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机对身体有什么坏处-鱼鳍的作用
精品
分娩时体位选择
摘要:骨盆是分娩中重要的相对可变因素 ,产时通过调整产妇体位能一定程度加
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保存舒适度。每种体位都有各自的优 点,选择的体
位不同对分娩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产程的不同时期,应辨识潜在的异常头盆因
素 并对产妇进行适当的体位指导。
产 力、产道、胎儿、精神因素作为分娩的主要考量,在分娩 过程中彼此动
态影响和互补。进入产程后骨盆和胎儿位置是相对可变的,协调两者彼此适应对
于 取得良好的 分娩结局至关重要。调整孕妇分娩体位作为一种简单、无创伤、
不增加痛苦的方法,不仅使 分娩方式更加个体化、人性化和自然化,且一定程度
能加速产程进展、促 进自然分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产时服务模式,近期又成
为产科同道关心的话题。
1 母体体位在分娩中重要性
孕 晚期激素的变化使韧带和骨盆关节软组织松弛,允许骶髂关 节和耻骨弓
有较大的活动度,从而使骨盆成为分娩中重要的相对可变因素。骨盆形状和大小
发生 微妙的变 化可使胎头在第一产程处于最有利的位置,也有利于第二产程中
胎儿最重要的运动—俯屈、内 旋转和胎头下降。产妇变换体位可产生下列有利的
作用:(1)使骨盆骨骼重新调整,有利于骨盆形状和 容积发生改变,适应胎儿
需要。(2)引发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而有效的宫缩。(3)调整下降角度,
即胎儿体轴与骨盆轴 之间的角度。(4)有利于发挥重力优势作用。(5)增加
胎儿氧供。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哪种单一体位对于任何情况或妊娠时候都适合,产程中
尤其当存在枕后位、 头盆倾势不均、俯屈不良等胎位异常时,产妇可以尝试多种
体位,或两种体位相结合,使胎头与母体骨盆 的适应性达到最优,此时宜采取侧
俯卧位。此外,如果产妇因疼痛加剧而拒绝或因硬膜外镇痛或镇静药削 弱了产妇
维持该体位的能力时,则应谨慎尝试。
2母体体位的形式
感谢下载载
精品
目前常用体位大致可分为卧位、坐位、蹲位、站位,结合不同的肢 体动作和
外界协助又衍生出多种体位。每种体位都有各自的优点,选择的体位不同对分娩
产生的 影响也不同。
2.1侧卧位 侧卧位时,产妇侧卧于床上,双臀和膝盖放松,在两腿之间
放 一个枕头,或将上面的腿放在腿架上支撑起来。侧俯卧位(夸张Sims体位)
则指产妇面向一边侧躺, 下面的腿尽可能伸直,上面的腿弯曲呈90°,并用一
两个枕头垫起来,身体就像一个转轴,不完全地转 向前方。
侧卧位有利于产妇休息,尤其是产妇已经长时间站立和步行后,左侧卧位时
有助于降 低血压。侧卧体位避免了对骶骨产生压力,在第二产程当胎儿下降时有
利于骶骨向骨盆后方移位。如果产 程进展较快,该体位的对抗重力作用能使产程
变慢从而易于管理。反之,如果需要利用重力优势促使胎儿 下降,尤其第二产程
进展缓慢时,则不推荐采用侧卧位。
2.2 侧卧位弓箭步 产妇侧俯 卧位时,上面的脚用力蹬在面向床站立的陪
伴者或导乐胯部。宫缩时,陪伴者前倾身体向产妇的脚轻微用 力,使产妇胯部和
膝盖弯曲,将产妇的腿保持在更弯曲的位置。
该体位通过改变骨盆形状,轻 微打开上面的骶髂关节,增大该侧骨盆空间,
增加枕后位或倾势不均胎儿的旋转机会,对于宫颈扩张和胎 头下降缓慢或怀疑胎
位异常的产 妇尤其适用,此外,采用这种体位的产妇更有安全感。需注意陪伴者用力不宜太大,否则会使产妇骶髂韧带或跨关节过度伸张,造成疼痛和功能损
伤。
2.3半卧位 产妇坐着,可通过升起床背或由同伴在背后支撑使上身与床
夹角>45°。半 卧位易于采取、相对舒适,且便于看护者在第二产程观察会阴,
与仰卧位相比,半卧位 可以更好的利用 重力优势,增大骨盆入口径线,增加胎
儿血氧供应。其弊端在于该体位时对骶骨和尾骨的压力作用可能会 削弱骨盆出口
的扩大,且如果产妇存在低血 压,该体位不合适。
2.4垂直坐位 产妇上 身垂直坐于床上、分娩球、椅子或凳子上,可由同
伴提供支撑,或使产妇在摇椅或分娩球上晃动或摇摆身 体,使产妇得到休息。
该体位能使产妇减轻骶部疼痛,易于进行骶部按摩。X 线检查表明,由仰
卧位改坐位时,可使坐骨棘间距平均增加0.76 cm,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加1~
感谢下载载
精品
2 cm,骨盆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此外,由于借助了重力作用,在活跃期产
程进展缓慢时特别有利。
2.5 上身前倾位 包括以下3种形式:(1)支撑式前倾坐位:产妇双脚
稳 固平放,坐着并身体向前倾屈,双臂放松地放在大腿上或放在面前的支撑物上;
或产妇分开双腿向后骑坐 在椅 子或座便器上,身体放松地向前趴在椅背或水箱
上。(2)前倾站位:产妇站立,身体向前趴在导 乐或丈夫身上、较高的床上、
置于床上的分娩球上、固定于墙壁的 横栏上或柜台上。(3)支撑式前倾 跪位:
产妇双膝跪在地板或床上,前倾趴在床背、椅座、分娩球或其他支撑物上。
与前述侧卧 位、仰卧位或坐位相比,保持上身前倾位能校正胎儿轴,使胎轴
与骨盆入口一致,增大骨盆入口,促进枕 后位胎儿旋转,尤其伴有摇摆运动时,
同时能减轻骶 部疼痛。由于借助了重力作用,在活跃期产程进展 缓慢时特别有
利。能使产妇获得间歇性休息,且减轻骶部疼痛,易于进行骶部按摩。前倾站位
和 跪位时产妇易于自 主运动如摇摆或晃动,前倾站位在第二产程还能增强产妇
向下屏气的力量。站立时, 产妇被其家人或帮助者拥抱或支撑,能使产妇产生幸
福感而减少儿茶酚胺分泌。
2.6手膝位 产妇双膝着地(戴上护膝)身体向前倾屈,双手掌或双膝着
地支撑自己(若有腕骨病变,后者更好),膝 下若有垫子产妇会更舒服。为了减
轻劳累,产妇可以把上身和头放在一叠枕头上、椅子上或分娩球上休息 。
手膝位易于阴道检查,易于进行骶部按压和双臀挤压,从而减轻骶部疼痛;
允许摇摆、爬行 或摇晃,能促进胎儿旋转,增进产妇舒适感。第一产程晚期有助
于宫颈前唇消退,也有助于枕后位胎儿旋 转。对于由于脐带受压引起的胎心率异
常也有帮助。
2.7膝胸卧位 闭合式 膝胸卧位 时,产妇双膝和前臂着地,前臂支撑起身
体重量,胸部尽力放低,双膝和双臂放松并在腹部下方外展打开 。开放式膝胸卧
位时,产妇双膝和前臂着地,胸部 紧贴地板,双臀高于胸部,前臂支撑起身体
重量,双大腿与躯干夹角即臀角>90°,与闭合式膝胸卧位相比,产妇处于紧张
状态而较少放松。
感谢下载载
精品
膝 胸卧位能减轻骶部疼痛,对抗重力有助于宫颈前唇消退,防止 产妇过早
屏气用力,能有效地移动胎儿而避免脐带受压,从而解决一些胎心率问题。临产
前或产 程早期 怀疑胎儿枕后位,采用开放式膝胸卧位且臀角>90°时,有助于
胎头重新以有利的位置入盆。 由于膝胸卧位有对抗重力作用,若第二产程进展良
好,或产妇 不适者则不建议使用该体位。
2.8不对称式直立位 产妇可取坐位、站位或跪位,一侧膝盖和臀部放松,
一只脚抬高,与 另一只脚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产妇常常知道抬高哪条腿更舒服,
可以试着抬高双腿,比较抬高哪条腿更舒 服;感觉舒服的一侧应该继续抬高,二
脚也可以互相替换。
该体位能有效利用重力,加速产程 进展,减轻骶部疼痛。当大腿抬高时,其
内收肌群的弹力作用可使坐骨产生横向运动,从而增大骨盆出口 径线,因此对于
怀疑胎儿头盆倾势不均或怀疑枕后位的产妇尤其适用。
2.9蹲位 产妇由 站位变为蹲位,双脚平放在地板或床上,同时有同伴或
栏杆的协助,或有其他方法能维持身体平衡。该体 位主要在第二产程采取,当然
在产妇感觉该体位舒适的任何时间都可以采取。
取 蹲位分娩时 ,改变了骨盆入口平面与胎先露角度,胎轴与骨盆轴一致,
能有效利用重力促进胎儿下降。对于先露偏高 或耻骨联合偏低的产妇,第二产程
蹲位分娩会使 胎先露下降加快,产妇躯体对骨盆底的压力可能会减少 胎儿进入
倾势均匀位置所需空间,有助于胎头自然矫正。此外,蹲位时产妇双下肢和足均
有着力 点,可自由降 低重心,感觉更舒服,且因符合产妇平时排便习惯,产妇
容易掌握用力技巧。如果产程继 续延长,长期蹲位对腘窝内血管和神经的压力持
续存在,会阻碍血液循环, 可能会造成神经性麻痹。一般建议,一两次宫缩后
让产妇站立一会儿,可以避免发生神经性麻木。
2.10 支撑式蹲位 一般在第二产程采取。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体位。(1)
支撑式蹲位 :宫缩时,产妇背靠陪伴者,陪伴者前臂放在产妇腋下并用力上举,
托起产妇身体的全部重量。宫 缩间 歇期产妇可站立休息,但对陪伴者体力要求
较高。(2)悬吊位:陪伴者坐在较高的床上或柜台上,双脚 放在椅子或脚蹬上,
两大腿分开。产妇背向陪伴者站在 其两腿之间,上肢轻松地放在陪伴者大腿上。< br>宫缩时产妇降低自己的身体,陪伴者用大腿夹紧产妇胸部两侧;产妇身体的全部
感谢下载载
精品
重量靠上肢支撑在陪伴者大腿上。宫缩 间歇期产妇站立休息。(2)固定在天
花板上的分娩绳悬吊也可用来支撑产妇。对陪伴者来说,分娩绳悬吊或悬吊位
比支撑式蹲位更省力且容易 。
支撑式蹲位较其他体位能给予骨盆所需要的更好地塑形,能拉长产妇躯体从
而给予胎儿更多的 空间,更好地调整胎头与骨盆间的角度,因此较适用于第二
产程估计胎头较大、头盆倾势不均、枕后位或 枕横位的孕妇。支撑式蹲位需要陪
伴者很大的力气,如果时 间太长,陪伴者的上肢或大腿给予产妇腋下 的压力,
致臂丛神经受压,可能造成产妇双手感觉异常。因此,建议产妇在宫缩间歇期站
立并斜 靠在陪伴者身上休息。悬 吊位需要陪伴者双腿或分娩绳支撑起产妇的全
部体重,同时能使陪伴者双手空 出抚摸或拥抱产妇,使产妇感觉安全和得到陪伴
者的支持,可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减 少了分娩疼痛。
2.11 半蹲位、弓箭步和摇摆体位 产妇站立双手紧紧抓住上面的分娩绳,
降低身体,背 部向后仰,即为半蹲位,产妇可抬起一条腿,或者安全地从一边摇
摆到另一边。
该体位下产妇 由站位变为半蹲位、或半蹲位抬高一条腿将身体由一边摇摆到
另一边时,可以改变骨盆大小,有利于胎儿 旋转和下降,对于怀疑胎头较大、枕
后位或枕横位,或第二产程胎头下降持续延迟者可尝试该体位。若产 妇已经精疲
力竭或上肢无力,采取该体位可能有困难,或者胎儿即将娩出,看护者准备在该
体位 接生,则不建议使用该体位。
2.12低蹲位(臀 部低于大腿) 陪伴者坐在无扶手直背椅子上, 产妇面
向陪伴者跨坐在其大腿上并相互拥抱。宫缩时,陪伴者分开大腿使产妇屁股下沉
于腿部, 同时产妇弯曲膝盖,屁股尽力向远处 下沉。陪伴者不能前倾。另一人
站在陪伴者身后,以足够力量紧紧 抓住产妇腕关节。宫缩间歇期,陪伴者将腿合
在一起,使产妇坐在上面稍作休息。
该体位提供 重力优势作用,可放松盆底,增大骨盆出口,促使枕前位胎儿下
降,对于第二产程进展停滞者可尝试,但 胎头倾势不均或枕后位时,该体位的效
果可能不理想。同时与其他体位相比产妇更省力,产妇被紧紧拥抱 可提高其安全
感。
感谢下载载
精品
2.13 夸张截石位(McRobert 体位) 产妇仰面平躺于床上,双腿外展,
将双膝拉向肩膀(由自己或其他两人,每人拉一条腿)。
该体位对产妇来说很累而且不方便,且可能造成仰卧位低血压而减少胎儿血
氧供应,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该体位是有利的。当胎头被卡在耻骨联合下,采
取其他任何体位不能通过时,该体位很有帮助。 向着产妇肩膀方向向上拉其膝盖,
能旋转骨盆后腔,尽 力放平骶部,使耻骨联合向着产妇头部方向转动 ,这样有
助于胎儿滑过耻骨联合而继续下降。但需注意的是,如果产妇接受了硬膜外镇痛,
强迫 向更远方拉其双膝而 超出耐受极限时,会损伤耻骨联合或骶髂关节。尤其
是产妇失去知觉,不能感受到 关节疼痛时更易发生损伤。因此,帮助产妇采取该
体位的人用力不要太大,否则可 能造成产妇严重的长久损伤。
2.14仰卧位 产妇仰面平躺或其上身微微抬起(<45°)仰卧于 床上,双
腿弯曲放松,双脚平放于床面,或朝产妇肩膀方向拉其双膝。
仰卧位易造成仰卧位低 血压,会增加产妇骶部疼痛,使宫缩更加频繁和难以
忍受,但宫缩效果却不如直立体位,很少能促进产程 进展。由于该体位缩小了骨
盆径线,且胎轴与骨盆入口不一致,易造成头盆不称的假象,妨碍胎儿从枕后 位
或枕横位转至枕前位。实际上,该位置临床应用较多,其实存在较多弊端。
3 产程不同阶段的母体体位
虽 然,前面讲述了各种不同体位,没有哪种单一体位对于任何情况或妊娠
时候都适合。产程中产妇可以通过变换体位使胎头与母体骨盆的适应性达到最优,
有助于解决 枕后位、头盆倾势不均、俯屈不良等问题。当胎轴与骨盆轴方向一
致时,产妇常感到疼痛减轻。持续运动 如骨盆摆动、摇摆,步行等则能使骨盆各
骨骼之间和骨盆形 状发生连续性变化,使胎头移动到更合适的 有利位置。因此,
在产程的不同时期,辨识潜在的异常头盆因素并对产妇进行体位指导是迫切而亟
需的。
3.1 临产前期和潜伏期 通常产程开始时胎头是不均倾的,当胎头顺利进
入骨盆入口后常变为均倾位置。然而,有时胎头倾势不均会持续存在,如果这样,
就会阻止胎头 旋转和下降。在此阶 段评估胎头旋转和胎头下降位置是很困难或
感谢下载载
精品
是不可能的。胎头下降不良时不能很好地紧贴宫颈,子宫收缩也常常变得不规则
并且无效果,如果这种情 况持续时间较长 时,变换母体体位和运动可以纠正胎
头倾势不均并改善宫缩。
对于腹直肌弹 性良好的初产妇,向前倾屈身体时会将胎儿重心前移,有利于
胎头旋转到更恰当的位置,均匀地分散或增 加胎头对宫颈的压力,促使胎头更好
地与宫颈贴合,从而引发更有效、更规则的宫缩。如果产妇腹部肌肉 无力或是悬
垂腹,胎儿的重心可能在母体前方降低,产妇可以采取半卧位姿势使胎儿重心向
后移 动,有助于胎轴与骨盆轴保持一致。
如 果产妇有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悬垂腹、短腰、背部劳损或者 胎儿枕后
位,Simkin等建议产妇宫缩时托起腹部并倾斜骨盆。有效地腹部托起,将重新
调 整胎儿 躯体与骨盆入口之间的角度,使胎头直接压迫在宫颈上,随后的宫缩
会更加有效。El Hal ta认为在临产前期或潜伏期产妇宫缩频繁、不规则、持续
时间短暂,同时伴有严重腰骶部疼痛,宫颈扩 张很慢或无扩张时,常提示与枕后
位有关,可采用开 放式膝胸卧位,持续30~45 min。开放式 膝胸卧位能够使
骨盆向前倾斜,从而使骨盆入口低于出口,这样能利用重力促使胎头退出骨盆,
在胎头再次进入骨盆之前,使它朝着枕前位方向重新 置位。
3.2 活跃期 进入活跃期,评估胎 头的旋转和下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怀
疑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胎头倾势不均、头盆不称或巨大胎儿时 ,通过调整母
体体位和运动能够借助重力的优势作用和改变骨盆径线,同时对子宫和骨盆关节
形 成多种不同的压力。
胎 儿枕后位时,让产妇面向胎枕侧躺15~30 min,能促使胎儿从枕后位
转向枕横位,然后让产妇双膝跪在地板上,身体向前倾屈15~30 mi n,促进胎
儿从枕横位转向枕前位。如果产妇是侧俯卧位,则应该面向胎枕对侧躺至少15~
3 0 min。在这个体位骨盆会发生旋转,与侧卧位相比耻骨更指向床面,这样改
变了重力的作用效果, 促使胎体旋转至枕横位再至枕前位。但需注意该法是综合
胎儿自 身重力、羊水浮力、子宫收缩的合力作 用使胎儿与产道相互适应,宫缩
乏力时不能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保持合适的宫缩力量是成功纠正胎方位 的重要
因素之一。
感谢下载载
精品
有时在活跃期胎儿枕后位时,产妇有 不能自控的、几乎是痉挛性的用力。一
方面,活跃期延长和胎儿枕后位时,产妇过早用力会造成宫颈水肿 甚至宫颈裂伤,
而产程却 无进展,另一方面,有时让产妇控制这种用力欲望是不可能的。变换
产妇体位为手膝位、侧俯卧位或开放式膝胸卧位,可以利用重力使胎头远离宫颈,
减轻胎头对阴 道后壁的压力。
身体向前倾屈的体位有助于胎儿重新置位。侧卧位弓箭步时,在产妇的一只
脚 上稳固地向着产妇头部方向施压,能促进产妇胯关节屈曲和外展,使骨盆增宽,
增加胎儿旋转的机会。不 对称体位一条腿抬起来时,可增大该腿同侧的骨盆空间,
轻微地改变骨盆内部形状,为胎儿旋转提供更大 的空间。弓箭步则利用重力和臀
部外展的拉伸力,通过杠杆作用使骨盆一侧的空间增宽。
3.3 第二产程 目前仰卧位仍是第二产程最普遍的简易型体位。实际上,
如果给予产妇选 择权,尽管她们可以采用各种体位,许多产妇在第二产程都会处
于仰卧位或半坐位。虽然仰卧 位便于助 产士观察会阴、行会阴切开和阴道助产
术,但如前所述会产生一些与此体位相关的问题。当其他体位无效 时,夸张截石
位(McRobert 体位)可成功使胎头顺利通过耻骨弓,其益处远远超过仰卧位低
血压,是值得尝试的。
感谢下载载
精品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感谢下载载
pp点-怎样可以缓解痛经
孕妇都要做哪些检查-西铂手机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区别-胃蛋白酶颗粒怎么样
怀孕初期症状腹痛-扬州人流医院
永派-丙肝能彻底治好吗
8个在家丰胸小窍门-李孝利电影
wow战斗宠物训练师-爆丸小子动画片
野菊花歌词-宝宝脸上起红疙瘩
本文更新与2020-10-24 22: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1474.html
-
上一篇:医学伦理学案例分析
下一篇:使用分娩球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