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 br>严格意义上讲,
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
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
病毒、
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
于抗生素的范畴。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
病毒微生物
的药物它的种 类是相当多的。
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
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
比如我 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
头孢菌素、
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
每一种类都有< br>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
来予以 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义讲,
是在很低的浓度下面能够 杀灭生命体,
比如细菌和病毒。
能够杀
灭生命体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 毒的东西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叫消毒剂,
这种消毒剂不能用在人体里面,
只能用在体外的环境 消毒使用。
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
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
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2
、抗生素与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 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
在普通人群中间的知名度很高,
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
较混乱的状态。
长期以来,
不光在普通民众,
甚至在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 定都
不是非常有把握。
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
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 讲消炎药
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
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
而是
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是杀灭微生物的,
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
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 围和小范围的关系。
抗
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 细胞等,抗菌药物
主要是杀灭细菌的。
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
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 的微生物,
比如去年流
行的非典,
它是病毒感染,
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
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 一的。
(1)
发烧是否要用抗生素: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自身防卫性反应,
是体内正邪较量,
可以帮助白血
球抵抗细菌,并非所有发烧都是细菌引起。据统计,
60%
的发烧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
官黏膜受到损害等。
发烧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为:
已明确有细菌、
支原体感染
者;
服用 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出现气管炎
(
咳嗽 、脓痰
)
或肺炎等征象者。
(2)
感冒是否要用抗生素:
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 起,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抗生素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
也不能预防并发症。
故 一般感冒未出现并发症时不宜应用抗生素。
若一旦出现并
发症,如中耳炎、副鼻窦炎、颈淋巴结 炎、气管炎、肺炎等,必须应用抗生素。
另外,一些重症患者及高度怀 疑细菌感染的年老体弱者,也要应用抗生素。
一般选用青霉素,疗程
3
~
5< br>日,明确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肾炎或风湿热者,
可延长到
7
~
10< br>天或据情况相应延长。
(3)
腹泻是否要用抗生素:
腹泻在夏、秋、冬季节 发病较多,究其原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
感染性腹泻;还有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此外 ,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
感、肺炎时也常伴腹泻。据研究表明,只有
30%
的腹泻需 要用抗生素,其余的近
70%
的腹泻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治疗腹泻不能不考虑原因而千 篇一律都用抗生素,
那样非但不能迅速治愈疾病,可能反而使腹泻久治不愈。
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可用抗生素。
临床上,
这些患者有细菌性肠炎的表现
有:发热、腹泻、粪便有黏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和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
等,这种情况应 用抗生素。但最好用药前做便常规化验、便细菌培养,以便根据
药物的敏感情况,选用恰当的抗生素。疗 程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
泻稀水便,有酸味,但又无严重脱水,其病因
70%左右是病毒和产毒性大肠杆菌
引起的。另外,饮食不当,患感冒、气管炎、肺炎、腹部着凉等都可发 生类似腹
泻。这些情况可适当进食易消化食物,服些助消化药,不必服肠道抗生素。一般
随着原 发病的好转腹泻会逐渐好转的。
(4)
咳嗽是否要用抗生素:
咳嗽不一定就用抗生素 ,
有痰的咳嗽可以服用止咳化痰药。
咳嗽多是由于上
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开始时90%
都是由病毒所致,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
以先对症治疗,观察
3
~
5
天。无好转有证据表明有细菌感染时,如持续高烧、
咳脓痰、痰细菌培养发现细 菌、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等,再用抗生素。
(5)
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一般不需预防性 应用抗生素,预防性用药的目的在于预防
l
~
2
种特殊细菌
侵入伤口 或血液循环而发生感染,部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1)
合理选择:
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
只有
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 。
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
只有
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
以价格判 断药物好坏、
高低是没有道理的。
因
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合 理选用抗生素。
(2)
适当的给药途径:
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 及应用指征,
治疗轻、
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
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 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
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
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 性感染,
但可用于敏感菌
所致的肠道感染。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
掌握疗程:
一般抗生素 宜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
3
~
4
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
48
~
72
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
停停,
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
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
用药后
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
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
而频频调换其他抗生素,
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
(4)
合理联用:
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 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
作用环节不同,
毒性反应也不
一样,
任意联用抗生素是 无效的,
甚至是有害的,
只有合理联用,
才能增加疗效,
降低毒性。
(5)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有时不慎扭伤胳膊或腿脚,
受伤的地方马上出现红肿热痛,
有些人一看有炎
症,
赶快用抗生素消炎。
其实这种炎症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不一样,
它是由 于
局部肌肉、
血管、
淋巴管及末梢神经被拉断而形成的水肿,
而并不是细菌感 染所
致,因此被称为“无菌性炎症”。还有些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炎症反应,如过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3-03 23: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9157.html
-
上一篇:咽炎吃什么抗生素,副作用小是最好的选择
下一篇:用抗生素的八大误区