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的21种妙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28 10:07

补中益气丸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论》著作中补中益气汤,为“补其中而升其阳”,李氏开创了“补土(脾胃)派”的一代先驱。


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和使用而经久不衰。目前,此方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



药物组成:

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


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


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


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作用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剂型与用量:

有颗粒剂(含糖或不含糖),小蜜丸,大蜜丸,口服液等。一日二到三次,每次视剂型变化而不同。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临床应用举例:

1、低血压:症见乏力、无神,舌质淡而无华,舌苔薄,脉现沉弱的患者。


2、肥胖病:症见气虚乏力,心慌悸动,舌质胖嫩,舌苔薄润,脉现沉小的患者。


3、慢性肾炎:症见气虚浮肿,懒言少语,纳差胃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现弱小的患者。


4、慢性胃炎、胃下垂:症见面色淡黄,反胃呕吐,腹胀下堕,卧则稍安,动则愈盛,舌见淡红、薄白苔,脉现缓弱的患者。


5、打呃(膈肌痉挛):嗝声虽频繁而音低,得暖则缓,少气懒言,舌见淡白而苔薄润,脉现弦小的患者。


6、肾下垂:症见立久或劳累后则双肾区酸胀绵绵,卧则稍缓解,夜尿多,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脉现沉缓的患者。

本文更新与2020-10-28 10: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3725.html

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的21种妙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