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泪道冲洗新生儿黄疸1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07 18:42

试管婴儿过程的详情-胆囊炎怎么治

2020年11月7日发(作者:姜秀珍)
模块八
任务6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复习提问】
1.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产伤
2.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先兴奋后抑制

【案例】
小儿20 天,足月顺产,2周末黄疸加深,粪便色变浅,拒食。体格检查:皮肤巩 膜黄染,
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3.5cm,质中,脾左肋下1cm ;血白细胞10 X 10
9
L ,血清总胆红
素265 μmol L 。
临床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思考:
1. 发生病理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至少达到多少?
2. 引发该患儿黄疸的可能疾病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使用蓝光疗法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的 能力;具备为感染性病
因引起新生黄疸的患儿处理感染病灶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典型临床表现、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并掌
握常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指导患儿家长正确喂养
患儿的能力 ;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及合作的能力;具备为患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图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 、体液和其
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
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视频)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每日新生儿胆红素生成6~10mg/kg(平均8.8mg/kg),成人胆

红素生成仅为3.8mg/kg,每日生成的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以上,其原因:①红细胞破坏

多:由于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新生儿初生时红细胞数目相对较多,出

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③其他来源胆红素

生成多: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胆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

精品文档
2 .结合运送胆红素能力弱:新生儿出生后的短暂阶段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
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肝脏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出生后5~10天才
可 达到成人水平。早产儿血中自蛋白数量少,胆红素的联结运送延缓。
4.肝脏酶系统功能不完善: 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量少,且酶的活
力不足,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有效转变为结合胆 红素,以至于未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液中。
5.肠肝循环的增加: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肠道内正常 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
的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 醛酸苷酶活性较高,
将结合的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再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 ,加
重肝脏负担。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较低,仅为成人 的1%~2%,
所以极易出现黄疸。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
疸或使原有黄疽加重。

二、病因
(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大 多数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出生时通过产道被感染,
以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常见;②新生儿 败血症、尿路感染: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于
红细胞,加速红细胞破坏、损伤肝脏细胞,使肝脏结合胆红素 的能力下降,导致黄疽加重。
(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ABO系统和Rh系统血型不合最 为常见;②胆道闭锁:
肝肠循环受阻,胆红素排泄不畅,血清含量增高;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 :发生率
0.5%~2%;⑤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如维 生
素K
3
、K
4
、樟脑丸等;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 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
疸。
三、临床表现
1. 新生儿肝炎 一 般黄疸于生后2~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伴拒食、体重不增、大便色
浅,尿色深黄,肝(脾)肿大。以结 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伴肝功能异常。
2. 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由于细菌毒素作用,加快红 细胞破坏、损坏肝细胞所致。
黄疸于一周内出现,或黄疸退而复出并进行性加重,并伴全身中毒症状,有 感染病灶,以脐
炎、皮肤脓疱疮引起最多见。早期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两者均高;晚期则以结合 胆
.
精品文档
红素增高为主。


3. 新生儿溶血病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
进入胎儿血循环,发 生同种免疫反应致使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ABO系统
和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者最多 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1)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新生儿A型或B型多见。 母亲为AB型或婴儿为
0型均不发生。常因O型血母亲孕前接触过A或B型血,产生相应的抗体,妊娠时 经胎盘进
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故ABO溶血可有50%第一胎发生。
(2)Rh血型不 合:Rh血型有六种抗原(C、c、D、d、E、e),具有D抗原者为阳性,
汉族人99.66%Rh 阳性。主要发生在Rh阴性孕妇,Rh阳性胎儿,一般不会发生在母亲未输
过血的第一胎,症状随胎次增 重。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Rh溶血病症状较重,ABO溶血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 br>有:①胎儿水肿;②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迅
速增 加;③贫血:ABO血型不合者血红蛋白多正常。严重贫血见于Rh血型不合,由于骨髓
外造血活跃,出 现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④胆红素脑病。
4. 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β-葡萄 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较牛奶明显增高,使肠道中未结
合胆红素的产生及吸收增加所致。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 ~5天出现黄疸,持续升高,2~3周
达高峰1~4个月逐渐消退。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2~4 天黄疸明显下降,若不下降
应排除此病因。若再继续喂母乳黄疸不再下降或又上升,最终延迟消退。
5. 先天性胆道闭锁 黄疸生后1~3周出现,并逐渐加重,皮肤呈黄绿色,肝脏进行性
增大,质硬、光滑,粪便呈灰白色(陶土色)。以结合性胆红素增加为主,肝功能异常,B超
检查可协助 诊断。如不及时治疗3~4个月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表现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L(20mg/dl)可因脂溶性未结合
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 障,使大脑神经核黄染、变性坏死,以大脑基底核、下丘脑和第四脑
室底部最明显,引起胆红素脑病,或 称核黄疸。患儿出现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以
后出现笑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临 床上分为4期:①警告期:嗜睡、脑性尖
叫、吸吮力弱、肌张力低下,时限约12~36小时;②痉挛期 :双眼凝视、-抽搐、角弓反张、
呼吸节律不整,时限约12~36小时或死亡;③恢复期:抽搐减少至 消失,可正常吃奶;④后
遗症期:多在生后2个月左右,出现手足徐动,耳聋,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 育不全,智
力落后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
.
精品文档
病理性黄疸特点(高胆红素血症) (小先生:生理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 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 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 256.2μmolL;
3. 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4.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5. 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四、辅助检查 (图片)
1.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 mol/L
(2mg/dl)。
2.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可鉴别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
4. 溶血的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 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高,并以未结合胆
红素增高为主。并对母婴血型进行测定,检查有无ABO或R h血型不合。
五、治疗原则
1. 祛除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 降低血清胆红素: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
胆红素的吸收 。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适当的输入人体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3. 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4. 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六、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家长) 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七、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病情
(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 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
判断其转归。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 /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
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 干向四肢发展,当
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 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
.
精品文档
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
力 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
表现,立即通知 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肠处理。
2. 保暖 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 尽早喂养 刺激肠道 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
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应耐心 、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
摄入的需要。
4. 处理感染灶 观察 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
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 清洁、干燥。
5. 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视频)
6.遵医嘱用药
(1)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 2)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以免血脑屏障暂 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八、健康指导
讲解黄疸病因及临床表现,使家长了解病情的转归,取得家长的配合。既往有新生儿溶
血症流产或死胎 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
症的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 ,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母乳喂养
可暂停1~4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 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红细胞G-6-PD缺陷者,
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 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疾病有:感染性:新生儿肝炎、败血症,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先
天性胆道闭锁 及母乳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特点:早、重、快、久、高;血清胆红素>342μmol
/L(20mg /dl)引起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
【案例分析】
(讨论)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 素浓度>205.2μmol/L(12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34μmol
/L(2m g/dl)时可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根据案例中小儿临床表现如黄疸出现时间2周
末黄疸加深,粪便 色变浅,拒食及相应辅助检查考虑引发黄疸可能的疾病为新生儿肝炎。

.
精品文档
【护考模拟】
(学生抢答并解答)
( )1.足月新生儿, 第一胎,男婴,出生后第三天,母乳喂养,出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
皮肤黄染渐加重。查:血红蛋白1 2gL,母血型O型,子血型B型。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胆道闭锁 B.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C.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症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败血症
( )2.对上题中患儿护理措施不包括
A.给予光照疗法 B.输血浆 C.保暖 D.停止母乳喂养 E.给予苯巴比妥
( )3.一新生儿发生败血症,后出现嗜睡、尖声哭, 肌张力下降,胆红素上升至386umolL,
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低血糖 B.颅内出血 C.胆红素脑病 D.呼吸衰竭
E.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包括
A.病毒感染 B.细菌感染 C.血型不合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脱水热
( )5. 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巩膜、皮肤黄染明显,来医院就诊。查体:T 36.8℃、
P132次分、R 24次分,精神、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其黄疽可能是
A.病理性黄疽 B.生理性黄疽 C.胆道闭锁 D.新生儿脐炎 E.新生儿败血症
【课后作业】
请为病理性黄疸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

莫斯科三代试管婴儿的费用专业孕妈妈靠谱-工具有哪些


正常人不能做试管-纠正宝宝偏头妙招


做试管要住院吗-女性的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沸腾烧杯换成小试管-高温线哪家好


嘉兴试管供卵助孕-蒸排骨要多长时间


拔牙智齿试管移植-来大姨妈头晕是什么情况


试管孕妈妈可以吃头菜吗-降低血糖的食物有哪些


试管婴儿取精哪天-哺乳期禁忌食物一览表



本文更新与2020-11-07 18:4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46710.html

新生儿黄疸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