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美嘉怀了谁的孩子二 腹 泻 病诊疗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14 19:09

试管宫腔塞药-近视眼的纠正

2020年11月14日发(作者:成光)



二 腹 泻 病诊疗规范

一、概述 小儿腹泻(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 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
以内约占半数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容易患腹泻病,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病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 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
食物质
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

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
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 ②
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 、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免疫的防

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
4.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肠道菌群(normal bacteria flora)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变化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

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同时,维生素Kraft合成有赖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参与,
故肠
道菌群失调时除易患腹泻外,还可有呕吐物或大便中带血。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
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

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分类
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
1.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
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
状 病毒(rotavirus),其次有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calicivirus )科的诺如病毒

(Norovirus)如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札如病毒(sapovirus);此外,肠道病毒包
括柯
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埃可病毒(echo virus)、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等,

状病毒(coronavirus)科的环曲病毒(torovirus)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
1)致腹泻大肠杆菌:根据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不同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已知菌株可分
为5大组。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为最早发现的致腹泻大肠
杆菌。
EPEC侵入肠道后,粘附在肠黏膜 上皮细胞,引起肠黏膜微绒毛破坏,皱襞萎缩变平,黏膜
充血、水肿而致腹泻,可累及全肠道。②产毒性 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
可粘
附在小肠上皮刷状缘,在细胞外繁殖,产生不耐热肠毒素(1abile toxin,LT)和耐热肠 毒素
(stabletoxin,ST)而引起腹泻。③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 e E. coli,EIEC):可直
接侵入小肠黏膜引起炎症反应,也可粘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 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引
起痢疾样腹泻。该菌与志贺菌相似,两者O抗原有交叉反应。④出血性大肠杆 菌
(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GEC):粘附于结肠产生 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毒素(vero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和肠液
分泌,致出血性肠炎。⑤粘附- 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aggregative E. coli,EAEC):< br>以集聚方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黏膜致病,不产生肠毒素,亦不引起组织损伤。
2)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亚
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 是由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致病
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侵袭 性腹泻,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
3)耶尔森菌(Yersinia):除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
性腹泻。
4)其它:沙门菌(salmonella)(主要为鼠伤寒和其它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
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al aureus)、绿脓杆菌(bacillus pyoeyaneus)、变形杆菌(bacillus proteus)
等均可引起腹泻。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婴儿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
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
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糖类转运和乳糖酶水平之外,肠道外感染
时长 期、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
萄球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
难控制的肠炎,称之为抗生素相 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定时,饮食量
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 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含高果糖
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肠道 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
泻。
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等食物过 敏而引起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
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 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
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腹泻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
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

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
重的 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
躁或萎靡、嗜睡, 甚至昏迷、休克。
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
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
液量 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
相同,可造成等渗 、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
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甚至 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末梢循环的改变(图11-4)。
图11-4 婴幼儿脱水时的特征性症状、体征
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原因有: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②进食少,肠吸收不良,热能
不足 使机体得不到正常能量供应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③脱水时血容量减少,
血液浓缩使血流缓 慢,组织缺氧导致无氧酵解增多而使乳酸堆积;④脱水使肾血流量亦不足,
其排酸、保钠功能低下使酸性 代谢产物滞留体内。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
大、呼出气凉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 状可以很不典型。低钾血症:胃肠液中含钾较多,
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盐;进食少,钾的摄入量不足; 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缺钾时仍有
一定量钾继续排出,所以腹泻病时常有体内缺钾。但在脱水未纠正前 ,由于血液浓缩,酸中
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尿少而致钾排出量减少等原因,体内钾总量虽然减 少,但血
清钾多数正常。随着脱水、酸中毒被纠正、排尿后钾排出增加、大便继续失钾以及输入葡萄糖合成糖原时使钾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等因素使血钾迅速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如精神不 振、无力、腹胀、心律紊乱、碱中毒等。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
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 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患儿中更多
见。但是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 缩、离子钙增多等原因,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待脱水、
酸中毒纠正后则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
震颤、抽搐,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可能。
(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
或小流行,经粪- 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
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 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
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 ,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
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 、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近年报道,轮
状病毒感染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 有的患儿表现为血清心肌
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 喂乳类的患
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显微镜检查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 3
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病毒较难分
离,有条件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或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或PCR及核酸探针



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2)诺沃克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病季节为9月~4月,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1~2天,
起病急慢不一。可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腹泻和呕吐轻重不等,大便量中等,为稀便或水样
便,伴有腹 痛。病情重者体温较高,伴有乏力、头痛、肌肉痛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
持续1~3天。粪便及周 围血象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
3)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多发生在夏季。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轻症仅大便次数
稍 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伴
呕吐,常发生脱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7天,亦可较长。
4)侵袭性细菌(包括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引起的
肠炎 :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潜伏期长短不等。常引起志贺杆菌性痢疾样病变。起病
急,高热甚至可以 发生热惊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常伴恶心、
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 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大便
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粪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其中空
肠弯曲菌常侵犯空肠和回肠,且有脓血便,腹痛甚剧烈,易 误诊为阑尾炎,亦可并发严重的
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等。另有研究表 明格林-巴利综合
征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可引起淋巴结 肿大,
亦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可与阑尾炎相似,也可引起咽痛和颈淋巴结炎。鼠伤寒沙门
菌小肠结肠炎,有胃肠炎型和败血症型,新生儿和<1 岁婴儿尤易感染,新生儿多为败血症
型,常引起暴发流行,可排深绿色黏液脓便或白色胶冻样便。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
味。 大便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伴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
和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病程与症
状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继发于慢性疾病的基础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不
同程度中毒 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
数为血便。大便显微镜检 查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
固酶阳性。②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由难 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 可在用药1周内或迟至停药后4~6周发
病。亦见于外科手术后或患有肠梗阻、肠套叠、巨结肠等病的体 弱患者。此菌大量繁殖,产
生毒素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素)致病。表现为腹泻,轻症大便每日 数次,停用抗
生素后很快痊愈。重症频泻,黄绿色水样便,可有假膜排出,为坏死毒素致肠黏膜坏死所形
成的假膜。黏膜下出血可引起大便带血,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腹
胀和 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对可疑病例可行结肠镜检查。大便厌氧菌培养、组织培
养法检测细胞毒素 可协助确诊。③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肠道菌群 失调时。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
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 菌落)。大便显微镜检查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如
芽胞数量不多,应进一步以沙氏培养基作真菌培养确诊。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感染、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
性 畸形等均可引起。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营
养不良婴幼儿患 病率高,其原因为:①重症营养不良时胃黏膜萎缩,胃液酸度降低,使胃杀
菌屏障作用明显减弱,有利于 胃液和十二指肠液中的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②营养不良时
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变 性,细胞脱落增加,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以
及刷状缘肽酶活性降低,小肠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引起各 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③重



症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时小肠上段细菌 显著增多,十二指肠内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繁殖,由于
大量细菌对胆酸的降解作用,使游离胆酸浓度增高 ,损害小肠细胞,同时阻碍脂肪微粒形成。
④营养不良患儿常有肠动力的改变。⑤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 道菌群失调。⑥重症营养不良
患儿免疫功能缺陷,抗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IgM抗体、起黏膜保护作用的 分泌型IgA抗体、
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水平均降低,因而增加了对病原的易感性,同时降低了对食物蛋 白抗原
的口服耐受(oraltolerance)。故营养不良婴儿患腹泻时易迁延不愈,持续腹泻又 加重了营
养不良,两者互为因果,最终引起免疫功能愈发低下,继发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多脏器功能异常。对于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诊断,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正确
选用有效 的辅助检查,如①粪便常规、肠道菌群分析、大便酸度、还原糖和细菌培养;②十
二指肠液检查,分析p H值、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肠激酶及血清胰蛋白酶原以判断蛋白质
的消化吸收能力,测定十二指肠液的 脂酶、胆盐浓度以了解脂肪的消化吸收状况,还可进行
寄生虫抗原和寄生虫卵的检测;③小肠黏膜活体组 织检查是了解慢性腹泻病理生理变化的最
可靠方法。必要时还可做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吸收功能试验、 X线、结肠镜等检查综合分
析判断。
三、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可以作出临床
诊断 。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注意寻找病因,从临床
诊断和治疗需要考 虑,可先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
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 ,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
鉴别。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
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
糖不耐受的 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失 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粪便酸度、还原糖
试验、食物过敏 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检查方法加以鉴别。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和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
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 时应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
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排脓
血便 伴里急后重,大便显微镜检查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
杆菌生长可确诊。
(2)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
渐出 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
间隙增宽,肠壁积 气等。
四、治疗方案和原则
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不同时期
的腹 泻病治疗重点各有侧重,急性腹泻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及慢性腹
泻则应注意肠道菌 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1.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肠黏膜损伤的恢复,发热时代谢旺盛,侵袭
性肠炎丢失蛋白等因素使得营养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常造成营养不良,



并发酸中毒,以致病情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故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 ,补充疾
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 小时(不禁水),好转< br>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
对疑似 病例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灰、淀粉代乳品,或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
腹泻,缩短病程。腹 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参见第四章第三节。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轻度脱
水口服液量约50~80 mlkg,中度脱水约80~100 mlkg,于8~12 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
脱水纠正后,可将ORS用等量水稀释按病情需要随意口服。新生儿和有明 显呕吐、腹胀、休
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输用溶液的成分、量和滴
注持续时间必须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决定,同时要注意个体化,结合年龄、营养状况、
自身调节功能而灵活掌握。第1天补液:①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
需要量,一般 轻度脱水约为90~120 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 mlkg、重度脱水约为
150~180 mlkg,对少数合并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 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
别作较详细的计算。②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 脱水性质
(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分别选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 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
处理 。③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
环障碍者应先快速 扩容,20 mlkg等渗含钠液,30~60 分钟内快速输入。累积损失量(扣
除扩容液量)一般在8~12 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8~
10 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 小时内补
完,约每小时5 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④纠正酸中毒:
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即可纠正。
也可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结果,另加碱性液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
扩容,兼有扩充 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的作用。⑤纠正低血钾:有尿或来院前6 小时内有尿即
应及时补钾;浓度不应超过0.3%;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应少于8 小时;切忌将钾盐 静脉
推入,否则导致高钾血症,危及生命。细胞内的钾浓度恢复正常要有一个过程,因此纠正低
钾血症需要有一定时间,一般静脉补钾要持续4~6 天。能口服时可改为口服补充。⑥纠正
低血钙、 低血镁: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 mlkg,最大量≤10 ml)
加葡萄糖稀释后静注。低血镁者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 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6 小时一次,
每日3~4 次, 症状缓解后停用。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 紊
乱已基本纠正,第2天及以后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防止发生新的累积损失)和生理需要
量 ,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
补液。补液量需 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并供给足够的生理需要量,用13~15 张含钠液
补充。继续损失量是按“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的原则,用12~13 张含钠溶液
补充。将这两部分相加于12~24 小时内均匀静滴。仍要注意继续补钾和纠正酸中毒的问题。
(3)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 :①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
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 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
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 儿、小婴儿和衰弱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应选用抗生
素治
疗。②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



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大肠杆菌、空 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感染常选用抗G
-
杆菌抗生素以及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金黄色葡
萄球菌肠炎、假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应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据症状可选用新 青素、
万古霉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2)肠道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
制腹泻。常用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
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粉。
4)避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因为它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
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5)补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
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 mg(>6 个月),疗程10~14 天,6 个月以下婴儿每日10 mg,可缩
短病程。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因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它并发症,病情较为
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寻找 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
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和治疗脱水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
治疗,继续喂养对促进疾病恢复,如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胰腺功能的恢复、微绒毛上皮细
胞双糖酶的产生等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1)调整饮食: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应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热能。
(2)双糖不耐受患儿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食用含双糖(包括
蔗糖 、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可使腹泻加重,其中以乳糖不耐受最多见,治疗宜采用去双糖
饮食,如采用豆浆 或去乳糖配方奶粉。
(3)过敏性腹泻的治疗:如果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需考虑食物过敏(如
对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它饮食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
(4)要素饮食:是肠黏膜受损伤患儿最理想的食物,系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
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而成。应用时的浓度和量视患儿临床状态而定。
(5)静脉营养:少数患儿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推荐方案为:
脂肪乳剂每日2~3 gkg,复方氨基酸每日2~2.5 gkg,葡萄糖每日12~15 gkg,电解质及多

微量元素适量,液体每日120~150 mlkg,热卡每日50~90 calk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
(6)药物治疗: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补充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铁、烟酸、维生素A、B
12
、B
1
、C和叶酸等 ,有助于肠黏膜
的修复。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
(7)中医辨证论治有良好疗效,并可配合中药、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
【预防】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
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不要由于婴儿便次多而怀疑其消化
能力,而不按时添加辅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4.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
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即使无消化道症状的婴幼儿,在因败血症、肺炎等肠



道外感染必须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由于 难治性肠
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6.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为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
80%以上,但持久性尚待研究。


试管婴儿胚胎2mm有胎心胎芽-角质


准备试管 促甲状腺素低怎么办-仿真夫妻快乐器


丙肝Rna阴性可以做试管-苹果胡萝卜汁的做法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大吗经验海参崴-吃什么降尿酸


35岁做试管成功案例-上皮细胞偏高


泰国做试管哪家好-去斑面膜


菁华试管 价格-合生元分销平台


尼尔森医生hrc试管-囊肿是怎么回事



本文更新与2020-11-14 19: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54928.html

二 腹 泻 病诊疗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