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血的试管是什么颜色-背上长螨虫的症状图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课时练习题
稻庄镇中心小学 王兴军(根据资料整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的口腔内有( 唾液腺 ),它能分泌( 唾液 )。
2、嚼馒头时,感觉有点( 甜 ),是因为(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3、食物的消化,一靠( 牙齿的咀嚼 )和( 胃的蠕动 ),将食物( 粉碎 );
二靠( 唾液 )、( 胃液 )、( 肠液 )、(胆汁 )、( 胰液 )等消化液
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4、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 胃液)、( 肠液)、( 胆汁 )、
( 胰液 )。
5、食物中的( 蛋白质 )、( 脂肪)、(淀粉 )等营养成分
在人体内不断地被( 分解 )、( 燃烧 ),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呼
吸)、(排汗)、( 大小便)等途径被排除体外。
6、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
7、食物在( 胃 )里被( 研磨 )和( 分解 )。
二、判断
1、唾液中的消化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吃饭时看书、看电视对消化系统没有影响。(×)
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 )
4、我们应该做到不挑食、合理营养。( √ )
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 )
6、口腔只是食物的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 )
7、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 )
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
9、大多数食物是在口腔中被消化的。( × )
10、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 √ )
三、选择
1、检验唾液消化淀粉的试验中,用到的药品是( C )
A煤油 B酒精 C碘酒
2、食物经过食道来到( C )
A胃 B肝 C小肠
3、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的功能?(C)
A吃饭定时定量B吃饭后不立即运动C边看电视边吃饭
4、边看书边吃饭会( B )
A分散精力,使饭粒进入气管B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C帮助记忆
四、简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2、观察下图,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3、说一说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
答: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体外
4、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答: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 碎;二靠唾液、胃液、
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5、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咀嚼,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
解成麦芽糖。
五、观察与实验
1、设计实验证明: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实验材料:淀粉液、试管、碘酒、滴管、温水、水槽
实验过程: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
唾液,并摇匀。
②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
碘酒,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2、把一份米饭放在一个小盘里,把咀嚼后的另一份米 饭放在另一个小盘里,分
别滴上一滴碘酒,我们发现 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变成了蓝色,这是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个实验说明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2 《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 呼吸 )意味着( 生命 )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
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
2、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不同 )。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二氧化碳)
多,(氧气)少。
3、吸气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呼吸器官主要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6、人体进行气体交换是在(肺)中进行的。
7、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8、呼吸是人体吸取( 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的过程。
9、(消化器官)吸收 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燃
烧”),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0、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发现(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了)。
二、判断
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 )
2、我们呼出的气体里面氧气的量减少了。( √ )
3、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 )
4、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5、人在吸气时,胸部会扩张。( √ )
6、在空气污染的地方生活,呼吸系统会受损害。( √ )
7、人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 )
8、少量吸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
9、人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吸烟者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率比不吸烟者要高。
( √ )
10、人吸进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
三、选择
1、人体吸进与呼出气体的过程是( A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鼻
C鼻—咽—喉—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下列气体能支持燃烧的是( C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3、下列不是呼吸器官的是( A )
A食道 B鼻腔 C气管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氧气
5、咳嗽大多是异物进入了( C )
A鼻 B喉 C气管
6、吸烟会损害人的( C )。
A心脏 B胃 C肺
四、简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2、填写人体的呼吸器官。
3、说一说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危害有哪些?
①吸烟会引起肺部病变。②吸烟会导致气管炎。
③吸烟会造成肺气肿。④吸烟会引起喉癌。
4、小实验: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
这样?
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3 《心脏和血管》
一、填
空
1、人在( 情绪激动 )、 从事体力劳动 、 参加体育运动 时,心跳会明显加
快。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 快慢、强弱 的变化。
2、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 不同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60~
100 次。
3、心脏位于 胸腔左侧 。它的形状像一个 倒置的梨 的梨,上 大 下小 ,大小
和自己的 拳头 差不多。心脏内部有 四 个腔,分别是 左心房 、 右心房 、 左
心室 、 右心室 。
4、血管是 血液 在 全身 循环时所经过的 管状构造 ,它遍布人的全身。血
管分为 动脉血管 、 静脉血管 和 毛细血管 。
5、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 收缩 和 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 动脉血管 ;舒
张时,让血液从 静脉血管 流回 心脏 。心脏每 收缩和舒张 一次,我们就能感
觉到心跳一次。
6、 血液 把消化器官吸收的 养料 和呼吸器官吸收的 氧气 运送到 全身各处 ,
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废物运走,交给 呼吸器官 、 排泄器官 排除
体外。
二、判断题
1、心脏在我们的腹腔左侧。( × )
2、所有人的心跳次数都是相同的。( × )
3、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运动状态,心跳速度相同。( × )
4、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 )
5、脉搏的跳动是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 )
6、活动量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 )
7、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 )
8、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含氧气丰富。( × )
9、体育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要比一般人的少。(√ )
10、心跳速度越慢越好,肺活量越大越好。( × )
11、多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对我们的心脏和血管都有好处。(×)
12、少量饮酒,少吸烟,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13、心脏位于胸腔正中间。(×)
14、我们的脊髓也可以发布简单的命令。(√)
15、人体心脏的跳动次数是不变的。(×)
三、选择题
1、身体内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C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2、以下关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B )
A体育锻炼要长时间坚持 B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越好
C体育锻炼不仅使人的肌肉更结实,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3、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B )次
A 80—120 B 60—90 C 60—100
4、一天体育课上,李晓明跑完一千米后坐下休息时,听到胸腔( A )的心脏“扑
哧、扑哧”跳动的声音。 A 左侧 B 右侧 C中间
5、静脉里面是( C )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不一定
6、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是( A )
A心脏 B血管 C脑
7、心跳不加快的是( C )
A情绪激动 B体育锻炼 C睡觉
8、人体内血液的动力来自( D )
A血压 B脉搏 C地心引力 D心脏收缩
四、简答题
1、血液在身体内是怎样循环的?对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 听说“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这种现象是
怎样造成的?
3、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4、测一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都不 相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
100次;新生儿心跳很快,每分钟达140次;成年人 中女性比男性心跳稍快。
5、心脏跳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性别;②年龄,③状态;
6、观察下图,填写心脏的构造
4、《脑与神经》
一、填空题
1、脑是人体的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 ,能把人体
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 ,并能把 下达的命令传达给 。
2、大脑内的神经中枢包括 、 、 、 等。
3、神经系统包括 、 、 。
4、盲人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 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但他们的
耳朵比一般人的灵敏是由于他们的 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二、判断题
1、脑下达的命令通过神经系统传达给人体各部分也需要一定时间( )
2、科学的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 )
3、盲人只能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
4、手语是聋哑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
5、当人体的某个神经中枢受损时,人体会强化其他神经中枢的作用来弥补。( )
6、头脑越用越灵活,所以我们不能休息,要坚持学习。( )
7、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
8、为了做到科学用脑,我们可在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音乐课。( )
9、大脑只有不断使用,才能变得灵活聪明。( )
10、聋哑人主要靠手语传递信息。( )
11、不同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是相同的。( )
12、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 )
13、盲人的触觉非常敏感。( )
三、选择题
1、下面哪种说法不科学( )
A长时间读书写字 B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C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音乐课
2、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人,某个部位 瘫痪,而其他部位正常,造成那个部位瘫
痪的可能原因是( )
A大脑所传出的信息始终绕过瘫痪部位
B瘫痪部位的神经线坏掉了
C瘫痪部位没有信息反馈给大脑。
四、简答题
1、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 常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灵活。这是为
什么呢?怎样做到科学用脑?
2、在“抓尺子”游戏中,我们的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
3、学校的课程表为什么要将各科间隔安排?
4、观察下图,填写认识脑的构造。
采血蓝试管-胸部痛是怎么回事
试管移植hcg多久代谢完-鼻头长痘
试管移植十一天验血hcg113-甜瓜是凉性的吗
最好试管是几代-拔火罐的坏处
试管内膜14-流鼻涕怎么治
试管水果木瓜苗木网-避孕贴片
湖北省人民医院试管教授排榜-二次发育
试管婴儿取卵15个会怎么进行配对-单眼皮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20: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6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