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孕妇能喝绿茶吗中医儿科学问答大题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05 00:00

西游降魔篇文章唱的歌-肾结石有什么症状女

2020年11月5日发(作者:熊晖)
五、 简答题:
1.* 新生儿的体重.身高.头围应是多少?
2.* 体格发育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3.* 语言发育可分哪些阶段?
4.小儿一岁时的平均身高,2岁后身高怎样计算?
六、 论述题:
1.* 如何理解小儿的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2.* “纯阳”学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 小儿的体重是衡量什么?各年龄的体重怎样计算?
五、简答题:
1.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kg,身高平均为50cm,头围平均约34cm。
2.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囟门.牙齿.呼吸.脉搏.血压等九
项内容。
3.语言发育可分为:1.发音阶段;2.咿呀作语阶段;3.单语单句阶段;4.成语
阶段
4.一岁时平均身高75cm,2岁后的计算为75cm+5X年龄。
六、论述题:
1.脾常不足: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
脾胃薄弱,饮食稍 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
肝常有余:一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二指 感邪后易
化热化火,引动肝风,出现抽搐症状。
2.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 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
草木。之方盟,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3.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也是西医学计算用药量的根据。
1— 6个月体重计算是:体重=3+0.6×月龄
7—12个月体重计算是:体重=3.6+0.5×月龄
2— 12岁体重计算是:体重=8+2×年龄


五、 简答题
1.饮食内伤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2.小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3.如何理解肝常有余?
4.如何理解心常有余?
六、 论述题
1.为什么说小儿发病容易?
2.如何理解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小儿疾病大多数病程短、恢复快?
五、 简答题
1.答: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2.答:外感六淫、疠气,饮食内伤,胎产损伤,禀赋因素。
3.答:肝常有余生理上标志着 少阳生发之气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上指肝
火上炎、肝阳上亢出现的实证,以及高热热甚灼筋,出 现抽搐动风惊厥的证侯。
4.答:心常有余生理上指心气旺盛,生机蓬勃,病理上指心经发病时容易出 现烦
躁惊乱,神志昏迷,啼哭无常。
六、 论述题
1.答: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 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知自调,乳食不会
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见易为饮食所伤,以及 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
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2.答:传变迅速 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如小儿肺 炎喘嗽,初起因肺气闭塞,可见发热,咳嗽,
气急鼻煽,涕泪俱无之实证,若失治误治,则可迅速出现面 白肢冷,大汗淋漓,唇
紫,心悸等症,表现为正虚邪陷、心阳暴脱之虚证。
3.答:小儿体禀 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
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 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轻病容易治愈,重
病若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
五、简答题
1.如何给小儿断奶?
2.*现阶段常用的预防接种有哪些?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母乳喂养最理想?
五、简答题
1.答:断 奶时间视母乳充足与否而定,一般随辅食的增加,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以
8~10个月断奶为宜,夏季或 小儿患病期间不宜断奶。
2.答:现阶段预防接种有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糖丸, 乙脑疫
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流脑菌苗,乙肝疫苗,伤寒、副伤寒菌苗,霍乱
菌苗等 。
六、论述题
1.答:母乳直接喂给,温度适宜,清洁卫生,不易为“邪毒”所染。母乳所 含的多
种营养物质含量适中,比例合适,既利于婴儿的营养需要,又利于吸收,且能增加
抗病能 力,母乳喂养儿的脾胃病和时行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
五、简答题
1.面部望诊有何作用?方法有哪些?
2.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的总原则是什么?
3.若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舌象不符时,该怎么办?
4.﹡正常小儿指纹表现怎样?看指纹应怎样正确操作?
5.﹡健康小儿脉象有何特点?初生婴儿及1岁幼儿脉息至数分别为多少?
六、论述题
1.﹡为什么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
2.在望诊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如何对小儿进行切脉及切脉有何临床意义?

五、简答题
1. 答 :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
衰,以及邪气之所在。常用的 面部望诊方法有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
2. 答: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的总 原则有:声静属寒,声
燥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
3. 答:看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法,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当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不
符时,可“舍纹从证”。
4. 答:正常小儿的指纹多数应该是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看指纹时用手指
轻轻从小儿 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
5. 答: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因此, 不同
年龄的健康小儿,脉息至数是不相同的。如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计算:初生婴儿7~8
至( 120~140次分),1岁为6~7至(110~120次分)。
六、论述题
1. 答: 望、闻、问、切,统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诊时,
望、闻、问、切四个方面不可 偏废,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互
相配合。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 病情反应与成人有别,且婴儿
不会言语,有时年龄较大的小儿也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 扰,影
响脉象气息,给诊断造成困难,而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通过全身或局部的观察,
获得与 疾病有关辩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小儿肌肤娇嫩,反应灵敏,故脏腑病证
每能形诸外。所以历代儿科医 家都十分重视望诊。
2. 答:(1)望诊时应按顺序进行,先整体望诊后分部望诊。有些望诊会引起 小儿
不适与反抗,如察口、察舌,应放在四诊其他项目完成后再进行。
(2)望诊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以免影响望诊效果。
(3)看指纹是一种辅助诊法,适用 于3岁以内小儿,当指纹观察结果与症状、舌象
不符合时,可“舍纹从证”。
3.答:切脉适 用于3岁以上的小儿。小儿寸口脉位较短,切脉常采用一指定三关的
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 寸、关、尺三部。并应取轻、中、重三种不同
指力来体会脉象变化,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小儿脉 搏次数,每因啼哭、走
动等而增加,故以入睡和安静时最准确。
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 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以辨别疾病的表里、
寒热、虚实。凡轻按即能触及为浮脉,多见于表证,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
表虚;重按才能触及的为沉脉,多见于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 里虚;
脉搏迟缓,来去极慢,一息五六次以下为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寒滞实证,
迟而 无力为虚寒;脉搏频数,来去急促,一息六七次以上为数脉,多见于热证,数
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 虚热。此外,小儿腹痛或惊风的弦脉、心阳不足或心气
受损的结代脉等,也须注意诊察。
五、 简答题
1.消食导滞法的适应证是什么?常用方剂有哪些?
2.捏脊的操作方法如何?
3.刺四缝的操作方法如何?
4.割治疗法的操作方法如何?
5.小儿内治法的用药特点是什么?
6.小儿用药如何折算?
六、 论述题
1.为什么小儿疾病治疗要中病即止?
2.为什么小儿疾病治疗要及时、正确、和谨慎? 查看答案

五、 简答题
1.答: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内滞之证。常用方剂有保和丸、消乳丸、枳实
导滞丸。 < br>2.答: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
指前方,合力夹 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
和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 椎穴即可,如此反复5次,但捏第3次时,每
捏3把,将皮肤提起一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疗程, 休息1天,再作第2疗
程。
3.答:四缝在食、中、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皮肤局部消毒后 ,用三棱针或粗
毫针针刺,约1分深,刺后挤出黄白色粘液,每日刺1次,直到针后不再有黄白色
液体挤出为止。
4.答:将两手掌大鱼际局部消毒后,用大拇指揿住刀口旁约1cm处,用0.4c m宽
的平口手术刀直戳割治部位,创口约长0.5cm,然后挤出赤豆大小黄白色脂状物,
并迅 速煎去,再用红汞棉球覆盖其上,绷带包扎,5天后可解除包扎,包扎期间防
止感染。
5.答 :治疗要及时、正确、谨慎,治疗要中病即止,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掌握
小儿中药的煎著方法。 6.答: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
23或用成人 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
六、 论述题
1.答: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药物的反 应,较成人灵敏,应用时应根
据患儿个体特点与疾病的轻重,区别对待,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 和有毒、
攻伐之品,应用时更应审慎,苦寒能削伐生发之气,辛热足以耗损真阴,攻伐之剂
用之 不当会引起气阴亏损,应用时必须中病即止。
2.答:小儿体属“稚阴稚阳”,病理特点之一为变化迅 速,易虚易实,因此争取时
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用药时必须做到治疗快、用药准、剂量适宜,否则容 易造
成疾病的发展,轻病变重,重病转危,且不少病例可以急遽间导致死亡。由于小儿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用药稍有不当,极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剧变,因
此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 ,还应谨慎

五.简答题
1.*小儿感冒易出现哪些兼证?为什么?如何治疗?
2.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有何区别?
3.小儿暑邪感冒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4.小儿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症状和治疗有什么不同?
六.论述题
1、 *试述小儿感冒的病因病理?
2、 *试述小儿感冒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3、 试述小儿感冒挟惊和邪入厥阴.肝风内动有何不同?
五.简答题
1、 答:小儿感冒易出现 挟痰.挟滞.挟惊等。因小儿脏腑娇嫩,肝常不足,若高
热炽盛,热扰心肝,则易出现惊叫,惊惕,抽风 惊厥的挟惊证候,治疗宜在疏风解
表的基础上加解热定惊药;因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乳食停积,留 滞中焦,可
兼有腹胀,吐泻等挟滞证候,治疗宜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消食导滞药;若外邪未
彻 ,肺络失宣,易使津液停留,酿液为痰,痰阻肺络,可兼有咳嗽,痰多等挟痰证
候,治疗宜在疏风解表的 基础上加肃肺化痰药。
2、 答:小儿感冒的临床表现,证候分型,治疗原则等都和成人大致相同。但 小儿
感冒亦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⑴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变化
多端。临 床除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外,发热为其突出的症状。病情未及时控制往往
可发展为肺炎喘嗽。⑵小儿感冒 多伴有挟痰.挟滞.挟惊的兼挟证。⑶风热证多于
风寒证。⑷小儿时期一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也可表现为 感冒症状,因此,需要注意
鉴别。
3、 答:小儿暑邪感冒主要见于夏季,以发热为主要症状 ,有的表现为高热无汗,
伴有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泻,咳嗽,苔薄白或 腻,
脉数。治法当清暑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
4、 答: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二者均 属表证。外感风寒证:外感风寒,客于腠理,
邪正交争,肌表被束,肺气不宣,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头 痛,鼻塞流清涕,喷嚏,
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以辛温解表为法,方用荆防败 毒
散加减;风热感冒证:外感风热,邪在卫表,故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
痛,鼻塞, 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
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治疗以 辛凉解表为法,方用银翘散加减。
六.论述题
1、 答:小儿感冒系有感受外邪,侵袭于肌 表所致。在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坐卧
当风,沐浴受凉,调摄不当容易诱发本病。致病原因以风邪为主, 变可兼挟寒.热.暑
三邪。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自皮毛.口< br>鼻而入,客于肺卫,使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
发热恶寒.鼻塞 流涕,头痛.咳嗽等证候。小儿脏腑娇嫩,感邪之后,肺失清肃,
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以致痰阻气 道,出现咳嗽加剧,喉间有痰声,发生感冒
挟痰的证候。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往往影响运化功能, 乳食稍有不当,可致
停滞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等症,而成感冒< br>挟滞的证候。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容易导致心神不宁,热扰肝经,而见惊惕
不安,出现一时 性惊厥,此为感冒挟惊的证候。
2、 答:小儿感冒首辨风寒.风热,凡咽红,喉蛾肿大,舌红,苔白 而干,多为风
热证候;虽见恶寒,鼻塞,流清涕,也为寒包热或寒热挟杂的证候;若咽不红,流
清涕,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证候。第二要辨暑热.暑湿,暑邪感冒,暑热偏盛者,
发热较高,无汗或少 汗,口渴烦躁引饮;暑湿较盛者,胸闷泛恶,体倦神萎,身热
不甚,小便混浊,食少,舌苔腻。第三要辨 虚实,风寒证.风热证感冒均为实证;
若反复感冒,每月至少2次以上,平时体质较差,容易出汗,畏寒 ,则为虚证。
3、 答:感冒挟惊是由于风邪在表,郁而化热,热扰肝经而致的一过性惊厥,属于外风,古代称为“伤风发搐”,现代称为“热性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
随着年龄增加 ,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年长儿一般不再发生。多见于感冒后1—2天内
发生,持续时间很短,只发作一次 ,很少重复发作,热退后惊厥即止。邪入厥阴.肝
风内动,是邪气内陷入里,引动肝风,属内风,任何年 龄的小儿都可发生,常出现
于温热病过程中,惊搐时间较长,可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

五、简答题:
1.答:痰重者喉间痰鸣,呼吸喘急,甚则胸高闷满,呼吸困难,苔多厚腻,热 重则
高热稽留,呼吸气粗,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而糙,或干糙无津。
2.答:常证只病位在 肺,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虽有风寒闭肺.风热
闭肺.痰热闭肺.热毒闭肺的不同,但尚未 出危重证,若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
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 肿大,脉微弱急
速,是心阳虚衰之变证;若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二目上视,
是邪陷厥阴之变证。
3.答:肺炎喘嗽中风热闭肺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 粘或
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重则可见高热烦躁,咳嗽剧烈,
痰多粘 稠,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大;治以辛凉宣肺,
止咳化痰;方以银翘散合麻 杏石甘汤加减。
4.答: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发病较急,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发热,烦躁不安,重则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淡嫩或带紫色,苔白
腻而厚,脉滑数; 治以泻肺降气,定喘涤痰;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虎汤加减。
5.答: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症见突然面 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
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 ,苔薄白,脉微弱急速;
治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6.肺炎喘嗽 邪陷厥阴症见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动,口噤,项强,二目上视,
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治以平肝熄 风,清心开窍;方用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加减。
7.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是宣肺定喘,清 热化痰。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痰;
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 气阴耗伤者,治以
补气养阴,助下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
8.肺炎喘嗽是咳喘俱重, 并伴有发热.气促.鼻煽等证,常继发于感冒或其它疾
病之后,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无反复发作病史; 哮喘以咳嗽.气喘,呼气延长为
主症,多数不发热,有反复发作史.家族史.遗传史及湿疹史,听诊可闻 及哮鸣音。
9.答:肺炎喘嗽常证的病因系由外感风寒.风热从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经;亦
有继发于麻疹.顿咳.丹痧等急性热病之后,热毒猖獗,灼烁肺金;有肺脾不足,
生湿酿痰,壅滞肺络, 遇外邪而触发,亦有邪热方衰,正气未复,余邪留滞不去。
虽然致病原因不同,其病位都在肺经。病理变 化为邪闭肺络,肺失清肃,腠理开合
失度,可致发热咳嗽,甚则气急鼻煽。肺络痹阻,气机不畅,脉道瘀 滞,血不流畅,
可使痰热瘀闭,病情加重,。当痹阻严重时,颜面口唇出现苍白.青紫。
10 .答:肺炎喘嗽变证的病因系因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由肺
涉及其他脏腑,肺气闭阻会 影响心血运行,肺气闭阻则心血瘀滞。肝主藏血,气滞
血瘀,除呼吸不利,颜面肢端发绀外,还可见肝脏 肿大,肢端逆冷,皮肤出现花纹
等心血瘀滞,心阳不振的严重变证。若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浊气停聚,大 肠之气不
行。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若热毒之邪猖獗,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可见神
昏谵 语,抽动不已。或见肺气衰竭,心气溃败,气不达肾,出现呼吸急促,节律不
齐诸证。
六、论述题
1.答:肺主气而朝百脉,心主血而运营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
肺炎喘嗽的病理以肺气郁闭为主。肺闭则肺气不畅而心血瘀阻。心血瘀阻加重则心
失所养而致 心阳不振,血脉不得温运,进一步加重血瘀和肺闭,以致心阳虚衰,阳
气暴脱。
2.答:肺炎 喘嗽中风热闭肺除见发热.咳嗽.苔黄腻.脉数等风热表证外,还见气
喘,鼻煽.喉中痰鸣等肺闭症状; 风热咳嗽除见肺气失于清宣.卫表失和之症。如
鼻流浊涕.咳嗽不爽.头痛恶风等症,一般不会出现气喘 ,鼻煽等肺闭症状。
3.答:肺炎喘嗽易出现心阳虚衰和邪陷厥阴变证。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 一
步发展,可由肺涉及其他脏腑,发生变证。肺气痹阻影响心血运行,心血瘀滞,可
见紫绀等。 肝主藏血,血瘀于肝,肝脏肿大。心血瘀阻加重,心失所养,造成心气
不足,可发展为心阳虚衰不能运行 敷布全身,见面白.肢冷等形成心阳虚衰的变证。
若热甚猖獗,内陷厥阴,神明失守,引动肝风,可见神 昏,抽搐,形成邪陷厥阴变
证。
4.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郁阻, 日久生热,肺热熏蒸,
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其病位主要在
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
的病理产物。 因热邪闭肺,则生痰生喘,痰为百病之源,诸喘皆为恶证。由于肺炎
喘嗽的主要病机是肺闭痰阻,而且大 多有化热化火之演变,故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是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5.保持卧室清洁 ,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发热时以流质饮食为宜,给予富有营
养的清淡食品,忌油腻及刺激食品,以 防助热生痰。重症肺炎,加强巡视观察,密
切注意体温、呼吸、神情、气色等变化。
五、简答题
1.哮喘的常见诱发因素有哪些?
2.﹡如何辨别哮喘的虚实?
3.﹡哮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怎样哮喘的寒热性质?
5.﹡虚实夹杂型哮喘的症状、治法、方药?
六、论述题
1.﹡哮喘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试述寒性哮喘的病机及其诊治方法。
3.试述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辩证治疗?
五、 简答题
1.答:哮喘的常见诱发因素 有:气候骤变;寒温失常;感受外邪;接触异气;嗜食
酸甜咸腻、鱼腥发物;活动过多;情绪激动等。
2.答:哮喘一证,本虚标实,发作时哮吼痰鸣,喘急倚息,以邪实为主;缓解期哮
喘已平,出 现肺、脾、肾三脏不足,则以正虚为主。可从病程长短及全身症状轻重,
辨别哮喘虚实。
3. 答:本病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当攻邪以治其标,并分辨寒热,随证施治;缓解
期以正虚为主,治以补肺 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若虚中有实,虚实夹杂,
则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4.答 :若咳嗽气喘,咯出白稀痰,泡沫痰,形寒,肢冷。苔薄或白腻,属寒喘;若
咳嗽气喘,咯出黄粘痰,身 热面赤,口渴引饮,舌红,苔黄,属热喘。
5.答:虚实夹杂型哮喘症状:哮喘持续不已,病程较长, 面色欠华,常伴发热,咳
嗽,喉间有痰,舌淡,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弱。治宜祛邪扶正,标本兼 顾。
方药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治疗。
六、 论述题
1.答:哮喘的诊断依据是:
(1) 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不能平卧,烦
躁不安,气急,气喘。
(2) 有诱发因素,如气候转变,受凉受热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3) 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
(4) 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哮喘如有继发感染或为哮喘性支气
管炎,可闻及粗大湿罗音。
(5) 血象:支气管哮喘,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感染时,
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答:寒性哮喘是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寒伏肺俞,引动伏痰,痰气相搏,
壅阻气道所 致。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音,痰多白沫,形寒,无汗,
鼻流清涕,四肢欠温,面色晦滞,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滑。治疗宜温肺散寒,化
痰定喘。若表寒里饮,表寒较重者,首选小青龙汤加减治 疗;若咳喘哮吼,表证不
重者,首选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痰湿者,可加厚朴、白芥子、苏子行气化痰; 气
逆者,加代赭石降气;便秘者,加全瓜蒌、莱菔子通腑涤痰。
3.答:哮喘为本虚标实之证 ,其缓解期哮喘已平,出现肺、脾、肾三脏不足,以正
虚为主,治当补肺固表,扶脾益肾,调其脏腑功能 。
若肺气虚弱,出现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容易出汗,反复感冒,胃纳不
香,苔薄 白,脉细无力者,治宜补肺固表,方药可选用玉屏风加减。自汗多者,加
龙骨、牡蛎、浮小麦敛汗;咽红 口干,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花剥者,加北沙参、
麦冬、五味子滋养肺阴。
若脾气虚弱,出现 面色虚浮少华,时有痰齁,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自汗出,舌淡,
苔少,脉缓无力者,治宜健脾化痰。方 药首选六君子汤加减。大便稀溏者,加扁豆、
木香、炮姜温中理气止泻;食欲不振者,加神曲、麦芽、焦 山楂健胃助运。
若肾气虚弱,出现畏寒,肢冷,动则气短,面色晄白,自汗,食少,腿膝痠软,遗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薄白,或舌红,苔花剥,脉沉细者,治宜补肾固本,方药
首选金匮肾气丸加 减。阴阳两虚者,用参蛤散加仙灵脾、五味子、白石英或河车大
造丸益肾温阳;舌红,苔少或花剥者,去 附子、肉桂,加五味子滋养肾阴,摄纳肾
气;夜尿多者,加益智仁、菟丝子补肾固摄。
五、简答题
1.鹅口疮白屑与残留奶瓣的鉴别?
2.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临床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
鹅口疮虚火上浮证是怎样形成的?试述其证治。
五、简答题
1.鹅口疮的白屑,先 见于舌上或颊内,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上颚等处,白屑随
拭随生不易擦去,若强行擦去,其下面粘膜 见潮红、粗糙;而残留奶瓣主要见于舌
上,若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除去。
2.鹅口疮脾 积热证的临床表现:口腔满布白屑,周围愀红较甚,面赤,唇红,烦躁,
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 便黄赤,舌红,苔薄白,脉滑或指纹青紫。
六、论述题
本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如早产儿生 长发育尚未完善,皮肤娇嫩,容易损伤皮肤黏
膜,引起本病。或因病后失调,久泻久利,津液大伤,脾胃 亦虚,气阴皆耗,肾阴
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而致鹅口。临床表现: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
晕不著,形体怯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治
法:滋阴潜阳 。方药:知柏地黄九加减。以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六味地
黄丸滋养肝肾,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食欲不振者加乌梅、木瓜、生麦牙滋养脾胃;
便秘者加火麻仁润肠通腑。
五、简答题
1.小儿口疮的实证与虚证如何鉴别?
2.简述口疮的治疗原则。
3.口疮风热乘脾证的临床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
试述口疮的病因病机。
五、简答题
1,应根据起病、病程、溃疡溃烂程度,结合伴有症状区分虚实。一般起病急、病 程
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
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 烂及疼痛较轻
者,多为虚证。
2.口疮的治疗原则为:实证治以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虚证 治以滋阴降火,引火
归元。可配合外治法。
3.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为主,甚则满 口糜烂,周围愀红,疼痛拒食,烦
躁不安,口臭,涎多,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伴发热,舌红,苔薄黄。
六、论述题
小儿口疮发生的原因 ,以外感风热乘脾、心脾积热、阴虚虚火上浮为多见。其主要
病变在心脾胃肾。
因脾开窍于口 、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若感受风热之邪,或心脾
积热,或虚火上浮,均
可熏蒸口舌而致口疮。
五、简答题
1.筒述泄泻的治疗原则。
2.泄泻与痢疾如何区别?
六、论述题
试述泄泻的辨证要点。
五、简答题
1.实证以祛邪为主,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化湿。虚证以扶正为主,治 以
健脾益气,健脾温肾。虚中夹实者宜扶正祛邪。
2.泄泻与痢疾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变均 在肠胃,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而痢疾以 腹痛,里急后重,下
痢赤白脓血为主证,二证不同。此外泄泻与痢疾同有腹痛症状但泄泻腹痛与肠鸣腹< br>胀同时存在,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六、论述题 ①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
多泡沫,色淡黄臭 气味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汤样便,色黄褐,气秽臭
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 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
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②辨轻重:泄泻病程短暂,大便 次数不多,精神尚好为轻证;泻下急暴,次数量多,
精神萎靡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为重证。
③辨虚实:泻下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
按者多为虚证;迁延日 久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央实。
五、 简答题
1.如何辨别积滞的虚实?
2.乳食内积的症状、治法、方药?
六、 论述题
1.如何鉴别积滞、厌食、疳证?
五、 简答题
1.答: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 ,或伴低热,哭闹不安为实证;病程较长,脘腹
胀满,喜按,神疲乏力,形体消瘦为虚中夹证。
2.答:乳食少思或不思,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烦躁
哭闹,低热,肚腹热 甚,大便秽臭,舌淡,苔白腻。治法:消食化积。方药:消乳
丸或保和丸加减。
六、 论述题
1.答:积滞是由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脾胃,运化失健引起的一种病证。以不思乳
食,腹胀嗳腐 ,大便不调为特征,有伤食病史。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可转化成疳。
厌食是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 致脾胃运化受纳不健所引起,以长期食欲不振,厌
恶进食为特点。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病在脾胃 ,不涉及他脏,予后良好。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 慢性病
证,以形化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本病起病缓慢,
病程缠 绵,迁延难愈,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五、简答题
1.*简述“疳”的含义。
2.疳证与厌食如何鉴别?
3.*疳证和食积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六、论述题
1.疳证属脾胃病,为什么又有五脏疳之名?
2.疳和积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3.*试述疳症的辨证。
4.*如何应用资生健脾丸治疗疳症?
5.*治疗干疳为什么要重视顾护胃气?
6.*治疗疳症除了药物以外,还有哪些辅助的疗法?
7.*疳症如何预防和护理?
五、简答题
1.“疳”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 疳
证;其二,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和症
状。 2.厌食是由于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主要症状为;长时期食欲不振,
无明显消瘦,精 神状态尚好。一般病在脾胃,不累及他脏,预后良好。疳证由喂养
不当,久病失治或禀赋不足所致。脾胃 虚弱,津液消亡是其主要病机变化。以形体
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常累及 他脏,出现眼疳、口
疳、疳肿胀等兼证,不及时治疗,预后良。
3.疳证是由于脾胃虚弱,气 液耗伤所致,临床往往虚实兼见,所以其治疗原则以调
理脾胃为主。根据脾运失健,脾虚挟积,脾胃气阴 俱伤的不同阶段,采取疳气以和
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主的治疗方法。食积是由 乳食停滞
不化,气滞不行所致,治疗以消导为主,对于脾虚挟积者,当以健脾益气,佐以消
导。
六、论述题
1.答: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影响气 血
津液的生化,脏腑百骸失去滋养而致病。病变部位在脾胃,故有“诸疳皆脾胃病”
的论点。脾 胃受损虽属疳证的主要病变因素,但病久气血虚衰,诸脏失养,必累及
其他脏腑。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 ,肝阴不足,目窍失养,可见两目羞明,白翳遮
睛,形成“眼疳”,古人也称之为“肝疳”。脾病及心, 舌为心之苗,心阴不足,心
火上炎,可见口舌糜烂生疮,同时还可见五心烦热,面赤唇红,惊惕不安,称 为“口
疳”,古人又称为“心疳”或“惊疳”。脾病及肾,气不化水,水湿泛滥,产生全身
浮肿 之“疳肿胀”。故“诸疳皆脾胃病”,又有“五脏疳”之论述。
2.答:疳证是由于脾胃受损,津液内 亏所致,且发病缓慢,临床上往往虚实并见,
所以其治疗原则应以调理脾胃为主,兼顾他脏;治疗方法要 攻补兼施,按壮者先去
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积滞是由乳食停滞不化,气滞不行所致 ,
治疗以消导为主,对于脾虚积滞者,则当以健脾益气,佐以消导,即消补平行,辨
证用药当分 清标本缓急,权衡寒热攻补,力求祛积滞而不伤正,扶脾胃而不恋邪。
3.答:疳证的临床表现,往往 虚实夹杂,一般初起大多偏实,中期虚实并见,晚期
属虚证居多,根据证候可分为三型;①疳气;病之初 起,饮食不节脾胃受伤,仅表
现脾胃不和,运化失健的证候,患儿形体略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稍稀 ,食欲
不振或厌食,精神不佳,易发脾气,舌苔薄或微黄,脉细滑,指纹滞。②疳积:疾
病的中 期,积滞伤脾,表现虚实夹杂证候,患儿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或青筋
暴露,面色黄暗,毛发稀黄如 结穗,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激动,睡眠不宁,咬指磨牙,
大便干结或溏泄臭秽,小便黄浊,舌苔厚腻,脉濡 细而滑,指纹淡滞。③干疳:疾
病之晚期,病久气血俱虚,津液亏损,声现极度消瘦,大肉已脱,皮肤干 瘪起皱,
毛发干枯?,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大便溏泄,时有低热,唇舌色淡或舌
光 色红,脉细无力。
4.答:资生健脾丸是疳气初起的常规用方。疳气见形体略消瘦,面色萎黄乏华, 毛
发稍稀,食欲不振,精神欠佳,易发脾气,大便或搪或秘,舌苔薄或微黄。此乃脾
胃不和,运 化失健而致。脾胃不和,造化失健,则食欲不振,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
以滋养全身,而致形体不充,土 虚木亢,情绪激动,易发脾气。治宜和脾助运,方
药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方中党参、山药、莲子肉、白术 健脾益气,茯苓、苡仁、扁
豆、泽泻健脾利湿,藿香、砂仁、麦芽、山楂醒脾开胃。?若腹胀、暖气、厌 食、舌
苔厚腻多见于积滞偏重,侧重于消食助运,方中去党参、白术、山药,加入鸡内金
磨谷消 积,大便溏薄,加小量炮姜,温运脾阳;大便干结,加决明子,或蜜水调服,
润肠通便;能食善饥、啼哭 不宁,加胡黄连、莲子心抑木清心宁神。
5. 答:干疳属疳之晚期,脾胃虚败,气阴两竭,在治疗过 程中,首先要顾护胃气,
调理饮食,使胃气得苏。能进饮食,吸收精微,化生气血以溉养全身,病情方有 生
机。古人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极为正确的。顾护胃气,要配合食养疗
法,食疗必 须重视胃气受纳功能与食物的质量,给予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还耍
掌握胃家“以喜为补”的原则,选 其所喜,少少与之,诱其食欲,再逐渐增加数量
与品种,促使胃气来复。
6.治疗疳证除了应 用药物还可使用以下疗法:,①捏脊疗法:方法是从长强穴至大
椎穴部位推捏,每天1次,每次连继推捏 5次,6天为一疗程。每捏完一疗程后,
可停数天,再进行捏脊,如此可反复进行4至5个疗程。捏脊疗 法具有调理脾胃,
和阴阳,通经络,消积之功。②针刺四缝穴;用三棱针浅刺两手食指,.中指,无名< br>指及小指的四缝穴,出针后挤出黄色粘性液体,用消毒棉拭干。每周1次,共2、3
次。本法有调 补脾胃之功。⑧饮食疗法,按照正确喂养方法,应以定时定量哺喂婴
儿,按时增加辅食,给以足够的营养 物质。培养小儿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就餐,
不吃或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的毛病。
7. 答:本病的预防和护理很重要,使其发病率降低,有助于早日康复。①合理喂养,
乳幼儿最好以母乳喂养 ,不要过早断乳,并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②饮食要节制,
定时、定质、定量的喂养,不易暴饮暴食、过 食肥甘厚味,或饮食单调。③积极治
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特别是长期吐泻之证。④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 气,增加体质。
⑥干疳患儿注意胃家“以喜为补”的原则。饮食应投其所喜,少少与之,诱其食欲。逐步增加数量和讲究营养质量。
五、简答题
1、 简述急惊风的诊断要点。
2.简述慢惊风的诊断要点。
3.*急惊风应与何病鉴别?如何鉴别?
4.*急惊风如何辨外风.内风?
5.*急惊风常有哪些先兆症状?其发病时的主证特点又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论述急惊风的病因病机。
2.*为什么惊恐也能导致急惊风?如何治疗?
3.*试述土虚木亢型慢惊风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4.*急.慢惊风的治疗原则分别是什么?
5.*试述大定风珠.地黄饮子在慢惊风治疗中的应用。

五、简答题
1 .答:急惊风的诊断要点是:1.突然发病,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
抽.搦.颤.掣.反.引.窜. 视八候。2.有接触疫疠之疾,或暴受惊恐史。3.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检查有阳性改变,神经系 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4.属于
细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周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答:慢惊风的诊断要点是:1.具有呕吐.腹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等病史。
2.多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
手颤动,筋踢肉瞬,劢细无力。3. 具有惊风的八证表现。4.根据不同疾病出现的
证候,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CT等检查,明 确原发疾病。
3.答:急惊风应与癫痫鉴别。鉴别要点是: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风.昏迷为特征。发病年龄1~5岁多见。癫痫发作时抽搐反复发作,抽搐时口吐白抹或作畜
鸣声,抽搐停止 后神情如常。一般不发热,年长儿较多见,有家族史,脑电图检查
可见癫痫波型。
4.答;外 风邪在肌表,清透宣解即愈,若见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
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风 三证俱全,反复抽痉.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5.答:急惊风来势急骤,但在惊厥发作之前,常有发热 .呕吐.烦躁.摇头弄舌.时
发惊啼.或昏迷嗜睡等先兆症状。发病时主证特点,则为身体壮热,痰涎壅 盛,四
肢拘急,筋脉牵掣,项背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唇口焦干,昏迷抽搐,常
痰.热. 惊.风四证并出。
六、论述题
1.答:外感六淫,皆能导致急惊风的发生。其中以风邪温邪 ,湿热疫疠之气为主。
风为百病之长,容易兼寒挟热,若外感风邪,束于肌表出现畏寒发热。小儿肤薄神
怯,气血未充,热灼筋脉,可见神志昏迷,抽痉动风,此属一过性高热惊厥,热退
则抽痉自止。 温邪致病,如风温.春温.暑温以及四时温邪,侵犯人体,易化热化
火,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 ,出现高热神昏,抽风痉厥,发斑吐衄,或见
正不敌邪,内闭外脱。湿热疫毒,多挟积滞,蕴阻脾胃,下 趋大肠,内陷心肝,扰
乱神明,而致痢下秽臭,高热昏厥,抽风不止,甚则肢冷脉伏,口鼻气冷,皮肤粘
冷发花。另有小儿筋脉柔嫩,神志怯弱,心肝俱虚,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
耳闻巨声,跌 扑震荡,暴受惊恐,能使神明受扰,肝风内动,产生抽搐昏迷,惊叫
惊跳诸证。
2.答:小儿 筋脉柔嫩,神志怯弱,心肝俱虚,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
声,跌扑震荡,暴受惊恐,能使神 明受扰,肝风内动,产生抽搐昏迷,惊叫惊跳诸
证。治宜镇惊安神,方拟琥珀抱龙丸加减。风痰入络者, 选用茯苓.朱砂.石菖蒲.远
志.龙齿以化痰安神,镇惊熄风;气虚血少者,加当归.白芍养血安神。
3.答:暴吐暴泻,津液受损,脾阳胃阴俱虚,土虚木贼,木旺化风,肝主筋.藏血,
津血同源 ,肝血不足,肝风潜动,导致筋脉失养,肢体搐搦而成为慢惊。证见形神
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 肢不温,阵阵抽搐,大便清水样或带绿色,时有腹
鸣,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以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方拟缓肝理脾汤加减。若
脾虚及肾,肾阳虚微,元气虚弱,火不生土,出现面恍,肢厥,口鼻气冷,两 目凝
视,手足蠕动,此即慢脾风,宜加用附子.肉桂.川椒温阳救逆,固本培元。
4.答:急 惊风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临床当据辨证所得,痰盛
者急先化痰,热盛者给予清热, 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慢惊风的治疗原则是以补虚
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抑木;阴虚风动, 治以滋阴养血平肝;气血两
虚,治以益气养血,濡润筋脉;肾精亏耗,治以固本培元。治疗过程中,可结 合活
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5.答:小儿惊风,证见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 直,时或抽搐,虚烦
疲惫,大便干结,舌绛,少津,苔光剥,脉细弦数,为阴虚风动的慢惊风,乃由于< br>热久伤阴,肝肾俱虚,虚风内动所致,治宜育阴潜阳,滋水涵木,方拟大定风珠加
减。若小儿惊风 ,有解颅.五迟五软等原发病,伴有肢体抽搐,斜视凝视,一时性
失言失聪或局部颤动,抽搐过后,恢复 常态,舌淡嫩,脉沉弱,为肾精亏损的慢惊
风,乃由于肾精亏虚,元气匮乏,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引起, 治宜固本培元,益阴
潜阳,方拟地黄饮子加减。
五、简答题:
1.简述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诊断要点。
2.简述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与多发性抽动症的鉴别要点。
3.简述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心肾不足型的证治。
4.简述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肾虚肝亢型的证治。
5.简述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心脾不足型的证治。
六、论述题
试分析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因病机。
五、简答题
1.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诊 断要点:①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坐立不安,
喜欢做小动作,活动过度。②情绪不稳,冲动任 性,动作笨拙,学习成绩低于同年
龄同学,但智力正常。③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一指试验阳性。④多 见于学龄期
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与多发性抽动症的鉴别要点:注意 力缺陷性多动症是以难以
控制的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以致造成学习困难为特征。 而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常见头部、躯干、上下
肢小抽动。 并有喉部发出奇特呜叫声,或有骂人语言。
3.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心肾不足型的证治如下: 症状:记忆力欠佳,自控能力差,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遗尿,梦多,或有腰
疲乏力,面色黧黑 ,苔薄,脉细软。
证候分析:肾为先天之本,生髓充脑,肾虚则脑失所养,记忆力欠佳,注意力不集< br>中,或腰瘦,遗尿等。心气不足,心阴受损,肝火易旺而多动欠安,自控力差,梦
多,脉细软。
治法:补益心肾。
方药:孔圣枕中丹加减。
4.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肾虚肝亢型的证治如下:
症状:手足多动,动作笨拙,性格暴躁, 易激动,冲动任性,难以静坐,注意力不
集中,并可有五心烦热,盗汗升火,大便秘结,舌红,苔薄,脉 细弦。
证候分析:肾阴虚亏,水不涵木,肝阳亢盛,故手足多动,性格暴躁,冲动难以安
静, 脉细弦。肝经有热,阴虚津亏,则大便秘结。阴虚火旺,故五心烦热,盗汗,
舌红。
治法:滋肾养肝。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5.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心脾不足型的证治如下:
症状;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 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
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熟,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 食纳少,面色乏
华,舌淡嫩,苔少或薄白,脉虚弱。
证候分析:心主神明,脾主思,心脾两虚 ,故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不熟,
语言冒失。脾虚肝旺,故多动不静,做事有头无尾。脾虚运化不 健,故纳呆食少,
形瘦或虚胖,自汗盗汗。脾虚生化乏源,则面色乏华,舌淡嫩。
治则:养心健脾,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六、论述题
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产伤,外伤及生长发育影响。
①先天禀赋不足: 父母健康欠佳,肾气不足,或妊娠期间孕妇精神调养失宜等,致
使胎儿先天不足,肝肾亏虚。
②产伤与外伤:产饬以及其他外伤,导致患儿气血瘀滞,经脉流行不畅,心肝失养
而神魂不宁。
③生长发育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女孩在12—13岁前,男孩在14—15岁前,
肾精尚 未充足,肾气亦未旺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出现阴精不足,导致阴不制
阳,阳胜多动。
而 注意力缺陷性多动症的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心、肝、脾、肾功能不足。《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阴 平阳秘,精神乃治。”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正常,有赖于人体阴
阳平衡。而人的行为变化,又常呈阴静阳躁 ,动静平衡必须阴平阳秘才能维持。因
此阴阳失调,则可导致本病发生。若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可昏愦 不敏。肾精不足,
脑海不亢则神志不聪而善忘。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可有注意力不集中,< br>冲动,多动,易激动。而脾虚失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心思不定而
不能自控,脾虚 肝旺,加重多动与冲动之证。
五、 简答题
1.简述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证的分证及其治法、主方。
六、 论述题
1.试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要点。
五、 简答题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 证的分证、治法、主方分别为:①风水相搏证:治以
疏风宣肺,利水消肿,主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 苓散加减。②湿热内侵证:治
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方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六、 论述题
1.答: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的要点为:急性期为正盛邪实阶段,起病急,变 化
快,浮肿及血尿多较明显。恢复期共有特点为浮肿已退,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
但镜下血 尿或蛋白尿未恢复,且多有湿热留恋,并有阴虚及气虚之不同。本病的证
候轻重悬殊较大。轻证一般以风 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等常证的表现为主,其水肿、
尿量减少及血压增高多为一过性;重证则为全身严重 浮肿、持续尿少、尿闭,并可
在短期内出现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的危急证候。在辩证中应密切 观察尿
量变化。因尿量越少,持续时间越长,浮肿越明显,出现变证的可能也越大。
五、 简答题
1.简述肾病综合征的证型。
六、 论述题
1.论述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五、 简答题
1.答:肾病综合征可分为本证和 标证:本证又可分为:①肺脾气虚证;②脾肾阳
虚证;③肝肾阴虚证;④气阴两虚证。标证分为:①外感 风邪;②水湿;③湿热;
④血瘀;⑤湿浊。
六、 论述题
1.答:小儿禀赋不足, 久病体虚,外邪入里,致肺脾肾三脏亏虚是本病发生的主
要因素。肺脾肾三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 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
聚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促进肾病 发展的病理
环节,与肺脾肾三脏虚弱互为因果。
五、简述题
1.简述麻疹发病特点?
2.﹡麻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3.﹡简述麻疹初热期与感冒如何鉴别?
4.为什么说麻毒攻喉是麻疹的严重并发症?如何发现其早期症状?
5.﹡简述麻疹恢复期的症状、治法及方药?
6. 简述幼儿急疹的发病过程。
六、论述题
1.﹡麻疹与幼儿急疹有何异同点?
2.﹡为什么说“凡麻疹出,贵透彻”(《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决》)?如何透疹?
二、 简述题
1.答:(1)麻疹为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肺系时行病。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
泪水汪汪,全身发红疹及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
(2)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3)好发于儿童,尤以6个月以上,5岁以下小儿多见。
(4)传染性很强。
(5)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
(6)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2.答:麻疹的诊断依据是:
(1)初起有发热,流 涕,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并有眼红多泪,口腔粘膜近臼齿
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发热3~4天后出疹, 经3天左右全身皮疹出齐后,发热渐退,
疹子渐回。
(2)在流行季节,易感儿有麻疹接触史。
(3)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4)麻疹早期口腔粘膜斑或鼻咽拭子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有助于诊断。
3.答:感冒是以 发热,咳嗽,流涕,喷嚏为主症3~5天左右身退热,全身皮肤无红
疹,口腔粘膜无麻疹粘膜斑。而麻疹 初热期除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外,还有眼红多泪,
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发热3~4天后出 疹,疹出热不退。
4.答:麻毒攻喉多见于2~3岁以下小儿,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因喉部梗阻,窒 息
而死亡。所以说麻毒攻喉是麻疹的严重并发症。
若在麻疹见形期或恢复期,出现咳嗽增剧, 声音嘶哑,状如犬吠,或有轻微紫绀及
气急,应考虑为麻毒攻喉,并应立即处理。
5.答:麻 疹恢复期表现为:发热渐退,咳嗽减轻,胃纳与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回,
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 色素沉着,舌红苔薄净,脉细。治法是养阴生津,清
解余邪,方药选沙参麦冬汤加减。
6.答 :本病起病急骤,体温在39~40℃左右,持续不退,一般情况良好,偶有轻微
流涕,咳嗽,咽红,多 数仅见发热,精神烦躁。发热持续3~4天,体温骤降至正常,
热退时或热退后数小时则全身发出玫瑰红 色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颈部及四肢
较少。皮疹发出后1~2天内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六、论述题
1.答:麻疹与幼儿急疹相同之处表现为:两者均为时行疾病;均为发热3、4天 后
出疹;皮疹形态相似;均好发于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两者不同之处有:
(1)病因:麻疹为感受麻毒时邪所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幼儿急疹为 感受风热
时邪所致,传染性不如麻疹。
(2)好发年龄:麻疹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幼儿急疹则多见于6个月至2岁
的婴幼儿。
(3)发热与出疹的关系:两者虽均为发热3、4日出疹,但麻疹疹出则发热更高;
幼儿急疹则 热退疹出。
(4)初期症状:麻疹初期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而幼儿急疹则突然发
热,一般情况好。
(5)皮疹特点:麻疹的皮疹呈暗红色斑丘疹,发疹有一定顺序,约3天左右出齐 ;
而幼儿急疹的皮疹呈玫瑰红色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布满
全身。
(6)特殊体征:麻疹一般起病2、3天口腔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而幼儿急疹无
特殊体征。
(7)恢复期:麻疹有麦麸状脱屑及色素沉着;而幼儿急疹则无上述表现。
(8)治疗:顺证 麻疹初热期应辛凉透表,清宣肺卫;见形期治以清热解毒,佐以透
发;恢复期治以养阴生津,清解余邪; 而幼儿急疹的治疗原则,出疹前疏散风热,
热退疹出后,只需加强护理,而不必多施药物。
2 .答:麻疹是由于感受麻毒时邪引起。麻为阳毒,从口鼻而入,蕴于肺脾,发于肌
表,若疹透,则邪毒可 随疹而泻;若麻疹透发不畅,邪毒不能外泄,则易内传,伤
及其他脏腑,出现麻毒闭肺、麻毒攻喉、毒陷 心肝等逆证、险证。故治疗应因势利
导,宣透泄热,使麻疹疹出透彻,邪有出路。
在麻疹顺证 初热期,麻毒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眼睑
红赤,泪水汪汪,口腔麻疹粘膜斑 ,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者,治宜辛凉透表,清
宣肺卫,方选宣毒发表加减。使凑理开,微微汗出,邪有 出路。此时治疗不宜过于
寒凉,以防邪毒冰伏而不能外透。若此期疹透不畅者,可配合外治法透疹,如用 生
麻黄、浮萍、芫荽子各15克,西河柳30克,加入黄酒250克,趁热擦洗全身。
在麻疹 顺证见形期邪毒由表及里,入于气分出现高热不退,烦渴,咳嗽加剧,疹子
透发全身,尿赤,舌红,苔黄 ,脉洪数者,治宜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方选清解透
表汤加减。
若在麻疹初、中出现逆证者,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尚宜佐加一些透疹药物。
五、问答题
1.*风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简述风疹的辨证要点。
3.风疹邪郁在表型的证治如何?
4.风疹邪毒内盛型的证治如何?
六、论述题
1.简述风疹病机转归有哪些变化?
2.*如何鉴别风疹与麻疹?
五、问答题 < br>1.答:①有接触史。②初起类似感冒,发热重—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
1天后布满全 身,出疹1—2天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无蜕皮屑及色
素沉着。③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
2答:本病辨证要点主要是辨轻重。轻微发热,精神安宁,疹色淡红,分布均匀,
病程在3-4 天之内者为轻;壮热烦渴,疹色鲜红或紫暗,分布密集,出疹持续5-7
天才见消退,病程较长者为重。
3答:风疹邪郁在表证,见发热,恶风,咳嗽,喷嚏,流涕,纳呆,皮疹浅红,稀
疏细小,分布 均匀,有瘙痒感,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用疏风清热。方药选银翘散加减 治疗。
4.答:邪毒内盛证,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
短 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脉洪数。治法用清热解毒。方药选透疹凉解汤加
减。
六、论述题
1.答:风热时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 于
皮肤所致。邪轻病浅,一般只伤肺卫,故可见恶风.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皮疹
色泽浅红, 分布均匀。若邪毒炽盛,内传入里,燔灼气营,或迫伤营血,则可见壮
热.烦渴.尿赤.便秘等症,皮疹 鲜红或深红,疹点分布较密。邪毒与气血相搏,
阻滞于少阳经络,则发为耳后及枕后臖核肿大。
2.答: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初期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泪
水汪汪;皮疹为暗 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发疹有一定顺序,约3天左右出
齐;恢复期有色素沉着及麦麸样脱屑;特 殊体征为麻疹粘膜斑。风疹:发热l/2~1
天出疹;初期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枕后臖核肿大;皮疹为 淡粉红色斑丘疹,较麻
疹为稀少,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后布满全身;恢复期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五、 简答题
1.猩红热的治疗大法如何?
2.如何辨别猩红热的病程?
3.毒在气营的症状、治法、方药?
4.疹后伤阴的症状、治法、方药?
六、 论述题
1.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的皮疹特点是什么?
2.猩红热的变证及机理是什么?
五、 简答题
1.答:猩红热的治疗原则为清热 解毒,凉血利咽。初起邪侵肺卫,治以辛凉透表,
清热利咽;邪毒深入,病在气营,治以清气凉营,泻火 解毒;痧后伤阴,或余毒未
清,治以养阴清热,生津增液。病程中如见变证,心悸者佐以清心宁神,惊搐 者佐
以开窍凉肝。
2.答:病之初期,邪在肺卫,以发热,恶寒,咽喉肿痛为主证。疹点透出 ,热毒
已盛,则壮热,烦渴,舌光红起刺。病之后期,邪衰正虚,阴津已损,则口渴,唇
燥,皮 肤脱屑,舌红少津。
3.答:症状为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或伴呕吐,咽部红肿疼痛,常
影响吞咽,或乳蛾红肿,上有白腐,上颚有杰样红疹,皮肤潮红,丹疹隐隐,舌红,
苔薄白或薄 黄,脉浮数有力。治法为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用解肌透痧汤。
4.症状为猩红热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见低热,唇口干
燥,或伴
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刺,脉细稍数。治法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用沙参麦冬 汤。
六、 论述题
1.答:麻疹为暗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发疹有一定顺序,约三 天左右出
齐。风疹为淡红色斑丘疹,较麻疹为稀少,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后布满全身。
幼 儿急疹为玫瑰红色的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布满全身。
猩红热为鲜红点状,密 集成片,皮疹先见颈、胸、液下,继而遍及全身,颜面部潮
红,而无皮疹,2~3天遍及全身。
2.答:变证有心悸、关节肿痛以及水肿,是由于在病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
而伤及心气时,则可 导致心悸之证。若邪毒未侵,流窜筋骨关节,可引起骨节痹痛
和红肿灼热。烂喉猩红热余邪未清,内归肺 脾肾,水液通调失职,气化不及州都,
导致水湿内侵,外溢肌肤则可酿成水肿。
五、问答题
1.水痘的发病特点是什么?
2.简述水痘的诊断要点。
3.如何鉴别水痘与脓疱疮?
4.水痘与水疥如何鉴别?
5.如何鉴别水痘的轻证与重证?
六、论述题
1.*水痘为什么要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总的治疗原则?
五、问答题
1.答:水痘的 发病特点是以发热,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1-6岁小儿多见。本
病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流行。预后一般良好,不留瘢痕。 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2.答:水痘的诊断要点是①起病2~3周前有接触史。②初起有发热外感表证,发热
大多不 高。发热一二天内,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较多,
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 ,很快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
围红晕,疱皮薄易破,常伴瘙痒,继则结成痂盖脱 落,不留瘢痕。③皮疹分批出现。
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
3.水痘与 脓疱疮鉴别如下:水痘多见于冬春季。有传染性,可造成流行,发病急,
有发热.咳嗽.流涕等全身症状 ,痘疹大小不一,新老不齐,同一部位可见丘疹.疱
疹.结痂,疱浆清亮如水,结痂为黄褐色,躯干部位 多见。脓疱疮多见于夏秋季,
发病缓慢,全身无明显症状,疱疹较大,壁较薄,含脓液,不透亮,容易破 溃,破
溃后随脓液流溢蔓延附近皮肤而发,结黄厚脓痂,多见于头面及四肢暴露部位。
4.水 痘与水疥鉴别如下:水痘多见于冬春季。有传染性,可造成流行,发病急,有
发热.咳嗽.流涕等全身症 状,痘疹大小不一,新老不齐,同一部位可见丘疹.疱
疹.结痂,疱浆清亮如水,结痂为黄褐色,躯干部 位多见。水疥好发于下肢伸面,
呈风团样丘疹,疹上可有针尖大小水疱,摸之坚实,不易破损,不结痂, 伴有瘙痒,
多反复发作。
5.水痘轻证与重证鉴别如下:以发热不高,流涕,咳少,疹小如绿 豆,色红润,内
含水液清亮者为轻;壮热烦渴,皮疹根盘红晕范围较大,疱浆混浊,甚至神昏,抽
搐者为重。
六、论述题
答:因为水痘的病因为外感时行邪毒,邪毒由口鼻而入,上蕴郁于 肺,故见发热.流
涕.轻咳等肺卫症状,病邪深入,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时邪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则发为水痘。主要病因是邪毒与内湿,故治疗总则应为清热解毒利
湿。
五、 简答题:
1.* 什么叫流行性腮腺炎?其临床特征如何?
2.*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3.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怎样应用?
4.何为引睾窜腹?
六、 论述题:
1.* 流行性腮腺炎的变证有哪些?其症状.治法和主方如何?
2.如何理解普济消毒饮既可用于热毒蕴结型又可用于温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
3.试述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注意事项。
五、 简答题:
1.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 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
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
2.病因为 感受风温邪毒,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
致腮部漫肿疼痛,或邪陷厥阴, 扰动肝风,蒙蔽心包,致昏迷.抽搐;或邪毒引睾
窜腹致少腹疼痛,睾丸肿痛。
3.治疗原则 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病初温毒在表,需配合疏风解表;毒陷厥阴,
佐以熄风开窍;毒窜睾腹者,佐以 清肝泻火,活血止痛。应结合外治疗法。
4. 睾窜腹是流行性腮腺炎变证之一,足厥阴肝经循少腹, 络阴器,与足少阳胆经
相互表里,风温邪毒内传厥阴肝经,蕴结不散致睾丸肿胀疼痛,少腹疼痛。
六、 论述题:
1.(1)邪陷心肝
症状:高热不退,神昏,嗜睡,项强,反复抽 风,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头痛,
呕吐,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
(2)毒窜睾腹
症 状:腮部肿胀渐消,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或伴少腹疼痛,痛甚者拒按,舌
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普济消毒饮的应用,《温 病条辨?上焦篇》说“俗名大头温,蛤蟆温者,普济消毒
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黄连 ,三、四日加之佳。”因病在上部,
故除去柴胡,升麻的升提药。初起病一、二日之间,除去黄芩、黄连 之苦寒药,免
引邪入里,三、四天后,热邪盛,再加黄芩、黄连以清热,由此可见,普济消毒饮
在临床应用上,既可用于热毒蕴结型,也可用于温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
3.预防注意事项:
(1) 流行期间,易感儿应少去公共场所,以避免传染。
(2) 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治疗 ,直到腮肿完全消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留察
三周,可用板蓝根15—30克煎服,或服板蓝根冲剂 ,每次1包,1日3次连服3—5
天。
一、 简答题
1.*病理性胎黄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2.简述胎黄的病因病机。
3.胎黄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胎黄如何从病因上辨证?
5.*如何辨胎黄轻重证?
6.对胎黄患儿的病情观察要注意哪些方面?
二、 论述题
1.试述胎黄瘀积发黄证的主要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
2.*试述如何区别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
五、 简答题
1.答:病理性胎黄 的诊断依据有①病理性胎黄黄疽出现较早(出生后24小时内),
发展快,黄疸明显,或消退后再次出现 ,或黄疸出现较迟,但持续不退,肝脾肿大,
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②血清胆红素,黄 疸指数增高。③肝炎综
合征可有肝炎抗原抗体阳性。
2.答:胎黄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受湿热 ,寒湿阻滞,疸积发黄。病机为脾胃湿邪内
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位在肝.胆.脾.胃 。
3.答:胎黄的治疗原则是:生理性胎黄能自行消退,毋须治疗。病理性胎黄治以利
湿退黄 为主,湿热熏蒸治以清热利湿,寒湿阻滞治以温中化湿,瘀积发黄治以化瘀
消积。
4.答:从 发病因上辨证胎黄,湿热熏蒸,其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苔黄;寒湿
阻滞,其病程长,黄色晦暗,舌 淡,苔腻;瘀积发黄,黄疸日渐加重,或胁下痞块
质硬,唇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
5.答:胎 黄轻者仅见面目,皮肤发黄,精神眠食尚好;胎黄重者可见黄疸急剧加重,
胁下痞块迅速增大,甚则神昏 ,抽搐。
6.答:对胎黄患儿的病情观察要注意以下2方面①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
黄疽的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再度出现等
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 理黄疸的诊断。②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证候,如有无精
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 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证候,以便对
重证患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六、 论述题
1.答:胎黄瘀积发黄证的主要症状是:面目,皮肤发黄,颜色较深而晦暗无华,日
渐加重,右胁下痞块 ,纳呆,食后易吐,大便溏薄或灰白色,小便黄短,舌紫暗,
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由于感受湿热或寒 湿之邪,蕴阻于内,迁延日久,气机不
畅,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面目皮肤黄,小便黄,大便色灰白 。气滞血瘀,络
脉瘀积,故右胁下痞块,气机郁滞,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纳呆易吐,便溏。舌
紫暗,有瘀斑瘀点为血瘀之象。治法宜化瘀消积。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答:生理性胎黄表现为: 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疽,足月儿出生后10~14天自
行消退,禀赋虚弱的早产儿持续较长,可延 迟至3~4周消退。黄疸出现后,一般情
况良好,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且无其它临床症状,预后较好。 病理性胎黄表现为:
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 ,
或于生后1周甚至数周后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则
见抽搐,昏 迷,危及生命,预后较差。
五、简答题
1.血热为何能引起紫癜?写出其治法及代表方剂。
2.试述气不摄血型紫癜的病机、治法及代表方剂。
3.试述紫癜的辨证要点。
4.试述气滞血瘀型紫癜的证治方药。
1.BC 2.BE 3.CD 4.AB 5.ACDE 6.ABCD 7.ABCE 8.ABCDE
五、问答题
1.热邪伏于血 分,热迫血妄行,灼伤脉络,溢于脉外而为紫癜,血随火升,出清窍
则见鼻衄,胃络受伤则见齿衄;损饬 腹络则见腹痛、呕血、便血;热邪下注膀胱,
灼伤膀胱脉络而见尿血。治疗方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
2.禀赋不足或疾病迁延日久,长期反复出血,致使心脾气虚,心虚则不生血 ,脾虚
则不统血,血失所附,不循经脉,溢于脉外,而成紫癜。治法当益气摄血,方用归
脾汤。
3.首先辨虚实:根据起病、病程、紫癜颜色等症状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紫癜
颜色较鲜明 者,多属实;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蠢颜色较淡者,多属
虚。其次辨轻重,根据出血的程度 、部位、伴随症状辨轻重。一般仅有瘀斑、瘀点
者病情较轻;除皮肤见瘀斑、瘀点外,伴有尿血、便血、 颅内出血或出血量较大,
气随血脱者,病情较重。
4.症状:病程缠绵,出血反复不止,皮肤 紫癜色暗,面色晦暗,腹痛剧烈,舌黯红
或紫或边有紫魔,苔薄白,脉细涩。
证候分析:大量 出血致离经之血凝结瘀滞,故紫癜色暗。瘀阻肠络,故腹部剧痛,
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紫斑,脉细涩,为 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理气化瘀,活血止血。
方药:桃仁汤加减。
五、 简答题
1. 佝偻病有何主要临床表现,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2. 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并简述其病机。
3. 如何辨别佝偻病的轻重?
4. 脾肺气虚型的佝偻病者的症状、治法、方药?
六、 论述题
1. 佝偻病初期与活动期各有哪些症状表现,应如何给予辨证治疗?
2. 佝偻病应与那些常见病作鉴别?
3. 根据佝偻病的症状如何辨别病变脏腑?
五、 简答题
1.答:佝偻病初期有 烦躁夜啼,神情淡漠,纳呆,多汗,枕秃,囟门迟闭,牙齿迟
出等。病至活动期,除初期表现,还可见方 颅.乒乓头.串珠肋.肋外翻.肋软骨
沟.手镯.鸡胸.漏斗胸.“O”型或“X”型腿.脊柱后突或侧 弯等。其治疗原则是
健脾益气,补肾填精。
2.答: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1)先天禀赋不足 ,由于孕妇饮食失节或起居失常,
或疾病影响,使胎元失养,造成先天肾气不足;(2)饮食失调,喂养 不当,导致脾
肾虚亏;(3)日照不足,引起气血虚弱,影响脾肾功能。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
后天之源,脾肾不足,可引起心.肝.肺功能的失调,初期则出现脾肺气虚和脾虚
肝旺的症状,而肾主 骨髓,病之后期,肾虚髓亏,骨气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
甚至骨骼畸形。
3.答:佝偻 病症见烦躁,多汗,枕秃,纳呆,囟门迟闭,未见骨骼变化者为轻;病
见精神淡漠,汗出如淋,肌肉松驰 ,头颅软化,严重鸡胸,下肢弯曲,脊柱畸形者
为重。
4.答:脾肺气虚者症状:形体虚胖,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发稀易落,肌肉
松软,大便不实,纳食减少,囟开而大,易反复感冒,舌淡 ,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治法:健脾补肺;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六、论述题
1.答:佝偻病初期有烦躁夜啼,神情淡漠,纳呆,多汗,枕秃,囟门迟闭,牙齿迟
出等。活动期除了 初期的表现之外,还可见到方颅.乒乓头.串珠肋.肋外翻.肋
软骨沟.手镯.鸡胸.漏斗胸.“O”型 或“X”型腿.脊柱后突或侧弯等。病之早期,
证属脾肺气虚者,治以健脾补肺;证属脾虚肝旺者,治以 健脾平肝。病至活动期,
病情较重,多为脾肾虚亏,治以补肾填精为主。
2.答:佝偻病应与 呆小病.脑积水相鉴别。呆小病又称克汀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
所致,虽有坐.立.出牙及囟门迟闭等, 但患儿智力明显低下,表情呆滞,皮肤粗
糙干燥,血钙.血磷正常,X线片示骨龄出现迟,但钙化正常。 脑积水,出生数月
前囟及头颅进行性增大,且前囟饱满.紧张.骨缝分离,两眼下视。X线示颅骨穹窿膨大,颅骨变薄,囟门与骨缝宽大等。
3.答:佝偻病的发病机理与五脏的功能失调有关,虽五 脏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但
病变侧重影响不同而导致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病在脾者,症见肌肉松驰,形 体虚
胖,纳呆便溏;病在肾者,症见头颅骨软,头方囟大,齿生缓慢,鸡胸龟背,下肢
弯曲,肋 骨外翻;病在心者,精神烦躁,夜啼不安,语言迟发;病在肺者,毛发稀
软,面白多汗,容易感冒;病在 肝者,坐迟立迟,行走无力,两目干涩,甚则抽搐。

第四态-来了十几天褐色分泌物


雅士利1段奶粉价格-百岁照


孕中期注意事项-星座是阴历还是阳历


三月四月-右屁股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德国奶粉有哪些-上吐下泻能自愈吗


簇状秃发症-突然耳鸣怎么快速消除


霍丽娜-卵巢功能衰退怎么调理


脱肛图片-35岁吃降压药能活多久



本文更新与2020-11-05 00: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43140.html

中医儿科学问答大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