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武则天剧情介绍-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21 13:00

试管再次再次移植-啤酒的好处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滕茂实)
推拿基本原则:
1,上火揉手心穴位,受寒凉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舌苔白则按手 背穴,舌苔
黄则用手心穴。)推拿也要根据舌苔。
2,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 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
为补,双数为泄(如推几遍);向心脏方向推为补,离心推 为泄。
3,三字经派推拿,3岁以下,均推左手,3岁以上,男左女右。陈姥姥认为哪手方便推哪手,左右开弓亦可。
4,本身有重病的人,不要给别人推,耗阳气。
5,三字经派不许动心经,中指不能动,掐四缝穴除外。
6,给小孩推拿可以用淀粉、滑石粉、痱子粉,不用油推。刮痧时可用油。
7,有毛病才推拿 ,没毛病时靠身体自行运转。小孩推拿不可过于频繁,过多调动内气亦
会引起紊乱。捏积有病没病都可以 做。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

穴位

脾穴(脾经)
肝穴(肝经)
心穴(心经)
肺穴(肺经)
肾穴(肾经)
胃穴(胃经)
定位
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中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1
大肠穴(大肠) 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穴(小肠) 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利小便穴 自腕部沿手掌尺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
八卦穴
手掌面,掌心的周边。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
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 画一圆圈,八卦即在此圆圈
上,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对小
天心者为坎, 对中指者为离
运水入土穴
手掌面,自小指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呈一
弧形曲线
运土入水穴
手掌面,自拇指桡侧端至小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
形曲线
板门穴
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以指点之有大如豆
粒的筋头,重按有酸麻感,为扳门的部位
小天心 掌根,小大鱼际肌交接处凹陷中
四横纹(小横纹) 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掌小横
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纹)
阴阳穴
掌根,小天心穴两侧,靠拇指侧的为阳池,靠小指
侧的为阴池
外劳宫穴 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二马穴(二人上马
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上马)
一窝风穴 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之凹陷中
列缺穴(非针灸之
手腕两侧的凹陷内
列缺)
阳池穴(膊阳池) 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
天河水 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2
六腑穴 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成一直线
三关穴 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五指节穴 手背手指各关节处
威灵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
精宁穴 在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与小指掌骨之间
七节骨 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涌泉穴 屈趾,足掌心前正中凹陷处

小儿特定穴的功能

穴位
功效
脾穴(脾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经)
另说:健脾调中,补血生肌,消食滞,化痰涎。
肝穴(肝
平肝泻火,息风镇惊。
经)
心穴(心
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安神志。
经)
另说:清心火,利小便,补心穴。
肺穴(肺
疏风解表,顺气化痰,质颗利咽,补益肺气。
经)
另说:用补法可补益肺气;用清法能宣肺清热,止咳化痰。
肾穴(肾
补肾益脑,益气养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
经)
另说:补肾能滋肾壮阳,强健筋骨;清肾能清利下焦湿热。
胃穴(胃
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经)
另说:清胃经能和胃降逆,泻热除烦;补胃经能健脾胃,助
运化。

3
大肠穴
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便,止泻痢,退肝胆之火。
(大肠)
另说:补大肠能涩肠止泻,固脱温中;清大肠能清利肠腑,
除湿热,导积滞。
小肠穴
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小肠)
另说: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分清泌浊;补小肠可固涩止
遗。
八卦穴
理气宽胸,顺气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调和五脏,有升清
降浊之功。
另说:顺运八卦,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逆运
八卦可降胃气,消宿食,增食欲。
运水入土
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运土入水
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板门穴 清胃热,止吐泻,通调三焦之气。
另说: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自大指根推向掌根
能止泻,反之能止呕吐。
小天心 通窍散瘀,安神镇惊,清热明目,止咳利尿。
四横纹 调中行气,消胀散结,清脏腑之热。
(小横纹) 另说:退热、消胀、散结
[掌面,第2 ----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 清郁热,化痰涎。
(掌小横
另说: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纹)
[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阴阳穴
掌根,小天心穴两侧,靠拇指侧的为阳池,靠小指侧的为阴
池。

4
作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食积,化痰涎。
大横纹
仰掌,掌后腕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又名阳穴;近小指端
称阴池,又名阴穴。
作用:分阴阳能调和阴阳气血,行滞消食;合阴阳能行痰散
结。
外劳宫穴 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安蛔止痛。
另说: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升阳举陷。
二马穴
大补元气,健脑补髓,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二人上马上
另说: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马)
一窝风穴 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另说:温中行气,止痛,利关节。
列缺穴
发汗解表,开窍复苏。
(非针灸之列
缺)
阳池穴 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针灸外关穴)
(膊阳池)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降逆清脑。
另说: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针灸支沟穴)
作用:便秘、溲赤、头痛。
天河水 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化燥痰。
六腑穴 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凉血解毒。
另说:清热,凉血,解毒。
三关穴 培补元气,助气活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另说: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五指节 调和气血,开窍镇惊。
另说: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5
威灵穴 开窍镇惊,行气和血。
另说:开窍醒神
精宁穴 开窍镇惊,行气和血。
另说:行气,破结,化痰
七节骨 上七节骨温阳止泻;下七节骨泻热通便
涌泉穴 引火归元,退虚热,止吐泻




6

试管特殊治疗-跑100米需要多长时间


no和o2充满试管放入水里-枸杞菊花茶的功效


试管移植可以吃擀面皮吗-肉苁蓉是什么


高龄试管一次成功率-子宫内膜移位


被世人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是-牛扒怎么做


试管后帮生-桂圆干


供精试管婴儿继承权-阿胶补血颗粒价格


做试管成立即停掉地屈孕酮-宝宝侧睡的正确姿势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13: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64798.html

-三字经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解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