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梅毒怎么治疗6种推拿方法轻松为宝宝退烧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25 03:00

宣传单内容-孕妇空腹喝牛奶好吗

2020年10月25日发(作者:舒承额)
6种推拿方法轻松为宝宝退烧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 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
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宝宝一发烧,父母大多数都会急得 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些父母也知道孩子发烧了可
以先物理降温,可是家长往往缺乏信心,生怕“把孩子脑 子烧坏了”,所以基本上都是
立刻赶赴医院打针输液。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 过41℃,至
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
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
要体温在 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
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 、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 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
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 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
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 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 的
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
上述第 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
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 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
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 运为泻。

1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 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
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清肺经200次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 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
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 ,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
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 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
定要看仔细。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 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
次。
功用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
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
一定是从腕到 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 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 次。推的方向
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文陶冶
小儿感冒的居家推拿和养护



























常见推拿法
推攒竹:用两拇指自下而上推两眉中间至发际,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
推坎宫:用两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清天河水:用食指和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发热。
揉迎香: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
揉膻中:用中指端揉两乳头中间点,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
自我防护
1. 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
2. 每晚用较热的生姜水泡脚直至皮肤发红。
3. 每晚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4.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
5. 每日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能去除居室内的病毒。
最后要强调,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多饮水、多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2
宝宝腹泻:教你中医推拿法(组图)
宝宝拉肚子,一定要打针、吃药吗?用中医能不能把宝宝 的腹泻治好呢?很多人都听说
过,中医推拿可以治疗骨病等慢性病,却鲜知,给孩子推拿还可以调理腹泻 。在广西中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小儿推拿科,记者拿到了几个中医调理小儿腹泻的好办
法。
中医解释腹泻
小宝宝为什么容易腹泻?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小孩子 的脾胃功能本来就很
虚弱,如果进食过于生冷、油腻的饮食,就会给胃肠造成很大的负担,损伤脾胃,从 而
发生腹泻。在冬季里,孩子和父母一起吃火锅,一吃了不熟或者洗不干净的东西,往往
就容易 拉肚子了。在中医来说,这种腹泻叫做伤食泻。
另外,一些宝宝体质不好,脾胃虚寒,脏腑功能太 弱,就容易在天气变化的时候,
外感风寒风热、暑气湿气,引发腹泻。
推拿止泻的效果如 何?李海娟介绍,在小儿推拿科,每当腹泻高发期的时候,都有
孩子腹泻的家长前来治疗。有时候,一次 推拿的效果就很不错,可以马上把腹泻止住。
如果医生给孩子多做几次按摩后,孩子的体质也能相应提高 上来。
宝宝推拿处方
如何通过推拿来给宝宝治疗腹泻呢?有一些基本的推拿处方, 家长可以在家自行给
孩子推拿,一是可以止泻,另外也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伤食泻和因脾胃虚寒引起 的
腹泻,治疗手法是不一样的,需要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比如伤食泻可以加“推大肠”,
风寒泻 就可以在推拿基础上加”推三关”等。
准备:医生提醒,在给孩子按摩推拿之前,一定要准备好BB油,在按摩部位涂抹均
匀。
1.揉腹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
分钟左右。这个按 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
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 向揉动(见下图①)。

2.推背法。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 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
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 之阳,
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见下图②)。


3

3.推上七节骨。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
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
推到皮 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见下图③)。



4.揉 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
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 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
的肠功能更好(见下图④)。


4

5.补肾。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 推,150~300次。在这
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 腹泻而发生
脱水的情况(见下图⑤)。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小儿由于
饮食 不当,过食辛辣、香燥、炙烤之品或食物过于精细,导致燥热内结,肠腑传导失常,从而引起便
秘。也可 因先天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或病后耗伤津液,大便秘结。由于排便困难,部分小儿可发生食
欲不振、睡眠 不安,或可由于便时用力太过,引起肛裂或痔疮。
推拿治疗便秘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主要因饮食而起。证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
胸胁痞满 ,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疗应顺气行滞,清润通便。手法主要有:
1、 清大 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
痰饮等停 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2、 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 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
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 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3、 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
功效。
4、 摩腹: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 br>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
5、 下推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时,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
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之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 不眠、便秘等。
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 指纹色淡。治
疗应益气养血,开塞通便。手法有:
1、 补脾: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
化功能。
2、 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 具
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3、 捏脊:为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由下往上3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凡脾 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4、 另外也可加用清大肠,揉肾俞以滋阴润燥,理肠通便。
注意事项:便秘患儿应每天进行定时排便的训练,合理膳食结构,增加活动。应多食粗纤维食品
和杂粮、 蔬菜。


5
推拿按摩可治宝宝咳嗽(组图)
小孩子生病, 家长们总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但又在是否该打
针吃药中矛盾。
就比如“咳嗽”,近日天气忽然降温,感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虽然咳嗽不是
重病,但十分难缠,咳 嗽时间长了孩子难受,家长也跟着难受。于是,不少家长开始也
对不用打针吃药的推拿治疗发生了兴趣。
推拿治好孩子的咳嗽
1月5日,在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就遇到了前来 使用推拿治疗咳嗽的
琪琪和她的妈妈。琪琪妈妈说,她女儿的身体不是很好,经常天气一变化就感冒或者 咳
嗽,她就会带着女儿去打点滴。前段时间听朋友说,推拿可以治好咳嗽,这才来医院试
试。不 过还别说,琪琪的妈妈告诉医生,琪琪就前一天推了一次,现在基本就不咳了,
但家长还是不放心,决定 推上一个疗程。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李海娟解释,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
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
证。在中 医里,咳和嗽是两种症状,是分开的。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
痰有声谓之咳嗽。但是,医 生发现,在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把两个症状分开,所
以才以咳嗽并称。
在家也可做手法按摩
咳嗽如何进行推拿呢?李海娟介绍了几个家长们可以在家自行给孩子按摩的基 本方
法(部分穴位按法见上图):
头面颈项:开天门、分阴阳各100~200次;按揉 风池、风府、百会各30~50次;
从眉头向太阳穴方向揉按眉毛5~10次;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6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上肢:清天河水300次。泻心经、肝经、肺经 、补脾经、肾经各100~200次;
点按曲池、内关、列缺、尺泽、咳喘穴各50~100次;

点按膻中穴。
7



胸部:点按天突、膻中、乳旁、乳根各50~100次;
下肢:点按丰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各50~100次;

点按膀胱经。
背部:向下搓背,开膀胱经,重点点按大椎、肺俞、脾俞、肝俞、心俞、哮喘穴;
自上向下捏脊;向下推 天柱骨至皮肤微红发热。
中医的几种咳嗽类型
咳嗽在中医里也分有几种类型,医生提醒,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辨证治疗: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 肢体酸
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
症 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
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 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 ,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
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 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
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
症 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粘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
味,或咳吐血痰,胸胁胀 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
舌质红,脉滑数。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
常伴有午 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阴虚燥咳

8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
咳嗽推拿加减法
若风热或者痰热者加按揉内劳宫、心俞50~100次;退六腑300次。
若风寒者加按揉外劳宫;点按背部脾俞、肺俞各50~100次。
若痰湿者加退六腑300次;揉板门、运内八卦各100~200次。
若阴虚内热者加补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内劳宫各50~100次。
若久咳者加补三关300次;加按揉背部脾俞、肺俞、肾俞、命门。
点按膀胱经。
补脾经:在手掌的大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推。
泻肺经:从无名指的第一节推到末节。
点按合谷穴:这是一个治疗咳嗽常用的穴位。
点按膻中穴。
咳喘穴:点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中间。

推拿按摩能调节小儿脾胃
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操作者左 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
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 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
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 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 住小儿的
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
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钟 ,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 指夹住小
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
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
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
儿掌心 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 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
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 适宜大便偏稀
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 ;
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 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
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 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
调脾胃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9

饼干歌-王爷太妖孽绝宠世子妃


千草散-晚婚晚育的年龄


潍坊银屑病医院-幼儿园扎头发简单好看


美白针有什么副作用-如何断绝父子关系


dha副作用-吴孟达儿子


体外排精-如何美白皮肤


水浒q传道士加点-怎样全身快速美白


八卦象数疗法-纸馅包子



本文更新与2020-10-25 03: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1615.html

6种推拿方法轻松为宝宝退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