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女人如何保养皮肤小儿感冒辨证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31 14:48

三月七号-内分泌失调怎么检查

2020年10月31日发(作者:霍元镇)
第一节 感冒 《中医儿科学》

第一节 感冒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 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
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 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
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 ,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小儿患 感冒,因
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即相当于中医学时行感冒。
[病因病理] < br>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和正虚因素。主要病因为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
暑、 湿、燥等,亦有感受时行疫毒所致。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发病,还与正气之强弱有关,
当小儿卫外功能减 弱时遭遇外邪侵袭,则易于感邪发病。
感冒的病变脏腑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 皮毛侵犯肺卫。肺司呼吸,
外合皮毛,主腠理开合,开窍于鼻。皮毛开合失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咽
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风为百病
之长,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
邪的 风寒证及兼夹暑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肺脏受邪,失于清肃,津液凝聚为痰,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 咳嗽,此即感冒夹痰。小
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 阻滞中焦,
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 br>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
体禀不足,卫外功能不固 之小儿,稍有不慎则感受外邪,久之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或肺阴
不足,更易反复感邪,屡作感冒、咳嗽 、肺炎等病症,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感冒辨 证可从发病情况、全身及局部症状着手。冬春多风寒、风热及时行感冒,夏秋季节多
暑邪感冒,发病呈流 行性者为时行感冒。感冒日久或反复感冒则多为正虚感冒。除常证外,
辨证时还应结合辨别夹痰、夹滞、 夹惊的兼证。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基本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汗 不宜太过,以免耗损津液。
小儿感冒容易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之证,单用辛凉汗出不透 ,单用辛温恐
助热化火,常取辛凉辛温并用。感冒若单用解表法易汗出后复热,应据证情合用清热解毒、
清暑化湿、化痰消食、镇惊熄风等治法。体质虚弱者不宜过于发表,或采用扶正解表法。反
复呼 吸道感染患儿应在感冒之后及时调理,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三、分证论治
(一)主证
1.风寒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舌偏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 析:风寒外束,卫表不和。肌表为寒邪所束,经气不得宣畅,故发热无汗,恶寒头痛;风
邪犯肺,肺气失 宣,故喉痒,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征象。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 、葱豉汤加减。常用药:葱白、苏叶、豆豉解表发汗,荆芥、防风疏风散
寒,杏仁、前胡宣发肺气,桔梗 开肺利咽,甘草调和诸药。
表寒重,恶寒发热加羌活、白芷祛风解肌;咳甚加白前、紫菀宣肺止咳;痰 多加半夏、陈皮
燥湿化痰。
2.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 ,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黄粘,咽红或肿,
曰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分析:风热外袭,肺卫不利。感受风热或寒从热化,腠理开泄,发热重而有汗出;风热上乘,
肺气失宣故 咳嗽流涕,痰粘,咽红或肿;热易伤津,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皆风热
征象。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菊花、连翘清热解表,薄荷 、牛蒡子疏风散
热、宣肺利咽,豆豉发表除烦,桔梗、前胡宜肺化痰。
表热证候明显者,选银 翘散;咳嗽症状较重者,选桑菊饮。咳甚痰黄加黛蛤散、前胡清肺化
痰;咽红肿甚加山豆根、土牛膝根清 咽解毒;高热便秘加生大黄、全瓜蒌通腑泻热。
3.署邪感冒
证候: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身重困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分析: 暑邪夹湿,束表困脾。暑邪外袭,卫表失宣则见高热、无汗;湿遏肌表则身重困倦;
暑湿困于中焦,故胸 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泄泻;舌红苔腻为暑湿之征象。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 薷饮加减。常用药:香薷发汗解表化湿,金银花、连翘解暑清热,藿香、佩兰
祛暑利湿,厚朴、白豆蔻、 扁豆花化湿和中。
热甚心烦加黄连、淡豆豉、栀子;泛恶呕吐加竹茹、半夏;身重困倦苔腻加鲜荷梗、 荷叶、
佩兰、西瓜翠衣。
4.时行感冒
证候: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 解,目赤咽红,肌肉酸痛,或有恶心呕吐,或见
疹点散布,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疫毒侵袭 ,火热燔炽。疫毒袭表,故壮热嗜睡,肌肉酸痛;上焦热炽,故目赤咽红;
邪伏中焦故恶心呕吐;舌红苔 黄、脉数均为热盛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羌活辛温疏邪,山
栀、黄芩清肺泄热,板蓝根、贯众、蚤休泄热解毒,薄荷 辛凉发散。
如症见高热恶寒,脘痞恶心、头痛纳呆,苔如积粉,为时邪夹秽浊疫气,侵于募原。治宜透
达募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加味。常用药:槟榔、草果、厚朴、知母、白芍、甘草、黄
芩、 柴胡、板蓝根。
(二)兼证
1.夹痰
证候: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苔滑腻,脉浮数而滑。
分析:咳嗽多痰、痰白清稀或有泡沫为风寒,痰黄粘稠为风热。
治法:偏于风寒者辛温解表,宣肺化痰;偏于风热者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在疏风解表 的基础上,偏风寒配用二陈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白前、枳壳等
燥湿化痰;偏于风热者配用青黛 、海蛤壳、浙贝母、瓜蒌皮等清化痰热。
2.夹滞
证候: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 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
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分析:食滞中 焦则脘腹胀满;升降失司则呕恶、纳呆、泄泻;食积化腐则口气秽浊,大便酸
臭;苔垢腻脉滑为内有积滞 之象。
治法:解表合消食导滞。
方药:佐用保和丸。常用药:山楂、鸡内金、麦芽消食导滞,莱菔子、枳壳降气消积。
3.夹惊
证候:兼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磨牙,甚则惊厥抽风,舌尖红,脉弦。
分析:小儿神气怯弱,筋脉未盛,感受外邪,心神失宁故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磨牙,甚
而惊厥抽风, 舌尖红、脉弦为心肝热象。
治法:解表清热,镇惊熄风。
方药:汤剂中可加用钩藤、蝉蜕、 僵蚕平肝熄风,煅龙骨、茯苓宁心安神。另服小儿回春丹
或小儿金丹片。
(三)复感证
1.肺卫不固
证候:面色欠华,常自汗出,恶风怕冷,鼻塞流涕,发热不甚,反复感邪,舌质 淡,苔薄白,
脉缓弱。
分析:肺卫不固,外邪易侵。小儿正气不足,肺卫不固故常自汗出,反 复感冒;面色欠华,
恶风怕冷为肺气虚证;舌淡苔薄、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气,防风祛风护卫,苏叶理气和
中, 生牡蛎敛汗护表。
汗出较甚者加生龙骨、糯稻根固表止汗;气虚明显者加党参、茯苓健脾益气;食欲不 振者加
陈皮、焦山楂运脾开胃。
2.营卫不和
证候:平素汗多,汗出不温,面色觥 白,肌肉松弛,肢凉畏寒,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脉
无力。
分析:营卫不和,正虚邪恋。卫 阳不足故面色胱白,肢凉畏寒;营阴失守则多汗不温;舌淡
红、苔薄白为气阳不足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炙甘草 、生姜、大枣调
和营卫,敛汗固卫。
低热绵延者加白薇、银柴胡清其虚热;出汗过多加浮小麦、酸枣仁固表止汗。
3.肺阴不足
证候:面色潮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渴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
细。
分析:肺阴不足,阴虚内热。肺阴不足,则咽干口渴;阴虚生内热故身有潮热,手足心热;
舌红 少苔,脉细为阴虚之象。
治法:滋阴养肺。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常用药:百合、麦冬润 肺生津,玄参、生地养阴清热,白芍、五味
子敛肺止汗,桔梗、甘草利咽和中。
咽干干咳加天 花粉、川贝母润肺止咳;潮热盗汗加地骨皮、五味子清热敛阴;寐少便干加酸
枣仁、柏子仁安神润肠。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午时茶每服1/2-1包,1日3次。用于风寒感冒夹滞。
2.小柴胡冲剂每服1包,1日2-3次。用于感冒发热,往来不已。
3.清开灵冲剂每服1包,1日2—3次。用于时行感冒。
4.小儿回春丹每服每岁1粒,最多10粒,1日2—3次。用于感冒夹惊。
5.小儿金丹片每服2-3粒,1日3次:用于感冒夹惊。
6.玉屏风口服液每服1支,1日2-3次。用于复感证肺卫不固证。
二、单方验方
葱白头(连须)3-7个,生姜3-5片。浓煎后加糖适量。用于风寒感冒。
三、药物外治
香薷、柴胡、厚朴、扁豆花、防风各30g,银花、连翘、豆豉、鸡苏散、石膏、板蓝根各50g。煎水3000ral,稍冷沐浴。1日1-2次。用于暑邪感冒。·
四、针灸疗法
1.针刺风池、合谷、大椎、风门、肺俞。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寒感冒。
2.针刺大椎、曲池、鱼际、外关、少商。中等刺激,不留针。用于风热感冒。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注意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尤其气温骤变时。勿长期衣着过暖。
3.冬春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二、护理
患病期间,多饮开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高热患儿及时物理降温。做好口腔护理。
[文献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伤风》:“伤风昏睡,口中气热,呵欠顿闷,当发散,与大青膏解。”
《婴童类粹·伤寒论》:“夫小儿伤寒于大人无异,所兼者惊、积而已。”
《幼幼集成·发热 证治》:“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其证喜人怀抱,畏缩,恶风寒,
不欲露出头面,面带惨色,不 渴,清便自调,吮乳口不热。或鼻塞流涕,或喷嚏,浑身拘急,
此表热也。初起时一汗可解。”
[现代研究]
马融.江育仁教授防治呼吸道复感儿的学术思想研究.新中医1997;29(4):5
对1 31例呼吸道复感儿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指出复感儿发病机理不在邪多而在
正虚,正虚的实 质是营卫气虚。探讨了正虚的临床表现,总结了以扶正为主治疗复感儿的疗
效与机理。
周思琼.透卫清气汤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105例.新中医1998;30(6):46
以透卫清气汤治疗105例患儿,取得较好疗效。药用生石膏12g,桑叶、冬瓜子各8g,金银
花、菊 花、连翘、苦杏仁各6g,布渣叶log,桔梗3g,薄荷(后下)2.5g,甘草3g。治疗
结果:痊 愈9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刃.1%。方以石膏为君,清热泄火,
以清气分之火热, 并能生津除烦;桑叶、菊花辛凉透表、疏风散热,冬瓜子清热化痰、利湿
解毒共为臣;佐以杏仁、桔梗宣 肺利气、止咳化痰;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表里双解;薄
荷疏散风热;布渣叶清热解毒消滞;甘草解毒 和中,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既可清卫
分之热,又可清气分之热,共奏透卫清气、宣肺止咳、解毒 之功。



小儿哮喘多因邪气壅肺,或肺气虚弱,内有顽痰宿饮,肺失宣 降,痰邪交阻,即可形成哮喘的发作。本病
主要在肺,又与脾肾有关。现将我们在临床中治疗小儿哮喘的 四种方法简介于后,以求同道斧正。

一、清热理肺法

此法用 于治疗热证哮喘。其症有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声,气粗息促,口中气臭秽,咯吐黄稠痰不爽,
胸膈烦闷 ,喉中痰鸣,面红唇赤,口渴喜饮,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腻,指纹紫青,脉象滑数。兼有表证时,
可见发 热、咳嗽、流涕、脉浮、指纹红紫等。

基本方:鱼蛤石花汤(临床经验方):鱼腥草、 海蛤粉、金银花各10g,生石膏30g,杏仁、前胡、北沙
参各10g,木蝴蝶5g,川贝母、桔红各 6g,水煎服。

加减法:伴发热、流涕、咳嗽者,加荆芥6~10g。气喘甚者,加麻黄4~8g,生姜1~2片。

病例:张某某,女,6岁,2003年9月12日初诊。

患儿 哮喘五年,加重二年。周岁时因受凉发热,咳嗽引起哮喘,经某医院用西药治疗后症有所缓解,
但哮喘时 有发作。诊见面红唇绀,气粗息促,张口抬肩,胸闷烦躁,口渴喜饮水,咯吐黄稠痰,口中气腥,
尿黄, 舌质红苔腻微黄,脉象浮数。听诊:心(-),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查血:血色素100gL,白细胞7×109
/L,中性粒细胞64%,淋巴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X线检查:两侧肺纹理粗糙紊乱。此属 热证
哮喘,拟清热理肺法,处方:生石膏30g,鱼腥草15g,金银花、杏仁、海蛤粉、前胡、北沙参 各10g,川
贝母、炙麻黄各6g,桔红、木蝴蝶各5g,生姜1片,水煎服。

复诊(9月15日):服上方三剂哮喘大减,行走时已不喘息,痰量减少,精神纳食均佳,脉数、舌红、
腻苔已退,听诊两肺哮鸣音基本消失。照原方去麻黄,加茯苓10g,继服10剂而愈。追访三个月,未再发作。

二、祛寒平喘法

此法用于治疗寒证哮喘。症见喘急 胸闷,怕冷畏寒,四肢欠温,咳吐稀白痰,多泡沫,面色黄白,口
不渴,喉中痰鸣漉漉,便溏尿清,舌淡 苔薄白,指纹青滞,脉沉紧或沉缓。

基本方:冬花五炙饮(临床经验方):炙冬花12 g,炙紫苑6g,炙枇杷叶、炙杏仁各10g,炙罂栗壳6g,
水煎服。

加减法:四肢发冷者加桂枝。喘甚者加细辛、五味子。便溏者加白果仁、生山药。痰鸣甚者加姜半夏。
病例:程某某,男,7岁,2004年4月11日诊。

患儿咳喘四个月。初因感受风寒 引起咳嗽,经郑州市某医院用头孢霉素、小儿急支糖浆治疗无效。又
到另一医院检查,诊为喘息性支气管 炎,用青霉素等药治疗,咳喘如故。经再次转院诊断为反复感冒性哮
喘,用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收效甚微 ,现仍咳喘不止。诊见面色黄白,精神萎顿,咳嗽气喘,咯吐白稀痰
夹泡沫,昼轻夜重,咳甚时伴呕吐, 遇冷加重,手足发凉,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象沉细弱。听诊:心
(-),两肺有哮鸣音,肺底部有干 性罗音。此系寒性哮喘,拟祛寒平喘法治之。处方:炙枇杷叶主5g,炙冬
花、炙紫苑、炙杏仁各10g ,炙罂栗壳6g,生姜三片,水煎服。

复诊(4月15日):服上方三剂后咳喘大减, 精神转佳,入夜已能安寐。脉象沉缓,听诊:两肺哮鸣音
消失。效不更方,照上方加炒白术,继服6剂而 愈。随访一年,未再发作。

三、泻肺通腑法

此法用于咳喘由 于邪气盛实者,多因六淫外袭,痰火郁热,水饮凌肺,致使肺气壅阻,肃降无权,气
道不利而成实喘。症 见呼吸急促,气粗有声,发热不解,烦闷口干,胸满作痛,痰涎涌盛,鼻翼煽动,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指纹紫,脉滑数等症。

基本方:五子镇喘汤(临床经验方):葶苈子、栝 楼仁、杏仁、茯苓各10g,苏子、胆南星、白芥子各
3g,桔红、玄明粉(冲服)各6g,水煎服。

病例:郭某,男,9岁,2003年9月26日诊。

患儿咳喘 气促月余。初起咳嗽、发热、流涕,经某医院用复方阿司匹林、红霉素等治疗,发热已退,
咳嗽未止,后 又重复感冒,咳嗽加重,再用上药疗欠佳。经X线检查: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诊为喘息性
支气管炎。诊 时面红体胖,张口抬肩,胸闷烦躁,咳吐黄黏痰,遇热加重。腹胀便秘,三日未便,尿黄,
舌红苔黄厚腻 ,口中气臭,脉滑数。此乃实喘,拟泻肺通脏之法治疗。处方:鱼腥草15g,葶苈子10g,
苏子6g ,杏仁、栝楼仁、佩兰各10g,胆南星6g,玄明粉(冲服)、大黄各10g(后入),炒槟榔6g,水煎服。

复诊(6月30日):服上方三剂后下大便日二、三次,腹胀顿消,咳喘基本消失,厚腻 苔退净,脉象细
数。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照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茯苓15g,鲜竹沥2支(每支 10ml,冲服),继服
6剂告愈。

四、健脾固肾法

此法用于虚性哮喘由脾气虚弱、或肾不纳气所致。脾肾亏虚,痰饮阻逆气不降,皆可致哮喘。症见喘
促声 低,面色苍白,形瘦神惫,身困乏力,纳呆腹胀,心慌汗出,四肢发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
嫩, 或有齿痕,指纹青暗或淡隐,脉细弱,或沉细无力等症。

基本方:山药纳气汤(临床经 验方):生山药30g,熟地15g,炒白术、冬虫夏草、冬花、炙远志各10g,
小茴香、川牛膝、五 味子各6g,生姜二片,大枣三枚,水煎服。

加减法:心慌汗多者加黄芪、当归。手足冰冷者加熟附子、肉桂。便溏腹泻者加党参、茯苓。

病例:陈某某,男,5岁,2004年4月20日诊。

哮喘三年。两岁时 因患咳嗽,久治不愈而引起哮喘,遇风寒即发作,发病时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喉
中痰鸣,夜晚加重。因 长年用麻黄素、氨茶碱、红霉素等药现已无效。诊见形体瘦弱,咳喘吐白稀痰,轻
度三凹征,面色淡白, 身困无力,四末发凉,大便溏薄,日二三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听诊:
心(-),两肺有明显 哮鸣音痰鸣音。X线透视:两肺门纹理增粗。此为虚喘,拟健脾固肾之法。处方:生
山药15g,熟地9 g,茯苓9g,冬虫夏草、冬花、炒白术、贝母各6g,川牛膝、熟附子各4.5g,水煎服。

复诊(4月29日):服药6剂后咳嗽大减,舌质转红,脉已有力。照上方加炙黄芪10g,生姜一 片,大
枣三枚,继服6剂而愈,随访1年未再发作。

孕妇能吃鸡精吗-番石榴的功效与作用


真心话大冒险的问题-老是恶心想吐怎么回事


怎么样才能健康减肥-荞麦怎么吃


吃槟榔会影响生育吗-做馒头发面要多长时间


早泄能自愈吗-人工性寻麻疹


那种孕妇奶粉比较好-成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幼儿园管理经验-干海参的做法


经期可以喝中药吗-尿液中有血



本文更新与2020-10-31 14: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8100.html

小儿感冒辨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