试剂 ....... .................................................. ............................................... 7

2.2.2主要设备 .............................. .................................................. ........................ 7

2.3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 .................................................. ......................................... 8

2.3.1实验内容 .................................... .................................................. .................. 8

2.3.2分析方法 ........... .................................................. ........................................... 9

2.3.3单因素实验 ................................... .................................................. ............. 12

2.3.4营养强化量的计算 ........... .................................................. ......................... 12

结果与讨论 ....... .................................................. .................................................. .... 14

3.1配方的确定 ......................... .................................................. ................................ 14

3.1.1 原料的选取 ............................................ .................................................. ... 14

3.1.2 配方一的确定 ...................... .................................................. ..................... 14

3.1.3 配方二的确定 .... .................................................. ....................................... 14

3.2单因素实验结果 ................................... .................................................. .............. 15

3.2.1 A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 .................................................. ............ 15

3.2.2 B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 .................................................. .......... 16

3.2.3 C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 .................................................. ........ 18

3.3测定蛋白质消化率 .................. .................................................. ........................... 19

3.4测定淀粉糊化度 .................................................. ................................................. 20

3.5营养素强化 .............................. .................................................. ........................... 20

3.6基本化学成分分析 .................................................. ............................................. 21
2
3


3.7婴幼儿配方米粉的产品性能 ...... .................................................. ....................... 21

3.7.1感官指标 ..... .................................................. ............................................... 21

3.7.2产品性能 ............................. .................................................. ....................... 21

结 论 ........ .................................................. .................................................. ................. 23

参考文献 ................ .................................................. .................................................. ......... 24

致 谢 ........................ .................................................. .................................................. ..... 25

附 录 .......................... .................................................. ................................................. 26

附表1: .................................. .................................................. .................................. 26

附表2: .................................................. .................................................. .................. 27

附表3: ............... .................................................. .................................................. ... 28



1 绪 论
1.1婴幼儿营养米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1国外研究状况
婴幼儿的营养需 要及辅助食品在众多国家都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在美国成立专门
的婴幼儿营养中心,对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进行研究,强调婴幼儿应该多使用谷物类食
物,强调食物多元化并强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美国的亨氏公 司按照婴幼儿营养需要
生产了不同种类的婴幼儿辅助食品得到众多家长的欢迎。
在日本的九州 岛鸟栖和久留米有两家食品厂与德国“喜比”(HIPP)食品公司合
资生产一种名为“罗必纳”的麦乳 粉,以脱脂奶10%、埃及豆25%、炒小麦粉62%、
强化维生素A和D、还添加一些使儿童骨骼和牙 齿都能健壮的健骨粉,对抗佝偻病有
效,成为日本婴儿的主食品。日本的婴儿断奶食品是以米粉、小麦粉 、干酪、番茄、
植物蛋白等作原料,经混合加工成片状,成为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这种食品可直接冲调,也可与牛奶、肉汤配合食用。
荷兰是世界上婴儿食品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家设有世 界驰名的儿童营养
研究中心。由于荷兰的乳品工业发达,因而以乳为基础的原料品种极多。例如高蛋白< br>花生、大豆、麦芽糖、糊精混合粉,并且强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LL-蛋氨酸,以增
强蛋白质的 生物效价。荷兰还生产以鲜奶、脱脂奶粉、谷物、麦芽糊精、植物油、维
生素和矿物质为原料,分别经喷 雾干燥和辊筒干燥制成的婴儿营养食品。荷兰还开发
了多种蔬菜和谷物加牛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糊状适 合婴儿食用的食品。
1.1.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研究起 步很晚。建国初期,我国市售的婴
儿食品只有糕干粉、奶糕等少数几种,没有任何一种现代意义的配方食 品。而欧洲和
美国早在19世纪就开始研究婴幼儿配方食品了,在1915年就提出了具有现代模式的< br>第一个婴儿食品配方。我国的第一个婴儿配方食品“5410”,是1954年10月由中国
医学 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提出来的。配方以大豆蛋白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原料为大豆
粉、蛋黄粉、大米粉、植 物油和蔗糖。
1979年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提出了我国第一个以牛乳为基础的婴儿配方,
命名为


“婴儿配方乳粉Ⅰ”。1982年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和内蒙轻工业 研究所又在
配方工艺的基础上调整了其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并添加了乳糖、植物油、维生素和一
些矿物质,取名为“婴儿配方乳粉Ⅱ”。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婴幼儿营养知识的增多,
人们开始放弃全脂 加糖乳粉,而选择婴儿配方乳粉去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使得各类配
方食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许多乳品企 业开始生产婴儿配方乳粉,我国的相应标准应
时而出。
1.1.3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正在家长们为孩子选择营养健康的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之时,安徽阜
阳“毒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多美滋”事件,婴幼儿乳粉接二连三的出现
质量安全问题让家长们望“乳粉”却步 !“毒奶粉”事件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婴幼儿
配方食品的关注,同时爆发了人们对奶粉的严重信任危机!
反思事件的背后,利益的驱使导致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是不容推卸的责任,然而对
于乳粉加工过程 中不可避免的复杂工艺造成的质量空缺也是有待于思考的。那么我们
想到的是,是否可以避开劣质奶粉的 侵害,有没有一种产品可以替代奶粉的营养或者
高于它,并且加工过程简单易行,避免了有毒有害物质的 导入和产生,为宝宝提供一
款既营养又健康安全的婴幼儿辅食呢?本论文通过严格的营养计算,反复对加 工工艺
的探讨,为婴幼儿提供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加工过程简单、健康安全的食品——婴幼
儿配 方米粉。
1.2婴幼儿营养
1.2.1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1.2.1.1婴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期(infant)指从出生至满一周岁前。婴儿期是 人类生命从母体内生活到母
体外生活的过渡期,亦是从完全依赖母乳的营养到依赖母乳外事物的过渡时期 。婴儿
期是人类生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12个月龄婴儿体重将增至出生时的3倍,身长
未出 生时的1.5倍,婴儿期也是脑组织的发育高峰。但是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胃
容量很小,消化功能亦 不完善。


1.2.1.2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young children)期。此期的生长发育虽不及
婴儿期迅猛,但与成人相比亦非常旺盛。如体重每年增加2kg,身长第二年增加
11~13cm,第三 年增加8~9cm。
1.2.2婴幼儿营养需要特点
1.2.2.1婴儿营养需要特点 < br>热能,以单位体重表示,0~0.5岁婴儿热能适宜摄入量为0.4MJ(kg·d)[95kcal(kg·d)],是成人的三倍多。婴儿需要较多的能量,主要反映婴儿的代谢率高,以
及对生长发 育的特殊需要
[7]

脂质,婴儿的胃容积小,因而需要高热量的营养素,脂质正符 合此条件。脂肪除
提供婴儿相当的热能外,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可避免发生必需脂肪酸缺< br>乏,婴儿期脂质所占之供热比应在35%~50%之间。婴儿期脂肪的主要来源是乳类及合
理的代 乳食品。
糖类,糖类的功用是供给机体热能和构成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一个健康的
婴儿 ,有28%~63%的热能由糖类获得。由于婴儿要到3个月以后才有淀粉酶产生,所
以多糖类食物要到 4~6个月大时才能开始慢慢添加。
蛋白质,婴儿因为体内器官的生长发育,需要质优、量足的蛋白质 。正常婴儿蛋
白质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计要大于成年人;婴儿比成年人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也
大。除人体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组氨酸也是婴儿所必需的。此外婴儿还需要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
矿物质,母乳中的各种矿物质含量是婴儿矿物质需要量的主要依据之一。1岁以
内婴儿每日 铁的适宜摄入量(AI)为0.3~10mg。正常新生儿有足够的铁储存,可以
满足4~6个月的需要 。虽然母乳中的铁易被婴儿有效的吸收,但乳中铁含量较低,因
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6个月后应添加 含铁辅助食品。婴儿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AI)
为300~400mg,母乳和牛奶中钙含量及吸收率 均较高,可基本满足婴儿需要。
维生素,正常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 量(RNI)
为10μg。


1.2.2.2幼儿的营养需要特点
一周岁以上的幼儿无论是热能还是蛋白质的需求量都相当于母亲的一半,而对矿
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常 多于成人的一半。尽管幼儿胃容量已从婴儿期的200mL增加到
300mL,但幼儿牙齿少,咀嚼能力 有限,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各种消化酶的分泌
和活性也远不如成人。此外,幼儿期营养物质的获得需 从以母乳为主过渡到以谷类食
物为主。
1.2.3婴幼儿的膳食
在正常的母乳分泌 和婴儿食欲正常的情况下,从4~6月龄之后,婴儿体重从出生
时的3.2kg左右增加至6~7kg, 而一般母乳的分泌量并不随婴儿的长大而增加。此时
仅单独以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 应逐步的添加婴儿辅助食品作为
母乳的补充。
断乳后的幼儿要以靠自己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消 化器官来取得营养,这种有限的
消化能力与机体所需要相对大量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 。这些矛盾
提示我们不应过早地让幼儿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幼儿膳食特点为从婴儿期的以乳类为
主过渡到以谷类为主,奶、蛋、鱼、禽肉及蔬菜和水果为辅的混合膳食,要求食物种
类多样,少量多次, 平衡膳食。
1.2.4辅助食品的添加
婴儿辅助食品又称断乳食品(weaning fo od),主要是用于在充足母乳条件下正
常补充。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1岁断乳之间,是一个长达6 ~8个月的断奶过渡期,
此期应在坚持母乳喂养的条件下,有步骤地补充婴儿所接受的辅助食品,以满足 其发
育的需要,顺利进入幼儿阶段。
辅助食品的添加应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考虑到 婴儿的咀嚼能力和胃肠适应能力,辅食添加应选择粗纤维少、容易消化吸
收的食物,避免纤维较粗、脂肪 含量高或辛辣刺激类食物。
供应方式是渐进式的,即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逐步添加。
避免添加特殊口味或调味太重的食物,应以新鲜、天然、未精制的天然原料为主
的食品。 婴儿满5~6个月时,因其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增加,有能力消化淀粉,此时可以添
加米糊、麦糊等食 物,以供应足够的热量。


1.3婴幼儿膳食标准
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规 定了相应的婴幼儿日营养摄入量的标准,见附表1
[8]
,1983
年我国公布了婴幼 儿食品营养及卫生标准(QB869-83),1989年我国还公布了婴幼儿
食品——断乳期配方食品 的国家标准(UDC613、10769-89)。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4年研究的编号为“541 0”配方婴儿食品,为我们研究婴幼
儿辅助食品提供了参考。“5410”配方食品是由中国预防医学科 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
研究所研制,从50年代到现在40年中,多次对“5410”配方进行修改,调整 ,使其
在营养和工艺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大米、蛋黄粉为主要原料,
加 入白砂糖、植物油、钙、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辅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或块状
的婴儿主食品。其营养 价值完全可与以牛乳为主的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该产品即可
作为婴儿主食,又可作婴幼儿断奶食品,是 新一代的动植物蛋白互补的优质婴幼儿配
方食品。我国“5410”配方食品的主要原料组成为:大米粉 45.5%,大豆粉28%,豆
油3%,蔗糖16.5%,骨粉1.5%,另外添加16种营养素。
该配方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见附表2。
1.4营养强化
配方设计的标准和依据

虽然该产品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易于 消化的优点,但是其营养成分不够平衡,影
响其吸收利用率,因此需要根据营养学原理,对限制性氨基酸 和矿质元素进行强化。
合理安全的营养强化配方设计,需要三方面的依据
[8]

第一,膳食营养供给量(RDA):国家行政当局与营养学权威组织根据营养科学的
发展,结合 本国实际情况,会同社会各类别人群提出一日摄食中应含有的热能和各种
最易缺乏的营养素种类、数量的 建议,称之为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或营养供给量建
议(recommend dietary all owance,简称RDA)。RDA作为一种膳食质量标准,在保
障国民身体健康、指导食品生产和食 品工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国营
养学会于2000年10月制定了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 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在进行营养强化配方设计 中,可研究、比较和参考其它国家制
定的RDA及美国和FAOWHO的相关标准。
第二,《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作为规范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的国家法
规,《审批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 标准》对食品强化中营养素的选用、使用剂量作出了
明确的规定,在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必须遵守。
第三,相关营养素在强化在题中的含量:对载体食品进行营养强化,首先必须通
过检测或食物营 养成分表确定其中原有的含量,再依据膳食营养供给量和《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确定的标准计算应该添加的量。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 面依据的了解获得需要强化的营养素进行营养强化量的计算,
使产品各类营养素均满足婴幼儿需要,达到 国家标准。
1.5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 善,营养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关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整个民族兴旺发达的 大事,所以,
婴儿食品的营养与卫生倍受人们的关注。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期
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食品有着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卫生、易消化、
热量和营养充足 ,另一方面又要求营养素的比例合适。幼儿的膳食特点为从婴儿期的
以乳类为主过渡到以谷类为主,奶、 蛋、鱼、禽、肉及蔬菜和水果为辅的混合膳食。
然而,近年来,乳类制品频频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 人们的关注,令众多家长在
如何为宝宝选择优质安全的断奶辅助食品颇为困惑。
本课题为了满 足婴幼儿必须营养需要,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以及我国建 议的婴幼儿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还有“5410”
配方标准,对婴幼儿经常食用的营养米粉进行配方的设 计及营养素的强化。配方以谷
物为大米、含有优质蛋白质的大豆及含有极易被人体吸收的脂肪酸、磷脂、 矿物质和
维生素的蛋黄粉等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经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的反复研究,并
通 过测试分析检验机体吸收。避免了乳制品造成的安全隐患,又满足了婴幼儿的营养
需要,成为婴幼儿断奶 时期的最佳食品。该复合型婴幼儿营养米粉一经面市将会成为
每一位母亲的理想选择!















2 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
白砂糖
大豆
蛋黄粉
豆油
大米
分离大豆蛋白粉
2.2试剂与设备
2.2.1主要试剂
(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淀粉糖化酶
乙醚
无水乙醇
浓硫酸
硫代硫酸钠
氢氧化钠
碘和碘化钾
硫酸铜
硫酸钾
盐酸
硼酸溶液
2.2.2主要设备
海尔冰箱 240L
市售
市售精选黄豆
市售优质蛋黄粉
市售鲁花压榨豆油
由北大荒米业提供优质碎米
哈高科提供(干基蛋白质含量85%)
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
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
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
哈尔滨市化学试剂厂
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
哈尔滨化工试剂厂
哈尔滨化工试剂厂
哈尔滨化工试剂厂
哈尔滨化工试剂厂
哈尔滨化工试剂厂
青岛海尔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ALC-210.2 北京赛名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榨汁搅拌机 LBJ—620 东莞市乐邦电子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DHG—9123A型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 WS2-133-65 上海东星建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单螺杆挤压机 食品工程实验室提供
2.3实验内容及分析方法
2.3.1实验内容
2.3.1.1配方的设计
配方的设计本着经济、营养的原则选用以谷、豆类为主要原料适量 添加蛋黄粉、
植物油配以白砂糖。
2.3.1.2加工工艺
按照配方一的比例配制 两组样品:A组将物料混合后加水膨化后粉碎;B组先将大
豆烘烤后单独膨化再与膨化好的大米和蛋黄粉 混合、粉碎。
按照配方二的比例配制的原料为C组,C组加水后直接挤压膨化。
分别对这三组成品进行比较测定其蛋白质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
加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 A组:
大豆精选→粉碎

大米、豆油、蛋黄粉→加水→膨化→粉碎→调配→混合→过筛→包装→微波杀菌
→检验→成品
② B组:
大豆精选→烘烤→粉碎

大米、豆油、蛋黄粉→加水→膨化→粉碎→调配→混合→过筛→包装→微波杀
菌→检验→成品
③ C组:
大米、分离大豆粉、蛋黄粉、豆油→加水→膨化→粉碎→调配→混合→过筛→包< br>装→微波杀菌→检验→成品


2.3.2分析方法
2.3.2.1水分含量的测定:直接干燥法
采用直接干燥法
[16]
( GB5009.3-2003)。取洁净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称,置于105℃
干燥箱中,瓶盖斜置于瓶边 ,加热1.0h。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
并重复干燥至恒重。称取10.00g磨 碎的试样,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约为5mm。
加盖,精密称量后,置于105℃干燥箱中,瓶盖斜 置于瓶边,干燥2h后,盖好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105℃干燥箱中干 燥1h左右,取出,放
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水 分含量
的计算公式如2-1。
X?
m
1
?m
2
m
1
?m
3

2-1

式中:
X
——试样中水分含量(%);
m
1
——称量瓶的试样质量(g);
m
2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
m
3
——称量瓶的质量(g);
按直接干燥法测试并由式(2-1)计算得 :大豆的水分含量为7.63%;大米的水
分含量为9.45%;蛋黄粉的水分含量为4.02%;分离 大豆蛋白粉为2.20%。
2.3.2.2吸水指数WAI和水溶性指数WSI的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0.75g的挤压后的样品,放入盛有15mL水(水温30℃)的烧杯中,再
将烧杯置于水浴 恒温箱中,保持温度30℃,用玻璃棒轻轻搅动30min,然后用离心机
在3000rmin下离心, 15min后分离上清液和沉淀物。上清液倾倒于恒重的称量瓶中
在105℃的烘箱中蒸发干,并恒重。
水溶性指数(
WSI

计算公式2-2
[9]

WSI?
式中:
WSI
——
水溶性指数,%;
m
1
?100%


2-2

M
m
1
——
上清液蒸发干后残余物质量,g;
M
——样品的质量。
吸水指数(
WAI
)计算公式如2-3。



WAI?
m
2
?100%
2-3
M


式中:
WAI
——吸水指数,%;
m
2
——倾出上清液后沉淀物质量,g;
M
——样品的质量。

2.3.2.3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测定表观消化率

① 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指蛋白质被水解的程度,即吸收与摄入蛋白质
的比值,蛋白质 的消化率越高,营养价值越高。测定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在实验室中
应用较普遍,方便易行。
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AD?
N
0
?N
1
?100
N
0
2-4
式中:
AD
——
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

N
0
——摄入氮含量,%;

N
1
——排出物中氮含量,%。

② 动物实验:选用健康品种优良 的断奶幼仔家兔6只分成三组,每组两只分笼
饲养7天,自由饮水,分别以A、B、C组成品婴幼儿米粉 为饲料,每天分三次喂养,
每次每只喂养15g,定时收取粪便晾干标号备用。
③ 微量凯式 定氮法:用微量凯式定氮法测定样品和粪便中氮的含量
(GB5009.5-85)。操作方法为精密称 取2.00g固体样品(约相当氮 30~40mg),移入
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 硫酸铜。2g硫酸钾及20mL,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
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 。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
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 清透明后,再
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 用少
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
的硫酸 铜、硫酸钾、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装好定氨装置,于水蒸气发生
瓶内装水至约23处,加甲 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
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 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向接收瓶内加入 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2滴,并使冷凝管的 下端插入
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玻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 br>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杯的棒状玻塞。将 10mL 400g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
杯, 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夹
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 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


5 min。移动接受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 min。然后用少量水冲
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 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为终点。
同时吸取 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如下:
(V
1
?V< br>2
)?N?0.014
X??F?100

2-5
m
?
10100
式中:
X
——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V
1
——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
2
——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N
——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 mL相当于氮克数;
m
——样品的质量(体积), g;
F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 15%~17.6%,
按 16%计算乘以 6.25即为蛋白质。
2.3.2.4淀粉糊化度的测定:淀粉糖化酶法


淀粉糖化酶法原理为:已糊化的淀粉在淀粉酶水解作用下,可水解成还原糖,α
化度 越高,即糊化的淀粉越多,水解后生成的糖越多。本法先将经脱脂和去除可溶性
糖类预处理后的样品糊化 ,经淀粉酶水解后,用碘量法测定糖。以此为标准,糊化程
度定为100%。然后另取样品,不糊化,用 淀粉酶直接水解,用同样方法测定糖,通过
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的相对糊化度,即样品的样品α化度。
测定方法如表2-1所示。
样品的糊化度
?
按下面公式计算
[16]


?
?

C
?a
3
)?(c?a
4
)?(c? b)
?100(%)

2-6

(c?a
1
)?(c-a
2
)?(c-b)
式中各项均按照表2-1测得。






表2-1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a
1

(1)称样1g
(2)加水50mL
(3)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
(4)急剧冷却至室温
(5)加5%淀粉糖化酶液5mL
(6)37℃下保温90min,振荡
(7)加1molLHCL2mL
(8)定容至100mL
(9)过滤
(10)准确称取滤液10min
(11)准确加水10mL
(12)加0.1molL碘液10mL
(13)加0.1molL NaOH18mL
(14)准确静置15min
(15)加10%H
2
SO
4
2mL
(16)以0.1molL Na
2
S
2
O
3

滴定值mL
+
+
+
+
+
+
+
+
+
+

+
+
+
+
+
a
1

a
2

+
+
+
+

+
+
+
+
+

+
+
+
+
+
a
2

三角瓶号
a
3

+
+


+
+
+
+
+
+

+
+
+
+
+
a
3

a
4

+
+



+
+
+
+
+

+
+
+
+
+
a
4

b

+


+
+
+
+
+
+

+
+
+
+
+
b
c










+
+
+
+
+
+
c
注:“+”表示该项操作,“”表示该项不操作。
2.3.3单因素实验
对A、B 、C三组膨化时的水分含量做单因素实验,以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指数为指
标选出最佳条件。
2.3.4营养强化量的计算
在确定了营养强化的种类之后,需要根据强化依据进行计算。计算方法选用营养
质量指数法。
INQ
是营养质量指数法是利用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营养质量指数来进行计算的。
指食 品中某种营养素占供给量的百分数与该种食品中热能占供给量的百分数之比,如
式2-7所示。理想的食 品应该是各种营养素的
INQ
值等于1。


INQ?
W
1
W?100%
2-7
Q
1
Q?100%
式中:
W
1
——某种营养素含量,mg100g;

W
——该营养物质供给量,mg100g;

Q
1
——热能含量,kJ;

Q
——热能供给量,kJ。
氨基酸 的营养强化采用氨基酸指数法,氨基酸指数计算公式如下2-8。其中氨基
酸系数指在鸡蛋蛋白质中,以 色氨酸氨基酸指数为1时,其余氨基酸与它的比值,各
种氨基酸系数见文献
[7]
。用 氨基酸指数的平均数作为强化限量,使强化后的氨基酸指
数标准差最小。
A?
M
1
M
2-8
m
式中:
A
——氨基酸指数;
M
1
——某种氨基酸含量,
?
g100g

M
——色氨酸含量,
?
g100g

m
——该氨基酸系数。

















3 结果与讨论
3.1配方的确定
3.1.1 原料的选取
原料选取标准为大豆:不低于GB 1352二级品规定;大米:不低于GB 1354二级
品规定;蛋黄粉:蛋黄粉符合GB 2755卫生标准;白砂糖:不低于GB 317二级品以
上规定;豆油:豆油符合GB 1535大豆油标准。
主要原料的成分含量见附表3。
根据原料的选择和原料成分的分析,按照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的婴幼儿每
日每千克体重需求比例确定实验配方一和配方二。主要原料含水量的测定结果列于表< br>3-1。
表3-1 各原料水分含量
原料
水分含量(%)
大米
9.4
大豆(烘烤前)
7.6
大豆(烘烤后) 蛋黄粉
2.59 4.02
分离大豆蛋白粉
2.20
3.1.2 配方一的确定
选用北大荒米业提供的碎米、优质的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蛋黄粉和植物
油满足婴幼儿脂肪的功能比例。
配方一的原料配比列于表3-2。
表3-2 配方一原料配方表(每100g样品)
名称
数量
大米
50g
大豆
30g
蛋黄粉
10g
豆油
2g
白砂糖
8g
3.1.3 配方二的确定
选用蛋白含量较高的分离大豆蛋 白粉蛋白质含量近85%替代大豆提供的优质植
物蛋白,将原料充分混合后进行膨化。
配方二的原料配比列于表3-3。


表3-3 配方二原料配方表(每100g样品)
名称
数量
大米
50g
分离大豆蛋白粉(干基蛋白质含量85%)
20g
蛋黄粉
20g
豆油
2g
白砂糖
8g
3.2单因素实验结果
3.2.1 A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A组原料混合后水分含量分别为15.5%、15 .7%、15.9%、16.1%和16.3%,挤压加
工后,挤出物水溶性指数与原料初始含水量之间 的关系如图3-1所示。
12





10
8
2
0
15.40 15.60 15.80 16.00 16.20 16.40

%

6


4
含水量%

由图3-1可知:随着物料含水量的降低水溶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物料中

图3-1原料含水量与挤出物水溶性指数的关系
水分减少,物料与机筒和螺杆之间的摩擦力增 大,物料受到剪切作用加强,导致淀粉、
蛋白质和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变性程度提高,孔隙度增大,从而 导致水溶性指数提高。
膨化前原料的水溶性指数仅为3%~6%,膨化后的产品水溶性指数为10%~1 2%,说明
膨化加工提高了膨化食品的水溶性物质含量,提高产品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由图3 -2所示,随着物料含水量减小,产品吸水性指数下降。这是由于物料含水
量增大时,加工温度和剪切作 用对物料分子作用程度减弱,淀粉、蛋白质、粗纤维等
大分子降解程度减少,吸水能力丧失程度较小,同 时产品膨化后形成的微孔结构具有
极强的腹水能力。因而,随着物料含水量上升,产品吸水性指数提高。
虽然有关资料指出谷物原料膨化时含水量控制在10.6%~15.0%,实验发现按此区
域添 加水分,原料中添加的豆油和原料大豆中的油脂在高温溢出使螺杆打滑堵塞螺
杆,水分含量太少早已蒸发 利用。因此尝试控制水分含量在15%以上,含水量的增大
有利于提高物料黏度,减少螺杆阻力,大量水 分蒸发带来的持续高温使物料膨化。通


过以上结果得知最佳含水量为


15.5%。
350




300
250
150
100
50
0
15.40 15.60 15.80 16.00 16.20 16.40
200

%


含水量
图3-2含水量与挤出物吸水指数的关系
%

3.2.2 B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单独膨化烘烤粉碎后的大豆,对其含水量分别为13%、13.5%、1 4%、14.5%和15%
进行膨化测定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指数。
50






%


40
30
20
10
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含水量(%)
图3-3含水量对水溶性指数的影响


由图3-3可知,随着含水量的降 低水溶性指数升高,加水后产生的高温蒸汽使大
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形成细小的孔洞,使产品 膨化。
由图3-4可知: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加工温度和剪切作用对物料分子作用程度减
弱, 吸水性指数增大。通过测定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确定膨化大豆时最佳含水量
为13%



500






%


400
300
200
100
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含水量(%)

膨化大米、蛋黄粉并添加豆油,添加水后水分含量为13%、13.5%、14%、14.5 %
和15%。
46
45
44
43
42
41
4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图3-4含水量对吸水性指数的影响






%
)

含水量(%)

图3-5含水量对水溶性指数的影响

如图3- 5所示,含水量的降低,水溶性指数增大。在13%水溶性指数最大为45.7%,
说明淀粉在该水分条 件下已糊化且糊化程度较高。
由图3-6可知,吸水指数随水分含量的降低而减小,在水分含量为13 %时,膨化
效果较好。若单独膨化大米水分含量应该在13%左右。添加豆油后,为了防止豆油在
转头处打滑而堵塞出料口,水分含量应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蛋黄粉的加入吸收
了大量油脂,并且 豆油的添加量在原料比例中比较低,因此水分含量的添加趋于正常。


465
460
455
450
445
440
435
430
425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含水量(%)
图3-6含水量对吸水性指数的影响






%



3.2.3 C组含水量对膨化效果的影响
C组水分含量分别为13%,13.5%,14% ,14.5%,15%的条件下加工成品测定其水
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结果如下
60






%
)

50
40
30
20
10
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含水量(%)
图3-7含水量对水溶性指数的影响





如图3-7可知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水溶性指数增大,在较低的水分含量条件下,
淀粉糊化度高,因此水溶性指数较大。
由图3-8可知:C组水分含量为13%为最好。C组配方采用 分离大豆蛋白粉脂肪
含量低,极少量的膳食纤维,避开了大豆中脂肪氧化酶的存在营养产品消化吸收,同
时膨化之后颜色较A、B组均匀,呈金黄色。C组遇水后迅速溶解,说明物料在膨化
阶段内部形 成均匀多孔结构能较快的遇水后吸收水分。并且C组沉淀物较少,主要因


为去除了大豆中的膳食纤维大量减少了产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感官效果好。


460






%


450
440
430
420
410
400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 15.00 15.50
含水量(%)


图3-8含水量对吸水性指数的影响

3.3测定蛋白质消化率
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膨化后的成品:分别为A组含水1 5.5%条件下膨化,B组在
含水量13%的条件下膨化,C组在含水量13%的条件下膨化。分别饲养 动物,收集粪
便按组标号为a、b、c。测定各组饲料和各组粪便的含氮量按公式计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列于下表。
表3-4 几种蛋白质的消化率
食物
鸡蛋
大米
大豆粉
生大豆
表3-5 蛋白质的消化率
样品
A组
B组
C组
饲料的含氮量 g
36.36
66.015
46.2
粪氮 g
0.9972
1.6623
0.3675
蛋白质的消化率AD %
97.3
97.5
99.2
真消化率(%)
97
88
87
60
由表3-4和表3-5的蛋白质消化率相互比较,发现经过膨化加工后的蛋白质消
化率


提高。
对A、B、C三组蛋白质的消化率结果进行比较,C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为 99.2%。
分析原因C组的原料选择分离大豆蛋白粉,分离大豆蛋白粉去除大豆中脂肪,并且含
有少量的膳食纤维减少冲调产生沉淀,有效防止了脂肪氧化酶的存在,经加工后大大
提高了蛋白质的消 化率,因此结果表明C组产品最易被机体吸收。
3.4测定淀粉糊化度
表3-6 测定淀粉糊化度结果
组别 A组
45.7
B组
83
C组
86.1
?
化度(%)
由表3-6可知:由于A组挤压出的成品中间夹杂 着硬芯儿,有强烈的豆腥味,口感
粗糙,产品只是部分熟化,挤压过程并没有使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失活 ,淀粉部分糊
化使A组糊化度较低。B组将大豆烘制后再进行膨化不仅脂肪氧化酶完全失活,使制品富有米香味和豆香味。淀粉糊化度为83%说明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已充分糊化。C组的淀
粉糊化度最 高为86.1%。C组物料多为粉质物料混合均匀,淀粉糊化度较高。
3.5营养素强化
通 过以上实验,C组由配方三加工的最好。对限制性氨基酸及矿质元素进行营养
强化。以INQ方法计算婴 幼儿配方米粉中营养素强化量,首先确定其主要营养素含量,
确定食用对象为0.5~1岁的婴幼儿以R NIs值确定各类营养素供给量,计算出各种营
养素的INQ值如下表:
表3-7 配方三婴幼儿米粉营养质量指数表(以100g计)
营养素
热量
含量
1386.
94kJ
蛋白质 19.25
g
钙 167.8
4mg
铁 3.37m
g
12mg 28.08%
600mg 29.97% 0.92
8
0.93
1
35g 55.00% 1.82
供给量(RNIs)
4600kJ
占供给量百分数%
30.15%
INQ
1.00


磷 143.0
2mg
450mg 31.78% 1.05


锌 2.104
mg
维生素B
1
0.121
mg
维生素B
2
0.082
mg
0.6mg 13.70%
0.6mg 20.17%
9.0mg 23.38% 0.77
5
0.66
9
0.45
4
营养素中维生素B
2
缺 乏较多,令强化后INQ值为1,则应强化的倍数为1÷0.454
≈2.203(倍)原先100g婴 幼儿配方米粉中含维生素B
2
0.082mg,则强化2.203倍的
强化量为:( 2.2-1)×0.082=0.098mg,即每100g婴幼儿米粉中应添加0.098g维
生素B
2

3.6基本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以上工艺加工的婴幼儿营养米粉符合婴幼儿营养需要,主要营养成分化学分
析如表3-8:
表3-8化学成分分析
成分
热量(kJ)
水分(g)
蛋白质(g)
脂肪(g)
总碳水化合物(g)
膳食纤维(g)
灰分(g)
婴幼儿配方米粉(100g计)
≥500
≤4.5
≥18
≥20
≥35
≤3.5
≤3.8
3.7婴幼儿配方米粉的产品性能
3.7.1感官指标
色泽为均匀的浅黄色,具有 本产品特有的滋味和香味、甜味纯正、无异味,粉状:
干燥松散,无结块,无外来杂质。


3.7.2产品性能
该产品含有婴幼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其中鸡蛋是铁的最好 来源,含量丰富且
易吸收,从而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鸡蛋蛋白是优良的蛋白质,生物价较高,< br>并且鸡蛋中组氨酸含量较高弥补植物蛋白中组氨酸的缺失。分离大豆蛋白粉的添加有
效回避了大豆 中脂肪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并且使制品蛋白质含量较高满足婴幼儿营
养及能量需求。
从加工 工艺上分析,该产品与乔吉滨、赵姗姗、刘晓梅
[13]
婴幼儿营养米粉的研制
相比较 ,本研究加工工艺成本较低,操作过程简单,产品质量安全较易控制。成品满
足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原料 选择满足国家标准,该产品希望以小包装形式独立包装,
即冲即食,卫生方便。在当今乳品事件频频发生 的情况下,将会成为婴幼儿断乳期主
要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结 论
(1)根据 婴幼儿的生理及饮食特点,选用优质大豆、大米、蛋黄粉、豆油和白
砂糖等原料,参考国内外婴幼儿饮食 配方标准,设计计算出婴幼儿营养配方米粉的主
要原料配方:① 50%大米、30%大豆、10%蛋黄粉、2%豆油、8%白砂糖;② 50%大米、
20%分离大豆蛋白粉、20%蛋黄粉、2%豆油、8%白砂糖。
(2)利用单 螺杆挤压机对配方①和配方②进行挤压加工。配方①分成A、B两组,
A将物料混合后直接膨化;B先将 大豆烘烤之后单独膨化再与膨化的大米等混合。配方
②的挤压加工方法同A组。分别对其样品做水分含量 的单因素实验以吸水指数和水溶
性指数为评定指标选择最优条件。实验表明:A组水分含量最优在15. 5%;B组水分含
量在13%;C组水分含量为13%。
(3)将A、B、C三组的最优条件 下加工的成品,测定其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淀粉的
糊化度,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C组经挤压加工获得 得产品得到了最佳效果:蛋
白质消化率为99.2%,淀粉糊化度为86.1%。
(4)对C 组加工获得的产品,进一步进行营养强化,每100g成品中添加维生素B
2

0.098mg。
(5)本方法加工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加工获得的婴幼儿营养米粉经 感官
和卫生学检验表明:色泽均匀颜色为淡黄色,具有独特的香味,味道微甜,口感较好,
呈干 燥松散的粉状。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美桂.最优化技术在食品工程上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5(4):34~236.
2 刘志皋.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3 Hui Y ples and Issues in Nutrition[M].Wadsworth Health Sciences
Division,Monterey,California,1985.
4 Borgstrom ples of Food Science[M].Westport,CT∶Fppd and
Nutrition Press,1976.
5 B. Roy, C. Prakash Kala, Nehal A. Farooquee and B.S. Majila.

Indigenous
Fermented Food and Beverages[M].

Kamla-Raj 2004.
6 王宏立,张祖立,白晓虎,大豆的挤压膨化加工[J].农产品加工.2003(8):18~19.
7 刘志皋.食品营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8 李景明,马丽艳,温鹏飞.食品营养强化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9):72~83.
9 吴加根,姚惠源.婴儿配方食品研究[J].无锡轻工业学报,1989,18(3):33~42.
10 姚慧媛,稻米深加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95~104.
11 王尔茂,食品营养与卫生[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12):123~127.
12 食品生物化学[M].天津轻工学院,1981(1).174~179.
13 郑云兰,李霞辉.大豆营养分析技术.1991(1).46~51.
14 乔吉滨,赵姗姗,刘晓梅.婴幼儿营养米粉的研制[J].大豆通报.2004(5).15~17.
15 丘丰,周益众,舒永兴,藏雪冰.几种植物蛋白粉及不同配比后的蛋白质功效比分
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4(3):593~594.
16 赵晓燕,赵增焬.婴儿营养米粉三种加 工工艺及其对大米氨基酸的影响[J].食品
与发酵工业.1996(5):22~26.
17 刘长虹主编.食品分析及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8~210.
18 宁正祥主编.食品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06


~308.
19 魏振承,张名位,池建伟,张雁,徐志宏,唐小俊,张瑞芬.

利用巨胚米和黑米研制
婴儿营养米粉[J].2006(11):113~114
20 王宏立,张祖立,白晓虎.大豆的挤压膨化加工[J].实用技术.2003(8):18~19.
21 贾富国,申德超,李漫江,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的试验及效益分析[J],农机化
研 究,2001(2):103~104.
22 赵小锋,贾丽,周剑平.牛磺酸对鲫鱼蛋白质消化吸收 的影响[J].水产养
殖.2006(5):27.
23 朱海俊,婴幼儿断乳配方食品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3(11):20~24.
致 谢
寒来暑往,几度秋凉,四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即逝。在此,我要衷心
得感谢在这四年 里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们,在他们的谆谆教导和严格要求下,我收获了
宝贵的知识和财富。他们本着教书育 人的信念,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积极向上
的生活态度,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提高自身能力。我还要 感谢学校多年来对我们的培
养,学校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博学笃志的理念将使我终生受益。
此外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徐树来老师在我完成论文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鼓
励。在徐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启发 下,我的论文有了很大改进。徐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
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的论文更加完善,这些建议 也启发了我的思路,指导我深入
婴幼儿配方米粉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论更加深刻全面。
感谢石彦国,马永强,杨春华,徐丽萍,李笑梅,刘海波等多位老师给我耐心讲
解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感谢实验室叶老师和老师提供我所需用的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
最后感谢学姐学长在实验过程 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使我的实验能够顺利完成,
希望大家工作顺利!








附 录
附表1

附表1 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营养需要量
营养素
热量kJ
蛋白质g
脂肪g
碳水化合物g
钙mg
磷mg
铁mg
钠mg
锌mg
镁mg
碘mg
维生素AIU
维生素Cmg
维生素B1mg
维生素B2mg
维生素B6μg
维生素DIU
需要量
439
2~4
3~4
10~12
40~50
30~40
0.6~1.6
0.1~0.2
4~6
7~8
4~5
200~500
3~5
0.05~0.10
0.06~0.10
0.06~0.10
40~50


维生素Emg 0.4~0.6


叶酸mg







4.5~5.0
附表2

附表2 “5410”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
项 目
100g
热量,kcal ≥
水份,
400-500
6
-
-
指标
100kJ
-
-
100k cal
g ≤
蛋白质,
g ≥
脂肪,
16-18 0.84-0.95 3.6-4
g ≥
碳水化合物,g ≥
粗纤维,
12-15
58-62
5
0.63-0.79
-
-
2.7-3.3
-
-
g ≤
灰分,
g ≤

mg ≥
磷,mg
铁,mg
铜,μg
锌,mg

μg ≥
维生素A,IU
维生素B1,mg


5 - -
600
500-600
6-10
300-400
2.5-5
25
1000-1500
0.4-0.6
32
27-32
0.31-0.53
16-21
0.13-0.26
1.3
50-80
0.02-0.03
130
110-130
1.3- 2.2
67-89
0.6 -1.2
5.6
220-330
0.1-0.13


维生素B2,mg
维生素B6,μg
尼克酸,mg ≥

D,IU ≥
维生素E,mg ≥
总钠,
生素
0.4-0.6
200-350
1
400
5
200
400-500
0.02-0.03
11-18
0.2
21
0.27
11
-
0.1-0.13
44- 78
0.9
89
1.1
44
-
mg ≤
热量,kcal ≥





附表3

附表3 原料营养成分分析(100g干基物料为计)
营养成分
水分g
热量kJ
蛋白质g
脂肪g
碳水化合物g
膳食纤维g
灰分g
钙mg
磷mg
铁mg
锌mg
维生素B1mg
维生素B2mg
分离大豆蛋白粉

1500
82
2.00
5.50
-
---
---
---
---
---
---
---
大米
13.3
1448
7.4
0.8
77.9
0.7
0.6
13
110
2.3
1.7
0.11
0.05
黄豆
10.2
1502
35.0
16.0
34.2
15.5
4.6
191
465
8.2
3.34
0.41
0.20
蛋黄粉
6.7
1372
33.59
51.34
11.58
-
3.49
80.54
439.4
10.9
5.18
0.33
0.29
豆油
0.1
3761
---
99.9
0.00
-
---
13
7.0
2.0
1.09
---
-
注:“-”表示为未检出;“---”表示为未测定。

试管前打果纳芬后流血-1500米跑步技巧


现在做试管多少钱清楚北京家圆-男人吃避孕药有什么后果


面试管理团队术语-孕妇袜


北京试管-预防针接种时间表


高龄产妇怀试管婴儿-胸口疼是什么原因


做试管打排卵针可以喝粉葛赤小豆-香芋和芋头的区别


试管怀孕16周唐筛也做了-婴儿多大可以吃盐


试管鲜胚移植排卵试纸测-白条鱼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16: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65044.html

婴幼儿配方米粉的研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