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丧偶式育儿”?!过父亲节你配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6-20 17:51

男孩和女孩,成长为男人与女人,然后相逢、相知、相爱,组建家庭、生养孩子。孩子成长后又经历相同的过程,周而复始……这个过程,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父母。“爸爸”、“妈妈”,全世界很多语言都有共同的发音,而且是新生儿容易先学会的音节。这样简单的音节背后所包含的责任与义务为人父母的人们做到了吗?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反观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似乎总是在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生孩子是母亲的事,教育和照顾孩子以及做家务似乎也都是母亲一个人的事。爸爸们要在外面打拼事业,但是“爸爸”的定义是不是只要赚足够的钱用作家用就行了呢?


有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中的所谓(so called)“爸爸”太多了。他虽然具备“爸爸”的称号,但是却像隐身人。大数据分析反映,超半数的家庭中,妈妈是陪伴孩子的主力;而爸爸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家庭,比例仅占十分之一左右,还没有祖父母辈陪伴得多。甚至现在流行一个说法——“丧偶式育儿”,就是略带讽刺地描述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缺位。


“丧偶式育儿”的现象在当下中国非常普遍,母亲一个人花时间和精力养育照顾孩子,孩子有父亲就和没有一样。从孩子开始学说话,学走路,到上幼儿园、上小学,到选择兴趣班...关于孩子的每件事情,无不是母亲在管,好像鲜见爸爸的影子。更有某些父亲,在家的时候,孩子渴了饿了或者摔倒了,仍然在一旁玩手机;孩子生病了,由母亲带去医院看看就行了;知道孩子闯祸了或者成绩不理想了,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拳打脚踢......还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父亲,新闻上时有报道,好不容易来接一次孩子,连孩子上几年级、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还带来另外一个影响。女性所担任的这种角色让她们在职场中面临被动,用人单位处于成本等考虑也对雇佣育龄女性表示为难。这也是前段时间国家开放“三胎”,很多女性提出不同意见、表示压力很大的原因。


所以,过父亲节,你配吗?!


这篇文章不是准备在父亲节“唱反调”、来批判父亲。我们也知道父亲的不容易。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是拼了命的在努力撑起一个家。不是不想陪伴,是真的没有时间:加班、应酬到深夜,回家又不敢打扰熟睡的家人;出差、执勤,长期回不了家,跟家里的沟通方式只有视频、电话;为了多点收入离乡背井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所有的爱都是沉甸甸的。


而且中国人,甚至可以说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整个东亚,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特别含蓄的。不像西方人那样奔放,随时拥抱亲吻自己的孩子,而且会直接说“我爱你”。中国的父亲往往都是内敛的,他会用心疼、慈祥、关爱的眼神望着你,没有一句话语。在你高兴的时候,他在身后默默开心;在你难过时,他在角落神伤。论话语,他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你在此地别动,我去买几个橘子回来”;论行动,可能只是拍拍你的肩膀或者摸摸你的头……


大家在头条上也好、朋友圈也好发表观点进行庆祝的时候有没有想下“父亲”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多地应该是朋友、是伙伴,同时也应该是孩子的师长、是孩子崇拜的英雄。所以只要你有陪伴的条件或者百忙中有一点可以抽出的时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位父亲,没有什么可以成为家庭“父亲教育”缺失的借口。请在做父亲前就做好准备,准备好接受压力,准备好陪伴,准备好操劳,准备好迎接一个全新的身份。


父爱如山,它很沉重。当我们背负起这份沉重的同时,也可以在被压弯的腰下微笑着给孩子遮风挡雨。不要因为它的沉重而选择逃避该有的陪伴和关爱,更不能以爱之名诉诸暴力,用棍棒来体现你所谓“为你好”的爱,否则那就是父爱如山倒!


最后,祝每一位父亲,父亲节快乐!无论你是一个“称职”或是“不称职”的父亲,你永远是孩子心中最敬爱的父亲,可以依靠的山。不要等孩子长大,让他(她)自己去领悟你的父爱言行,从现在开始,尽可能陪伴他(她)、做他(她)的朋友。就在今天,就在父亲节,就在现在,拥抱你的孩子,告诉他(她):爸爸爱你!




本文更新与2021-06-20 17: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9792.html

“丧偶式育儿”?!过父亲节你配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