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排卵期-沈阳仁济医院
3~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身体发育特点: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的这一时期称为学龄前期 ,儿童主要在幼儿园
活动,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达到稳定增长状态,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 增加
1.5—2.5千克。一般说来,男孩的生长速度在6~7岁的时候出现一个低谷,也就是生长速< br>度最慢的时期;女孩生长速度在5~6岁时最慢。这种生长变化的规律性在女孩更为明显。
脑和神 经系统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学龄前期结束时几乎所有皮质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动
作更加协调、稳定, 从粗大动作上可以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
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 扣、解系鞋带。
(2)语言的发展:词汇量明显增加,增加速度为一生中最快,词汇量可达3000~ 4000
个。其中,大量出现的为名词,涉及到儿童生活、游戏等经历过的各种事物,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的名词,如“天堂”、“地狱”、
“星星雨 ”等。理解并能运用方位词,知道较复杂的方位关系,如左前方、右下方,能从照
片或镜中辨认出人物的 方位及其与自己的关系,能准确理解时间概念,如“一天”、“一小
时”、“午后”、“深夜”等,但相 对时间概念还搞不清楚。3~4岁的儿童可能会搞错人
称代词:你、我、他(她),将说话环境与具体事 件或人物联系起来可以正确表达,讲述抽象
事物或与环境相脱离时则可出现明显的错误。6~7岁即可正 确运用人称代词,与自我意识
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关系,即在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我”和 “他(她)”。
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这种言语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说话尚不起交际作用的 自言自
语,经常在伴随动作、游戏、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产生,往往把内部思维活劫以言
语形式讲出来,3~6岁左右自言自语发生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此期儿童可以用简单和
复杂的句子 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表达自己要吃东西可以说:“我要吃东西”或“(因为)我的
肚子饿了,(所以)我 要吃东西”。语言连贯性随年龄增大而越来越好,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
可伴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或动作,此 阶段利用语言与人交流已没有障碍。
(3)注意力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注意仍然以被动注意 占优势,只有被注意对象色彩鲜
明、外观生动形象时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电视中播放的卡通片就具备这 种特点,因此,卡
通片最能引起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和兴趣,从这点来看,内容健康、人物活泼、视觉效果 好的
卡通片不失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动注意必须克服外界环 境的各种干扰才能达到注意的效果,3~4岁儿童的主动注意
时间仅为10分钟,而5~6岁儿童也不超 过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教育
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不可长时间的灌输,更 不能要求儿童长时间注意学习的内容,
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4)记忆的发展: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萌发。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
主,抽象记忆相当不足。此期儿童记 忆的另一个特点是将不同来源,或是自己经历、或是故
事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混为一谈,心理 学上称为潜隐记忆,家长往往认为儿童在
说谎,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 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5)思维的发展:与婴幼儿相比,学龄前期儿童的思维已明显摆脱了动 作的束缚,但仍
然离不开实物和实物的表象,也就是说在动作之前对动作的目的已有了一定的预见性。
此期的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像力,可表现在游戏活动和讲故事中,游戏活动形式从低年
龄的简单动作模仿到大年龄象征性游戏(过家家,扮医师、护士)和创造性游戏(角色扮演等),
而象征 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到5~6岁时达到高峰,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和社会
化角色的规则也会很 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组织和引导好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比教他们
认字、背唐诗和宋词更能早期开发 智力。
思维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直观、具体的概括。虽然已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
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加上上面谈到的儿童记忆特点,他们往往
用自 己的逻辑和过多的臆想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6)情绪的发展:儿童的情绪 体验非常丰富,成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龄前期儿童基本
上已能体验到,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紧张 、害怕等,而且很容易表现在行为上,不像
成人那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焦 虑和恐惧是此阶段的主要不良情绪体验,对与家人分离、受到批评和伤害后可出现明
显的焦虑反应;对想 像的事物如黑暗、魔鬼、声音、幽静等有明显的恐惧,尤其在电视、故
事、谈论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事例后 更为明显。
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 美感、道德
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发展。儿童能讲出一些大人的话,使家长惊讶,有“孩子已经长大了”
的感觉。
(7)性心理发展:学龄前期是儿童发展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 范行为的关键时期,
此期儿童主要通过选择玩具和日常活动内容来反映性别角色。男性在玩具上多选择刀 、枪、
剑、汽车、坦克等显示“男子汉”气概的玩具,游戏和日常活动也多扮演见义勇为、拔刀相
助、“爸爸”、“英雄”等角色。女孩在玩具上多选择布娃娃、小动物等显示文静、爱心的
玩具,在游 戏和日常活动中也多扮演“妈妈”、“公主”、被保护对象等角色。4岁以前这
种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性别 的差异尚不明显,5~7岁已逐渐显示出差异来,在活动中也可表
现为按性别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 。而真正的性爱要到少年期乃至青少年期以后才会出
现。
在此时期,性别角色混乱或 性别识别障碍就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娘娘腔”,女孩男性
化或“假小子”,仔细辨别儿童的性别角色并 加以正确引导,对日后性心理正常发展,避免
出现性心理障碍如同性恋、易性癖等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汗手汗脚-传染性湿疹
褚栓忠-人与蛇交配
嫦娥奔月的意思-囫囵吞枣的故事
女用液体隐形避孕套-中学生如何瘦腿
阴道闭锁-刘德华双胞胎
月经罩杯-北京北京 冯唐
高培奶粉怎么样-婴儿脑震荡
老爱胡思乱想怎么办-吃减肥药期间怀孕
本文更新与2020-10-21 11: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28482.html
-
上一篇:舒适麻醉流程在学龄前期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交大生长发育习题册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