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怎样看生男生女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流程(精)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22 09:23

nst是什么-胎盘大

2020年10月22日发(作者:严蕊)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流程
原发性不孕症,中医古籍中称为“全不产”、“绝 产”、“绝嗣”、“绝子”等,继发性
不孕称为“断绪”。最早在公元前1l世纪的《周易集解·卷十一 》中,就有“妇三岁不
孕”之记载。战国时代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对女性的解剖、冲任督带脉、子宫、
胞脉胞络的生殖生理功能已经叙述得较为详尽,其具体所涉及的原文有三十余条,从
病因病机到 理法方药,非常精辟。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很多医著中设有求嗣、求子 、种子等门类。
现代中医妇科临床对不孕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辨证论治;
二是辨病治疗。现将中医对不孕症治疗路径归纳如下。
初诊的综合情视评估:
常规 采集不孕症夫妇的病史、症状体征,四诊合参,综合舌诊、脉诊的情况,结合
西医的理化检查,进行鉴别 诊断、归纳病机,根据证候进行辨证论治。
一、辨证治疗
一般辨证者,是指以妇科特征为主 ,结合全身症状、舌苔、脉象等四诊所得,相互
是一致的,没有复杂矛盾的变化,基本就可作出初步的辨 证与诊断。中医的诊断是以
辨证为主的,而不孕症的辨证,包括月经病的“期、量、色、质”和带下病的 “量、色、
质、气味”为妇科特征,因而我们首先是分析“期、量、色、质”四者。
掌握期、 量、色、质四者的基本原因即可进行一般的辨证分析,即将期、量、
色、质四者分析归纳,再与全身症状 、脉象、舌苔结合分析,以判断是否相应,是否一
致,有无矛盾,完成初步的诊断要求。
因此 ,首先抓住对妇科特异性症状的分析,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全身症状和脉
象、舌苔做进一步分析。一般 来说,妇科特异性症状与包括脉象、舌苔在内的全身
症状相符的,若不相符合,则表示证情复杂,需采用 复杂证候的,辨证方法。


不孕症的辨证重点,是审脏腑、冲任、胞宫之病位;辨 气血、寒热、虚实之变化,
还要辨病理产物之痰湿瘀血与湿热的不同。
(一肾虚证
1、肾气虚弱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黯;头晕耳鸣,腰膝酸 软,精神疲
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尺弱。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妇人规》
处方:党参12克,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 、熟地各10克,菟丝子、杜
仲、鹿角霜各12克,川椒、炙甘草各3克。
加减:若子宫发育 不良,应积极早治,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角片各10
克(或鹿茸及桃仁、丹参、茺蔚子各12 克补肾活血,通补奇经以利子宫发育;若性欲
淡漠者,选加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各lo克温肾填精。
2 肾阴虚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无块,形体消瘦,腰酸,头目眩晕 ,耳鸣,
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调冲益精。
方药: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或清骨滋肾汤(《傅青主女科》。
处方: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山萸肉、五味·子各6克,地骨皮、丹皮、沙
参、
麦冬、玄参、白术、石斛各10克。


加减:若阴虚盗汗·,手足心汗, 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加入龟甲、知母、紫河车、丹
皮、首乌各10克,肉苁蓉8克,菟丝子12克,加 强滋肾之功,稍佐以制火。
3.肾阳虚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见月经稀 发甚则闭经。面色晦暗,腰酸腿
软,性欲淡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养血益气,调补冲任。
方药:温肾丸。(《妇科玉尺》
处方:熟地、萸 肉、巴戟、当归、菟丝子、益智仁、生地、杜仲、茯神各10克,
鹿茸8克,山药15克,远志、续断各 12克,蛇床子6克。
加减:若子宫发育不良,应积极早治,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角片(或鹿茸、 桃
仁、丹参、茺蔚子各lo克补肾活血,帮助子宫发育欲淡漠者,选加淫羊藿、仙茅各12
克, 石楠藤、肉苁蓉各12克温肾填:
(二肝郁证
症状:婚久不孕,经前双乳小腹胀痛,月经周 期先后不定,经血夹块,急躁易怒,胸胁
胀满,舌质黯红,脉弦。
治法:舒肝解郁,养血理脾。
方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或疏肝解郁汤。
处方:当归、白芍、白术、丹参、川芎、红花、泽兰、元胡各10克,茯苓、香附
各12克,天花粉8克 ,青皮、柴胡、金铃子各6克,郁金12克
加减:若见乳胀有结块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2克,橘 核10克,破气行滞;乳房
胀痛灼热者加钩藤6克、蒲公英12克清热泄肝;如梦多加炒枣仁、夜交藤各 12克
宁心安神。


(三痰湿证
症状:婚久不孕,经行后期, 量少或闭经,带下量多质稠,形体肥胖,头晕,心悸,胸闷
呕恶,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调理冲任。
方药:启宫丸(经验方或加味补中益气丸(《傅青主女科》。
处方:制半夏、苍术、香附、当归、白术、神曲、茯苓、陈皮各10克,党参、黄
芪各12克, 川芎、升麻、柴胡各6克,甘草3克。
加减:若呕恶胸满甚者加厚朴、枳壳、竹茹各10克以宽中降逆 化痰;如心悸甚
者加远志12克化痰宁心安神;痰瘀互结者加昆布15克、海藻12克,菖蒲、三棱、莪
术各10克软坚化痰消癜;若痰湿内盛,胸闷气短者,酌加瓜萎10克,南星、石菖蒲各
12克 宽胸利气以化痰湿;经量过者,黄芪加量,酌加续断补气益肾以固冲任;心悸者,酌
加远志lo克以祛痰 宁心;月经后期或经闭者,酌加鹿角胶10克,仙灵脾、巴戟天各12
克以补益冲任;痰瘀互结成癜者, 加昆布、海藻各15克,菖蒲、三棱、莪术各10克软
坚化痰消癜。
(四血瘀证
症 状:婚久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多少不一,色紫夹块,经行腹痛,小腹作痛不舒或腰
骶骨疼痛,拒按,舌 暗或紫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理冲任。
方药: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处方:官桂、小茴香、干姜各6克,当归、 川芎、延胡索、蒲黄、没药、香附、
枳壳、丹皮、乌药各10克,五灵脂、赤芍各12克,桃仁、红花各 6克,炙甘草3克。
加减:本证下焦久瘀,易夹湿热,而致湿热瘀血交阻,应化瘀同时兼清湿热,酌配二


妙散、败酱草10,克,红藤12克等。
(五湿热证
症状:继发不孕, 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赤白带下;腰骶酸痛,少腹坠痛,或
低热起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治法:解热燥湿,活血调经。
方药: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处方: 当归、赤芍、穿山甲、皂角、天花粉、贝母、白芷、乳香、没药、金银
花各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 克。
加减:若经行腹痛者,加香附、泽兰各12克,地鳖虫6克行气活血止痛;若带下腥
臭者 加败酱草12克,蒲公英、椿根皮、土茯苓各12克清热利湿止带。
(六血虚证
症状:婚后 无子,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形体瘦弱,头晕目眩,大
便干结,舌淡苔薄,脉细弱 。
治法:养血滋肾调经。
方药:加味四物汤。(《济阴纲目》
处方:当归、川芎 、白芍,、生地、阿胶(另烊、白术、茯苓、续断、香附各10
克,橘红6克,炙甘草3克。
加减:若气血两虚时加党参15克、山药12克,可益气健脾,以助化源;血虚未复,
进而导致营阴不足 ,当合两地汤(《傅青主女科》药如玄参、麦冬、阿胶各10克,地
骨皮、龟板、枸杞子各12克等滋阴 养血,固摄阴精,自能摄精成孕。
二、辨病治疗


不孕症病因复杂,常 以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治疗。不仅需要结合辨病,弄清内
在的病变所在,此属辨证中贯穿辨病。但是这 类病人经常也是无证可辨,应结合对其
病因分类的认识确立调治方案。
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临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排卵障碍性不孕和黄体功能不
全性不孕;临床表现以主证型与兼证型夹杂多见。 主证型就是患者表现出来的主要
症状,兼证型指在具备主证型的基础之上,因个体差异表现出来的兼杂症 状。具体辨
病治疗如下:
(一排卵障碍性不孕
临床分为主证型和兼证型的辨证治疗。
1.主证型辨治
(1阴虚及偏阴虚证 症状:婚后未孕,月经多见后期,经量少或略少,色红或淡红,或黯红无血块。平时
带下偏少,或甚 少。或有头昏腰酸,咽干,烦热,夜寐较差,大便偏干,脉象细弦或细弦数,
舌质偏红,舌边有裂痕,或 呈齿轮状。
治法:滋阴养血,血中生精
方药:归芍地黄汤加减。(《中医临床妇科学》
处方:炒当归、白芍、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女贞子、怀牛膝各10克,山
萸肉9克。
加减:若阴虚火旺,出现口干舌燥,舌质偏红,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者,加入知母
6克、 炮山甲10克、生地9克、地骨皮12克、石斛12克;心火偏旺,夜寐甚差,心烦
失眠者,加入夜交藤 15克、炒枣仁6—9克:青龙齿(先煎10—15克。
(2阴阳两虚偏阳虚证


症状:婚后未孕,或继发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偏少,色淡红,或黯红无血块。平时带
下偏少。 性欲淡漠,头昏腰酸,少腹或小腹有凉感,小便较频,大便或时有溏象,自觉神
疲乏力,脉象细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腻。
治法:滋阴助阳,血中养精。
方药: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味。,(《中医临床妇科学》
处方:熟地、山萸肉、当归身、枸杞子 、女贞子、丹皮、茯苓、泽泻、覆盆
子、山药、怀牛膝、杜仲、五味子、紫河车、巴戟天各10克。 < br>加减:若脾胃不和,有时腹胀便溏者,上方去熟地、当归身,加炒白术10克、砂仁
(后下5克; 阳虚寒盛,形寒腰酸者,加入淫羊藿9克、补骨脂10克;心火偏旺,心烦失眠
者,加入莲子心5克、青 龙齿先煎20克。
2.兼证型辨治
(1心肝郁火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 少,或有先期量少,色红,有小血块,小腹胀.平时带下少
或甚少,头昏腰酸,胸闷.烦躁,情绪抑郁, 时欲叹气,夜寐差,口干咽燥,便干尿黄,脉弦细
带数,舌质偏红,苔黄腻边有齿痕。
治法:滋阴养血,清肝宁心。
方药:滋肾生肝饮加减(《校注妇人良方》。
处方: 当归、白芍、山药、生地黄、丹皮、茯苓、泽泻、白术、五味子各10克,
山茱萸9克,炒柴胡6克。
加减:若肾虚明显,腰酸较甚者,加入川断、菟丝子各10克;心火偏旺,

失眠烦躁轻者,加入钩藤10克,莲子心5克,青龙齿(先煎10克以清肝泻火宁心;
肝火偏甚,头 痛、急躁、愤怒甚者,加入炒山栀、白蒺藜各10克。
(2气滞血瘀证
症状:婚后不孕,月 经后期,或先后不一,经量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稀粘,或有小血
块,小腹作胀,头昏腰酸,胸闷烦躁 ,口干不欲饮,脉象细弦带涩,舌质暗紫,或舌边有瘀
点。
治法:理气化瘀,养血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萝合归芍地黄汤加减(《中医临床妇科学》。
处方:芍药、枳 壳、川芎、当归、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车前子
各10克,陈皮、柴胡各6克。
加减:经行量或少、或多,淋漓不净者,加入五灵脂10克,蒲黄(包煎6克,茜草12
克;经行量甚少 者,加入川牛膝、泽兰叶各10克;大便偏溏者,加入炒白术10克,砂仁
(后下5克。
(3痰湿脂浊证
症状:婚久未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无血块,平时带下少,头昏腰酸, 胸闷烦躁,
口腻多痰·,形体逐渐肥胖,性欲较差,或时神疲,脉象细滑,或细弦带滑,舌苔黄白腻。
治法:滋阴养血,燥湿化痰。
方药:归芍地黄汤合越鞠二陈汤加减。(《中医临床妇科学》
处方: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萸肉、怀牛膝、丹皮、茯苓、川断、苍
术、郁金、制香附、 制南星各10克。
加减:若腰酸不甚者,加入熟地、女贞子各10克;若脾胃不和,口腻痰多,大便不 实
者,加入炒白术、炒六曲各10克。


(二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
本病症的主证型在于阳虚,亦有少数为肾阴虚者证、血瘀证、痰湿证等三者。
1.主证型
(1阳虚及偏阳虚证
症状:婚久不孕或易于流产,月经周期或先或后,经量一般偏多,偶或量 少,色淡红,
或有血块,常夹腐肉状血块,腰酸,小腹冷痛,行经期大便稍溏,经前胸闷烦躁,乳房胀痛 ,
脉象弦细,舌质淡红,苔黄白腻,BBT高温相偏短欠稳定。
治法:养血补肾助阳调肝。
方药:毓麟珠加减。(《景岳全书》
处方:丹参、赤白芍、淮山药、山萸肉、熟地、丹皮、茯 苓、白术、菟丝子、
鹿角片(先煎各10克,炒柴胡、青皮、陈皮各6克。
加减:若心肝气郁 ,见乳房胀痛明显,胸闷时欲叹气者加广郁金、制香附各9克,绿
萼梅5克;夹有血瘀小腹作痛者加入五 灵脂10克,益母草15克。
(2脾肾两虚证
症状:婚久不孕或自然流产,月经先后不一, 行经量多,色淡红,质粘腻,有腐肉样血
块,小腹坠痛,头昏腰酸,腹胀矢气、大便溏泻,神疲乏力,胸 闷烦躁,乳房胀痛,脉象细弱,
舌质淡红苔白腻,BBT高温相偏低缓慢下降。
治法:健脾补肾,助阳补脾。
方药:温胞饮加减。(《傅青主女科》
处方:党参、 炒白术、巴戟天各15克,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紫石英(先
煎10克,肉桂、补骨脂各6克,绿 萼梅5克。


加减:若心肝气郁胸闷者加炒柴胡5克,制香附9克,青陈皮6克; 脾虚泄泻明显者,
加入砂仁后下5克,煨木香9克,炮姜3克。
(3肾阴虚证
症状 :婚久不孕,或多次流产,月经先期,经量或多或少,色红,有小血块,头昏腰酸,
胸闷烦躁,夜寐甚差 ,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象弦细带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调经。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医宗已任编》
处方:丹参、赤白芍、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 、茯苓、炒山栀、川断、炒
五灵脂、钩藤(后下各10克,炒柴胡6克,生甘草3克。
加减: 若肾虚亦有阳虚腰酸甚,下肢有冷感者加入杜仲12克,制狗脊10克;心火偏
旺,精神不安,失眠者加 入青龙齿(先煎10克,炒枣仁9克,莲子心5克。,
2.兼夹证辨治
(1兼郁火证 症状:婚久不孕,有流产史,月经先期量多,或先后不一,量多少不定,色红,有小血块,
头昏腰酸 ,胸闷烦躁,乳头或乳房胀痛,或者头痛,夜寐甚差,脉象弦细,舌质偏红,苔黄
腻。
治法:补肾助阳,温肝解郁。
方药:补肾解郁汤。(《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
处 方:当归、赤白芍、山药、山萸肉、熟地、丹皮、茯苓、菟丝子、紫石英、
制香附、柴胡、钩藤、山栀各 10克。


加减:若脾胃较差,腹胀,大便易溏者,上方去当归、熟地、山栀,加 入炒白术、煨
木香各9克;心肝火旺,夜寐较差,口舌溃破者,上方去当归、山萸肉,加入黄连5克,青
龙齿(先煎15克,黛灯心3克。
(2兼瘀血证
症状:婚久不孕或有流产史,月经 大多后期经量多色紫红,有较大血块兼夹膜状血
块,腰酸,腹痛,胸闷烦躁,夜寐较差,脉象弦细舌质黯 红,边有紫点,苔色黄腻。
治法:补肾助阳,活血化瘀。 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合脱膜散(《夏桂成
实用中医妇科学》加减。 处方:当归、赤白芍、山药、丹皮、茯苓、川断、菟丝
子、鹿角片(先煎、五灵脂、莪 术、制香附、苍术各 10 克,肉桂(后下6 克。 加
减:若心肝郁火见胸闷乳胀,头痛失眠者,去当归、肉桂,加入钩藤、白蒺藜各
12 克,莲子心 3—5 克;脾胃不和见腹胀便溏,纳差神疲者,上方去当归、熟地,
加入炒白术 12 克,煨木香 9 克,党参 12 克。 (3痰脂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后
期经量或多或少,色淡红质粘腻,胸闷烦躁,口腻多痰,乳 房胀痛,形体肥胖,
脉象细滑,舌苔黄白腻厚。 治法:补肾助阳,燥湿化痰。 方药:毓麟珠合越鞠二
陈汤(《景岳全书》加青,陈皮。 处方:当归、赤白芍、淮山药、山萸肉、丹皮、
茯苓、川断、菟丝子、苍术、香附各 10 克,青陈皮各 6 克,煅牡蛎 20 克。 加
减:若痰湿偏盛,口腻痰多明显者,去牡蛎、当归,加入制半夏、川朴、陈胆星各
9 克;脾胃不和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者,上方去当归、牡蛎,加人炒白术 12 克,
砂仁(后下5 克,藿香 10 克。 (三盆腔炎性不孕症 本病证虽以瘀滞为主要证型,但
病程长,病情复杂,特别是输卵管炎证所致不孕者, 更有其复杂性,就我们治疗
所见,常兼夹湿热、寒湿、肾脾虚、阴血虚证四者。治疗当分清 主次,以主为主
兼治他症,不宜过用破血通络: 1.主证型 瘀滞证 症状:婚久不孕,经行量偏少
或量多淋漓,色紫黯,有血块,经行少腹胀痛,拒按, 或有腰俞酸楚,平时带下
黄量多,质粘腻或有臭气,胸闷心烦,乳房胀痛,精神忧郁或者症 状不多,但检
查输卵管一侧或两侧增粗,通而不畅。偶或经间排卵期少腹胀痛,脉弦细,舌 质
淡红苔薄黄,舌质紫黯,边有瘀斑。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
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医林改错》 处方:桃仁、红花各 9 克,川断 15 克,


炒当归、赤芍、熟地、延胡、丹参、炒枳壳』 1 牛膝各 10 克,柴胡、桔梗、丝瓜
络、炙乳没各 6 克,川芎 5 克。 加减:经间排卵期疼痛剧烈者,加入五灵脂 10
克,全蝎 5 克;经行量少者加人泽兰叶 10 克,益母草 15 克;输卵管积水者加入川
桂枝 5 克,茯苓 12 克,廑虫 6 克,橘核 10 克; 经行量多者加入炒蒲黄(包煎6—9
克,大小蓟各 12 克,茜草炭 15 克;气滞腹胀明显者,加 入天仙藤 10—12 克,金
铃子 9 克,小茴香 6 克,青皮 5 克。 2.兼证型辨治 (1湿热证 症状 婚久不孕,少
腹隐痛,经行先期量多,色红有粘腻样血块或腰俞酸楚,带下量 多,色黄,质粘
腻或有脓样带下,有腥臭气,面红烦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尿量少,大便 有时
欠实,舌红苔根黄白腻,脉细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红藤败
酱散。(《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 处方:红藤、败酱草 15—30 克,丹参、赤白
芍、土茯苓各 15 克,广木香 6—9 克,苡 仁 30 克,寄生、延胡索、制苓术各 12
克,蒲公英、鱼腥草各 10 克。
加减:经行时经量过多者,加入失笑散(包煎12 克,大小蓟各 10 克,茜草炭
12 克;经 行量偏少,经行不畅者加入泽兰叶 10 克,制香附 9 克,益母草 15—30
克,川牛膝 10 克; 经行时疼痛剧烈者,加入炙乳没各 6 克,五灵脂 10 克,徐长
卿 9 克;伴有小腹包块者,加 入山甲片 9 克,皂角刺 9 克,五灵脂 10 克,桔梗 9
克,大黄 6 克。 (2寒湿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黯,有血块,
少腹冷痛,得温则舒,形寒腹 冷,小溲清长,带下色白质稀,大便或溏,舌质淡
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
略》加减。 处方: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荔枝核、山楂、苏木各 10
克,肉桂(后下、 丝瓜络各 5 克,川断 12 克。 加减:经行量少者,加入·丹参、红
花、泽兰叶各 10 克,益母草 15 克;经行量多者, 加入炒五灵脂 10 克,炒蒲黄各
6—9 克,血余炭 10 克;若瘀滞较重者,加入炙乳没、山甲 片各 6 克,王不留行
12 克;痰湿较重者,加入苍白术、车前子、苡仁各 10 克。 (3脾肾虚证 症状:婚
久不育,少腹隐痛,劳则发作,月经后期,量或多或少,或较多,色淡红, 或有
血块,神疲乏力, ’色白带多,腹胀矢气,纳差便溏,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白
腻, 脉虚弱。 治法:健脾补肾,化瘀通络。 方药:健固汤(《傅青主女科》合桂
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处方:党参 15 克,炒白术、茯苓、煨木香、川断、杜


仲、巴戟天各 10 克,苡仁 12 克, 炙桂枝 9 克,赤芍、红花、丹皮、丝瓜络各 6
克。 加减:小腹冷痛明显者,加入炮姜、肉桂(后下各 5 克;经行小腹坠痛,经行
量多者加 入炒荆芥、艾叶炭各 6 克,黄芪 12 克,阿胶珠 10 克;经行小腹痛、经
行量少者,加人丹参、 泽兰叶各 10 克,益母草 15 克;胸闷心烦,经前乳房胀痛
者,加入青皮、玫瑰花各 6 克,广 郁金 10 克。 (4阴血虚证 症状:婚久不育,少
腹隐痛,有时抽搐样疼痛,头昏腰酸,形体消瘦,月经先期或先 后不一;经量或
多或少,色红有小血块,烦躁夜寐差,甚则失眠,带下偏少,或有黄带,脉 细弦
带数,舌质偏红苔薄红边有紫斑。 治法:滋阴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归芍地黄
汤合活络效灵丹(《医学表中参西录》加减。 处方:炒当归、赤白芍、淮山药、山
萸肉、干地黄、炒丹皮、茯苓各 10 克, 泽泻、山楂各 9 克,红藤 15 克,五灵
脂、川牛膝各 8 克,炙乳没 6 克。 加减:少腹隐痛,持续不断者,加入延胡 10
克,琥珀 3 克;腰酸腿软明显者,加入川 断、寄生各 10 克;烦躁失眠明显者,加
入合欢皮 9 克,炒枣仁 10 克;纳差,胃脘不舒,大 便偏软者,去当归、干地黄加
入广木香 9 克,陈皮 6 克,炒白术 10 克,经量偏多者,去川 牛膝,加入女贞子、
墨旱莲各 10 克,炒蒲黄(包煎各 6 克。 (四免疫性不孕症 辨证分型主要有肝肾阴虚
型、阳虚夹瘀型两种。 1.肝肾阴虚型 症状:结婚后或前次妊娠后,久未受孕,月
经正常,或先期、量少、色红、质稠,腰 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
舌红苔少或薄白,脉细数。 治法:补养肝肾,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左归饮。(《景岳全书·妇人规》 处方:生熟地 12 克,山
茱萸、淮山药、丹皮、知母、黄柏、枸杞子,菟丝子、当归、 赤芍、白芍各 10
克。 加减:肝郁火旺者选加柴胡、栀子各 6 克,合欢皮 10 克,绿萼梅 5 克;兼湿
热者加败 酱草、苡仁各 10 克;脾胃虚弱去当归、生熟地/加白术 10 克、砂仁(后
下5 克;排卵后可 适当加用温肾药如菟丝子 12 克,续断、鹿角片各 10 克;兼血
瘀者加参三七 4 克,茜草、当 归、丹参各 10 克,桃仁、红花各 6 克。临床上无证
可辨者亦可按此型治疗。 2.阳虚夹瘀型 症状:婚后或前次妊娠后久不受孕,月经
正常,或后期、量少、色紫暗有血块,腰酸 腿软,少腹冷痛喜温,舌淡红或见瘀
点,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活血化瘀。 方药:毓麟珠合桃红四物
汤。(《景岳全书,妇人规》 处方:党参、茯苓、当归、川芎、熟地、桃仁、山楂


各 10 克,黄芪 15 克,赤白芍、 菟丝子、杜仲、鹿角片各 12 克。 加减:脾胃虚弱
者加白术 10 克、干姜 6 克;兼湿热加败酱草、苡仁各 10 克。 (五原因不明性不孕
症 主要有心肾不济、肝脾失调两种证型。 1 心肾失济证 症状:婚久不孕,经行不
调,量少色红,五心烦热,夜寐多梦,咽干口渴,头昏心悸, 腰酸腿软。舌红少
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滋阴,和中益精。 方药:养精种玉汤合柏子仁丸加减。
(《傅青主女科》 处方:白芍、熟地;当归、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川断、茯
苓、柏子仁各 10 克,炒 白术、川牛膝、泽兰各 12 克。 加减:心火偏旺,失眠严
重,加枣仁 10 克,夜交藤 15 克;精神不安,心悸加钩藤(后 下12 克,五味子 6
克,枸杞、龟板、鳖甲(先煎、丹参各 10 克。 2.肝脾失调证 症状:婚久不孕,月
经不调,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情志失畅,经前胸闷急躁, 乳房作胀,经行
少腹疼痛。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方药:开郁种玉汤(《傅
青主女科》合逍遥散(《和剂局方》。 处方: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香
附、花粉各 10 克,柴胡、黄芩各 6 克。 加减:若见乳胀有结块者加王不留行、路
路通各 12 克,橘核 10 克破气行滞;乳房胀 痛灼热者加炒川楝 6 克、蒲公英 12 克
清热泄肝;如梦多寐差加炒枣仁、夜交藤各 12 克宁心 安神。 三、补肾调整月经周
期的治疗法 中药周期疗法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它是根据女性正常月经周期的生
理变化,分阶段 选择中药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 依照中医的基本理论, 结合卵巢
的周期性变化采用中药调整 的治疗方法。主要按照周期节律分为: 行经期经后期
(卵泡期、经间期(排卵期、经前期(黄体期分别选方用药。 对不孕症的调治具有较
好的疗效。 1 行经期 为重阳转化期,以排泄月经为主,治宜:活血调经,方药:
五味调经散。 处方:丹参 12 克,赤芍、五灵脂、炒枳壳、制香附、玄胡索各 10
克,鸡血藤、益母
草各 15 克。 2 经后期 为阴长期,阴分恢复为主,治宜:补益肝肾,方药:归
芍地黄汤。处方:当归、山萸 肉、山药各 12 克,白芍 15 克,生地、熟地、泽
泻、茯苓、丹皮各 10 克。 3.经间期 为重阴转化期,排卵为主,治宜:益肾活
血,方药:益肾促排卵汤。处方:生地、熟 地、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萸
肉、川芎、川断、鹿角片(先煎各 10 克,五灵脂、红 花各 6 克。 4.经前期 A 为
阳长期,阳长为主,治宜:温肾暖宫,维持黄体功能。方药:毓麟珠 处方:党


参、炒白芍、紫石英各 15 克,炒白术、茯苓、熟地、炒杜仲、鹿角霜各 10 克,炙
甘草 5 克,当归 12 克。

变形金刚4主题曲-女孩打男孩


十二月花开-步步惊心多少集


国际妈咪代购网-幼儿园家长问卷调查表


麦兜春田花花同学会-钟欣桐演的电视剧


宝山万达影城-萎了怎么恢复


百部酒精-端午节回娘家对谁不好


宝宝尿床-红太阳报码聊天室


幼儿舞蹈好日子-你是我手心里的宝



本文更新与2020-10-22 09: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29171.html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流程(精)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